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827章 潘凤战死,渤海克复(5K)

很快,押运官便面色惨白的上前。

一见潘凤,他便噗通一声跪倒,嚎啕大哭: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啊!”

“是白马义从,那些白马义从不知从何处杀了出来,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押运官涕泪横流,声音颤抖地说道:

“他们劫走了粮草,还杀了好多弟兄,小的拼死才逃了回来,求将军饶命啊!”

潘凤听了,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昏厥过去。

他万万没想到,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竟然如此神出鬼没,在他全力围攻营寨的时候,还能抽空去劫他的粮草。

“公孙瓒,你这个卑鄙小人!”潘凤咬牙切齿地骂道,“我与你不共戴天!”

此时,冀州军的士兵们也已经得知了补给被劫的消息,顿时军心大乱。

比起对面自知陷入包围死地的公孙瓒军不同,他们从没想过,在自家地盘上竟也会被断绝补给。

本来这连日的强攻就让他们怨声载道,士气渐低,如今一听粮道被断那是人心惶惶,再也没人愿意去发起强攻。

“将军,咱们该怎么办?”

“如今营中粮草只够两日,若不抓紧时间,咱们怕是会一败涂地啊!”

潘凤看着眼前那些脸上满是恐惧和绝望的士兵们,攥紧双拳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他很清楚,如今的局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若不能迅速想出应对之策,自己恐有全军覆没之忧。

“进攻吧!”

副将王保激动道:

“贼营防线已摇摇欲坠,咱们日夜强攻,只要拿下贼营,抢了他们的粮草,公孙小贼必将一败涂地。”

这确实是个办法,但是

“不行,根本不行!”

谋士当即反驳:

“现在兵无战心,人人思归,哪里还能发起强攻?”

“依我看,咱们就该速速撤军,派出骑士前方探路,驱赶敌骑,早日回城!”

如今营中两天的粮草,若是严格配给,比如一天只吃一顿,勉强是够他们赶回南皮的。

只不过回城的路上就不能像之前打出来那样,步步为营,磨磨唧唧的了。

潘凤皱着眉头,听着副将们的争论,心中越发烦躁。

他知道,无论是强攻还是撤军,都非常令人难以决断。

强攻,以目前士兵们的状态,还有那可能随时夹击而来白马义从,很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而且一旦没法短期内拿下敌营,他们必将全军覆没。

但是撤军,就以之前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神出鬼没频频纠缠的打法来看,这条路必然是充满风险,能否安全回到南皮也是未知之数。

“都别吵了!”

潘凤大喝一声,打断了众人的争论:

“如今敌军据寨而守,视死如归,我们强攻未必能胜,反而会折损更多兵力。撤军虽有风险,但也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可是将军,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定会在我们撤军途中设伏,我们如何应对?”副将王保担忧地问道。

潘凤沉思片刻,说道:

“我们可以分兵两路,一路由我亲自带领,作为主力吸引公孙瓒的注意力;另一路由你带领精锐骑兵,掩护侧翼,只要见公孙瓒胡骑来便全力驱赶,不惜任何代价,绝不能让他干扰我大军回城,为我等的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王宝听得手心捏汗,自己冀州骑士虽然装备精良,但人数劣势,速度劣势,与那些马背上长大的胡骑缠斗实在是难占上风。

在之前的战斗中就已经体现的相当明显。

但如今,局势如此,由不得他拒绝。

“末将定不负将军所托!”王保领命而走。

随后,潘凤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撤军事宜。他让士兵们尽可能轻装上阵,舍弃一些不必要的辎重,以加快行军速度。同时,他还挑选了一些精锐的斥候,让他们提前出发,侦查沿途的敌情,确保主力部队的安全。

夜幕降临,潘凤一声令下,冀州军主力悄然出发。王保则带领着精锐骑兵,紧紧跟随在主力部队的侧翼,时刻警惕着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的出现。

然而,公孙瓒岂能轻易放过这个消灭潘凤的大好机会。

白马义从如影随形且不说,潘凤身后的汉军将士们也是衔尾追击。

一时间,渤海郡的平原上喊杀骤起,两军展开激烈交锋。

在战斗中,王保带领的冀州骑士拼死抵御,驱赶着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的骑兵们骑着矫健的白马,如同一股白色的旋风,在战场上呼啸而过,他们的箭术精湛,不断地向冀州军射出致命的箭矢。

王保则手持长枪,大声呼喊着鼓舞着麾下骑兵的士气。

终于,在漫长的缠斗中,他找到机会,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与白马义从展开了近身肉搏。

只见长枪挥舞间,鲜血飞溅,王保的脸上身上都沾满了敌人的鲜血,但他也是毫无惧色,越战越勇。

然而,白马义从的数量实在太多,且他们的骑兵战术娴熟,王保的精锐骑兵渐渐陷入了苦战。

本以为白马义从不擅近战的王保顿时吃了个大亏,他身边不断有骑兵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

在王宝陷入苦战的时候,主力部队这边,潘凤带领着士兵们也是且战且退,他们的速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纵使潘凤心急如焚,也难以摆脱敌人的追击。

“加快速度,不要恋战!”潘凤大声命令道。

他挥舞着大斧,砍倒了一个又一个敌人,试图为士兵们开辟出一条逃生的道路。

然而,归路被断,军心惶惶的潘凤大军最终还是力战难敌。

混乱中,当他见到击溃了王保的白马义从杀来时,潘凤绝望的闭上了双眼.

此役,公孙瓒所领汉军大获全胜,潘凤的冀州军几乎全军覆没,其主将潘凤本人也在乱军之中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砍下头颅,成为了他们煊赫武力的战利品之一。

“兄弟们,干得漂亮!”

公孙瓒看着潘凤的尸首,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骑在马上,高高扬起武器,大喊道:

“今日我军大获全胜,渤海冀州军已不足为虑,诸君且安心休整,明日随我直取南皮!”

南皮,渤海郡守府。

“完了完了完了。”

“太守,大事不妙了呀!”

渤海太守梁起听闻战报,顿时是面如死灰,站起身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梁太守,如今形势危急,咱们必须早做打算才是啊!”

见太守不说话,旁边的谋士们虽也脸色苍白,但还是纷纷上前劝道:

“是啊太守。”

“要早做打算啊。”

“潘将军的援军没了,我南皮恐是孤城难守啊!”

梁起深吸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心中飞速盘算,却是难得其法。

若是平时,对付万余大军的围城,南皮身为郡府那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如今,韩馥调兵南下,攻打曹操和张方,南皮郡兵被抽调过半,如今城中守兵不满三千,独自对抗公孙瓒上万大军怕是有些勉强。

若想坚守,那他就必须要充分动员百姓力量,组织民兵上墙才行。

但是,如今潘凤的两万大军全军覆没,这对南皮城内的士气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更别提,对付大将军苏曜朝廷大军,百姓们的参战热情能有多少也是个未知之数。

是的,百姓们的参战**不强。

正如远在雁门塞外的代郡高柳都已得知苏曜新政的内容一般。

冀州渤海自然对其也是有所耳闻。

就在之前京师恩科殿试顺利结束之后,苏曜便布告天下,除了让那金榜题名之人名扬天下之外,就是发出告全国郡县与士子书。

苏曜以朝廷的名义,宣布科举制正式取代察举,成为朝廷选士的主要手段,要求天下郡县全力督办乡试,组织招揽生员,以备来年正式的科举。

凡督办不力,或执意抗拒,阻碍士子求学与参考者,朝廷将以抗旨论处,必严惩不贷!

同时,对于那些不尊王命的地方,朝廷也欢迎当地学子在本地参考无望后,来年赴京报考,路费盘缠皆由朝廷承担,保证公平对待。

此文一出,可谓是天下震动。

虽然很多割据势力的首脑们严厉管控信息流动,但士林间自有一番自己的渠道。

苏曜的新政内容在各地士子间口口相传,尤其是科举制的推行,更是成为了众人热议的焦点。

不但寒门学子们燃起了希望,就连那些世家出身,但在本地不被太守重用的学子们也都纷纷翘首以盼。

渤海郡的学子们在上个月就曾发起了一次大型的公开请愿,要求梁太守响应朝廷政策,组织乡试,为他们提供公平参考的机会。

当时,数百名学子齐聚郡守府前,群情激奋,他们高举着写有“支持新政,公平科举”,“兴学重教,选贤任能”等字样的标语,齐声高呼口号,强烈表达着自己的诉求。

没错,标语。

这些学子背后,自然有苏曜情报局的影子。

在见识了京师的学生运动之后,苏曜马上就发扬起了拿来主义精神,这些热血学子可以为敌所用,用来抨击自己,自然也能为我所用,用来促进天下的统一。

于是乎,苏曜在发布公告时,就暗中命令情报局全力把资源倾斜到渗透学子的项目上,在各地宣传科举,推动学子们为新政发声,维护统一,营造出一派民心所向的态势。

而这一系列举措,在渤海郡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学子们的请愿便是成果之一。

那时候,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请愿活动,梁起一时之间是手忙脚乱。

在韩馥以举兵起义,旗帜鲜明的打出反苏曜乱政旗号的时候,他怎么可能能公然响应苏曜的新政,组织乡试呢?

但面对眼前这些情绪激昂的学子们,梁起又不能将他们统统捕杀,毕竟他自己还自诩名士,焉敢做出这等激起公愤之事?

于是乎,他就只能虚与委蛇,一拖再拖。

这一下子,也就把郡中的士子们都得罪完了。

这一度让他非常头疼,有那部将瓮声瓮气的不解,不过是些穷酸书生,得罪了就得罪了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梁起显然不是那么鼠目寸光,很快现实就告诉了那些武人,没有绝对实力的情况下,得罪了读书人会多么的让人头疼。

那些被得罪的学子们,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有着强大的舆论影响力。

他们纷纷在渤海郡的酒肆、驿舍、乡野地头与城市街头的各个角落宣扬梁起的无道,指控他居心不良,对抗朝廷,乃乱臣贼子。

在这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士子们的口口相传往往能够左右一地的舆论风向。

很快的,梁起在百姓们眼中的形象就变得人厌狗嫌。

“这梁贼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谁不知大将军苏曜那是何等英雄?早年间打那伪帝张举,我是亲眼看着大将军纵横驰骋,砍的贼人们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如今这愚蠢梁贼,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非要和苏大将军作对,苦的还不是咱们这些老百姓!”

平日里,这些闲言碎语梁起尚且能够压制。

然而如今,公孙瓒率朝廷大军围城时,城中百姓则明显的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百姓们如此,城中世家、豪绅等头头脸脸们也都私下里频频串联。

“真是见鬼了!”

“大将军苏曜厉害也就罢了,他麾下将领们怎地也都各个如此能打?”

“潘将军也是一代宿将,两万大军说没就没,这南皮你们说还能守得住吗?”

守的住个鬼啊。

如此风向,根本就没人几个人相信梁太守还能有什么未来,就更妄论是有谁愿意押上身家,出钱出力的帮他死守城池了。

“开城投降???”

“太守,您,您确定吗??”

郡守府中,主簿听到梁起的发言,惊讶的嘴里能塞下一个皮球。

“咱们不但有近三千守军,还有满城百姓,只要闭门死守,坚持几个月应不成问题啊。”

“何必主动开城,作那投降之举呢?”

主簿看不懂,但梁起却看得很清楚:

“与其回来不知道哪天就被人卖了,还不如咱们主动投降,换个从轻发落为好。”

梁起摇头叹息,苦中作乐道:

“我听说,大将军对战前投降的人,倒是还有些优待的,搞不好,咱们回来还能换个地方当官也说不定啊。”

梁起的话让主簿一时语塞,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虽然梁起的决定听起来有些荒谬,但仔细一想,似乎也不无道理。

如今南皮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对梁起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守军士气低落,世家豪绅们更是暗中串联,随时可能倒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守城池,无异于自取灭亡。

与其等到城破之时被公孙瓒的大军屠戮,不如主动开城投降,或许还能争取到一线生机。

主簿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太守所言极是,如今形势危急,开城投降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梁起苦笑一声,拍了拍主簿的肩膀:“你能理解就好。传令下去,准备开城投降吧。”

很快,梁起的命令传遍了整个南皮城。守军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松了一口气。他们早已厌倦了无休止的守城战,如今终于可以放下武器,结束这场毫无希望的抵抗。

百姓们则是欢呼雀跃,他们早就盼着朝廷大军能够早日进城,结束这场无谓的战争。如今梁起主动开城投降,无疑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然而,城中的世家豪绅们却对梁起的决定感到不满。他们原本还指望着梁起能够坚守城池,等待韩馥的援军到来。如今梁起主动投降,他们的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

“梁起这个懦夫,竟然不战而降!”

“他这是要把我们全都卖给公孙瓒啊!”

“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阻止他!”

世家豪绅们纷纷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采取行动,梁起就已经下令打开了城门。

南皮城的城门缓缓打开,梁起带着一众官员和将领,手持白旗,跪在城门口迎接公孙瓒的到来。

公孙瓒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梁起,冷笑道:“梁太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若是早些投降,何至于此?”

梁起低着头,不敢言语。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败了。

公孙瓒挥了挥手,身后的士兵立刻上前,将梁起等人押了下去。

至此,南皮城彻底落入公孙瓒之手,渤海郡也宣告全境收服。

这噩耗传回高邑,韩馥顿时如遭雷击,仓皇下令冀州全郡全力征兵,做好保卫冀州的准备。

不过比起冀州,更应该感到害怕的还要数那幽州方面。

没了渤海郡这拦路虎,青州军的势力与幽州也终于达成了直接相连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得知南皮攻克的青州方面是大受鼓舞,当地郡守们感念天命所归,纷纷表态支持朝廷,然后征发调遣了新的援军。

接下来,留守青州的太史慈便作为援兵统帅,亲领这新得的八千青州兵北上来援,与公孙瓒的近万大军汇合,他们如一柄尖刀,直插幽州刘虞的背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