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970章 乌孙震动,苏曜出山(合章5K8)

寒风凛凛,赤谷城中,渐渐出现了一阵骚动。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城中的西域商人。

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他们突然匆匆收拾行装,踏上归途,远离这片沾染是非的土地。

这一幕,让那些早已习惯这些商人存在的乌孙人大为不解,纷纷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还不知道吗?这是要打仗了!”

有那消息灵通人士神色紧张的解释。

“啊?怎么回事?”

“东方的汉国派了数万人马,已经覆灭了西部鲜卑,征服了西域诸国,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咱们乌孙啊!”

“什么?真的假的?汉国不是这些年来都不行了吗?西域都几十年没见他们的影子了。”

“这次不一样!”

商人压低声音眼中流露出一丝恐惧:“听说汉国出了个了不得的大将军,连鲜卑单于的脑袋都砍了,西域诸王吓得屁滚尿流,纷纷献城投降。现在汉军正在集结,随时可能杀过来!”

“对,我也听说了。”

又一人突然道:“你们还记得咱们前俩月出征的右大将吗?他一直到现在都没回来。”

“听说他就是去和汉人争夺车师,结果被打的几乎是全军覆没啊!”

全军覆没?!”周围的乌孙人闻言大惊失色,“那可是咱们乌孙最精锐的勇士啊!”

“千真万确!”商人神色凝重地点头,“我有个亲戚在车师做生意,亲眼看到汉军押着咱们的俘虏游街示众。右大将的首级.就挂在汉军的旗杆上.”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人群中激起阵阵涟漪。恐惧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开来。

“天呐,那汉军岂不是马上就要打过来了?”

“贵奢靡怎么说?咱们又该怎么办?是不是该赶紧收拾东西往西边跑?”

就在众人惊慌失措之际,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慌什么!”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披狼皮大氅的壮汉大步走来。他腰间挂着弯刀,脸上有一道狰狞的伤疤,正是乌孙王庭的侍卫长阿德那。

“区区汉人,也敢犯我乌孙?”阿德那冷笑一声,“咱们乌孙勇士纵横草原数十年,什么时候怕过别人?”

他一把揪住那个商人的衣领:“你这奸商,在这里散布谣言,扰乱民心,该当何罪?!”

商人吓得面如土色,连连摆手:“大人明鉴!小人只是实话实说,绝无半点虚言啊!”

“放屁!”阿德那怒喝一声,“来人,把这造谣生事的奸商给我抓起来!”

几个侍卫立刻上前,不由分说地将商人拖走。人群中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出声。

阿德那环视四周,高声道:“大王已经下令,集结全国勇士。区区汉军若是敢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这番话暂时稳住了民心,但不安的种子早已发芽,赤谷城中暗流汹涌。

当夜,诸乌孙贵族齐聚相大禄宅邸,纷纷向这位乌孙国最有权势者表达自己的忧虑。

“相大禄,听闻汉军来势汹汹,我们是否应该“一位贵族欲言又止。

相大禄慢条斯理地品着葡萄酒,目光扫过在座众人:“诸位不必惊慌。汉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济。咱们只需固守赤谷,待其粮尽自退。”

“可是.”一位年轻贵族忍不住插嘴,“听说汉军又增兵数万,如今已有十万之众。若他们强攻”

“十万?”相大禄冷笑一声,“你亲眼所见?不过是商贾夸大其词罢了。就算真有十万,咱们赤谷城固若金汤,又有热湖天险,汉军如何能攻?”

他放下酒杯,语气转冷:“倒是你们,听风就是雨,自乱阵脚。大王已经下令,再有散布谣言者,以通敌论处!”

众人噤若寒蝉,不敢再言。

然而,就在相大禄安抚众人的同时,王宫深处,乌孙王贵奢靡正独自站在窗前,望着东方的夜空出神。

只有他们这些真正的当权者才知道眼下的威胁有多么的严重。

大汉一战覆灭了他们与鲜卑的联军一度震撼了整个王庭。

当时他就预感不妙,连忙派出使者请罪,做着外交努力。

然而大汉派来问罪的使者则打碎了他们的幻想。

显然,这一次的大汉胃口极大,不再满足于过去他们口头上的称臣,竟然妄想把手伸入其国内,不但要驻军还要指导其政务。

这自然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事情。

只有用马匹和刀剑来说话了。

不过还好,就像相大禄所说,遥远的路途与凌冽的严寒是他们最大的保护。

如今他已向国内诸部落下令动员,向南北两个方向的主要路口增兵支援,左大将更是亲自出马。

“南方西域诸国联军自然是不足为惧,北方又有左大将亲率十万大军迎敌,只要他能听从昆靡的命令,诱敌深入,绝敌粮道,那确实也可立于不败之地,但是.”

就在乌孙王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他没注意到一位少女早已来到他的房中,皱着眉头对他身后的沙盘指指点点:

“为什么中路这里昆靡不派人防守?”

“倘若汉军自天山杀出,数日间便可兵临城下,到时候咱们又该怎么应对?”

乌孙王回过头来,一见那少女模样,当即哑然失笑:

“我亲爱的阿什丽,不是告诉你不要随便进我的议事厅吗?”

那少女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一身乌孙贵族少女的装束腰间还挂着把佩剑,青春洋溢中又带着几分英气,正是乌孙王贵奢靡的幼女。

阿什丽撇了撇嘴,显然对乌孙王的话不以为然,直言道出自己的担忧。

“我这不是怕那些酒囊饭袋帮不上忙嘛。”

“你看看,中路这么重要的位置,他们竟然都没人提醒你。”

“要是我不进来,那回来岂不是坏事?”

阿什丽仰着头,一脸骄傲。

但是,乌孙王却没有当回事,只是揉了揉她的头发:“傻孩子,这和之前咱们打猎那可不一样。”

“冬天大雪封山,天山上那是飞鸟难渡,汉军怎么可能从那里过来?”

“父王我要是往那派兵,那才真是昏了头呢。”

“那也不能一点防备都不做呀。”

阿什丽不服气地跺了跺脚:

“我可是听商人们说了,那个汉国的大将军特别能打,而且最擅长出其不意!就连鲜卑单于的脑袋都被他砍了,咱们可不能大意啊!”

贵奢靡的笑容渐渐收敛,眼中也闪过一丝阴霾。

他想起了溃兵回报中右大将的死因,似乎正是汉军绕道翻山,直接突击他们后营.

不过担心归担心,作为一国之主,他必须表现得镇定自若:

“好了,我的小勇士。”他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这些事自有父王和大臣们操心。你该去陪陪你母亲了,她最近身体不太好。”

阿什丽还想说什么,但看到父亲疲惫的眼神,只好不情愿地离开了。

待女儿走后,贵奢靡长叹一声,目光重新落在那沙盘上。他伸手轻轻拂过天山的位置,眉头紧锁。

“也许.该派些斥候去看看?”

就在乌孙王犹豫之际,他不知道的是,一支三千人的汉军精锐已经悄然踏上了穿越天山的险途。

风雪中,苏曜一马当先,身后跟着马超、阎行等将领和骑士。

他们每个人都裹着厚厚的皮裘,战马也披上了特制的防寒马衣,但即便如此,凌冽的寒风依然冻得众人不时地哆嗦。

这段穿山之路并不好走,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不时的他们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迷失在山谷。

不过,每当这时,那位阿丽丝找来的老猎人就总能凭借惊人的直觉找到正确的方向。

他就像一只熟悉山林的雪豹,在茫茫雪原中为大军指引着前进的道路。

“哈哈,这哪里是什么直觉,不过是咱们的求生手段罢了。”

入谷后第五天的夜晚,在一处避风的山谷中,老猎人面对众人的赞美,闷了口烧酒说道:

“与你们这外人看着这里白茫茫好像哪里都一个样不同,咱们这些山里人眼睛却是雪亮雪亮的。你看那山脊的走向,那冰河的纹路,还有路边的枯木与巨石,都是老天爷画的路标,在这里怎么可能迷路呢?”

老猎人得意洋洋的卖弄自己的本事,但又故意不点透其中的诀窍,引得众人啧啧称奇,不时大笑。

其中周瑜倒是听得格外认真,频频请教这雪山的秘密:

“老丈果然见多识广,有您带路,咱们定能出其不意,杀乌孙人一个措手不及!”

众将士皆作此想,士气高昂的继续上路。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情况不对。

那个之前一直自信满满,吹嘘卖弄的老猎人脸上竟然难得的露出了震惊困惑的表情。

“怎么了?”苏曜敏锐地察觉到异常,策马上前询问。

老猎人指着前方一处山坳,声音有些发颤:“不对.这地方不该是这样的.我们好像走错了.”

“什么?!”马超闻言脸色骤变,“你不是说绝不会迷路吗?”

老猎人额头渗出冷汗,结结巴巴道:“按理说按理说这里应该有一条冰封的小溪可现在却半天也没有遇见。”

“会不会是咱们脚程慢了?现在还没到地方?”阎行勒马询问。

然而老猎人却摇了摇头,他匆匆跑到附近的山壁边缘,蹲下身扒开地上的积雪,脸色越来越凝重:“不对.这条路我走了几十年,从没见过这块石头。而且”

说着他又指向远处一个山坳,浑身微微的发抖:“那边的山形也有些变样了。”

这时,周瑜脸色凝重的走出:“可能是雪崩改变了地形。”

“雪崩?”众人诧异。

“没错。”

周瑜当即向这些汉地出身的人解释说:

“我少阅古籍,上有记载,在终年覆雪的山谷偶会有雪崩发生,其势如奔雷,能彻底改变山形地貌。老丈记忆中的路标,恐怕已被深埋雪下。”

“周公子倒是博学,想来正是如此。”

老猎人颓然长叹:

“三年前热湖东岸就爆发过一次大雪崩,把附近山谷尽数掩埋,我也是费了好大劲才重新摸清了道路,没想到今年才入冬不久这边竟又来一场.”

听了老猎人的话,这一下军中顿时骚动起来,马超更是一把揪住老猎人衣领:

“你这老东西!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不提前探明?汝可知耽误军机是何等大罪?!”

“马将军息怒。”周瑜连忙上前劝说,“天灾非人力可抗,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是否有其他道路可走。”

老猎人感激地看了周瑜一眼,却只能神色颓然的摇头:“若要去赤谷,此处便是唯一的通道。”

这一下,众人顿时都绝望了。

在这茫茫雪山向导失灵,继续向前那无异于就是自寻死路,现在这状况那摆明着中路奇袭可谓是希望渺茫。

“撤军吧,大将军。”

周瑜看了眼天色,当机立断的请命:

“如今日方午时,天色就已显暗,近日山中恐有暴雪,不宜多作停留,还请大将军速速下令撤军。”

这一下,众人更是脸色骤变。

这几天的日子里,他们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这雪山之中的恐怖。

在这雪山中穿行,他们甚至有时候每天只能赶短短几个时辰的路,大下午的就提前停留在避风的洞中,只为了躲过那极寒的夜晚。

这还是现在天气晴朗都要这样,倘若暴风雪来袭,他们又没找到个合适的避风地,那简直是必死无疑啊。

于是乎这一下子,就连最急于建功的马超和阎行等少壮派将领,也纷纷是脸色大变,心有不甘的低头,改口赞成撤军了。

然而身为统帅的苏曜却是闭目站定,迟迟未作决定。

“大将军?”

片刻后,在众人的催问中,苏曜缓缓睁开眼睛,望向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山峦,下令说:

“不,大军继续向前。”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大将军!前方地形已变,贸然前行恐有危险!”

周瑜这一下可急坏了,他没想到苏曜竟然一意孤行。

这天色暴雪将至,虽然可惜,但现在就只能选择撤军一途。

否则,那就是自寻死路!

不过苏曜没有回答,而是翻身下马,大步走向前方。他蹲下身,抓起一把雪在手中揉搓,又抬头环视四周。

“你们看,”他突然指向一处山脊,“那边的雪层有明显断裂痕迹,说明雪崩是从那个方向来的。”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看到山脊上有一道新鲜的断裂带。

“这意味着,”苏曜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雪,“雪崩改变了地形,但并没有完全阻断道路,只要我们继续前进,依然是可以出谷的。”

“这,可是再往前小人就不认路了啊!”

老猎人也急了:

“倘若雪崩掩埋了山洞,那今天夜里所有人怕是就都要送命了!”

“不会的。”

苏曜呵呵一笑:

“我大汉天命所归,上天早已为我指明了道路。”

说着,苏曜抬起马鞭,遥指前方说:

“继续向前,不出两个时辰就有避风点,我们可以在那里躲避暴雪。”

众人顿时一脸诧异,不知道苏曜哪里来的信息。

但军令如山,在苏曜下了严令后所有人只能急匆匆的赶路。

半路上,那之前意气风发的老猎人可谓沮丧至极,甚至有人见他悄悄哭泣。

显然,在他看来,这汉国的大将军已经失心疯了。

竟然把希望放在什么天命之说上,这是何等的愚蠢

你要送死,别带老夫啊!

一路上,汉军情绪也是紧张低落至极。

几乎所有人都在祈祷,希望苍天显灵,大将军的判断是正确的。

风雪越来越大,天色也越来越暗,士兵们的脚步随之也越发的沉重。

到了这时,就连那些知道苏曜时常有超凡之举的人也不由心里打鼓,这一次会不会苍天已不再垂怜?

就在众人几乎绝望的时候,前方探路的斥候突然兴奋地大喊:“找到了!找到了!前面有个大山洞!”

马超立刻策马前去查看,片刻后激动地返回:“大将军神机妙算!前方确实有个巨大的山洞,足够容纳全军!”

老猎人目瞪口呆,喃喃自语:“这这怎么可能我在这山里几十年,从不知道这里有山洞”

苏曜微微一笑:“天命所归,自有神助。”

全军迅速进入山洞躲避暴风雪。

这处山洞严格来说并非是什么正经的山洞,而是雪崩后一个天然避风港。巨大的雪块堆积在山谷一侧,与岩壁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空间,足以容纳三千人马。

洞内虽然寒冷,但比外面肆虐的暴风雪好上太多。士兵们迅速生起篝火,融化雪水,喂饮战马。周瑜则指挥亲兵在洞口设置警戒,防止野兽或敌人突袭。

“大将军真乃神人也!”马超兴奋地搓着手,“您是怎么知道这里有避风处的?”

苏曜笑而不答,只是取出地图仔细研究。

实际上,他依靠的是自然还是系统提供的功能。

在系统中将老猎人设置成向导后,小地图就已经解锁了周边的地形,即便雪崩过后,系统的地图上也依然标注好了最佳路线和可能的避难所。

而周瑜的加入更是为他风角士的职位发挥出了最佳的效果,为他解锁了大量可视化的周边天气数据。

在过去,这个职位是由郭嘉担任,即便效果并没有周瑜那么好,但也给他提供了不少数据支持。

也因此,当年才能在人心惶惶的时候那么镇定的和郭嘉下棋对弈,就是心里很清楚郭嘉的预测一定会成功。

而这次周瑜的加入不但让他解放了郭嘉,更能够更准确的得知暴风雪的时机,从容做好路线决策。

故而,这一次看着危险的旅途实际上早已尽在苏曜掌握。

而他自然不会解释这些,反倒是利用这份神秘,为汉军打上了一层天命所归的光环,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士气。

阎行凑过来,低声道:“大将军,接下来怎么办?向导已经认不得路了。”

苏曜收起地图,目光坚定:“无妨。三天后暴雪停后,我自有办法带大家走出雪山。”

三天后,暴风雪果然如苏曜所预言般停歇。全军将士看向苏曜的眼神已带上几分敬畏,就连老猎人也忍不住跪地叩首,连呼神人。

苏曜命人将老猎人扶起,温声道:“老丈不必如此。接下来还需你协助辨认地形。”

说着,苏曜取出一卷崭新的地图,上面竟详细标注了雪崩后的新地形。

老猎人接过地图,双手不住颤抖:“这这.”他抬头望向苏曜,眼中满是不可思议,“大将军莫非能通鬼神?”

“此乃天机也。”苏曜神秘一笑,随即下令全军整装出发。

有了这份地图指引,大军行进速度明显加快。五日后的正午时分,前方突然传来斥候的欢呼声。

苏曜策马上前,只见在山谷尽头俯瞰,一片广袤的草原在阳光下闪耀——他们终于即将走出了天山!

不过,苏曜倒没有太过惊喜,而是抬起手让众人安静:

“欢呼的话就等之后再说吧。现在大家都做好准备,有客人要来了。”

与此同时,距离出山口不远处,正有一行约八百人的乌孙队伍在那里驻扎徘徊,他们的为首之人赫然正是那乌孙公主阿什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