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神探1546 > 第二百九十八章 熟悉的小阁老上线

大明神探1546 第二百九十八章 熟悉的小阁老上线

作者:兴霸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5: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的儿啊!”

严府的朱漆大门在暮色中缓缓开启,欧阳氏扶着仆妇的手踉跄奔出。

严世蕃刚下马车,便被一把搂住。

欧阳氏紧紧抱住儿子,仿佛要确认这并非梦境。

严世蕃低头时,则看见娘亲鬓角上的几簇霜雪,不禁红了眼眶:“娘!”

“我的儿……我的儿,你终于回来了……”

欧阳氏哽咽着摩挲儿子的面颊,指尖触到那风霜留下的痕迹,痛哭出声。

严世蕃也忍不住了,泪水涌出。

当严嵩拄着拐杖走到廊下时,就见到妻儿抱头痛哭的场景。

他抿了抿干涩的嘴唇,就这么看着。

不知过了多久,严世蕃抬起头。

发现父亲也老了。

严嵩今年六十一岁了,过了花甲之年。

即便是养尊处优的官僚,这也是绝对的高龄。

更何况严嵩是当朝首辅,新政的推行者,执掌大权。

大明两京一十四省,当真是在他的肩上担着。

于难以避免的操劳中,严嵩的头发已然大多花白,脸上沟壑深重,背也有些驼了,看上去竟比分别时苍老了十岁。

“爹!”

严世蕃心头一酸,轻轻松开娘亲,上前几步,拜倒在地。

严嵩静静地看着儿子叩首。

半晌后,才转过身:“进来吧!”

严世蕃搀扶着欧阳氏,缓缓走入内宅,母子俩又依依不舍地说了片刻话,进了书房。

“出京四载,今任兵部主事,你满意了?”

严嵩端坐桌案,打量着儿子,语气平静无波。

倘若严世蕃备考三年,考中嘉靖十七年进士,再到六部观政,吏部铨选,差不多也是到六部任主事。

即是说,他此去太原四载,看似在地方立下了赫赫功劳,放眼天下州县的地方官,都没有一个比得上他的。

但也就是追平了进士的起点而已。

何况目前看来一致,可后续的发展,进士与举人的仕途差别,是完全不同的。

举人别说入阁了,六部堂官都够不着。

所以怎么看,这都是得不偿失。

严世蕃在对面坐下,却不这般认为,微微一笑道:“孩儿若是考不上呢?”

严嵩脸色沉下,气又上来了:“你既有外出闯荡的决意,拿出这般心思苦读三载,岂会考不上?”

“我是被人做局了,那个人要让我考不上,我就一定考不上!”

严世蕃摇了摇头:“况且我不以进士功名入仕途,不见得就是坏事……”

严嵩皱眉:“此言何意?”

严世蕃没有解释,而是话锋一转:“这几年,夏言斗不过爹吧……”

夏言的执政能力,比起之前的李时、费宏、霍韬要强得多。

但依旧斗不过严嵩。

不仅是因为夏言的晋升是靠媚上,远不如严嵩步步为营,还因为夏言麾下没有一批得力的心腹干将。

严嵩目前的心腹党羽,主要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李福达一案的赦免者,以兵部尚书毛伯温为首,在灭安南的战役里立下赫赫功勋;

另一部分是严嵩亲自提拔的门生故吏,从国子监祭酒开始,历任礼部吏部侍郎尚书,在此过程里多有提拔的下属;

相比起来,夏言根本没有这些积累,只是靠着给天子讲经论典,得了赏识,待得有入阁的迹象后,身边又多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之辈,这样的人怎么能搞好国事呢?

双方的差距确实巨大。

可严世蕃又补充了一点:“最关键的,还是天子的态度不偏不倚,虽让夏言入阁,制衡父亲,却也没有过于偏帮,而孩儿若是进士及第,京师为官,父子协力,那局势又有不同了!”

严嵩目光一动,脸色却沉了下来:“你在胡思乱想什么,地方为官这么久,还没学会慎言么?”

“呵!”

严世蕃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继续道:“父亲推行的河套备战已近尾声,有人却想促成俺答通贡,就是看出了我大明厉兵秣马,那群鞑子部落已然无法抵挡,想让俺答统一草原,再继续负隅顽抗……”

严嵩脸色立变:“你参与其中了?”

“我写了一封信给明威,请他进献《请开马市疏》,本以为会直接拒绝,结果他轻而易举地将难题抛了回来!”

严世蕃道:“俺答有一个哥哥,叫衮必里克,明威之意,既是通贡,也该先由其兄长开始。”

严嵩稍加沉吟,颔首道:“此法甚妙,令其不攻自破!”

这一招的关键是,两边都挑不出理来。

别说儒家礼数讲究尊卑次序,草原其实也重这个,甚至某些时候更加严格。

衮必里克没死之前,俺答就算再觊觎对方的军队和势力,也不敢直接侵夺这个哥哥的部族,凡事还得以其为尊,又岂能忍受这位得了大明的封贡?

关键还不在于衮必里克自己,一旦有了封贡,此人死后是可以传给儿子的,那才是对俺答最大的威胁。

所以这个办法一出,最有破坏封贡动机的,反倒成俺答自己了。

“明威还是这般厉害啊……”

严世蕃有些感慨:“即便才高如他,也得在翰林院苦熬,不敢出头,我之前不理解,后来才恍然,唯有这般藏锋守拙,才能在当今朝堂立足,在那位手下为臣,太难了!”

严嵩终究岁数大了,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

严世蕃接着道:“九五之尊,卖弄权术,不也是那些制衡的把戏,世人敬畏,无非隔雾看花,爹你已是朝堂首辅,自是一清二楚……”

“放肆!!”

严嵩终于意识到儿子在说什么,拍案而起,勃然变色:“还不噤声!”

严世蕃却不闭嘴,接着道:“父子之间,何必拐弯抹角?那位看似手段了得,实则翻来覆去,不过尔尔,不然的话,也毋须利用秘密结社……”

严嵩已然有些气急败坏,恨不得操起拐杖揍人:“放肆!放肆!还不闭嘴……闭嘴!”

没想到此去州县,这小子竟将天威视若等闲。

失却了对皇权的敬畏,这可是极度危险的事情。

“也罢!”

严世蕃终于不说了,起身拜下,恳切地道:“爹,为了你的首辅之位稳若泰山,儿子回京后,要做一位嚣张跋扈的纨绔了!”

说罢再度叩首三拜,起身退出:“我去看娘,爹你保重好身体,不值得生气。”

严嵩怔住。

目送儿子消失的身影。

半晌后。

缓缓叹了口气。

一时间不知是欣慰。

还是悲哀。

……

“东楼回来了!”

“严兄他变了。”

“严主事完全没理我……”

翰林院中,海玥从林大钦的称呼变化里,明显感受到这位的失落。

对于严世蕃回归后的态度,林大钦确实很难过。

要知道当年他们不仅是国子监的同窗,更是同斋舍的好友。

无话不谈的那种。

没想到短短数年间,关系竟如同陌路一般。

人都是会变的,严世蕃心里如何想的,海玥也不清楚,自然不会枉顾事实地宽慰,却也有些奇怪:“严东楼担任兵部主事,如何能与敬夫接连相遇?”

林大钦叹了口气:“他可不仅仅是在兵部威风,六部行走,连通政使司的赵通政,都成了他的跟班呢!”

赵文华是被堵了个正着。

今年三十八岁的他,进士入仕已十二载,在六部的资历颇深,后在严嵩的提拔下,任通政使司左通政,正四品。

通政使司负责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等事项,是一个关键的职位。

历史上的赵文华,就曾担任正三品的通政使,朝堂上但凡有弹劾严嵩的奏疏情报,奏疏经其手,皆先送严嵩,然后再进呈给嘉靖。

现在通政使司的正使,是夏言的人,却被赵文华牢牢盯住,凡事都向严嵩通风报信,俨然也是心腹之一。

只是没想到,会被顶头上司的儿子堵住。

“怎的?”

严世蕃笑吟吟地看着他:“给我这位一心会的前辈办事,委屈了你?”

“东楼兄这是哪的话……”

赵文华心里还真觉得挺委屈。

且不说他左通政的身份,一心会现在是什么规模啊?

进士出身的官员遍布天下州县,京师中枢里面也开始起势。

如今再度交流起来,彼此都能看到美好的前景。

而相比起翰林院内那位一直为众人榜样的会首,不久前提出的上书房制度,甫一推出,就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称颂。

某位元老级的人物,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了。

包括曾经笑嘻嘻看着落榜的赵文华在内。

没想到严世蕃此次回归,竟是自称前辈,颐指气使,跋扈到了这般地步。

他们可都是翰林,都是进士,你一个举人,根本没有资格来参加会社哦!

什么,严世蕃是大权在握的首辅独子?

哦,那没事了。

赵文华压抑住怒火,干笑着道:“东楼兄相招,小弟岂能不效犬马之劳?”

“哈哈!我就知道你能想通!”

严世蕃笑吟吟地拍了拍他:“还有一人毛遂自荐,今科新晋的进士鄢懋卿,也是个知情识趣的,有你二人相助,我初回京师,心里才算踏实!”

“走,随我上任兵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