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惊天大案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惊天大案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慎锥静静坐在那边,也不说什么,等到几位重臣把话全说完了,他这才叹了口气。

“诸位先生的话说的有理,朕当然明白诸位赤城为国之心,这一次动用厂卫原本也非朕之所愿,可朕却不能不为之。”

“陛下此言差矣,何事不能以三法司处置?臣身为刑部尚书,不能认同陛下所言。”

“臣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同样也不认可陛下之言,还请陛下立即下旨,召回锦衣卫,平息乱局。”这时候,刑部尚书范景文和都察院的张瑞图反驳道,其余几位臣子也正要开口附和,表示自己的态度时,朱慎锥摆了摆手,让他们稍安勿躁。

“你们来的正好,如不来朕也要派人去找你们,既然来了,那么就先看看这些。”朱慎锥也不接前面的话,直接拿起放在一旁的几本册子,太子朱敏澜会意起身,从他手中接过,随后几步上前递给了坐在最前面的首辅温体仁。

温体仁不解地接过册子,翻看其中一本当即就细看,看了没两眼,温体仁的眼皮子一下子就跳了起来,脸色也突然就变了,整个人更是露出了极其惊愕的表情。

见他如此,其余诸人对温体仁所看的册子大起好奇,为何首辅会是这幅模样?温体仁快速把第一本册子看完后也不说话,直接顺手递给了最近的一人,然后继续看另外几本册子,就这样一本本册子在诸人手中传递,很快所有人都看完了其中内容。

“怪不得皇帝如此大怒,更动用了厂卫如此缉拿这么多人,闹了半天原来如此啊!”温体仁心中如此想道,同时也暗暗松了口气。

作为朱慎锥任命的首辅,温体仁从不结党,他所追求的仅仅只是首辅的地位和权力罢了。而且这些年中,温体仁在首辅的位置上干的不差,要知道在之前他虽然早就是首辅,可那时候是在崇祯皇帝手下干活,崇祯皇帝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在他手下干活胆战心惊,一不小心就会给皇帝背黑锅,这个官当的可是不易。

而在朱慎锥手下,温体仁可要舒心多了,这个首辅当的有滋有味,再加上温体仁对政绩还是有些追求的,哪怕他的人品有些不怎么样,可毕竟他是能干实事的。

温体仁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安稳稳把自己首辅干好,等任期到后安然退下来,再功成名就回乡养老。如此一来,以后史书上也会重重给他记上一笔,写明永明朝首辅温体仁如何如何,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大的期望了。

今天来之前,温体仁对京师突然发生的事忧心忡忡,他并不知道皇帝为何会突然动用厂卫做这样的事。以他在政治上的眼光和判断,温体仁猜测一定是出了大事,要不然也不会闹成这样。

可就算如此,温体仁心里是不想这件事闹如此之大的。虽然前些天顾国恩在早朝中当众对他弹劾,还直接在他头上扣了一顶通敌卖国的帽子。可温体仁自认为自己从未通敌卖国,就算有误会也是解释得清的,而之后顾国恩突然被人在街头杀死,激起了京中激愤,这时候的温体仁也仅仅只是觉得这件事棘手罢了,却从来没想过用强力手段压制下去,因为他知道一旦这么做了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而他万万没想到朱慎锥居然这么干了,毫无顾忌直接动用厂卫在京中大肆搜捕,这让温体仁忧心忡忡。在他看来朱慎锥这样做是绝对不智的,这样的手段强压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一旦激起更大的反弹,不仅朱慎锥会陷入困境之中,而他这位首辅也会被所有人认为是始作俑者,自己本就不怎么样的名气彻底臭了,未来别说留名青史了,恐怕就算留名也是骂名,这是温体仁绝对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现在在看完这些册子后,温体仁之前的顾虑彻底打消,也明白了朱慎锥为何会以这样雷霆万钧的姿态行这样的举动了。心中暗喜之余也放下了心,心态一下子就平了许多。

除去温体仁外,王晋武早就知道了一些内幕。虽然他没有正式参与其中,为了避嫌朱慎锥也没提前让他介入此事,但京师出了这样的大事,而且还调动了新军在京师戒严,作为军中第一人又是内阁阁老的王晋武不可能半点消息也不知道,何况他还是当今皇帝的表弟呢。

前面说过,今天王晋武来就是打酱油的,跟着诸人凑个数罢了。另外他还有看热闹的嫌疑,反正皇帝在这件事上出手了,那么接下来收尾的工作肯定是内阁和朝廷各部尤其是三法司来负责,他在内阁中排名第三,不前不后的位置没必要出头,安心在一旁瞧着就是了。

“这怎么可能!”王命璿看完这些册子后惊呼一声,脸色变得尤其难看。

其他诸人也是面面相觑,一时间难以想象这些册子中的内容是真的,因为里面所说的这些实在是让人太过惊愕了。

“这些是昨日朕让内廷整理的实证,你们也看看吧,不过这是内廷的事,所牵连的宫人朕已处置了,但王承恩和几个首要人物朕还留着,如你们不信可以去见上一见,听听他们说些什么。”朱慎锥又丢出几本册子给他们,让他们看其中内容。

众人接过后连忙细看,等看完后更没话了,一个个你瞧瞧我,我瞧瞧你,神色满是震惊。

“此事触目惊心啊!”朱慎锥起身,在殿中慢慢笃步道:“朕自监国后,自认对大明尽心尽力,为我大明这些年勤于国事,日夜操劳,这才有如今大明中兴气象。”

“平定内患,解决流寇,外御建奴,朕之武功虽不能同太祖太宗比,但也算得上对得起我大明列祖列宗,下对得起黎民百姓了。朕登基之后,更是战战兢兢,为国操劳,除弊革新,富强国家。无论是朝中百官还是大明勋贵,朕自认一向善待,更做了不少实事。可偏偏有些人却认为朕之皇位来之不正,心念前朝,意图行复辟之举,甚至还勾结内廷,行不轨之事,挑唆言官起弹劾重臣行径,意图扰乱我大明朝政,如此狼子野心,朕岂能容之?”

“尔等说说,对付这样的人,朕动用厂卫有何不可?太祖设大明律,律法中有十恶重罪,其中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均为前者,如此大罪,难不成朕还先召开朝会,通报三法司再处之么?假如这样的话,大明威严何在?天子威严又何在?朕以雷霆手段行之,有何不可?”

温体仁再不迟疑,当朱慎锥话音刚落,他起身就朝着皇帝大礼跪下,声音中带着哽咽道:“臣身为首辅居然对此事失察,此乃臣之过!陛下继位后,我大明中兴日渐,却没想朝中居然有如此狼子野心之人,意图谋反,实是令人匪夷所思,陛下以雷霆手段处置,臣非但没有异议,臣更赞同陛下所为,臣为首辅当为陛下,为我大明解忧,臣建议对此案严厉处置才是,这些乱臣贼子一个都不能放过,当诛!当诛啊!”

“混蛋!难不成你温体仁为了讨好皇帝要掀起天字号的大案不成?”温体仁这番话让在场中有的人赞同,但也有人表示反对,心中不由得暗骂起来。

这件事的确不小,在历朝历代谋反罪名是最大的,而且如果不是因为皇帝提前一步得知消息,并行事果断动用厂卫,说不定再过几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但就算这样,在有些人看来这件事也不便牵扯过大,如果按照温体仁的建议那么所有牵连之人没有一个好下场,到时候人头滚滚是必然的,而一旦杀了这么多人,其影响更是巨大。

一时间有些人不由得想到了开国时期朱元璋手中的几件大案。无论是胡惟庸案还是李善长案又或者后来的蓝玉案,哪件案子不是牵连甚广杀了个血流成河的?一旦朱慎锥也这么干了,那么不知有多少人会死在屠刀之下,虽然其中有些人有取死之道,可毕竟还有不少人仅仅只是牵连而已,全部杀了未免太过。

当即,张瑞图等人站了出来,表示这件案子重大,现在既然厂卫已经把人给抓获了,那么接下来应该由三法司介入才对,对于此案细细审查,绝对不放过一个大逆不道之人,但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杀人可以,但不能牵连,能少杀就少杀,不杀更好,绝对不能把此案弄成开国时的那种大案,要不容易动摇国本。

对于这些人的态度和看法朱慎锥心知肚明,他明白他们的想法,可却不认可他们的建议。要知道牵连中的这些人中不仅有官员还有勋贵,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群体,这些群体既然敢做这样的事,那么就要承担事败的严重后果。

哪怕这些人中有不少亲朋好友或者故交,朱慎锥不直接牵连就算不错了,至于网开一面根本不用想,自从发动一刻起朱慎锥就有了考虑,这些人必须狠狠处置,绝不放过,他要以铁血来震慑天下,再用这个机会对大明政局进行洗盘,彻底扭转之前大明的政治格局,以杜绝类似的事往后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