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962章 冤家路窄,蝴蝶效应(合章)

且说苏曜有意在此地筑两城一事引起了一阵激烈的讨论。

确实,迪化这里周边水草丰美,有屯田的基础条件,但此地毕竟远离中原,移民统治成本高昂。

而且,这鬼地方周边全都是游牧部落,也没有什么通商价值,目前看来完全就是负资产一处,投入见不到收益。

但苏曜身为后世来人自然很清楚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不管是退则保护西域,还是进则图取乌孙都是非常重要的据点。

不过嘛,目前想要在这里站稳脚步,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即是接踵而至的鲜卑人。

只有把鲜卑人彻底驱逐出这片地区,他们才能安心种田建城。

“什么?”

“咱们不去浮屠城了?”

次日一早,休整一夜,本欲出发直奔浮屠城的诸将听到苏曜的命令后顿时一脸懵逼。

按照之前他们商议的战术,汉军将执行各个击破的打法。

先是趁着乌孙人立足未稳,夺取卑陆,然后再挟大胜之威,一路席卷山北,赶在鲜卑人来之前拿下浮屠城,然后整顿城防,依托城池防御狠狠的打击鲜卑人。

如今计划进展还算顺利,他们已完成了一半,乌孙大军一日即破,正该趁此时机横扫车师后部才对,怎么大将军又改了主意?

诸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曹操沉吟问:

“可是前线出现了什么变化?鲜卑人比预计更快一些?”

“是了,浮屠城毕竟不是交河城,他们如今已是早有准备,若是鲜卑人速度也加快了,待他们顿兵城下时被鲜卑人从后面来上那么一下,确实非常危险。”

“不过,浮屠小城真的有资格让我们顿兵城下吗?”

“怎么想这都不是大将军会担心的事情吧。”

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搞不明白这大将军又想玩什么操作。

只见苏曜微微一笑:“浮屠小城已如瓮中之鳖,只要打掉了鲜卑,他们便插翅难逃。”

“但若我们先破浮屠,鲜卑人恐逃之夭夭,最坏的情况就是他们盘桓不去,频频扰我粮道。”

说着,苏曜手指点在地图上他们脚下的位置:

“与其如此,不如就在这里,先解决鲜卑这个心腹大患,眼见援军尽灭,浮屠城则不攻可破也。”

苏曜改变计划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发现了,小地图上的鲜卑人似乎有犯怂撤退的迹象.

看来,打乌孙这下,还是打的太狠了。

“诸位大人,你们还犹豫什么?我早就说那姓苏的家伙不好惹啊。”

鲜卑营地,在诸位鲜卑大人面前,一个山羊胡的男人絮絮叨叨个没完:

“你们看看,如今乌孙人已经完了,咱们不赶紧走,到时候.”

“闭嘴,这哪有你说话的份?”

鲜卑首领步度根怒喝一声,一脚将那山羊胡的胡人踹倒在地。

胡人,没错,此人是匈奴人也,名叫摩摩罗,正是之前被苏曜打的东窜西跑,抛家舍业一路逃离部落,跑到了北方草原的休屠部的摩摩罗头人。

当年,他在并州被苏曜吓破了胆,眼见一个个骁勇善战的勇士被杀戮,部落被灭族,他是望风而逃,最后竟然让他一口气跑去投靠了盘踞在并幽北方的鲜卑首领步度根。

不过好景不长,虽然步度根看在他带来的部众和牲畜的份上收留了他,但这位鲜卑单于的正统传人却在和东边轲比能的交战中败下阵来,不得不再次远走西方。

而这一切,其实也正是拜苏曜所赐。

本来轲比能是不会那么快就解决步度根的。

毕竟步度根是檀石槐的孙子,不但继承先祖遗产,而且还控制了相当一部分漠南肥沃的草原。

但是,苏曜在并州的强势崛起,使得本来应控制云中、雁门、代郡等地步度根失去了扩张空间,而同时苏曜在幽州杀乌桓叛贼以及另一位与轲比能作对的鲜卑头人,使得轲比能在东方没有后顾之忧可以猛干步度根。

就这样,在幽州北方,关内苏曜快速统一的同时,轲比能也在快速崛起,步度根数战不敌,失去了大片草场最终不得不逃向广阔的中部草原,也就是北地与凉州北方的方向,将东方让出。

这一路,步度根逃得郁闷,曾经一度以为天要亡他,这广阔天地已无他立足之地。

然而他万万想不到,刚一来到这边,就受到了当地鲜卑诸部落的热烈欢迎。

原因也很简单,还是因为苏曜。

当年,同样被步度根赶出的骞曼王子就被苏曜在鸡鹿塞斩杀,西部鲜卑部落一时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虽然实力已大为不济,但步度根还是很快利用自己血统的优势,以及联姻和拉拢等手段暂时成为了西部鲜卑诸部名义上的领袖,与东方的轲比能隐隐相抗。

但是,比起轲比能起于草莽,受众人拥戴,一步步靠战争兼并扩张,步度根的统治根基则脆弱的多,只能依赖祖先的威望和姻亲部族的帮助,很多大事上都没什么决定权,比傀儡单于也就好上那么一点。

也因此,步度根迫切的需要一场战争来建立自己的威望,而鲜卑诸部此时对于突然崛起,将触手伸向他们后方的大汉也颇为警惕,对于车师后部的求援非常上心。

于是乎,步度根与他们是一拍即合,当即起大军前来支援。

与此同时,步度根还特意叫来了摩摩罗这个比较了解汉人,并且与他们数次交手的部属。

然而,步度根却没想到,本来一切都好好的,结果就在大军出发前不久,这摩摩罗知道了大汉将军的名字后当即就像失了心疯一样,苦苦哀求自己不要带他过来。

这一下步度根哪能遂了他的心意?

老子收留你是让你出力的,该出力了你往后躲,那留你何用?

当即,步度根就不由分说的让摩摩罗点起部众,必须全员到齐。

然后,接下来这摩摩罗就开始频频的给他说那汉将如何如何不好惹,让他不要轻易与苏曜开战。

老实说,对于摩摩罗的话,步度根是不怎么在意的。

毕竟败军之将嘛,没什么胆量他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匈奴人的软弱早成了鲜卑人嘲笑的对象,于是步度根就当笑话,听听匈奴人是怎么挨揍,把摩摩罗当个逗趣的小丑。

然而,步度根也没想到,这大庭广众议事的时候,那小丑竟然都敢来捣乱了。

“来人!把这个胆小鬼拖出去,重打二十鞭!”

“饶命,单于大人饶命啊!”

摩摩罗被拖出去时还在哀嚎,但很快就被鞭子的呼啸声和惨叫声取代。

帐内一部分鲜卑大人哈哈大笑,连说软弱的胡人就该用鲜血好好教训,但也有一部分人被摩摩罗的话点醒,心中生起了些警惕。

“单于,这乌孙人也算是骁勇善战,平时没少和咱们比划,现在这么轻易就被汉人击破,来者恐怕确实有些本事.”

“哼,乌孙人骄横自大,轻敌冒进,有此下场不足为奇。”

步度根冷哼一声,解释说:

“我听斥候来报,那些乌孙人一到卑陆就四处纵马圈地,驱逐当地部落,搜刮牛羊和女人。”

“这样大敌当前却只知道抢劫的军队如何能打胜仗?焉能与我鲜卑勇士相提并论?”

“况且我军有三万之众,汉军则人不满万,只要咱们能找准时机,给他们狠狠一刀,必能战而胜之,一举奠定我鲜卑在这西域的霸权,断汉庭一臂!”

步度根说的气势汹汹的,但是嘛,奈何他却也不怎么能指挥的动这支队伍。

汉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横扫了乌孙人,到底还是让不少部落心生疑虑,他们的脚步也因此放慢了很多,在准噶尔盆地的南部徘徊,迟迟不进入车师控制的天山北麓区域,一副静观事态发展的样子。

原因嘛,也很简单。

南部山区地形复杂,不适合游牧大军作战,既然他们的目标是保证车师不被汉朝吞并,那现在远远的在这边对峙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只不过,这样一来那些在准噶尔盆地附近生活的游牧部落们就不太高兴了。

这里是他们的草场,如今大量战马牲畜在这边消耗他们的肥力,同时不进入南方山区,也就意味着最初他们借此扩张地盘的打算付诸流水.

没错,就像乌孙人趁机吞并卑陆一样,附近的鲜卑部落也早有蚕食车师后部其余国土的想法。

只不过,现在汉军驻扎在卑陆,引弓不发,让他们的算盘也都化为了泡影。

就这样,鲜卑与大汉两军开始了一段紧张的对峙。

汉军立足于迪化,背靠车师前部的供给,在诸山口要道设防,建烽火哨台。

而鲜卑人则在山下准噶尔盆地的草场放牧,警惕的监视着汉军的动向,寻找可乘之机。

于是乎,一时间战争的走向归于传统,一晃十余日过去,这边战场除了小规模的斥候战外,大家都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

但是,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一样,随着事态的发展,如今已有无数双眼睛都紧紧的盯住了这里。

“战又不战,走又不走,汉人难道准备就这样在这安家了不成?”

“那可是上万大军的人吃马嚼,他们莫不是觉得自己能耗过就在山外放牧的鲜卑人不成?”

说话的是车师后国的摩虎罗。

天知道他这十几天是怎么过来的。

汉军引弓不发,鲜卑人也是远远观望,让他这个始作俑者如坐针毡。

每日他站在浮屠城头,望着西北方向的山口,既盼着鲜卑大军来援,又怕汉军突然杀到。

到了这个时候,他现在心里是后悔不迭。

要是早知汉军能有如此本事,他还不如早早归降,也省的如今沦为鱼肉。

但很明显,如今局势发展已经跟他没有关系,不管是汉人获胜,还是鲜卑获胜,可以想见的,自己以及后国的未来,恐怕都不会好到哪去。

“最好让他们两败俱伤,谁也顾不到我们才好!”

摩虎罗暗搓搓的想着,每日催促鲜卑出兵救援。

与此同时,在战场上对峙的也不止汉鲜两家,就在玉门关西北不远处,徐晃、高顺和黄忠等人率领的大汉步兵也正在与两万西域联军对峙。

他们受命把守道路,不让这些西域联军干扰北方的战场。

而这个任务完成起来相对就简单很多,因为这些西域联军也没什么强攻的打算,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北方最终战果的出炉。

大汉与鲜卑的对峙,让他们想起了尘封已久的回忆。

几百年来,西域这片土地就是这样过来的。

大汉与匈奴,无数次在北方争雄,而后由胜者决定西域的命运。

这一次,昔日的匈奴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新晋的草原霸主鲜卑。

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我说,咱们就这样一点力都不出真的可以吗?”

说话的人是龟兹国将军:

“若是让汉军赢了,这次咱们恐怕不是简单低个头就能完的呀。”

“出力?”

于阗国将军冷哼一声:

“你看到对面的汉军了吗?”

“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装备精力,训练有素,最关键的是非常团结!”

说罢,于阗将军还特意瞅了眼离他远远的鄯善将军,一副意有所指的样子。

这难怪,虽然西域诸国组成了联军,但各国之间冲突矛盾不断,互相提防,很难形成什么合力。

如今漠南的于阗和鄯善便是最强大也是矛盾最深的两国,在大汉势力衰退后,他们是四处扩张,各自征服控制了周边好几个小国,势力范围交叉接壤,兵戎相见已有数次。

如此貌合神离的联军,又怎么是万众一心的汉军对手呢?

“害,不要担心,咱们在这里能牵制住他们就已算出了大力。”

疏勒国将军连忙说:

“而且这次依我看来,汉军也是难讨什么好来。”

“他们背井离乡的跑到这里,如何能与逐水草而居的鲜卑人耗到最后?”

“依我看来,要不了多久,这些汉人就要自己退兵,咱们到时候的生活还是一切照旧。”

疏勒将军的话引起了一阵赞同的附和声。

确实,在大多数人看来,汉军远道而来,补给线漫长,而鲜卑人虽然老家离这里也不近,但游牧民的特征决定了,只要有草场和水源,他们在哪里都一样可以生活。

而且再过不久,冬天就要到了。

汉军当地没有屯田必然是待不住的,只能撤回关内休整。

到时候,万一在撤退的路上,被鲜卑人来上那么几下,那么这些人很可能就会重蹈昔日大汉三路讨伐鲜卑,最后全军覆没的命运。

想到这里,诸位将军脸上顿时放松了许多,有说有笑起来。

不用出力死伤,就可以解决问题,自然是快哉快哉。

如果没有数天后的一封急报的话,那确实是这样子的.

“啊????”

“鲜卑人败了?”

“怎么会这么快?!!”

大帐内,持续数日的音乐声戛然而止,载歌载舞的人群全部都屏住了呼吸,不但少女们花容失色,将军们也是一个个脸色惨白,之前谈笑风生的疏勒将军更是一个箭步冲到下面,狠狠的按住了斥候的肩膀:

“不可能!”

“三万铁骑,那可是三万铁骑啊!”

“北边到底发生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