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871章 封号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871章 封号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4: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堂之上,卢植一脸茫然:

“这,敢问大将军,这晋公之号莫非可有不妥?”

不妥,那可太不妥了呀!

这名字出来的一瞬间,苏曜脑子里就是那一部大大魔法晋书目录在眼前闪过。

大晋朝,在后世那可是被司马家搞得千夫所指,背负着“华夏之殇”恶名的存在。

自司马氏篡魏立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华夏沉沦,多少血泪史都与这个“晋”字相关。

听到这个名字后,苏曜的心里就俩字——晦气!真他喵的晦气啊!

苏曜强忍嘴角抽搐,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晋'字确实不妥。“

此言一出,满朝再次哗然。

众人都没想到,大将军会当众反驳。

卢植更是脸都黑了,这个晋国封号还是他拟定的呢,可谓着实下了一番苦心。

“大将军,此封号,实乃我与诸公斟酌再三,认为最能匹配大将军之功绩与出身。”

“晋阳乃并州重镇,不但'晋'字本义为'进',寓意进取,且亦是铭记您从晋地崛起,一路披荆斩棘,驱逐胡虏为大汉开拓疆土、安定四方之赫赫战功啊。”

苏曜心中苦笑,他自然清楚卢植等人的一番好意,可这“晋”字背后那不堪的历史,实在让他难以接受。

“卢公好意我心领了,对于晋阳作为封地,其实我本身也没什么意见,正如卢公所说,太原之地,乃我发迹之所,意义非凡。只是这‘晋’字,在我看来,总觉有些不妥。”

卢植眉头紧皱,脸上满是疑惑,追问道:“大将军,这‘晋’字究竟是何处不妥,还望您明示,也好让我等知晓其中缘由,再做商议。”

缘由?

苏曜欲言又止。

寻思自己总不能拿后世没发生过的事情来说吧?

于是乎,一个个念头在脑海中飞速闪过,他顿了顿,方才道:

“诸位想想,‘晋’虽有进取之意,可其音同‘尽’,总给人一种气数将尽之感,此为其一。再者,这‘晋’字,念起来总让我觉得缺了几分磅礴大气,怎么念就怎么不爽。”

“总之,晋之一号,许是与我八字犯冲吧。”

“这”

卢植没想到是这么主观好恶的说法,一时无奈。

万年听得也是轻抚额头。

他这位夫君真是哪哪都好,就是这个性子有时候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一片沉默中,卫明出列,拱手说:

“闻大将军说法,臣亦觉这‘晋’字确实有些美中不足。既然如此,那依大将军之见,该用何字为宜呢?”

苏曜闻言陷入了一阵思索。

封国的名字非常重要,他决定了封地的位置,首先就必须,且只能从自己目前已经控制的这些地盘中选择。

如此一来,其实可选项也就不多。

除了中原京畿之地外,他现在真正完成实控的领土也就无非是关中、并州还有新得的幽冀之地。

如此一来,在排除掉晋国后,可选国号基本也就剩秦、魏、赵四国了。

在苏曜看来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但也各自有其美中不足之处。

秦王横扫**,一统八荒,但秦朝气数短暂,二世而亡,且秦为前朝总归有些不妥。

而魏国乃是历史路线,魏有巍峨之意,暗合当时流传甚广的代汉者当涂高的谶纬之说,但曹魏同样也是个短命政权,其与司马氏的一系列恩怨纠葛,也让这个字蒙上了一层复杂的阴影。

至于赵国,虽然没有大一统王朝使用,但其地理优越,幽州蓟县更是后世北京之地,可以说未来可期,但问题是现在那里饱经战火,甚至都不如他最早保护下来的晋阳周边来的富庶。

苏曜正暗自思忖,一时陷入沉默。朝堂之上,众人见大将军久久不语,也皆面面相觑,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这时,贾诩眼珠一转,上前一步,恭敬说道:“陛下,诸位公卿,下官倒是有个想法。”

“且说上古之时,尧帝初封于陶,后徙于唐,故号陶唐氏。唐者,大也,有广大、浩荡之意。如今我大汉在大将军的辅佐下,国力日益昌盛,诸侯纷纷臣服,恰似那浩荡之势,锐不可当。”

“且晋阳之地,亦曾是唐国故地,以‘唐’为号,既能追念上古贤君之德,又能与大将军的功绩以及封地紧密相连,寓意我大汉如那初升之朝阳,光芒万丈,可谓一举多得,不知陛下与诸位意下如何?”

“唐吗?”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众人交头接耳,对这“唐”字进行着考量。

而苏曜更是微微一顿,没想到贾诩竟然能翻出这么个典故出来。

他怎么就忘了呢,大唐不也正是自太原起家的吗?

其大唐盛世,辉煌灿烂、包容万象,与那充满黑暗历史的“晋”字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见苏曜没有反对,甚至有暗暗点头之意,卫明连忙出列赞道:

“贾侍郎此意甚妙!‘唐’字大气磅礴,寓意深远,既彰显了我大汉如今的气势,又与大将军渊源颇深,以此作为大将军的封号,实乃恰如其分。”

紧接着,又一堆人纷纷响起赞同之声,卢植虽然对自己拟定的“晋”字被否有些许失落,但此时听闻“唐”字,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更胜一筹,遂也拱手赞同。

终于,朝堂之上意见统一,苏曜便也顺势接受。

“陛下,既然诸位都认为‘唐’字合适,臣也是却之不恭,愿受此封号!”

见大家终于达成共识,万年也终于展颜一笑:

“准奏。改封大将军为唐公,都晋阳,置公国百官,另赐八佾之舞、朱户纳陛。待天下太平之日,再行九锡之礼。“

“至于其他有功将士,就按大将军拟定的封赏执行便好。”

众臣闻言皆是一滞,没想到陛下这一高兴,怎么又加封了?

但苏曜已经领旨谢恩,这会儿也没人再出言扫兴。

卫明和贾诩等人更是暗暗欣喜,这个折中方案显然满足了苏曜的要求,又给足了他的体面,甚至其他将士的封赏也都纷纷落实。

一时间,朝堂之上恭喜、道贺还有谢恩声起此彼伏,吵闹争执了许久的朝堂终于迎来了一次喜气洋洋的气氛。

不过嘛,这样的气氛却没有维持太久。

南方战争的阴云始终萦绕在诸人的心头。

于是乎,在散朝之后,诸位帝国中枢的核心要员便齐聚在政事堂,讨论起应对南方两袁之争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