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909章 荆徐来使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909章 荆徐来使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4: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是不知道孙策的下落?”

八月十五,寿春婚宴上,苏曜收到前线战报后不由发笑:

“那这绝地翻盘的战绩难道是他周尚自己打出来的?他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苏曜将战报随手扔在案几上,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目光扫过满堂宾客。婚宴上丝竹之声未绝,觥筹交错间,众人却因这一纸战报而屏息。

袁绍捏着酒杯的作深呼吸,心中暗自庆幸早早归降,否则此刻怕是要与周尚同病相怜。而淮南诸豪强更是脊背发凉,偷偷交换的眼神中满是惧意。

他们谁不知道,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大将军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不过显然,苏曜没太把这份丹阳的战报当一回事,只是按照既定计划,派出太史慈率五千精兵出击,渡江南下收拾残局。

然后,他便把目光重新放回了这场婚宴之上。

上层阶级的婚礼,从来就不只是大家伙吃席喝酒凑热闹那般简单,更别提这次大婚是万人之上的大将军亲自主持,其意义更加不凡。

借着这场婚礼,苏曜一方面加强关羽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也是提高自己亲信班底的威望,更是要借此向淮南周边的诸侯豪强们展示自己的实力,震慑宵小,更好的推进自己的统治。

就这种意义来说,这场大婚活动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在八月十五这个最后期限之前,所有豪强世家都将隐匿田亩悉数报备,遣散奴婢的契约整齐堆放在新政衙门案头,私藏的兵甲也在被络绎不绝运往官府仓库。

曾经在淮南盘根错节的世家势力,在苏曜的雷霆手段下,彻底被驯服。寿春城张灯结彩,关羽与冯氏的婚宴在万众瞩目中盛大举行。

大将军亲自主婚的消息,吸引了无数达官显贵、不但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就连周边诸侯也都纷纷送上贺礼。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则要数荆州刘表与徐州陶谦的使者。

且说苏曜改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对地方进行军政分离,昔日太守职权被一分为二,行政归郡长,军事则归当地卫所长官。

在此思路下,之前因天下大乱而被灵帝大派送的州牧一职被取消,不再另设,刺史也被重申恢复其最初监督职能的本意,禁止插手地方军务。

但是,地方行政州-郡-县的三级制度苏曜也没有废除,重回郡县二级,而是对州一级另派中央官员——权知X州民政事,是为知州,主管一州行政。

如这次拿下袁术后,苏曜便调来了荀彧,兼领扬州之地。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突破,以中枢宰相之贵,总领一州民政,足见苏曜对此地的重视。

但,也仅仅只是民政而已。

因为,在同时,军事方面大将军府的职能也扩编了。

苏曜在大将军府下另设大都督府,协助他节制中外诸军事,同时负责对全国各地因时制宜的划分军区,选派中央奖励,统领地方兵马等。

皇甫嵩也因其威望与之前的功绩荣升首任大都督,负责帮苏曜处理各种杂七杂八的管理事。

而吕布则是继续之前的任务,都督关中,关羽则将在皇甫嵩回京后接过他现在的任务,都督江淮,维护治安,打击贼寇的同时,监视这片新归降的领地。

而在这套体系外,刘表和陶谦则属于另一套系统。

由于他们并未被苏曜武力征服,故而虽然他们仍然表示尊奉朝廷,但却依然在沿用之前的旧制,以刺史之身,行州牧之权。

如此一国两制,显然不能持久。

这一点,是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故而,陶谦与刘表麾下两位道贺使节的出现,也引来了众人围观的目光。

“荆州刺史刘景升贺关将军大婚,特献上黄金百斤,蜀锦百匹,明珠十斛!”

“徐州刺史陶恭祖贺关将军大婚,献东海珊瑚树一对,珍珠百颗,良马五十匹!”

随着礼官高声唱喝,两位使者缓步入场,向主座上的苏曜和新人关羽行礼。众人目光灼灼,都想看看这两位封疆大吏的使者会如何与大将军周旋。

荆州使者蒯良率先上前,拱手道:

“大将军威震华夏,关将军勇冠三军,今得良缘,实乃天作之合。刘荆州特命下官前来道贺,并转达对朝廷的忠心。”

苏曜微微颔首:“刘景升有心了。不知荆州近来可好?”

蒯良神色一凛,谨慎答道:“托大将军洪福,逐术贼出南阳,荆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只是近来荆南诸郡仍有些豪强不服管束,刘荆州日夜忧心,恐生变故。”

“哦?”苏曜挑眉,“既如此,何不请朝廷派兵协助?”

蒯良额头渗出细汗:“这刘荆州以为,些许小事,不敢劳烦朝廷.”

苏曜轻笑一声,不再追问,转而看向徐州使者:“陶恭祖近来身体可好?”

徐州使者陈登上前一步,恭敬道:“多谢大将军挂念。陶使君虽年事已高,但近来身体还算硬朗。”

陈登顿了顿,继续说:“陶使君常教诲我等,朝廷乃天下正统,大将军更是众望所归,徐州上下皆以遵奉洛阳朝廷为己任。此次关将军大婚,陶使君本欲亲自前来,无奈政青徐黄巾复起,无暇分身,特命在下务必将贺礼送到,以表诚意。”

黄巾复起这倒是不假。

本来青徐黄巾在前些年就开始作乱了,前一段他派太史慈坐镇青州也只能说是稍加遏制,近来他抽调青州军南征北战,当地空虚显然又给了黄巾贼发展的空间,不过嘛

“我闻陶恭祖仅凭个人好恶便挤走了彭城相薛礼,这便是尔等尊奉朝廷的表现吗?我怎么不知道刺史还有这个权利?”

陈登面色微变,额角沁出冷汗,却仍强作镇定,沉声回:

“大将军明鉴,薛礼治下无方,彭城百姓苦不堪言,陶使君此举实乃顺应民意,为保一方安宁。”

“那薛礼前往丹阳后,陶使君便已上书朝廷,恳请重新委派贤能治理彭城若大将军不知情的话,许是使者路遇贼寇,我徐州愿再派使者,将此事详细禀明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