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醉仙楼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醉仙楼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唐朝时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朗朗上口,传颂几百年,此时此刻,朱敏澜就在轻吟着这首诗,而在他的脚下是一艘官船,正朝着南京,也就是金陵而去。

作为太子的朱敏澜还是第一次来到江南,离开京师南下后,路上的一切都让他极为惊喜。和北方不同,南方不仅更为繁华,还有着同北方完全不同的风景,这是从小就在北方长大的朱敏澜从未见过的。

现在的朱敏澜身着军服,肩上一颗银星在阳光下闪耀着,这是他作为定远校的军衔,而在他的腰间跨着一把雁翎刀,此外另一边还有把火枪插着,高大的身材腰板挺的笔直,看起来真是个年轻有为军官。

朱敏澜离京并没有打着他的太子旗号,他是以总理衙门所属武官身份南下的。在之前朱慎锥让他去总理衙门协助张锡钧负责通商口岸事宜后,朱敏澜就临时从总参议部调任了总理衙门,并在其中挂了个武官的职务。

总理衙门全面负责通商口岸事宜,再加组建海关的工作,为确保这项任务的顺利推行,皇帝给了张锡钧不小的权利,此外还分拨了一支卫军归属于总理衙门作为标兵,这支军队的人数虽只有千人,可级别却是不低,其指挥使是朱慎锥手下的老人,当年王家村的王铁树,王铁树如今已挂了镇国将军的军衔,勉强挤进了将军的行列,他虽然打仗比不上王晋武等人,可做事稳重,对皇帝又是忠心耿耿,而且他和张锡钧也算是老相识了,由他担任指挥使再合适不过。

“殿下……。”正当朱敏澜望着面前的长江,情不自禁咛出这首诗,感慨眼前的风光时,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回头一看,是一个同他年龄差不多的骁骑尉,这人他熟悉的很,正是指挥使王铁树的儿子王新,也是他的副官。

瞪了王新一眼,王新瞬间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改口道:“长官,马上就要到南京码头了,您要不进舱内歇息一下?”

朱敏澜微微摇头:“不必了,我们直接在南京下船。”

“南京下船?原本不是……?”王新下意识问道,按照计划他们应该继续沿长江一路南,直接坐船到松江府的上海县下船才对。怎么突然这位爷改主意了?直接从南京下船?

“对!就从南京下。”朱敏澜道。

王新迟疑了下没敢反驳,他们一行人中只有他知道朱敏澜的身份,而其他人都不清楚这位年轻的军官居然是大明的太子。而且他们这些人是派往上海巡察通商口岸设置和海关情况的,出发前有过交代,路上一切以朱敏澜的命令为准,既然如此朱敏澜临时起意改变行程,王新也没办法阻止。

应了一声,王新匆匆就去准备了,半个时辰后,他们的船停泊在了南京码头,朱敏澜带着王新和其他部下下了船,码头的吏员见船上下来十几个军官军士,虽然有些意外,但依旧按着规矩上前查看路引和身份证明,这些玩意是外出必须的,随着这些年大明的稳定和地方恢复繁荣,审核也比之前严厉了许多,而且南京不是普通地方,这里可是大明两京之一,哪怕对方穿着军装,地方吏员也丝毫不敢大意。

验过路引和身份证明后,吏员很快就放行了。朱敏澜一行人并没带太多行李,他们基本都是轻装出发,何况这一次是下江南不是去边塞打仗,都在大明境内,作为军人也没必要太过繁琐。

上了码头,前面不远就是南京城了。

抬头望着高大的城墙,朱敏澜心中无比感慨。这就是当年太祖定都的京师啊,虽然永乐年后,大明的京师就从南京搬到了现在的北京,可南京作为两京之一依旧是大明的京师所在,也是江南最繁华富庶的城市。

“走!我们进城!”朱敏澜对王新等招呼一声,众人安步当车朝着城门走去,很快他们就入了城中,到了城里王新凑上前去低声询问是否要通知一下南京的官府衙门安顿下来,或者直接去魏国公府邸。

如今的魏国公已是徐文爵,之前老国公徐弘基已在两年前病故,徐文爵正式袭爵魏国公,成为了南京守备,徐文爵的能力虽不强,但对朝廷却很忠心,而且魏国公府在上次江南案中站在皇帝这边的立场坚定,再加上魏国公乃大明开国六公之一,身份地位自然不同。

朱敏澜对王新的建议没有采纳,他从南京下船是临时起意,而且他们这行人除自己和王新外没人知晓他们的身份,一旦去了魏国公府自己的身份就瞒不住了。

堂堂大明太子南下来到南京,这消息传出必然引起波澜,朱敏澜可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既然自己这些人是秘密而来,那么就不必和包括魏国公在内的南京官员见面,何况他也没打算在南京多停留,仅仅只是因为第一次来到南京准备在这里走走看看,顺便再去孝陵祭拜一下,随后从陆路前往松江府。

“找个客栈吧,先安顿下来再说。”朱敏澜想了下吩咐道,王新应了一声,就先去打听客栈所在了,片刻后他们来到一处客栈,这个客栈在南京算得上不错,要了几间上房,他们临时安顿下来,然后朱敏澜让大家换了衣裳,在城中继续穿着军装有些不便,还是换便衣的好,如此一来等所有人都换好衣服后,朱敏澜摇身一变就从一个年轻军官成为了富家子弟的模样,而王新看起来等于富家子身边的帮闲,至于其他人,一个个膀大腰圆犹如富家子的随从没什么区别。

把玩着不知从哪里找来的一把折扇,朱敏澜对自己这身装备颇为满意。刷的一声打开折扇摇了摇,朱敏澜笑招呼几个低级军官道:“走!跟着本公子出去逛逛,今天公子请你们吃好吃的。”

“谢公子!哈哈哈!”众人同时大笑,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是一副普通人的打扮,这和之前身着军装完全不一样,倒也有些趣味。

出了客栈,问了路,朱敏澜带着王新等人直接就去了醉仙楼。

这个酒楼在南京可是大名鼎鼎,原本酒楼的所在叫孙楚酒楼,这个名称来自于西晋时期的太守孙楚,洪武年间,南京在其原址上重建的酒楼,并同其他十五座名楼合并称为十六名楼,改名为太白酒楼,也因为这个名字后来又叫醉仙楼,如从西晋时期算起,已有千年历史了。

醉仙楼在百年前因失火被烧毁过,后又再一次重建。酒楼的位置极好,就在十里秦淮的龙尾处,因为这酒楼的名气大,平日里生意自然很是兴旺,朱敏澜一行人来到醉仙楼后原本打算直接要一个包间,但没想醉仙楼生意太好包间早就没了,店小二歉意说酒楼的包间已全部定出去了,如客人不嫌弃的话可以坐一楼的大厅用餐。

微微皱起眉头,朱敏澜有些迟疑,倒不是他觉得大厅不好,而是担心大厅人杂来往甚多,而且他们一行人不少,如果坐大厅的话一张桌子根本坐不下,有些不怎么方便。

一旁的王新见朱敏澜如此顿时心中明白,他连忙上前悄悄和店小二说了几句话,趁着说话的机会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一把碎银塞进了对方手中。

店小二顿时明白了对方意思,略微一想后告诉王新,今天他们包间的确全订出去了,不过上面还留着一间东家平日特意留着的房间,让他们等一等,容他禀报掌柜后看看能不能把这间让出来,但话说在前头他也无法保证,只能尽力。

听到这,王新眉开眼笑连忙答应,又承诺钱不是问题,只要有包间就行。店小二点头后匆匆就去找掌柜了,也不知他怎么和掌柜商量的,片刻后笑容满面回来,说掌柜同意了,请诸位跟他上楼。

朱敏澜等人跟着上了楼,到了这间包间。进去后一看,里面的面积不小,而且一张大圆桌也足够坐下他们这些人。

满意地点点头,朱敏澜就招呼众人坐下,同时询问小二醉仙楼有那些好菜好酒,小二笑着介绍了一番,朱敏澜听后让小二挑些好的安排着上,另外南京有名的金陵烤鸭直接上几只,到了南京不吃鸭子自然是不成的,后世不是有句著名的话么,没有一个鸭子能活着离开南京,而南京的烤鸭更是赫赫有名,所谓的北京烤鸭原本就是从南京流传过去的,相比北方京师的烤鸭,金陵烤鸭更为正宗,朱敏澜一直都想尝尝,今日总算有了机会。

点完酒菜,小二下去后没多久,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就陆续上来了。

朱敏澜等人也不客气,他们这些人都是军人,军人吃饭哪来的那么多规矩?就算是朱敏澜,在军校学习的时候也是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吃饭的习惯粗犷的很,除在宫中的时候要注意些礼节,在军中几乎和普通军人没什么区别。

而且和北方的菜肴相比,江南的菜肴制作更为精细,尤其是醉仙楼这样赫赫有名的酒楼就更不用说了。大口吃着菜,喝着醉仙楼的美酒,实在是畅快淋漓。

他们这些人边吃边聊,再看着窗外的秦淮河美景,朱敏澜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风景和气氛,真高兴呢。谁想就在这个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似乎有人在喝骂什么,隐隐听着好像还提及了什么擅自做主,怎能把房间直接让出去的话,这些话传来让朱敏澜不由得微微皱起眉头,正要交代身边的王新出去瞧瞧怎么回事,突然砰的一声,紧闭的包间门被从外面直接给推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