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823章 定鼎之战爆发(合章)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823章 定鼎之战爆发(合章)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4: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数日后,冀州高邑。

“曹孟德?”

“他怎么又来了?”

韩馥瞪大眼睛,一脸的愤怒。

就在今天,他接到了急报,西南告急,魏郡太守张方与东郡太守曹操领兵三万,围攻邺城。

没错,这早已不是他们第一次交战了。

要说本来啊,在黄巾之乱平定后的中平元年,这冀州的治所就从高邑迁到了南方魏郡的邺城。

但是,由于韩馥的一番骚操作,本来同意与他共同举兵反苏的张方后来临时反水,一下子邺城就变成了前线之地。

毕竟,那张方乃是魏郡太守,其治所魏县就在邺城南方不远之地。

要说这家伙造了上司的反,韩馥第一时间自然是要加以剿灭的,不然这卧榻之旁留一带刀恶贼,那么保不齐哪天一整夜,自己就人头落地了。

因此,韩馥当时起兵才没去响应马腾的呼唤,而是直接纠集本部人马,还有冀州忠心于他的其他太守的军队,南下讨逆,想要灭了这个不知趣的张方。

于是乎,在数月前双方便在魏郡的领地内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和争夺。

那张方到底只不过一郡太守,而且还是在州牧眼皮子底下的太守,不管是手上兵力还是手中的领地都远远不能和韩馥相比。

韩馥凭借着冀州的雄厚家底和众多兵马,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连克数县,甚至连其治所魏县都被攻破拿下。

张方只能带着残兵败将一路西逃,跑到了太行山脚下的林虑县中,依托当地复杂的地形和太行山中的黑山军不时的游击来做最后的负隅顽抗。

“哈哈!”

“张方狗贼,居然出尔反尔,这就是汝背叛我的下场!”

当时,邺城中的韩馥是举杯高歌,畅快极了。

必须要承认,反苏这是他此生下出最大胆的一步棋。

本来他觉得那苏曜竟然连董卓都能这么快的收拾掉,他是万万不敢公然反叛的。

但是,随着马腾的来信,还有很多冀州世家、官吏甚至太守们都劝他站出来主持大局。

韩馥当时心想,我哪有那个本事?便送信给刘虞,请他即位皇帝,自己加以辅佐。

但是刘虞最后的表态却是非常令人失望,他撵走了韩馥派去的使者,只是表示自己不会干涉韩馥行事。

到这时,其实韩馥也依然没有拿定主意,到底要不要造反。

直到接下来,他收到了苏曜在河东杀捕世家,还有在河东河内等地施行均田的消息。

这一下子,整个冀州的世家都沸腾了。

在东汉时期,由于帝都东迁,关中凋敝,同时西北又处在羌乱的前线,关中世家们影响力与西汉时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反而是关东世家得以独霸天下。

而河北广袤的平原之地,孕育了大量人口的同时,也诞生了仅次于中原之地的世家势力。

尤其是河北深受黄巾之乱影响,世家们在战后大肆兼并土地,已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

如今,见到苏曜在三河之地倒行逆施,自然心惊胆战,害怕那一切落到自己头上,便一个个的怂恿韩馥起兵反苏,他们所有人都会大力支持。

为了让韩馥下定决心,其麾下长史耿武和别驾闵纯等人都纷纷劝进,把韩馥的仁德、才能和冀州的兵多将广夸得是天花乱坠。

像什么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还有韩使君英明神武,有治世之能、安邦之略,若能振臂一呼,天下英雄必然云集响应。

而苏贼不过出身低微、手段狠辣的暴发户,纵使有些勇力,但又怎能与韩使君这般德厚流光的贤达相提并论?

要说也不是没人劝过韩馥不要一时冲动,其校尉麴义、骑都尉沮授和张郃就力劝韩馥,说不能小看苏曜。

但是,他们韩馥自诩颍川名门,书香门第,对这三个出身平平,只是因黄巾军功而起家人不怎么重视,最终还是决定扯旗反苏。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那苏曜还没出手,他就先碰了个钉子——东郡太守曹孟德。

原来,就在韩馥大军势如破竹,逼近林虑,准备彻底剿灭张方的时候,曹操率领两万大军,自西南杀出,破内黄,围魏郡,威胁了他冀州大军的侧翼。

但只是如此也就罢了。

不过区区两万兵罢了,他冀州军的兵马可有十万之众,这还是没有充分动员的力量。

虽然不知道那东郡太守是怎么渡过黄河,跑到他这魏郡领地来的,但韩馥还是下令部分大军回防,解魏县之围,防止曹操破魏县后威胁邺城安全。

这时,韩馥还只是分兵,没有放弃剿灭张方的打算。

结果,似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数日间,韩馥就又得到急报,冀州北方的河间和中山两郡,先后扯旗作乱,公开抨击他韩馥是乱臣贼子,要与他势不两立。

这个消息让韩馥可谓是惊愕万分。

你要说那河间相王柔,举兵反叛韩馥倒是并不意外。

毕竟那个人是苏曜起家前在并州的老领导,张纯张举作乱时苏曜兵进河间,还对他有过救命之恩。

但是,这魏郡太守张方和中山郡的太守与苏曜可就没什么交情了,最多不过几面之缘罢了,又是何以如此呢?

韩馥搞不懂,但是他知道这个问题不解决,那怕是不等苏曜来讨,他自己就先自行覆灭了。

于是乎,不得已之下,韩馥只好放弃了只剩残兵败将,没什么威胁的张方,先集中兵力逼退曹操,解魏县之围。

且说曹操以一郡之力,带来两万大军已经是令人震惊,但面对韩馥一州之力的十万大军,自然难有赢的道理,只能作为偏师策应。

就这样,在斥候探得韩馥主力尽出的时候,曹操也匆匆收兵,撤出魏郡,屯兵河内。

没错,河内。

这自然是苏曜的意思。

在得知冀州造反后,苏曜自然不会置之不理。

自己分身无术,那就利用朝廷的威望,号召周边诸侯讨贼。

东郡太守曹操,本就与魏郡隔黄河相望,又素有野心,在苏曜表示开放河内渡口后,没太多犹豫,便加入了讨韩大军,与同样驻兵河内的中郎将宋宪与校尉郝萌一起,出兵讨贼,牵制韩馥,以解张方之困。

不得不说,他们的任务还是完成的不错的。

张方最后不但在林虑站住了脚,与身后太行山的黑山军一起相互合作,抵挡住了韩馥的进攻,甚至这几方联军还互相配合,不时出击,在魏郡展开拉锯,致魏县城池几易其手,逼得韩馥“迁都“北上,全力解决北方问题。

但是,最终还是由于兵力不济,中山与河间又在幽冀之间,交通往来断绝,相互之间难以配合,没能保住那两郡,让韩馥在这几个月里平定了北方内乱。

如今,内乱刚刚平定的韩馥又得到幽州消息,腾出手来的他自然就是准备收拾下南方的那些叛逆。

结果,没想到自己还没打出去,他们就又过来骚扰了。

“出击,全军出击!”

“荡平林虑,收复魏县,斩那曹贼首级!”

韩馥怒不可遏,当即再次点兵十万,自高邑南下,迎击曹操和张方等人卷土重来的部队。

这一次,解决了后顾之忧的韩馥不打算再轻易罢手,他要一口气解决那几个恼人鬼,然后直逼河内,震动京师。

然而,他却没料到,变故再起。

就在半月后,其大军动员集结,将要开赴前线的时候,冀州东边的渤海郡又传来警情。

“报——公孙瓒领三千白马义从与青州万余战兵,进犯渤海!”

“什么?青州兵进犯渤海?”

韩馥听到这消息,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万万没想到,这公孙瓒竟然也在这个时候插上一脚。

“公孙瓒这匹夫,怎敢在此时趁火打劫!”韩馥气的是咬牙切齿。

他心中暗自盘算,如今自己的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准备南下对付曹操和张方,若是此时分兵去抵御公孙瓒,自己这南下的计划不说是会功亏一篑,但恐怕又会难尽全功。

可但是若不管那公孙瓒,任由他在渤海肆虐,冀州东部也将陷入混乱,恐怕会影响自己的统治根基。

“不止如此!”

眼见韩馥纠结,骑都尉沮授进言道:

“公孙瓒乃辽西豪杰,其在幽州与胡人中都颇有威望。”

“倘若渤海有失,公孙瓒进兵幽州,恐怕刘虞危矣。”

张郃也说道:

“如今幽州正被两面夹击,公孙瓒若突破我渤海防线,长驱直入,以其家在辽西的地位,必应者云集。”

“届时,他自后方攻卢龙塞,放十万胡骑入关,不但刘虞难保,我冀州怕也”

“这可该如何是好啊?”

韩馥听得恐慌至极,一时间竟是没了办法:

“要不再分兵五万赴渤海救援?”

韩馥深知幽州局势的重要性,若刘虞有失,公孙瓒掌控幽州,再与胡人勾结,那冀州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可若现在放弃南下,之前为了平定曹操和张方所做的努力恐又付诸东流。

冀州就算地大物博,这连续半年的兵员频繁调动消耗的粮草和物资依然让他倍感吃力。

就这么跟朝廷大军耗下去,迟迟解决不了对手,他一州之地真的能拼过全国吗?

这时,听到这自四面八方而来的军情急报,韩馥突然有些后悔,自己造反的决定是否有些仓促了。

“使君勿要惊慌。”

就在韩馥犹豫不决时,长史耿武站了出来,说道:

“如今局势虽险,但却远非什么绝望之时。”

“公孙瓒貌似是来势汹汹,但他此次仅带三千白马义从与青州万余战兵,我渤海城驻兵亦有数千,再加上城中民众,只要坚守不出,他想攻城拔寨那是极为困难的。”

“只要咱们合理调兵支援,给守兵以希望,稳住那边防线当是不成问题的。”

韩馥眉头微皱,急切问:“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调配兵力?今我大军已集结准备南下,此时变动,恐生乱子。”

耿武不慌不忙,侃侃而谈:“使君,可先令渤海太守加强城防,动员渤海百姓协助防守,拖延公孙瓒的进攻步伐。再从我大军中抽调两万精锐,火速驰援渤海。”

“此两万兵马,人数上虽优于公孙瓒,但无需进攻,只要与渤海驻军相互配合,力保城池不失便可。”

“至于我南下大军,可继续按原计划进发,再留一万兵力作为预备队,以防万一即可。”

接着,别驾闵纯也进言:

“使君,我们还可派遣使者前往公孙瓒处,晓以利害,劝其退兵。”

“公孙瓒虽勇猛,但据我所知此人素有野心,非苏曜嫡系,可适当拉拢,许他太守大位,或可说动此人倒戈。”

“此计倒是可行。”

韩馥听着二人的建议,眉头渐展:

“哪怕他不愿轻易倒戈,咱们也可使重金,让他出工不出力,保东部无忧。”

“只不过,如此到底还是分兵了三万,只有七万兵马南下,我军又能否顺利击败张曹两贼呢?”

“使君放心!”

长史耿武上前一步,恭敬说道:

“虽我军南下兵力减至七万,但贼兵所部却也不过三万余人,还是互不统属,远道而来的联军,张方部更是惊弓之鸟,军心慌慌。”

“只要咱们指挥得当,定能将贼众一举击溃。”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赞同,韩馥听之心神大定,于是便依计行事,连发命令。

首先,其麾下大将潘凤,临危受命,领骑兵两千与步兵一万八,合两万精兵驰援渤海,对阵公孙瓒。

然后,长史耿武则领部将张郃、麴义、赵浮和程涣等人领兵南下,讨伐曹操等人。

最后,他自己则带着别驾闵纯和骑都尉沮授等人和一万余精兵留在治所高邑,紧张的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与此同时,密切关注着局势发展的自然也不止他们一方。

此次战役,可谓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没几个人在之前能够想到,苏曜刚刚讨伐董卓不过一年时间,就马不停蹄的调兵遣将,在开元革新的头一年就自四面八方几乎同时的,发动了对幽冀两州的讨伐。

毫无疑问,幽冀两州都是天下雄州,人口、兵马和财富冠绝九州。

倘若让苏曜拿下这处精华之地,加上他治下的关中和中原之地,那么天下间恐怕将再无诸侯能够阻挡他统一的步伐。

为此,天下诸侯,世家,百姓,凡有识之士,全都紧张的观望着局势,心中打着各自的算盘。

就这样,随着时间走向十二月,在这寒冬凛冽之时,幽冀之战正事打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