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成长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成长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着自己的太子,朱慎锥心中很是满意,不过这还不够。

“这几日你去总理衙门多走走。”放下手中的茶盏,朱慎锥对太子道。

朱敏澜微微一愣,连忙应了一声,同时问道:“可是通商口岸之事?”

朱慎锥满意地点点头,朱敏澜的确聪明,仅自己一句话就明白了原因。

“你猜的没错,正是通商口岸事宜。近日张锡钧已有奏报,五处通商口岸已大致筹备完成,海关那边也已经即将设置到位,接下来就是正式运行了。”

“通商口岸这事事关我大明未来的国策,朕当初设置总理衙门,谋划通商口岸事宜时,朝中不是没有人反对,而且这些反对声还不小。”

说着,朱慎锥站起了身,缓缓笃步道:“有些人觉得此举劳民伤财,根本无需去做。还有些人认为我大明乃天朝上国,富有四海什么东西没有?何必用这种方式去同夷人贸易?还有些人认为国家如此乃与民争利行径,极力反对。更有些人还认为夷人入境会导致各地混乱甚至冲突,再加上夷人习惯和风俗等,也会影响到我大明的稳固。”

说到这,朱慎锥对朱敏澜问:“这些言论,你又是如何看的?觉得如何?”

朱敏澜一听就明白这又是自己老爹在考教他了,当即笑了笑坦然回答道:“这些话孩儿也听说过,不过孩儿以为这些人所言无非是哗众取宠,甚至夸大其词危言耸听罢了。”

“哦,仔细说说。”朱慎锥眉毛一挑,饶有兴趣的问。

朱敏澜道:“孩儿先说天朝上国,富有四海吧。”

见朱慎锥微微点头,朱敏澜说道:“我大明立国后威震天下,平定四方,的确是天朝上国不假,尤其是成祖时期到仁宣朝,更是鼎盛一时。那时候大明不仅占有神州,三宝太监郑和率大明舰队前往西洋,无数藩属国主动来投,万国朝贡,强极一时。”

“英宗朝时,因土木堡之变大明遭受危难,差一点就有亡国之患。可在宪宗后,我大明恢复国力,不断强盛。之后的孝宗朝、武宗朝和世宗朝,虽国力不如之前,但依能震慑四方,等万历新政后,张居正在朝我大明再一次国力达到顶峰,万历三大征虽耗资无数,却打出了我大明的强悍威武,天朝上国之称毫无质疑!”

“但在神宗后期,皇帝怠政,数十年不上朝,随着辽东建奴崛起,萨尔浒之败后我大明元气大伤,再加天灾**国力不断衰败,熹宗虽有能力,可惜天不假人最终英年早逝,以至后来建奴越发坐大。等崇祯帝上位后,国事更是江河日下,所谓的天朝上国仅只有一个名头了,假如不是爹您当年以靖难入京,力挽狂澜……。”

听到这,朱慎锥摆了摆手示意他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朱敏澜笑着点头改口道:“永明年之前,我大明是如何模样爹您再清楚不过了,前些年天朝上国这说法也就自吹自擂罢了,至于富有四海更是扯淡,何曾见过国库中空的能跑马的富有么?当时我大明财政已面临崩溃,假如有钱的话,如何能让辽东建奴逍遥数十年?始终不能灭之?”

说到这,朱敏澜朝着朱慎锥望去,见他微微点头继续道:“所以孩儿觉得所谓天朝上国,富有四海不是自己怎么看,是要别人怎么看。国家强盛不强盛,自家说了不算,别人觉得强盛才是真的强盛。自吹自擂这谁不会?难不成吹嘘一番就把当真了?这岂非不是自欺欺人所为?”

“那么其他呢?”朱慎锥对朱敏澜的这番说法还是很满意的,笑问道。

朱敏澜继续道:“当年财政崩溃,都是爹您以恒通为基,力排众议兴边贸,开海贸以获利填补。由此可见边贸、海贸的获利极其丰厚。而且从目前我大明财政收入来看,田赋收入相比崇祯时期大幅度减少,再加这些年西北、中原地区减免税赋,朝廷还多有补贴,而其中的差额包括其余税赋大部分来自于商税和贸易获利,仅从这点就能证明当初边贸和海贸的政策是对的。”

“既然对,为何不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眼下以五处通商口岸设置大兴海贸,必然能使我大明从中获利极大。这对国家对百姓都是好事,商税和贸易收入高了,朝廷自然会减少田赋税收,减轻百姓压力,如此一来也能让天下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些,这样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们不懂?依孩儿所见这些人并非不懂,而是故意为之!”

“哦,你为何这么认为呢?”朱慎锥反问道。

朱敏澜说:“孩儿前些时候监国,这些日子一直协助爹您处理朝政,有些事之前了解不多,但近期倒也看明白了些。边贸一事暂且不提,毕竟蒙古那边本就是我大明控制,兄长……。”朱敏澜停顿了下,改口道:“腾格尔兄弟又是自己人,边贸事宜完全控制在朝廷手中,这个其他人根本无法插手。”

“但海贸不同,虽山东那边首先开海,朝廷也在其中获利,可沿海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私下出海走私的行径却是不少。这种情况早就有之,一直屡禁不绝,而且做这些事的人大部分不仅仅只是商人这么简单,背后不仅有世家大族,甚至包括官员们的影子。”

“他们为了私利,极力反对朝廷设置通商口岸,无非就是担心通商口岸一旦设置完成正式运作,那么他们私下走私的行径就难以继续了。未来所有货物出入都将从通商口岸和海关进出,而且还有大明皇家银行作为资金出入交易,那么他们只能按朝廷的要求缴税,如此一来获利自然就少了许多。”

“之前我大明商税低得吓人,三十税一的税收比例从商业获利简直九牛一毛,这些人依旧还不满足,举例以崇祯年间广州商税来说吧,整年商税只有区区一百多两,如此少的税收这简直无法让人想象。要知道广州之地本就在南方,广州乃是大城,商业繁荣,又离澳门不远。澳门乃葡萄牙和其他欧罗巴商人临时定居点,这些欧罗巴商人来我大明那个不是带着海船的?他们从我大明购买货物运输回国,仅一船物资获利就能让其暴富。这样的情况下广州商税居然才这些?难不成他们的货物是老天掉下来送于的?之所以是这样情况,无非就是当地官商勾结,走私猖獗,视国家法度无物,偷逃税赋所至。”

“现在我大明商税是十税一,相比之前三十税一上升了三倍,朝廷从中获利,商人因为海贸原因也没少赚,由此可见这商税比例毫无问题。可有些人贪婪成性,依旧打着不交税的想法,更以什么与民争利,耗费民力,还有防备夷人等理由进行反对,其真正用意无非就是为了同朝廷争利,损公肥己罢了。”

“至于夷人一说更是胡言乱语,孩儿读书时曾读过圣人文章,圣人说过‘入华夏则华夏之,入夷狄则夷狄之’这个道理孩儿都懂,难不成那些读书人就不明白?我大明泱泱上国,岂能没有这点气度?再者如今我大明已同欧罗巴诸国正式外交,我大明人可前往欧罗巴,欧罗巴人如何就不能来我大明?何况我大明并非没有夷人在,就连京师不都有欧罗巴人的教堂么?甚至还有欧罗巴人在钦天监为官呢。我大明如没这点包容态度,如何能成为天朝上国?这些人以此为由,无非就是怕损害他们的利益罢了。”

“依孩儿之见,他们越是不想,越反对的,朝廷越是要这么做,因为这样做才是对的!等通商口岸全部完成,海贸大兴之后,大明再也不会有财政困扰。此举利国利民,此为善政!”

朱敏澜这番话说完,一股豪气从他身上散出,让朱慎锥极为高兴,更欣慰连连点头。

虽然他的话中有些地方过激,有些也想的简单了,不过大方向是没问题的,自己的这个太子的确是长大了,也成熟了,这是国家之福啊!

“太子!”

“儿臣在!”

朱敏澜连忙起身,恭恭敬敬行礼道。

“你总参议府的差事暂时放一放,这些日子就呆在总理衙门,协助张锡钧处置通商口岸和海关事宜。此外,你替朕出去走走,亲自去瞧瞧五处通商口岸的实际情况。”

“儿臣遵旨!”朱敏澜心中高兴,连忙应声答应。自己老爹让他去总理衙门可不是一件简单事,虽然总理衙门是个新设没多久的衙门,不归于朝廷六部,但从品级却同六部相同,而且总理衙门从设置之初就极有深意,其中内部的各级部门甚至对应大部分朝廷各部,从这点来说可以是一个特设的“小朝廷”,张锡钧这个总理大臣手中的权力也是不小,只要通商口岸和海关事宜顺利完成,总理衙门日后必然水涨船高,成为朝中举足轻重的部门。

换句话来说,皇帝设置这个总理衙门隐隐已有同内阁争夺权力,并且在必要时候取代内阁的打算了。当然目前暂时是不可能的,后续还会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最终结果如何现在还不好说。

可就算是这样,总理衙门的重要性对是太子的朱敏澜来讲不言而喻,朱慎锥现在让他去总理衙门,并实际负责通商口岸和海关事宜,甚至代皇帝巡视地方,其中意义极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