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817章 贼首伏法京师震动,三公作古苏曜独揽大权(合章5K)

“抓了?全抓了?”

“妈呀,我就说昨天晚上不对劲!”

次日一早,当晨光洒向大地,唤醒了这座千年古都时,整个洛阳城都陷入了一片震惊与恐慌之中。

昨夜司徒府内突如其来的变故,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与市井之间引爆,激起千层浪潮。

大街小巷里,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你们可听说了?昨夜大将军亲自率领一队精锐人马,将司徒府团团包围,抓了好多人呢!”一位中年男子神色紧张地压低声音说道。

“那还能有假?我可是听说,连位高权重的杨司徒和赵太尉都没能逃过,一并被抓了去。这事儿可真是惊天动地,把整个朝廷都搅得天翻地覆了!”旁边的人满脸震惊地附和道。

“唉,真不知道这朝廷如今到底是怎么了,怎么连三公这样的高官都被抓了,这天下怕是要大乱呐!”一位老者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叹息着。

“听说是因为科举舞弊的事情败露了,大将军得知后雷霆大怒,这才亲自出马,铁腕整治。”一个消息灵通的年轻人神秘兮兮地说道。

“什么?!科举舞弊?”众人纷纷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之前不是查了好久,都说一切正常,没发现什么问题吗?怎么突然又冒出这档子事了?”有人满脸疑惑地问道。

“对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前后说法不一样呢?”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脸上满是迷茫。

“不清楚,不清楚啊。”大家纷纷摇头,脸上写满了困惑。

“我听到的说法可不是这样,我听说的是三公暗中勾结诸侯,图谋不轨,想要造反作乱,这才被大将军给一举拿下了。”人群中又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说法。

“这,这到底哪个是真的啊,这说法怎么都不一样,真让人摸不着头脑呐?”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一队身着盔甲的士兵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从街头疾驰而过。

他们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避让,大气都不敢出。

“看来这事儿闹得不小,现在还有大军在城中巡查。”

一位书生模样的中年人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

“不管真相如何,看这情形,大将军怕是铁了心要整顿朝纲了。”

百姓们交头接耳,众说纷纭,终究事不关己,多抱着个吃瓜的心态。

但是朝堂之上的官员们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得知了消息的他们,个个都如惊弓之鸟一般,人人自危,生怕那无形的灾祸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被卷入这场可怕的风波之中。

尤其是那些杨彪和赵谦的门生故吏们,更是仿佛天塌了一般。

洛阳,皇宫门外,上朝时间已至,但官员们却全都聚在门外,谁也不敢往里迈出一步,甚至还有人扭头就跑,甚至压根就没来上朝。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杨司徒被抓了,赵太尉被抓了,连马尚书都被抓了。”

“昨天宴席上的人,一个都没回来,全进了他锦衣卫的诏狱了呀。”

一位平日里仰仗着杨彪提携的年轻官员,此刻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

“我不过是跟着杨大人做些分内之事而已,他出事情不会牵连到我吧,不会吧不会吧。”

另一位与赵谦私交甚密的官员也是满头大汗,嘴里不停念叨:

“锦衣卫手段狠辣,进了诏狱,哪还有活路?我们得想办法,得想办法啊!”

官员们一片恐慌,苏曜迅速出手把所有人都打了个措手不及。

“卢太傅,为今之计,怕是卢太傅能救咱们了。”

“对,快去找卢太傅!”

虽然他们知道卢植与自己等人的立场并不完全相同,但现在无计可施的众人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德高望重的卢植身上了。

然而,他们的目光在人群中扫了又扫,瞅了又瞅,都没见卢植身影,心中恐惧更甚。

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进来,尖着嗓子喊道:

“诸位大臣何故盘桓门前?”

“大将军要在朝堂上议事,各位还不快随我进去。”

众人一听苏曜来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面面相觑,到底还是谁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来。

许久,才有人战战兢兢地开口:“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可若是不去,怕是罪加一等。”

众人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拖着沉重的步伐,朝着朝堂走去。

一路上,他们心中七上八下,想着见到大将军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为自己辩解,是如实相告,还是矢口否认与杨彪、赵谦的关联,每个人都在心里反复权衡,可直到走到朝堂门口,也没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不过,他们现在其实担心的有些多余了。

确实,对于常人来说,他们这些朝官那真是个顶个的都是些了不起的大人物。

但在苏曜眼中,他们却都是一些随时可以更换的大众脸,不值得他费心太多。

更别提,如今杨彪和赵谦都已认罪,苏曜就更没必要在这里为难百官了。

“什么?!”

“认,他们认罪了???”

卢植和王允各自发出一声惊呼。

就在稍稍之前一点。

百官们在汇聚宫门,驻足不前的时候,卢植和王允两人已趁着宫禁解除,第一时间杀进宫中,面见君上了解详情。

他们是知道的,以苏曜的性格绝不会甘心吃这么一个哑巴亏。

但他一回来,没个几天就施如此雷霆手段,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突袭司徒府,把包括三公在内的几乎半数三品以上大员全部一网打尽,收押看管那也实在太是吓人。

要是真让他这么处理下去,朝廷怕是真的要瘫痪了呀。

然而,他们劝谏的话还没出口,那边苏曜就已过来向他们发表了胜利宣言。

“都结束了。”

“杨彪、赵谦、马日磾三人对自己涉嫌科举舞弊一事已供认不讳,陛下还有二位且过目看下吧。”

苏曜说着,将一份份口供和证据递了上来。

昨日凌晨,锦衣卫诏狱。

“为什么,为什么啊!”

“父亲,咱们是冤忹的,你怎能认罪啊啊啊!”

杨彪的监牢前,少年杨修声嘶力竭的大喊。

他不懂,他完全不懂。

那逆贼苏曜,倒行逆施,栽赃陷害他家不说,还一口气抓了这么多朝廷高官。

这根本就是**裸的向百官和世家宣战。

那么现在最该做的就是誓死不从,与百官共进退。

他相信,今日白天的朝会一定会非常激烈,百官群臣必然会奋力死保他们。

若是朝官们都拿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那逆贼苏曜即便权势滔天,也不敢真的把满朝文武怎么样。

可他万万没想到,父亲杨彪竟然如此懦弱,竟然在这诏狱之中就认下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

“修儿,住口!”杨彪虚弱地靠在监牢的墙壁上,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与沧桑,眼神中却透着一种杨修从未见过的复杂情绪。

“父亲,您到底在怕什么?”

杨修红着眼睛,怒视着父亲:

“难道您真的甘心背上这千古骂名吗?我们杨家世代忠良,怎能被那逆贼如此污蔑!”

杨彪缓缓摇了摇头:

“修儿,你还年轻,有些事你不懂。”

“为父也是小看了那苏曜。”

“那贼子手段狠辣,没想到他一经出手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你看看今夜这诏狱,与咱们家相关的,有头有脸的大官全都被他抓了进来。”

“待到明日朝会,其他人就是想要串联抗议,他们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带头之人。”

“难不成,你要指望苏曜的盟友卢太傅来替咱们出头不成?”

“不可能的,倘若咱们家倒下了,他不拍手称快就不错了。”

“他们这些边郡世家子,早就看咱们中原名族不爽很久了。”

“而没有足够有名望的人带头抗议,其他那些中低级官员,又有几个真的有勇气与苏曜正面抗衡?”

杨修咬着牙,握紧了拳头,“可是父亲,我们不能就这样屈服啊!哪怕只有一线生机,我们也应该拼一拼。”

“拼?拿什么拼?”杨彪苦笑着,“咱们手中无兵,仅凭一张嘴,能改变什么?”

“苏曜想要的,是彻底打压我们这些世家大族,他要的是朝堂的绝对掌控。”

“我们若拼死反抗,不但救不了自己,还会连累更多的人。”

杨修愣住了,他从未想过父亲会如此悲观。

在他的印象中,父亲一直是那个顶天立地、刚正不阿的大英雄,是杨家的顶梁柱。可如今,这个在他心中无比高大的形象,却在这诏狱之中,一点点崩塌。

不过,比起杨修的不甘和愤慨,赵家的赵驰倒是很快就认清了现实。

在赵谦自昏厥中悠悠转醒后,赵驰便立刻凑到了父亲身边力劝他莫要冲动。

直到这时,他们才幡然醒悟,政治斗争不是请客吃饭,一着不慎,那是真的会掉脑袋的事情。

他们之前只想着自己的权谋算计,却全然忽略了时代已变。

如今的时代,已不是过去和平时世家贵戚们操弄政治、宫帷智斗、权谋算计的时代。

天下的混乱,苏曜的崛起,带来的是一场权力格局的大洗牌,是对旧有秩序的彻底颠覆。

当今时代,强者为王,苏曜手握重兵,行事果决,早已不是他们这些文官能够轻易撼动的存在。

自己等人想用各种规则和舆论限制他,增强自己的实力。

如今看来根本就是适得其反,反而成了苏曜借机发难的把柄。

那些平日里被他们视作政治筹码的种种算计,在苏曜的强权与武力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尤胜董贼,尤胜董贼啊!”赵谦喟然长叹。

便是那暴虐董贼,除了以袁绍作乱为由处死袁隗一家外,对其他高官也不敢做绝。

就连他恨急了的皇甫嵩都不敢杀害。

而这苏曜,却敢在司徒府亮剑,在百官面前杀得人头滚滚,对这样的人哪里还能以常理度之?

虽然心中不甘,但赵谦也很明白,若不低头认罪,恐怕整个赵家都会因此覆灭。

而这一点,也是杨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倘若只有自己一个人,他们不介意舍身一死成就一世清明。

然而,身为世家领袖,他们不得不为祖宗基业还有儿孙后世所考虑。

于是乎,很快的,天还没亮,几人便纷纷输诚,表示愿意认下科举舞弊之罪,把他们之前如何相互勾结,如何泄露试题,又如何教唆老师和学子引导舆论,制造苏曜有篡位之心,暗示考生们在考卷中劝进,然后又将他们一一黜落的事情交代的一清二楚。

他们很清楚,一旦这些罪状被坐实,自己恐怕难免人头落地。

但此刻,为了家族的未来,他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什么?!”

“你们竟然还泄露了考题?”

“这,这,文先(杨彪),翁叔(马日磾),你们怎会如此糊涂啊!”

一旁的议郎孔融听闻这些罪状,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与痛心疾首。

昨夜,司徒府设宴,他身为当朝名士,又是杨氏故吏出身自然也有参加,然后就被一同拘押在此。

坦率说,他对于杨彪引导舆论,暗中使计,打击寒门士子是所有知情。

虽然他不太赞成,但是心中却也不至于激烈反对。

在他看来,反正都是些寒门学子嘛,能中了那计谋,参与劝进的必多是些热衷名利之辈,黜落掉也一点不亏。

但是,他却万万没料到,杨彪等人竟还会泄露考题,让自家子弟抢占先机。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你们这般行径,置天下学子于何地,置朝廷社稷于何地?”孔融愤怒道。

孔融确实对苏曜有诸多不满,但是这个科举取士,他在深入研究后也是颇为赞同的,认为这是一项难得的善政,对于天下学子是大有益处的。

听到孔融的指责,杨彪闭上双眼,脸上满是痛苦之色:“文举,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我们也是被那苏曜逼得走投无路,原想着以此来制衡于他,却不想弄巧成拙.”

“哼!”孔融怒哼一声,“你们这分明是自毁前程,自毁世家清誉!如今认下这些罪名,即便能保家族一时,日后又有何颜面立于朝堂,立于天下?”

就在众人陷入沉默之时,诏狱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锦衣卫头目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面无表情的锦衣卫。

“杨彪、赵谦、马日磾、孔融等一干人犯,陛下有旨,即刻押解至朝堂,听候发落。”锦衣卫头目高声宣读。

众人闻言,皆是心中一紧,不少人都面露惊恐之色,害怕这就是最后一面。

然而由不得他们说不,很快,在锦衣卫的押送下,众人被带出了诏狱,押上朝堂。

在那里,女帝万年座下,苏曜面色冰冷,卢植、王允和蔡邕等名臣则是一脸惋惜。

其他百官群臣则是提心吊胆,一言不发的紧张的关注局势的发展。

不过,接下来自然不会再有什么转折。

在苏曜的责问下,杨彪等人纷纷跪倒在地,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臣等知罪,臣等一时糊涂,做出了这等有违国法、有负陛下信任之事,还望陛下开恩恕罪。”杨彪叩首。

“陛下,臣身为三公,知情不报,庇护杨彪,实乃罪该万死,臣甘愿领罚。”赵谦磕头。

紧接着,马日磾和孔融等人也都是各有一番声泪俱下,朝堂之上,痛悔与哀哭之声不绝于耳。

见皇帝动容,百官也是抓紧时机,纷纷求情,恳求从轻发落。

不过,有苏曜在,自然也没什么妇人之仁。

一番热议后,杨彪、马日磾身为科举主官,负主犯职责,判斩首示众,抄没家产。

赵谦、孔融等人知情不报,削职为民,贬为庶人的同时并判处罚金,以儆效尤,而其他一干人等,则根据其罪行轻重,各有处置。

“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听到判决,杨彪和马日磾面如死灰,瘫倒在地,而赵谦和孔融等人则是松了口气,知道保住了小命一条,连忙谢恩:

“谢陛下和大将军不杀之恩,臣等日后定当痛改前非,深刻悔悟!”

万年点了点头,痛心言:“此次科举舞弊事件,给朝廷和天下士子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朕希望诸位大臣能以此为戒,日后公正履职,维护朝廷的法纪和制度,切勿以身试法,自毁前程。”

朝堂内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随后,杨彪、马日磾等人被锦衣卫带出朝堂,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而赵谦、孔融等人则在众人的注视下,黯然离开朝堂,从此沦为庶人,远离政治中心。

至此,科举舞弊大案终于顺利落幕,苏曜也借此一扫朝堂反对势力,昔日可与他争权的三公全部都被清除,得以独揽大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