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959章 新时代宗藩体系(合章)

车师前国归附的消息如狂风般吹过博格达山南北。

苏曜以兴灭继绝之名,废除并处决了十余年前篡权作乱的老王,扶立车斯家族后裔阿罗佐为王,并且在交河城设郡国,任命汉官治理屯田事务,同时将安思延的黄金宝库充作军资——这一举动,顿时让前国领内本来惶惶不安的诸部落心下稍安。

那些部落首领们纷纷赶来交河城朝拜新王,打探下这位汉人大将军的虚实。

然而,当他们亲眼目睹了苏曜麾下那支铁血雄师后,所有的小心思都烟消云散。

“这这就是汉军?”

一位部落首领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骑兵,声音发颤。

只见那些骑士个个身披铁甲,在烈日下闪烁着寒光。他们手持长槊,腰挎环首刀,背挂角弓,马鞍旁还挂着箭囊,装备之精良远超西域诸国的想象。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些战士的眼神——冷漠而坚定,仿佛对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听说他们在凉州以三千破四万,杀得羌人血流成河.”

“嘘,小声点!”

首领们交头接耳,眼中满是敬畏。

就在这时,校场上突然鼓声大作。只见骑兵们闻令而动,瞬息间分成三队,在令旗指挥下如臂使指,变幻出各种复杂阵型。

马超率一队从左侧迂回,阎行领一队自右翼包抄,而赵云则居中突进。三支骑兵配合默契,攻守兼备,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这这.”

一位年长的部落首领突然老泪纵横:“老朽活了六十载,从未见过如此精锐!车师能得此强援,实乃天幸啊!”

其他首领也纷纷附和,再不敢有二心。

苏曜高坐观礼台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该说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吗?

短短两天时间,他身旁那个往日喏喏沉默的阿罗佐就已初显威仪。

他一身汉制王公礼服,不过和传统稍有不同,就是其胸前绣四爪龙纹样。

这是苏曜在远征西域前特意命宫廷裁缝们加急赶制的,一次带了许多,就是为了在远征路上大加封赏。

虽然在帝服上绣龙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但以龙爪区分等级则要等到元朝时候了。

如今让这四爪龙提前出现,也是苏曜重塑大汉宗藩等级制的表现。

此去向西,万万里不止,大汉不可能把每一地都纳入直接统治,势必需要当地人的配合。

为此,根据亲疏远近,和其臣服归化程度,设置不同的藩属国等级帮助治理地方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因此,把王爵也分出来三六九等,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中最亲近,等级也最高的自然是皇帝,例外的则是“唐王”,这是苏曜自己的封号,也是藩王中最超然的存在,加了九锡后的王爵可服五爪龙纹,享受与皇帝同服的地位。

而紧接着的,则是较低一级的亲王或郡王,绣四爪龙纹。

他们在国内,是不轻易授予,属皇室近亲的诸侯王,虽享世袭待遇,但需换代降爵。

而在国外,则是赐予统治较重要地区,或者与皇室关系较亲密者,为一等藩属国,称亲藩或近藩。

这些国家的特征就是承汉制,并且接受朝廷派官,设国相署理当地国政,是控制力最强的属国。

除此以外,三爪龙则是较低一级的王爵。他们在国内是县王,在国外则是次藩。

国内的县王不可世袭,仅享受封国财政供养,无实际封地,多是诸侯王降爵而成,若未来有对国家极大贡献者,或也可赐其县王爵。

不过就目前来说,他以下还没有谁有资格称公,这县王苏曜自然也不准备轻易发出去,只是用来清理那些“前朝”诸侯王用的。

毕竟国内目前并非通过酷烈的战争改朝换代,仍有很多刘氏诸侯王瓜分地方封国。

对这些人,苏曜一方面自然是派人严查其不法行为,对那些手脚不干净,或心怀不轨之人夺其封国,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比较听话的,没甚么危害的,苏曜就通过降等袭爵的办法,让他们自然退出历史舞台。

而在国外,这一等级苏曜则准备发给前来表示臣服而朝廷又暂时没计划征讨的国家。

这一等级基本就是过去常见的朝贡国了,他们的特点是要么距离较远,要么当地穷山恶水的,没什么征服价值。

因此,这些国家只需要定期朝贡,并且接受朝廷的册封即可,朝廷不会派官治理,对其国内政也较少干涉。

但是,相比过去传统的朝贡国,如今新制度下的朝贡国在接受册封后还将同时签署一份正式的封建条约,以规范化治理。

这份条约细则可以有各种附加,但主要的几个项目却是固定的。

其一是根据其国远近,明确其定期朝贡的年限和纳贡的标准。

其二是其国必须派遣王子来京师留学生活,同时双方选派宗室公主,建立王室联姻等等。

其三是该国首都设使馆区,接受朝廷常驻或者定期使者。

其四是双方签订通商友好协议,至少划出一块地区供两国通商使用,属国有义务保护上国商人百姓,并且不得随意加征商税和关税,以及授予治外法权等等。

其五则是军事同盟条款,宗主国对属国社稷传承有保护义务,同时属国也应当响应朝廷征召,提供兵员或物资等等。

其六则是文化条款,属国更改宫廷语言为汉语,在官方场合尤其是两国往来以汉文为唯一,并逐步推行汉制教育。

这些条款看似苛刻,实则比起过去单纯的朝贡体系,给了属国更多明确的义务和权利,也使得双方关系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至此,王爵的标准就算结束了,二爪龙不配称龙,国家等级或者其文明程度不够格当朝贡国的,则统一赐蟒服,依远近册封公侯设将军、都尉或指挥等职务。

这些国家虽然名义上臣服,但朝廷对其控制力较弱,多是羁縻统治,暂不干涉内政。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朝廷会逐步通过经济、文化等手段加强对其影响,最终使其归化。

至于最低等的,连蟒服都不配的,那就是蛮夷戎狄,要么剿灭,要么等着被剿灭。

这套制度在苏曜离京前就已经和万年还有朝廷诸公们商议妥当,如今在车师国首次实践,效果出奇地好。

阿罗佐身着四爪龙袍,在苏曜身侧正襟危坐。这个曾经怯懦的少年,此刻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学着苏曜的样子,向各部首领微微颔首,举手投足间已有王者风范。

“诸位,”阿罗佐说道,“从今日起,车师将永为大汉藩属。本王已命人重修先王陵寝,恢复车斯家族祭祀。凡我子民,当同心协力,共建家园。”

各部首领纷纷跪拜:“我等谨遵王命!”

苏曜满意地点点头,“大王,这些部落既然诚心归附,不妨赐些酒食,以示恩赏。”

阿罗佐恭敬应诺,随即下令设宴款待诸部首领。

当夜的宴席上,苏曜刻意让阿丽莎姐妹出席。

昔日的奴隶姐妹们摇身一变,穿着王女的服装盛装出席,一经出场当即惊艳四座。

“是车斯家的明珠!”

“美,太美了!”

“就像过去的王妃一样!”

首领们激动不已,有的甚至跪地痛哭。

面对这样的情况,阿丽莎姐妹应对从容,她们以流利的车师语与众人交谈,讲述着这些年流落异乡的苦难,以及被苏曜救出的庆幸,还有在汉地的见闻等等。

“汉地繁华富庶,远超我们想象。”阿丽莎轻抚着丝绸衣袖,“大将军待我们如亲人,从不因我们是异族而轻视。”

阿丽丝则补充道:“汉人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只要诚心归附,朝廷必不会亏待诸位。”

首领们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他们纷纷向苏曜敬酒,表达归顺之意。

苏曜举杯回敬:“诸位既愿归附,朝廷自当厚待。从今往后,车师与大汉便是一家人了。”

收复了这些车师旧民,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讨伐北方那些叛逆了。

对于苏曜提出讨伐后国,解救先王的事情,诸首领顿时是群起响应。

“我部愿随大将军讨逆!”

“救回先王,我等义不容辞!”

“我部愿出人三百随将军左右!”

“我部可出五百勇士随将军出征!”

一个个部落头人们争先报名,对此苏曜是满意地点头。

老实说,这三百五百的部落勇士,只看人数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但苏曜本身也没指望他们这些部落的仆从军去抗什么大梁,要的就是一个态度罢了。

带上这些部落勇士横扫沙场,有助于将他大汉雄师无敌的形象。

当大汉铁军战无不胜的思想深入人心后,他也就不用费劲挨个把这漫天群星一样的西域三十六国挨个啃个遍了。

与此同时,这些人的投效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帮助。

那就是他多了一个较大的人才池,可以从容挑选“向导”人选。

很快,苏曜便从诸部中挑出了一个机灵能干,经验丰富且属性上佳的中年大众脸,设置到了系统向导栏里,解锁了车师国周边的详细地图。

一瞬间,苏曜就发现,在西北方,也就是今乌鲁木齐的方向,有一大片红点正在向那里聚集。

车师后国,浮屠城。

“现在怎么样了?援军还没到吗?!”

就在前国人心归附的时候,山后的车师五国则是心中大震。

车师后国的摩虎罗在听说汉军如神兵天降般瞬间覆灭了前国后,更是吓得寝食难安。

前国民有两万,胜兵五千,都被汉军轻易破国。

他后国虽然民风彪悍,骁勇善战,但数年征伐,他国力消退,至今口不过万五,兵不过三千,如何抵挡大汉铁军?

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乌孙和鲜卑的联军了,若是他们不能尽快赶到,自己怕是只能收拾铺盖出逃了。

“来了来了!”

“报告将军,鲜卑联军已近蒲类国(今巴里坤湖东南),数日便到,乌孙援兵则更近,已至卑陆,将军可无忧矣!”

“到卑陆了?”

“哈哈,哈哈哈!”

摩虎罗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

卑陆国,即车师后部诸国之一,在今乌鲁木齐区域。

此国虽小,但其地却富饶。

不过这倒不是他大笑放心的原因,最关键的还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之前说过,车师前后部以博格达山分界,而这卑陆国就处在西方博格达山的脚下,在前国的汉军若想征讨他,必须要绕经此地才行。

也因此,这里历来都是前后两部交战争夺的重点区域。

乌孙国的援军到了这里,他就真的高枕无忧了。

“不过.”那来报的官员略有犹豫。

“又怎么了?”摩虎罗皱眉问。

在摩虎罗的催问下,那官员方才纠结的开口。

正所谓每一份馈赠都有其标价,乌孙人的帮助自然也不是白给的。

那支乌孙大军抵达卑陆国后,不但大肆索要当地物资贡物,更甚至开始驱逐国民,将水源地的一支支部落驱赶至山后,竟大有一副爷来了就不打算走的架势。

“这”

摩虎罗脸色大变,却又无话可说。

就像之前说的一样,卑陆国的位置极为重要。

这不止是因为其是连接在车师前后部的关键节点,同时此地也是乌孙国进入西域的关键区域。

为什么乌孙国明明国力强盛,拥兵数万,却一直对西域诸国干涉有限?总是安于现状,躺平在伊犁河谷?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乌孙与西域诸国之间被一道雄伟的山脉阻隔,即世界七大山系之一的天山山脉。

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同时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

这座山脉横跨中国西北,将西域地区一分为二。

身处伊犁河谷的乌孙国若想进入西域,他要么走西边大宛的费尔干纳盆地,要么就走天山北麓的卑陆。

也正是因为这个关键地理位置,后世在清朝丢失伊犁后,乌鲁木齐成为了伊犁将军的新驻地,以及后来新疆的首府。

显然,如今的乌孙在决定了出兵后,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不打算就只是出兵帮个忙就算完事,趁势吞并卑陆,甚至拿下整个车师,夺取进兵天山南麓的关键节点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引狼入室的摩虎罗虽然对此不满又警惕,但是如今形势发展早已不在他的掌控。

不管是鲜卑也好,乌孙也罢,都不是他这撮饵小国所能驾驭的。

这就是引外域大国干涉的结果。

不过嘛,他们的野心.

“想得挺美!”

同一时间,苏曜在交河城中点将:

“大军即刻随我出征,且叫他们有来无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