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退守平壤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退守平壤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豪格和多尔衮的内战终于爆发,双方在辽东和朝鲜地区展开了激战。

在有了大明支持,并且真正掌控住朝鲜后,豪格的底气一下子就足了许多。而且随着盛京那边传来的消息,更让豪格对多尔衮极度不满。当听到布木布泰居然以皇太后的身份宣布多尔衮以摄政亲王进位皇叔父摄政王的时候,在汉城的豪格破口大骂,气的一脚把椅子都给踢飞了。

对于多尔衮,豪格本就和他不对付,尤其是当年正是因为多尔衮的缘故导致豪格丢掉了皇位。明明他才是皇太极的长子,大清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可偏偏没能坐上皇帝的宝座,反而这个皇位落到了还是娃娃的福临头上。

在这个事件中,豪格可以说输的一塌糊涂,彻底断绝了当皇帝的可能。为此,豪格对多尔衮的怨恨可想而知,但大局已定他却无能为力,再加上福临为帝有着许多人的支持,尤其是太后哲哲和多尔衮站到了一起,豪格也是无能为力。

对于哲哲,豪格毫无办法,虽然哲哲不是他的生母,但哲哲却是皇太极的正宫福晋,地位相当于大清皇后。皇太极驾崩后,哲哲可以说是大清最尊贵的女子,她的意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哪怕豪格反对也无济于事。

没了哲哲的支持,豪格不可能登上皇位,最终就成了现在这个结果。虽然在皇位争夺上输了,但豪格作为先皇长子,当今大清皇帝的长兄,地位却依旧,而且哲哲这个女人也不傻,知道豪格和多尔衮的矛盾,她巧妙利用这个矛盾让豪格和多尔衮相互牵制,再加上让另一位辅政亲王济尔哈朗为第一辅政,以平衡大清内部。

可惜哲哲的想法虽好,但她却低估了多尔衮的野心和果断,再加上济尔哈朗这家伙又不堪重用,最终死了个不明不白。

哲哲死后,大清内部短暂的平衡被彻底打破,随着布木布泰上位成了真正的皇太后,这个本就和多尔衮不清不楚的女人直接就和多尔衮联手了,两人肆无忌惮勾搭起来,多尔衮先摇身一变由辅政亲王成为摄政亲王,再从摄政亲王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这一系列的变化豪格如何能看不明白?

皇太极尸骨未寒,布木布泰就和小叔子勾勾搭搭,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如何能忍?再加上多尔衮对豪格的多次打击,和之前朝鲜的巨变,豪格已经没了退路,他清楚一旦听从盛京那边的命令返回,那么等他回去的一日就是自己身死的时候。

为了自保,也是为了报仇,豪格只有起兵造反一条路可走。而且他在大清也不是毫无根基,作为皇太极的长子,八旗勋贵中同样有不少人效忠于他,再加上多尔衮这两年的所作所为,对多尔衮不满者也有许多,在豪格看来只要自己在朝鲜振臂一呼,凭借手中的兵力再加上拥有朝鲜一地和背后大明的支持,定能击败多尔衮,从而把失去的一切全部夺回来。

可万万没想到,豪格究竟还是低估了多尔衮,更高估了自己。

在同多尔衮开战之后,豪格起初获得了些优势,领兵从朝鲜攻进了辽东,但很快就遭到了多尔衮的迎头痛击。

几战下来,非但没能打退多尔衮的部队,反而被多尔衮打的节节后退,原本渡过鸭绿江的部队狼狈撤回了朝鲜。

虽然损失的军队中豪格主力所占的比例很少,大部分都是朝鲜的仆佣军,可这样的损失依旧让豪格大丢脸面,他返回朝鲜后整军再战,可谁想正当豪格在义州严阵以待,准备给多尔衮来个半渡而击的时候,多铎居然趁其不备领偏师从朔州方向渡江,然后绕到豪格侧面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多尔衮!多铎!我必要取你等性命!”一口气逃到平壤,狼狈的豪格怒火难抑,他豪格也是打了老仗的人,跟着皇太极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可这一次却在多尔衮兄弟手中吃了大亏。

义州一战,豪格不仅丢掉了一万多朝鲜军队,就连他自己手里的八旗也有不小损伤。朝鲜军队也就罢了,这些朝鲜人说白了就是炮灰,可损失的八旗却让豪格心痛不已,这可是他的老底子啊!死一个就少一个,何况这些人都是跟着自己征战多年的八旗勇士。

虽然这仗有豪格指挥不当的缘故,但更大的战败原因是因为手上的朝鲜兵根本不堪重用。这些朝鲜兵的战斗力极差,尤其是缺乏战斗意志。原本发现多铎从朔州而来偷袭自己侧面的时候,豪格明明已经做出反应,及时派一支部队去阻挡,按照他的设想只要挡住多铎的偏师,而自己在正面顶住多尔衮的主力,不让他顺利渡江,更以半渡而击的战术击退多尔衮,那么东北方向的多铎根本不足为惧。

等击退多尔衮后,豪格就可以腾出手来掉头对付多铎,多铎所带的兵马并不多,仅仅只有几千人而已。而且多铎从朔州而来深入朝鲜腹地已是孤军,以他的能力直接歼灭对方并不难,可偏偏豪格忘记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手上朝鲜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太差。

为了确保义州正面战场,豪格把主力都摆在如何击退多尔衮上,而对多铎的进攻大意了。他虽然派出了一万五千军队去阻挡多铎,可却忘记了这一万五千军队中八旗所占的比例仅仅只有七百多人,剩余的都是朝鲜的军队。

在豪格看来,朝鲜兵战斗力再差,几倍多铎的兵力再加自己这七百多八旗精锐坐镇,就算赢不了守住绝对是没问题的。可事实却给了豪格当头一棍,东北方向开战没多久,这些朝鲜兵在战场上就被多铎打崩了,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丢盔卸甲哭喊而逃的朝鲜兵,哪怕豪格压阵的八旗极力阻拦也挡不住。

非但如此,这些朝鲜兵在崩溃后被多铎驱赶,直接冲向了豪格阵线,把自己后面的部队给一下子冲垮了。等到豪格得知这个情况,大惊失色再想调兵稳住阵脚时已经晚了,多尔衮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正面的多尔衮主力趁豪格军中大乱的机会渡江进攻,多铎更是带兵猛冲,兵锋直指豪格中军,两边夹击豪格兵败如山倒,要不是他最后壮士断腕果断跑路,弄不好仅此一战就全完了。

这一次兵败让豪格清醒地看明白了事实,朝鲜兵数量虽多却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就没多少战斗力。论起来,这些朝鲜兵连之前的明军都不如,让朝鲜人守城什么的还马马虎虎,可要拉出去野战非但起不到效果,相反还会拖自己的后腿。

回想义州的战败,豪格越想越是怒火冲天,他甚至打算让人把阿济格从牢里弄出来直接砍了他的脑袋出出气,可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豪格就强压了下去。他性子直不假可不是傻子,能成为皇太极的继承人,被皇太极培养多年,假如豪格只是一个不计后果的莽夫,那么也太小看他了。

“来人!”豪格压住怒火,朝外喊了一声。

“主子!”话音刚落,守候在外面的部下就连忙进来,朝着豪格打千行礼。

“去,把京兀儿叫……给请过来!”豪格说了一半改口道。

部下应声嗻道,随后快步就朝外走去,过了小半个时辰,京兀儿来了。

“王爷……。”见到豪格,京兀儿并没按照八旗的礼仪向豪格打千,而是笑呵呵地拱了拱手。

见此豪格眉头微微一皱,但又不好说什么。毕竟京兀儿虽是满人,但他早就叛出了大清,几年前就带着正蓝旗一部投靠了大明,眼下京兀儿已不再是大清的人,而是大明的将领,同关保一起都有了大明的军职。

现在京兀儿在大明的军职还不低呢,身上有着镇国将军的军衔和游击将军的军职。当初投靠大明的正蓝旗后被整编成一旅,由京兀儿和关保统帅。

因为身份的不同,豪格在同多尔衮开战时京兀儿的军队并没有随同豪格出战,而是留守在了后方。毕竟豪格也指挥不动京兀儿,这可是大明的人,是大明派来协助豪格的部队,自然不可能听从豪格的命令。

当然了,因为种种原因,名义上京兀儿算是豪格的手下,但实际上却是听调不听宣,双方维持着一种比较微妙的关系。京兀儿在来到朝鲜时早就得到授意,在确保他的正蓝旗部安全的前提下对豪格的支持外可以便宜行事,无需听从豪格号令。

“来了,坐!上茶!”豪格勉强堆起笑容,招呼着京兀儿入座,并朝左右吩咐道。

京兀儿也不客气,再一次拱手谢过豪格,随后就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看着他这幅样子,豪格眼角微微直跳,心中更是有些不舒服,京兀儿这家伙当初仅仅只是金州卫的守将,正蓝的一个牛录,这样的人在之前别说在自己面前坐了,连站着回话的资格都没,要知道作为皇太极长子的豪格手里可是掌控着不少八旗精锐,同京兀儿一样级别的八旗将领更有二十三人呢。

而且豪格现在是正蓝旗旗主,京兀儿作为正蓝旗的人,按理说应该称豪格为“主子”,可这个奴才居然在自己面前如此作态,这让豪格见了心里就有气。

压了压火气,等人上了茶,豪格挥手让人退下,这才开口道:“义州之败乃本王的过失,如今退守平壤,多尔衮接下来必然会向平壤进军。平壤城虽然城高墙厚,但朝鲜军实在不堪重用,而且多尔衮此来还带了不少汉军和火器,以平壤的情况恐怕要守不易啊!”

京兀儿微微点头,也不说什么,做出一副继续聆听的姿态。

豪格继续道:“本王虽不怕多尔衮,但手中兵力却没有他多,再加上朝鲜兵的缘故野战实在不堪一用。可如要守住平壤,光是死守是不成的,如此就没了周旋余地,更无法击退对方,不知将军对此如何看?又有何可教本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