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983章 苏曜凯旋与特别的汉礼(6K2)

“强大的,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汉国唐王、大将军,我们代表大宛国王和康居国王,向您献上最诚挚的敬意。”

行军帐内,两位使者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地面。

苏曜端坐帐中,俯视着这两个来自更遥远西方的使者:“你们国王派你们来,所为何事?”

大宛使者抬起头,恭敬地呈上一卷羊皮纸:“我国王听闻大将军威震西域,特意献上天马十匹,愿与大汉永结盟好。”

康居使者紧接着说道:“我国王献上黄金千两,宝石百颗,恳请大将军允许我国商队进入玉门关贸易。”

苏曜接过礼单,目光在“天马”二字上停留片刻。

天马,这是大宛国最著名的产物,其耐力和速度惊人,能日行千里,汗出如血,故又被称之为“汗血宝马”。

苏曜清楚的记得,在历史上汉武帝就为求此马曾两度派兵远征大宛。

而这次出征西域前,苏曜也特意去查阅了一下往年的记录,在汉朝对大宛控制力强大的时候,其国王不但要遣子入京为质,更是两国协议特别标注了大宛的进贡义务。

其中,汗血宝马就由于其极其珍贵而被特别要求,但除了当时大汉攻陷其王都一次性的掠夺了数十匹外,每年大宛也就仅仅是岁献天马二匹,杂马三百。

这一次,大宛国王一口气拿出十匹天马进贡,倒确实是颇有诚意。

“你们国王倒是识趣。”苏曜将礼单递给身旁的郭嘉,“不过嘛”

苏曜看了眼坐在自己下首的乌孙王与阿什利公主:

“据孤所知,大宛、康居如今皆是贵霜属国,汝等此番前来,可有贵霜王的手谕?”

苏曜直白的发问让两个使者脸色微变,不过还好,他们两国归顺贵霜在西域基本是人尽皆知的问题,此番也早有准备。

那大宛使者当即就连忙解释道:“回禀殿下,我国如今虽臣服于贵霜,但从未忘记大汉昔日的恩义。此次进贡,完全出于我国王对大汉的仰慕之情。”

“没错没错。”

康居使者也急忙补充:

“大汉退出西域数十年,鄙国屡受乌孙与贵霜欺凌,不得已方才臣服。如今大将军威震西域,我国上下闻之沸腾,愿重归大汉麾下,只求能得到您的庇护。”

“若是大汉愿意约束乌孙,使其不再侵我边境,我国愿岁岁纳贡,永世称臣!”

苏曜闻言,目光转向乌孙王贵奢靡。这位曾经的草原雄主此刻面色阴沉,却不敢出言反驳。

“有意思。”苏曜轻笑一声,“若你二国日后都为我大汉臣属,那相互间自然不该再起争端。”

“只不过嘛,你们确定自己已经做好背叛贵霜的准备了吗——我大汉可不准备与人分享属国。”

苏曜这番话说出,两位使者顿时面露难色。

显然,他们这次来打的主意就是两面逢源,既不想得罪贵霜,又想讨好新崛起的大汉势力。但苏曜直接点破了他们的心思,让他们不得不做出抉择。

大宛使者大汗淋漓,颤声说:“殿下明鉴,我国地处偏远,远离大汉,贵霜却在我咫尺之间,此意也是实属无奈”

“是啊是啊。”

康居使者忙不迭接话:

“唐王殿下有所不知,那贵霜在我等国内还驻有重兵看管,若是我国贸然改旗易帜,社稷恐遭倾覆之险。”

“哦?那他们会放任你们这么大张旗鼓的朝贡我国?”苏曜眼中精光一闪,“还是说你们这次乃是偷偷前来?”

两位使者对视一眼,最终还是跪伏在地,老实交代。

果然,康居与大宛使者的队伍规模虽然还算尚可,但实际上来人的官职却是相当末流,远不及其他西域诸国那般或国王亲至,或遣皇子与重臣的重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要避贵霜耳目,他们特意利用商队为掩护来行朝贡之事。

而知道了这一点后,苏曜顿时也是失去了大多数兴趣。

跟这样的使者,你也谈不了什么深入的话题。

帐内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两个使者急的满头大汗,生怕出访失败回去遭受诘问,就这时,贾诩上前说:

“殿下,下官以为两国既主动来朝,不妨先以礼相待。至于他们与贵霜的关系,等到回京之后咱们可以再慢慢讨论.”

说着,贾诩意味深长地看了眼两位使者:

“下官相信,等他们见到了我京师繁华与大汉的强盛,来日回国后必能劝说其王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苏曜微微颔首,看向两位使者:“既如此,你们便随我一同入京觐见天子吧。”

“正好,路上再给我们细细讲讲你们国内与贵霜的情况,别过别想着撒谎糊弄。”

“如你们所见,这次队伍中西域诸国几乎尽在其中,我们不会只听汝等一家之言。”

两位使者闻言,顿时如蒙大赦,连连叩首:“多谢殿下开恩!我等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苏曜挥了挥手,示意侍从带他们下去安顿。待使者退下后,他转向贾诩:“文和觉得,贵霜会坐视我们收服西域吗?”

贾诩捋须沉思片刻:“据臣听闻,贵霜近年来内斗颇多,势力收缩,恐怕无暇东顾,也因此这大宛和康居才敢生有二心。不过.”

说着,贾诩看着帐外,缓缓点头:“越是如此,其对外界的干涉就越是敏感,若是他们得知殿下有意染指大宛、康居,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不善罢甘休又如何?”一旁的马超冷哼一声,“让他们来便是!末将正愁没机会雪耻。”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不过,若他们真敢来犯,倒也是个机会”

郭嘉立刻会意:“殿下的意思是借机西进?”

苏曜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从西域一直延伸到葱岭以西:“既然大宛、康居都有心归附,我们何不顺势而为?”

“但眼下还不是时候。”贾诩谨慎地提醒,“朝廷刚刚平定中原,又经与鲜卑和乌孙连番大战,西域诸国都需时间消化”

苏曜点点头:“文和所言有理,不过前期的准备已经可以提前上马了,别忘了咱们的目标可不止是这些西域的撮尔小国,贵霜,安息,乃至极西之地的诸多广阔世界,终有一天都要插上我大汉的旗帜!”

帐内众将闻言,无不热血沸腾。

马超和阎行等少壮派将领纷纷请战,就连徐晃、高顺等老成之人也是目光灼灼。

这一幕把帐中的乌孙王和阿什丽公主等随行的西域属国要员们看得目瞪口呆,显然没想到大汉的胃口竟如此之大。

当然了,这个宏伟的蓝图仍然需要时间建设。

比起热血沸腾的诸位将领们,贾诩和曹操等人则更加注重实际。

在之前战斗中负责南线大军的他们,沿途经过诸多西域国家领土,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包括在龟兹、疏勒、于阗设立卫所军镇屯田,利用乌孙土地建立官办马场,精心育种,以及与当地牧民部落大力开展马匹贸易等等。

郭嘉也补充道:“此外,可效仿乌孙之例,令各国遣王子入京为质,同时选派汉官协助治理,逐步推行汉制。”

对于这些意见,苏曜在路上是一一采纳,派出快马要求朝廷尽快向西域派出合格官僚,以解放被苏曜安置在当地的刘备和周瑜等人。

队伍继续东行,沿途不断有西域各国使者加入。

当队伍抵达玉门关时,即便苏曜为了限制规模与控制西域当地,返程只带了五千骑随行,但他们押运的俘虏就有五万余众。

再加上沿途加入的各国朝贡人员与随行商队,队伍规模仅人员数量竟然就已直逼七万大关,其声势浩大,车马如龙,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头,队伍长达数百里。

这样的队伍早已超出了玉门关所能接待的极限,也多亏苏曜大战缴获丰富,有着充足的牛羊储备,在郭嘉与贾诩等人的精心调度下,一路宰杀分配,才没让大军饿了肚子。

故而,他们的队伍快速穿过了玉门关,直抵敦煌郡首府敦煌。

那敦煌太守早已得到消息,早早备好酒食在城外犒劳大军,城内百姓也是纷纷出城夹道相迎。

“唐王万岁!”

“大将军威武!”

欢呼声此起彼伏,苏曜骑在马上,向人群挥手致意。

不过在敦煌,考虑到此地城池规模和边关重地的敏感性苏曜没有选择入城,只是在城外接受敦煌太守的摆宴,然后派出少数后勤人员与西域开发公司的商队代表入城在当地采买交换物资。

不过即便如此,在他身后,那些头一次来到的大汉的诸位西域王族和各国使者都已经震撼于大汉城池的雄伟与繁华。

阿什丽公主坐在车驾中,透过纱帘望着外面热闹的景象,眼中满是惊奇:“父王,汉地竟如此繁华.”

贵奢靡神色复杂:“这只是他们的边关小城。据说他们的都城洛阳,比这还要繁华百倍。”

阿什丽闻言,不禁对即将到达的洛阳充满期待。

过了敦煌城后,行军速度明显加快。沿途州县纷纷派人迎接,提供补给。

当队伍抵达长安时,更是受到了空前热烈的欢迎。

长安作为西汉旧都,虽已不是政治中心,但仍是西部重镇。

尤其是苏曜规划西征之后,这里的政治地位也大幅度提升,不但有大将吕布坐镇当地,西域开发公司更是在此地投了重金营建各种基数设施,作为衔接西域与洛阳的重要枢纽。

闻知苏曜队伍临近长安,盖勋与吕布特意率领当地文武官员倾巢而出,在城外十里相迎,恭请唐王殿下入城。

这一次,苏曜就没再推脱。

他吩咐贾诩和郭嘉等人安顿好大军在城外休整后,自己带领各主要人员和随行的西域王公使者们,在长安百官的簇拥下缓缓入城。

长安城内,那是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争相目睹这位传奇人物的风采。

“那就是唐王殿下!”

“听说他一人就斩杀了上千乌孙勇士!”

“看那些俘虏,都是乌孙的贵族老爷呢!”

“那就是唐王殿下!”

“听说他一人就斩杀了上千乌孙勇士!”

“看那些俘虏,都是乌孙的贵族老爷呢!”

议论声此起彼伏,乌孙王贵奢靡在车驾中听着这些话语,脸色越发阴沉。而阿什丽公主脸上则已不见了昔日的阴霾,她探着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宏伟的城市,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在长安郡守府的宴席上,各国王公使者们推杯换盏,对大汉的富庶赞不绝口。

乌孙王贵奢靡看着眼前精美的瓷器与佳肴,再想想自己王宫中的所谓“珍馐”,不禁暗自叹息。

酒过三巡,盖勋起身敬酒:“唐王殿下此次西征,扬我国威,定远疆土,实乃不世之功!下官敬殿下一杯!”

苏曜举杯一饮而尽,笑道:“此战之功,非我一人所有。若非将士用命,陛下支持,焉能有今日之胜?”

众人纷纷称赞唐王谦虚。

宴席持续到深夜,苏曜回到驿馆时,红儿早已备好热水。她一边为苏曜更衣,一边轻声道:“殿下,乌孙公主求见。”

苏曜挑眉:“哦?这么晚了,她来做什么?”

红儿抿嘴一笑:“公主说想请教殿下一些汉地礼仪,以免入京后失礼。”

苏曜失笑摇头:“让她进来吧。”

阿什丽今日特意换了一身汉式衣裙,虽然还有些不习惯,但更衬得她肤如凝脂,明艳动人。

她学着汉人女子的姿态,盈盈下拜:“打扰殿下了。”

苏曜看了一乐,伸手示意她坐下:

“公主今日怎么换了汉服?”

阿什丽脸色微微一赤,忙解释说“我见阿丽莎姐妹进城后换了汉服,觉得甚是好看,便也学着穿了”

她说着,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这身淡青色的曲裾深衣确实衬得她肤如凝脂,只是腰间束带系得有些歪斜,显然是初次穿戴还不熟练。

苏曜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她:“公主倒是学得快。不过汉家礼仪繁复,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

阿什丽抬起头,琥珀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倔强:“我可以学!父王说.说我以后要长住洛阳了”

说到这里,她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连忙低下头去,耳尖都红了起来。

苏曜了然一笑。

自从那夜之后,虽然他没有明确表态,但所有人都默认阿什丽将成为他的女人。

而这个消息,那也自然是瞒不过他在洛阳的皇帝老婆的。

就在今天入城前,迎接的队伍中就有洛阳的使者。

他们带来的朝廷旨意,同意了苏曜对乌孙皇子的特赦建议,同时万年也做主,待入京后就会给他操办婚事,让阿什丽公主入唐王府为侧妃,正式缔结汉乌两国的联姻。

这件事情苏曜自然立刻知会了贵奢靡,现在看来他也没瞒着自己女儿。

苏曜抬眼打量着眼前的阿什丽,看这小公主羞怯的模样,倒是比初见时那刁蛮任性的样子又可爱了许多。

“既然要学汉礼,为何不去找红儿?她可是正经的宫中女官出身,教你礼仪自不在话下。”苏曜故意问道。

阿什丽悄悄撇了眼在一旁掩嘴轻笑的红儿,咬了咬下唇,声音细若蚊呐:“红儿姑娘教的很好,但有些事我还是想殿下亲自教我”

她的手指绞得更紧了,汉服宽大的袖口滑落,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腕。苏曜注意到她手腕上还戴着一串乌孙风格的银铃,随着她的动作发出细碎的声响。

“哦?”苏曜轻笑一声,伸手抬起她的下巴,“公主现在不怕我了吗?”

阿什丽浑身一颤。

一瞬间,她想到了之前两人无数次相处的场景。

最初,她每天都在骂这个人是魔鬼,一闭上眼就是他浑身浴血走在人潮中的模样。

而如今,那个印象也深刻在她的脑海,让她时刻畏惧,但是:“怕.现在我也怕的不行但是我父王说了,唐王殿下重信守诺,只要小女诚心侍奉,殿下必不会亏待于我.”

“你父王真这么说?”

苏曜大笑三声,一把将阿什丽拉入怀中:

“既然这样,今夜孤就亲身示范,好好教一教你。”

阿什丽惊呼一声,整个人跌坐在苏曜腿上。她慌乱地想要起身,却被苏曜牢牢按住。

“怎么?不是要学汉礼吗?”苏曜在她耳边低语,温热的气息拂过她敏感的耳垂,“第一课,汉家女子该如何侍奉夫君.”

阿什丽浑身僵硬,心跳如鼓。她偷偷抬眼看向一旁的红儿,却发现那个乖巧的侍女不知何时已经悄然退出了房间,还贴心地带上了门。

“殿、殿下.不要,殿下不要。”阿什丽本能般的惊呼,两支小腿不停的踢踏。

苏曜看着她惊慌如小鹿般的模样,轻笑一声,松开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脸颊:“好了,逗你玩的。没准备好就让红儿教你些基本礼仪,等到了洛阳咱们再好好.”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话未说完,阿什丽却突然抓住他的衣袖,鼓起勇气说:

“我只是第一次有点紧张,殿下继续吧,我们乌孙女子从不怕挑战。”

她说着,笨拙地凑上来,在苏曜唇上轻轻一碰,随即像受惊的兔子般跳开,脸红得能滴出血来。

苏曜愣了一下,随即失笑:“这算什么?乌孙的吻礼?”

阿什丽羞得把脸埋进手掌:“我我看阿丽莎姐姐这样对您.”

“看来我的小公主观察得很仔细嘛。“苏曜一把将她拉回怀中,这次没给她逃跑的机会,“不过汉家的礼仪,可是这样的”

他低头印在少女那两片柔软的唇间,不同于少女青涩的触碰,这一下热烈而深入,让阿什丽瞬间头晕目眩。

她生涩地回应着,双手不自觉地攀上苏曜的肩膀。

不知不觉间,阿什丽已气喘吁吁地靠在苏曜胸前,眼神迷离。

苏曜轻抚她散落的发丝,笑道:“如何?汉家的礼仪可还喜欢?”

阿什丽把脸埋在他胸前,轻轻点头,银铃随着她的动作发出清脆的声响。

只是她眼角的泪珠,让眼前的一幕多了几分复杂的情感。

“好了,今晚就学到这里。”苏曜松开她,替她整理好凌乱的衣襟,“回去好好休息,明日还要赶路。”

阿什丽惊讶地抬头:“殿下.不留下我吗?”

苏曜捏了捏她的鼻尖:“急什么?等到了洛阳,正式成婚后有的是时间。我可不想让我的小公主受委屈。”

阿什丽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她突然跪伏在地,行了一个标准的汉礼:“阿什丽告退,殿下也请早些安歇。”

看着她故作端庄的模样,苏曜忍不住又笑出声:“去吧。”

待阿什丽离开后,红儿悄无声息地回到房中,眼中带着揶揄的笑意:“殿下怎么把到嘴的美人放跑了?”

苏曜一把将她拉入怀中:“怎么,我的红儿吃醋了?”

红儿乖巧地靠在他胸前:“奴婢不敢。只是.公主殿下看起来真的很紧张呢。”

“所以我才让她再准备准备。”苏曜轻叹一声,“征服一个国家容易,要征服一个人的心却需要时间。”

红儿仰头看着他,眼中满是崇拜:“殿下对公主真好。”

苏曜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对你不好吗?”

红儿红着脸低下头:“殿下对谁都好.”

夜色渐深,长安城渐渐安静下来。而在驿馆的另一个房间里,乌孙王贵奢靡站在窗前,望着苏曜房间的方向,神色复杂。

“父王.”阿什丽轻轻推门而入,“您还没睡?”

贵奢靡转身,看着女儿绯红的脸颊和红肿的唇瓣,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对你可好?”

阿什丽点点头,垂首说:“和战场上不一样,唐王他.很温柔,他还说,让我不要着急.等到了洛阳再”

贵奢靡长叹一声,伸手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我的小阿什丽长大了只要他对你好,父王就放心了。”

阿什丽靠在父亲肩头,轻声道:“父王,汉地真的很大,也很美等到了洛阳,也许咱们过得不会太差。”

贵奢靡望着窗外的明月,没有说话。他想起白日里看到的长安盛景,想起宴席上那些汉人官员谈论的洛阳繁华,心中百感交集。

他乌孙极盛时全国上下也不过六十余万人,而汉人的京师据说就有整整一百万人以上。

或许臣服于这样的强国,对乌孙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