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战事讨论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战事讨论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想到沐天波,朱慎锥心中暗叹,看来他对沐天波的期望还是高了些,而且也过于重视黔国公府在云南的掌控力了。

这一次云南叛乱的事爆发,让朱慎锥心里对沐天波包括黔国公府彻底抛弃了之前的看法,毕竟沐天波不是当年的沐英,黔国公府在云南两百多年的富贵权势随着云南之变也走到了尽头。

看在其先祖的面子上,朱慎锥虽然不会对沐天波如何,也不会削去他的爵位,但黔国公府以后想继续坐镇云南,和以前那样成为如同藩镇的格局是不可能了,等云南叛乱彻底平息后,朱慎锥就打算以这次叛乱为由把沐天波弄到京师来,随后再调整云南的政治格局,由中央所派的流官取代黔国公府,同时在云南逐步推动改土归流,从而让中央直接掌控云南。

至于取代沐天波的人选朱慎锥也想好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在这场叛乱中脱颖而出的云南副使杨畏知。

“洪先生。”

“臣在!”

“当年你任三边总督时,可见过杨畏知?”朱慎锥开口询问。

洪承畴绝顶聪明,脑子一转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当即道:“臣当年见过杨畏知,那时候杨畏知在孙大人手下为官,官职虽不高,做事却颇为勤勉,而且此人能文能武,对朝廷又忠心耿。这一次云南沙定州叛乱,如不是他力挽狂澜,亲自领军以少击多,在楚雄击退沙定州的话,恐怕云南局势无法想象。臣以为,杨畏知忠勇可嘉,足以大用!”

朱慎锥满意地点点头,这个洪承畴还真会揣摩自己心意,他刚一开口洪承畴就明白自己打算了。

“拟旨!”朱慎锥道:“擢升杨畏知为云南巡抚,领右布政使职,加兵部右侍郎衔,节制云南兵马并川黔援军。”

洪承畴应了一声,起身走到一旁,卢九德帮忙研墨,洪承畴替笔写了一道旨意,然后捧着交给皇帝御览。朱慎锥看完后点点头,示意卢九德用印后交内阁明发,做完这些后,朱慎锥把话题继续拉到了云南战事上,询问接下来战局可能的变化。

对此洪承畴和王晋武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过在听了他们的回答后,朱慎锥心中没有完全满意,因为无论是洪承畴还是王晋武的观点和看法都太过乐观,这让一向谨慎的朱慎锥有些不安。再加上云南不比其他地方,朱慎锥又无法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尤其是现在看起来局势正向好的方面转变时,朱慎锥尤其担心再出意外。

面对皇帝的这个顾虑,洪承畴安慰说四川贵州两地的援军抵达,楚雄那边又有杨畏知在,局势已产生变化,明军东西两个方向已把沙定州夹在了中间,虽然沙定州占有滇东大部包括昆明,可实际上大势已改,沙定州败相已露,接下来只要稳扎稳打,沙定州之乱必能平息,让皇帝不用太过担忧。

但这种说辞依旧说服不了朱慎锥,朱慎锥可不是普通的皇帝,他是以靖难手段登上皇位的。要以领兵打仗来论,朱慎锥在大明历帝中稳排在第三,恐怕除了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外,也就朱慎锥了。

而且朱慎锥向来谋定而后动,对于战事尤其谨慎,更不会轻易行事。这无论从他当初协助塔娜统一土默特,然后又带兵参与京师保卫战,再到后来的靖难包括长城之战、锦州之战和后续的一系列战争都能体现出来。

假如没有十足把握,朱慎锥根本不会放心。而且从目前云南局势来看虽然形势开始好转,可朱慎锥心中却总觉得隐隐有些不安,这倒不是沙定州那边有什么问题,而是一种久经战阵的直觉,这种直觉从朱慎锥第一次上战场就有了,哪怕他现在当了皇帝依旧还在,而且对自己的直觉朱慎锥一直很敏感。

“陛下所言臣虽不能认同,但仔细琢磨似乎也有几分道理,而且前几日听说总参议部那边有人不同看法,但当时大部分人不以为然,只是觉得杞人忧天罢了,可今天陛下如此说,臣倒突然想起此事。”这时候,王晋武突然开口道。

“总参议部?”朱慎锥追问。

见王晋武点头,朱慎锥又问:“总参议部的不同看法是什么?朕怎么没看见递上来的折子?”

“这……。”王晋武有些尴尬道:“因为只是一人之见,在内部直接就被否了,所以递上来的折子中没有这个内容。”

朱慎锥微微皱眉,这些日子因为云南战事的缘故,总参议部那边一直也没闲着。原本总参议部的设置就是以后世总参谋部的框架来进行的,而且在总参议部成立之后,朱慎锥把原本属于五军都督府的部分职权划归了过去。

但就算这样,现在的总参议部还远没到后世总参谋部的程度。按照后世军制和军队职权的范围,总参议部应该是属于军方最高机构之一,仅次于皇帝和内阁,等同于之前的五军都督府。

但早在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五军都督府就名存实亡了,军权基本落到了兵部,虽然这些年朱慎锥一直不断削弱兵部对军权的掌控,利用提升勋贵的地位再加上新军和对大明地方军队的军制改变来扭转这个局面,可毕竟时间太短,哪怕他这个皇帝已是大明历代皇帝中少数真正掌控军权的皇帝,但依旧还没做到以总参议部彻底取代五军都督府的程度。

但这个方向是绝对没问题的,要不然朱慎锥也不会成立总参议部这个专门机构,并让周安民来担任总参议部的一把手。如此做,就是进一步提升总参议部在军方的地位,潜移默化来改变军中结构。等到时机成熟,总参议部成为军方决策机构之一就水到渠成了,但现在还没到这个地步,所以目前的总参议部在级别上虽然足够,可实际权力还有着欠缺,总参议部的参议们眼下大多做一些辅助工作,同时还包括对战事的推演和预判。

“是谁有不同看法?”朱慎锥追问道。

王晋武回道:“是参议定边伯张献忠。”

“张献忠?”

“正是此人!”

怪不得!朱慎锥心中恍然大悟,如是张献忠就对了,虽然张献忠是大明的定边伯,也在总参议部挂了个参议的职务,可他的出身却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目前在总参议部任职的无论是作为副总参议的吴襄还是其他人,他们中不是大明勋贵出身就是世家将门,而偏偏张献忠是一个另类,他可是流寇出身,当年和这些人都是对手,双方曾在战场上打生打死,要不是张献忠后来见情况不对,果断率部投降明军,朱慎锥为了尽快解决流寇问题下旨收编了张献忠所部,并把他弄来京师封了一个定边伯将养起来,说不定张献忠早就和李自成等人一样被明军给灭了。

张献忠入京后还算老实,其实他也只能老实。张献忠又不傻,他既然能从流寇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初仅次于闯王高迎祥的义军首领,张献忠的能力是没任何问题的。

而且张献忠聪明的很,知道朝廷对他的忌惮和防备,把他安置在京师分明就是要用这种方式牢牢看管住他,避免他再有异心。此外,在总参议府成立之后,张献忠又直接入总参议府担任了个参议职务,这个职务并不算高,也仅仅只是一份差事罢了,这些年张献忠倒是规规矩矩,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而且他在总参议部也很是低调,平日里除了有事去总参议部坐衙,一般都呆在他的定边伯府中。

但张献忠的能力不差,在总参议府也不仅只是混日子,还是做了一些事的。其他的暂且不说,仅之前锦州之战的时候,朱慎锥派李佑和郑鸿逵渡海作战,张献忠在一场对锦州的兵棋推演中就展现出了他不同旁人的军事见解。

当时的张献忠提出掘地攻城的战术,并认为一旦皇太极采用这个战术进攻锦州,恐怕祖大寿根本等不到李佑和郑鸿逵渡海作战打开局面,从而逼迫皇太极从锦州撤兵。

那时候大多数人对张献忠的这个建议嗤之以鼻,认为张献忠区区一个流寇出身的家伙哪里懂什么打仗,在场人谁不比张献忠会打仗?谁没看过几本兵书?张献忠所谓的掘地攻城战术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甚至是夸夸其谈,根本就是纸上谈兵罢了,所以这件事最后并无结果,仅以推演过程中的一个方案递交到了王晋武的手里,最后王晋武虽看过这个方案,却没太过重视。

谁想后来大明发动对辽东战争,打算最终解决辽东建奴问题的时候,王晋武突然就想到了当年张献忠针对锦州的这个战法,在仔细考虑后,王晋武作为统帅最终在进攻沈阳(盛京)的时候尝试采取了张献忠的掘地攻城战术,没想这个战术居然成功了。也正是因为这个战术的运用,使得明军在付出最小代价下拿下了沈阳,从而一举灭掉了盘踞辽东多年的建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