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扶桑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扶桑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大陆的发现可以说是中世纪后最伟大的发现,也是大航海时代后整个世界巨变的开始。

正是因为欧罗巴人发现了新大陆,使得大航海时代进入了全盛时期,并且促使欧罗巴诸国由此快速发展并强盛起来。

可以说后世的世界格局演变,最终的结果都来自于欧罗巴人在大航海时期发现了新大陆,并对新大陆进行殖民所导致的。而当听完朱慎锥对新大陆的讲解,包括欧罗巴人是如何统治新大陆,并通过新大陆获得巨大财富时,年轻的朱慈炤惊讶之余也不由得觉得无比可惜,在他看来这样的天选之地为何不是大明首先发现?假如当年郑和下的不是西洋而是往东航行,那么或许大明会是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国家,也不会发生之后欧罗巴人发现新大陆,并占据此地的情况了。

“并非如此。”听朱慈炤这样说,朱慎锥淡淡笑了起来,他摇头道:“其实最早发现新大陆的并非欧罗巴人,而是我们。”

“我们?”朱慈炤一愣,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难道是郑和的舰队去过新大陆?可不对啊!郑和的舰队不是去的西洋么?而新大陆在大明的东边,这怎么可能呢?

再者,假如大明提前发现了新大陆,为何不占领这片区域?按照刚才皇帝所说,欧罗巴人在发现新大陆后仅仅用几百人靠着火器就征服了这个大陆,而大明的火器也不弱,至于人就更不用说了,大明也许其他都缺,但从来就不缺人。几百人不够,就去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既然欧罗巴人能做到,大明难道就做不到?可为何他从不知此事?

见他疑惑不解,朱慎锥这才揭开了谜底,告诉朱慈炤这绝非妄言,而是事实。只是发现新大陆的不是大明,而是中国人的祖先,早在千余年前,这片大陆就被中国人所知晓了,并被记录下来。

中国有本奇书,这本书叫做《山海经》,而在《山海经》中就有新大陆的描述。

按照《山海经》的记载,大海之东,大荒之中有数岛,岛上人多毛纹身,被称为毛人国。而这个毛人国按照后世的考证应该就是现在日本北部的虾夷也就是后世的北海道,再包括更北的苦兀岛(库页岛)。

虾夷人和苦兀人无论面貌特征包括生活习惯都和《山海经》记载的毛人国完全一致。

在《山海经》中还有记载,从毛人国继续向东穿过大海万里之遥,有一国叫扶桑国,其国以扶桑为名。而根据这个记载,再加上《梁书》中一段记载,可以证明所谓的扶桑国并非是之前认为的日本,因为日本从中国的距离根本没这么远,再加上扶桑国在毛人国更东的位置,但在确定毛人国就是虾夷和苦兀的情况下,那么日本绝对不可能是记载中的扶桑国。

按照距离和位置推论,包括一些其他特征来证明,唯一的解释这个所谓的扶桑国不是其他地方,正是被欧罗巴所称为新大陆的所在,最可能的就是位于新大陆的墨西哥地区,包括南美地区。

“这怎么可能?《山海经》不是神话么?怎么成了事实?”朱慈炤惊的目瞪口呆。

“《山海经》可是一本奇书,虽有些神话描写,但有些却是事实。何况《梁书》作为史书总不是神话吧?对于扶桑国描绘在《梁书》上就有记载,你父亲这些年多读史书,你回去后可以问问你父亲,或者自己找来此书细看便知。”

听着朱慎锥这么回答,朱慈炤更是颠覆了想象。不过皇帝既然这样说了,还如此信誓旦旦,朱慈炤暗暗记下此事,决定回去后把《梁书》找出来研究下,看看里面是否真的记载过这件事。

这还不算,朱慎锥还告诉朱慈炤,新大陆的原住民,也就是被欧罗巴人称为“印第安人”的土人,按照他的看法其实和大明人是同宗同源,是数千年的中国人。

按照朱慎锥的说法,这些人应该是当年从中国前往新大陆,也就是扶桑的。由于当时中原战乱的缘故,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在当年生活在中原的一群人向北迁移,为了躲避战火,他们最终抵达了亚洲大陆最东北的位置,也就是亚泥俺峡(白令海峡)。

由于亚泥俺峡离着新大陆极近,两者之间最短处仅仅只有七十里而已,而且位于北方严寒地带,当气温下降海峡结冰的时候,人们可以轻易从海面上通过,由亚洲步行抵达新大陆的西北端,然后继续南下,最终在新大陆生存蔓延。

这个说法虽然离奇,可从后世的基因检测可以证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身上的确带有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种的基因,由此可以推论印第安人祖先的确来自于亚洲(中国),但因为时间太过长久,他们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来源,而中国也淡忘了那些前往新大陆的同胞,除了《山海经》和《梁书》中所记载的一些只言片语外,很少有人再知晓了。

对于这些人究竟抵达新大陆的具体时间已无法判断了,也许是商朝灭亡时的殷人后裔,或许是更久之前的中国人,甚至还可能是炎黄二帝和蚩尤大战时逃亡北方的那些人的后裔。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人无论从样貌或者有些生活习俗包括文字方面来看,都和中国有着很深的关系,当然在目前这个时代,恐怕除了朱慎锥外,没有其他人会真的以为这才是真相。

毕竟如今的时代可没什么基因检测,用科学手段来证明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和中国人的亲属关系。但这又怎么样呢?朱慎锥提出这些观点真正的目的不是要搞什么科学研究,更没想法来找寻真正的证据,而是用这些作为理由来对外宣布中国人才是真正第一个发现新大陆,并且在此居住生活的人,欧罗巴人所谓的“发现”只不过是一个笑话,而且当地的原住民和中国人是一个老祖宗,为了先人后辈的生存,作为大明帝国的天子,有义务也有责任来保证他们的生命和领土。

中国人做什么事,向来讲究一个“师出有名”,而如今朱慎锥已经盯上了美洲大陆,准备在世界大变局的情况下插手这片沃土,从而和西方国家争夺这片大陆的归属权了。

今天把朱慈炤喊来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之前朱慎锥就和朱由检谈过准备外封宗室的想法,并询问朱由检的几个皇子谁愿意接受这个条件,从而外封外藩。

朱由检的四个略大的皇子中,也就朱慈炤明确表态愿意外封。和年幼的弟弟包括两个年长哥哥不一样,朱慈炤是兄弟几人中最富有冒险精神,也最胆大心细的一个。而且别看他平日里读书没有兄弟那么认真,时常还会惹朱由检恼火从而责罚他,但他的聪明却不能否认,可以说是兄弟几人中头脑最灵活的一个。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如此,在大明灭亡的时候,崇祯皇帝的几个皇子虽然逃出了京师,可后来包括太子之内的皇子陆续都出了事,他们不是被满清所诱惑自投罗网,或者轻信于人暴露身份遭到处决,反而只有朱慈炤隐名埋姓躲藏了起来,一直活到了七十五岁高龄。

假如不是朱慈炤大意之下做错了件事,虽然改了姓却把儿孙的名依旧按照宗室的排行来起名,从而被有心人发现并举报的话,也许朱慈炤一辈子都能安安稳稳渡过,最终得以善终了。

仅从这点来看,朱慈炤就比他几个兄弟强多了,何况他也是朱由检的几个儿子中唯一一个表示愿意外封的皇子。在他看来,与其继续留在长春宫过这样的日子,倒不如借这个机会搏一搏,哪怕外封的风险比较大,可同样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只要能离开如同囚笼的皇宫,从而获得自由,区区一些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呢?

对于朱慈炤的这种态度,朱慎锥是很满意的,原本外封就是朱慎锥所提出的,而且他也一直在考虑朱由检的问题,虽然他可以一辈子关着朱由检,朱由检本人也认识到了这点,可毕竟朱由检的皇子和公主却不可能永远和朱由检一样关着,他们终究会长大成人,难不成下狠手把他们全部杀了?杀了容易,但这样做了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在没有其他办法情况下,这种事还是不做的为好,而用外封的办法把他们打发的远远的,恐怕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而且外封的真正原因在当初和朱由检的谈话中朱慎锥也讲述了自己的打算,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彻底解决大明宗室的问题,更能通过这种办法达到当年周王室外封诸侯,拱卫大明的目的。

再加上当今世界局势的紧迫,和大明已经落后欧罗巴的实际状况,假如依靠大明官方来进行大航海探索包括对新大陆的征服,朝堂上的反对力量和其他实际问题是朱慎锥不得不考虑的。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是阻碍,倒不如直接通过外封来得便利,通过这个方式能省却掉诸多麻烦,更可以借此机会在新大陆先行立足,随后缓缓图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