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804章 科举揭榜惊天下,飞骑直报雁门关(6K5)

“一人做事一人当!”

“是我一时糊涂,走了歪路,与杨公绝没有一点干系!”

这作弊之人正是弘农杨氏出身,与杨彪虽非直系血亲,但毕竟同属一族。

在刚刚审讯中,那人就明言了,说自己是受到家中长辈的压力,不能败给寒门,给家中丢脸,方才一时糊涂,出此下策。

然后,就是不管再怎么拷打,也绝不承认自己得到过杨彪的任何关照。

而今,杨彪身为主考,郭嘉提人过来,正是要看他该如何处置。

然而,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杨彪的表现没有任何失措:

“科举乃国之大事,关乎我大汉之兴衰,容不得半点舞弊行径。”

“此人公然违反考场纪律,破坏科举之公平公正,若不严惩,何以服众?”

“我弘农杨氏向来重视家风家训,此等不肖子孙,做出这等有辱门风之事,更是罪加一等!”

杨彪义正言辞,当即下令:

“速将此人枷号拿下,禁考三年,以儆效尤!”

主考官发话了,很快的,差役们便将这杨氏族子拖了下去,套上枷具,跪置于考场正中,在炎炎烈日下暴晒示众。

这一公正的处置,顿时引来了一片喝彩。

考场中众多寒门学子们眼中满是敬佩与激动,他们原本担心身为弘农杨氏且为主考的杨彪会偏袒同族,如今见他如此铁面无私,心中对科举的公平又多了几分信心。

而那些本来心怀不轨,想要走捷径的人则是面色阴沉,心怀恐惧,不敢再轻率行事。

“杨公高义!”

“不愧是关西夫子的后人,杨家门风,着实令人折服!”

“有杨公坐镇,看来咱们这次是真有机会出头了!”

在那一个个考房中,学子们虽然看不到两侧的同窗,但仍旧忍不住高呼出声。

这自然引来了监考人员的训斥,场面一时之间稍稍有了些许混乱。

而这一切,都没影响到周宇。

他端坐于自己的考房之内,眼神专注地盯着面前的试卷,手中的毛笔如行云流水般在纸上书写着。周围的喧闹声仿佛被隔绝在另一个世界,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全神贯注地构思着文章的内容。

周宇是个寒门学子,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一心渴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此次科举,他本就对公平性心存疑虑,然而,杨彪对那作弊杨氏族子的公正处置,让他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而更令他惊喜的,还要数这场考试的题目。

除了那些基础的,早就被他背的滚瓜烂熟的经义知识外,在第二日策论考试的题目竟是他平日里钻研颇深的课题,那是关于苏曜的新政,尤其是关于当下土地兼并与民生改善的议题!

一见此题,周宇是欣喜若狂,他知道自己押对了宝。

在得知科举后,他就疯狂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案例,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于是乎,他稳了稳心神后,当即提笔蘸墨,大手一挥,其笔锋犹如蛟龙入海,在纸上肆意挥洒。

他的思路清晰而连贯,从土地兼并的根源说起,旁征博引,阐述了世家大族巧取豪夺土地对百姓生活的严重影响,又巧妙地结合大将军苏曜推行的均田制,分析其可行性与深远意义。

在论述过程中,他不时引用经典名言,为自己的观点增加说服力。

他的文字如潺潺流水,自然流畅,又似滔滔江水,气势磅礴,每一个字都是他内心思想的结晶,饱含着这位学子对天下苍生的关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周宇却浑然不觉。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手中的笔从未停歇。

当他终于写完最后一个字,放下笔的那一刻,他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即便没有开卷,周宇也很清楚,自己写出的答案到底有多么完美,这是他多年来苦读的成果,更是他改变命运的希望,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

就在考生们或挥毫泼墨,或抓耳挠腮,努力答题的时候,郭嘉、程忠和王凌等人的监控也并未放松。

在他们的努力下,考场上又抓获了几个不知死活的作弊分子,甚至还包括一个颇有名望的同考官。

这一行动,一举将他背后十数个与其勾结的作弊学子一网打尽,可说战果喜人。

然而,郭嘉等人却并未满意,因为自始至终,杨彪的表现都非常得体,没有任何问题。

“难道说,杨司徒真就毫无私心,全然公正?”

郭嘉微微皱眉,摩挲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

“也可能是我等严防死守,他没机会干涉,所以就此作罢放弃也未可知啊。”程忠在一旁开口说道。

王凌则是冷哼一声:“杨彪身为弘农杨氏的代表人物,背后牵扯着那么多世家大族的利益,怎会如此轻易就放弃?”

“依我看,咱们不如像当时河东那样,卖点破绽给他,看他到底还会不会出手。”

王凌想要故技重施,然而这一次郭嘉却并没有赞同:

“别管杨司徒私心如何,他之前说科举是国之大事倒是一点不错。”

“我等怎能为了立功,刻意设局破坏科举的公平公正?若真如此,那与那些妄图破坏科举的人又有何区别?”

王凌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郭嘉所言在理,便不再坚持,只是心中仍对杨彪有所怀疑,继续紧盯不舍。

而时间也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

科举考试的应试环节,虽有些许波折,但还是顺利结束。

诸考生们交上答卷,坐在自己考房中,耐心的等待着贡院开门,而后有序地离开考场,并且互相对起答案。

一时间,欢呼雀跃之声不绝于耳,考场外的寒门学子们有的相互拥抱庆祝,有的兴奋地谈论着考试中的精彩作答,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光明的未来。

尤其是周宇,更是成为了人群中的焦点,那些寒门子弟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满是钦佩与羡慕:

“周兄平日里的才学大家有目共睹,此次考试那策论出题又是你钻研颇深的题目,必定能高中榜首,日后可一定要多多提携我们这些兄弟啊。”

“是啊是啊,周兄的文章惊才绝艳,往日伯乐难寻,如今一切以成绩说话,周兄出头那是板上钉钉,我们都等着沾你的光呢。”

恭喜声此起彼伏,不管这些人抱着什么目的,但大家同为寒门一场,周宇虽然心高气傲,但依然谦逊地回应着大家的夸赞,心中对未来期望更甚。

然而,就在这时,人群中几个世家子弟摇着折扇,大摇大摆地走来。

为首的一个世家子弟眼神轻蔑,鼻孔朝天,不屑地扫了一眼周宇,尖酸地说道:

“哼,一群寒门穷酸,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在这儿做着鲤鱼跃龙门的美梦呢?”

“你周宇那两下子本公子可清楚的很,整日语出惊人,危言耸听,说些不合时宜的话,不过博人眼球,安敢以千里马自居?”

“真以为就凭你那点本事,就能金榜题名?”

“简直笑掉小爷的下巴。”

周宇等人回头望去,顿时心中一沉。

说他不学无术可能有点过分,但其人整日斗鸡走狗,沉迷声色犬马,嚣张跋扈又无人能制却是众所周知。

这一切,都是因为此人姓袁,乃是今沛国相袁忠长孙,同时也是骠骑将军袁绍和司徒杨彪共同的侄儿。

“袁浩,你休要得意!”

“大将军行科举制,搞的就是你们这些不学无术的世家败类!”

“居然还敢说我们周宇没有本事,你怎么不撒泡尿看看自己的样子?”

“这次考试你答了几题?别是交了一张白卷吧!”

贡院之外,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争吵愈演愈烈。

周宇与袁浩,两人昔日在太学便时常针锋相对,今日大考结束,面对袁浩的挑衅,寒门学子们当即是反唇相讥,双方言辞激烈,火药味十足,很快就引来了巡查的兵士。

“干什么,干什么,你们这都在干什么?!”

巡查的兵士们手持长枪,快步走上前来,将争吵的寒门学子和世家子弟们隔开。

为首的那队长皱着眉头,大声呵斥:

“这里乃是贡院,是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岂容尔等在此大声喧哗、聚众闹事?”

“再有恣意妄为者,某定要把他拷起来,让尔好好冷静冷静!”

这些兵士的到来顿时让暴躁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学生们虽血气方刚,但自知理亏,在这全副武装的兵士面前不敢轻易造次。

反倒是袁浩一见兵士来了,立刻摆出一副世家子弟的架子,自报家门,让人主持公道。

那队长虽然颇为反感,但袁家的名号他却不得不予以重视。

很快的,兵士们便拉起了偏架,这把寒门学子们气的够呛,两边矛盾激化,士子们差点就上前打人,与兵士们爆发冲突。

“够了,大家安静,安静下来!”

周宇看着那趾高气昂的袁氏子弟,还有那些明显偏袒的兵士,心中虽怒火中烧,但依然保持一丝理智。

他知道,自己等人现在局势大好,不能在这里因为一时冲突给人留下把柄。

于是乎周宇深吸口气,不卑不亢道:“口出狂言易,真才实学难。”

“袁浩,今日你我无需多言,咱们且以科举结果说话,谁是草包,谁是真才,待揭榜之日自见分晓!”

那袁氏子弟见周宇如此镇定,心中虽有些许惊讶,但表面上却依旧不屑一顾,冷哼一声,仰着脖子告辞。

就这样众人不欢而散,世家弟子们去花天酒地,周宇与诸寒门学子也回到太学庆功。

“那些草包名落孙山之日不远矣!”

“没错没错,且看他们还能得意到几时!”

酒席上,众寒门子弟把酒言欢,每个人都殷切的等着科举揭榜的日子。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为自己证明的翻身仗。

取胜毫无悬念,无非是寒门学子们能拿下多少名额,大家赢多赢少的区别。

日子就这样在众人的期盼与忐忑中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揭榜的那一天。

天还未亮,贡院外便已人山人海,寒门学子们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早早地来到这里,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名字,周宇自然也在其中。

周宇站在人群最前,迎着初升的朝阳,眼神中透着坚定的光彩,昨晚他还仔细回想了自己的答卷,可谓是自信满满。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贡院内走出几个官吏,将一张张榜单张贴出来。

人群瞬间沸腾,纷纷向前涌去,试图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找到自己的。

周宇挤在人群中,目光急切的望向榜首位置,他相信自己会中,而且排名定然靠前。

然而,随着他的视线从高到低扫过,周宇脸色渐渐的变得苍白。

“没有,没有,这里没有,那里也没有?!”

“怎么会这样?!”

“这不可能!”

当周宇挤在人群中,把整整四百人的名单全都看完了也始终没找到自己的名字。

而除此之外,更让周宇震惊、诧异的是虽然并非前茅,但袁浩的名字却赫然在列,且排在中上游之间!

这一下,在这残酷与离谱的现实面前,周宇只觉得眼前一阵阵的发黑,他的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身旁同窗的衣袖,声音颤抖地说道: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某的文章立意高远,论述精妙,连太学的夫子们都赞不绝口,怎会……怎会落榜?”

“不可能,这不可能!”

——“因为你就是个草包!”

失魂落魄间,袁浩那刺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带着一群世家子弟,满脸得意地走来:

“周宇,你不是很有本事吗?不是口口声声说真才实学吗?”

“怎么,这榜单别说排在小爷前面了,这不是根本就连个名字都没有嘛?哈哈哈!”

袁浩放肆地大笑起来,周围的世家子弟也跟着哄笑。

这一幕,把周围的寒门弟子们看的是怒火中烧:

“有鬼!”

“这科举有鬼!”

“根本就不公平!”

一位寒门学子怒目圆睁,愤声大叫。

紧接着,其他学子也跟着怒吼大喝起来:

“没错!我等日夜苦读,悬梁刺股,凭什么那些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能中,我们却落榜?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搞鬼!”

原来,不单单是周宇,其他寒门子弟也都多数落榜。

起初大家都在看自己的名字,还未察觉什么。

但很快,细看之下,众人愕然发现,此次榜单,世家出身的考生竟然占据七成以上的名额,而寒门学子上榜者则寥寥无几,还多在那算学等偏门科目之中。

“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

科举揭榜的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寒门学子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群情激奋下,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尔等有什么好闹的?!”

“这就是真才实学的差距!”

“尔等能有这数十人上榜,已经是已经是大将军和杨司徒开恩,给你们这些寒门子弟机会了,莫要不知好歹!”

袁浩身旁的一个世家子弟趾高气扬地叫嚷着,脸上满是不屑。

然而,甚为一向顺风顺水的既得利益者,他根本就不懂,给人希望然后又将其剥夺,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绝不能就这样算了!”

周宇挺身而出,涨红了脸,大声喊道:

“我等往昔日夜苦读,尤其是这三个月来为了钻研考纲,废寝忘食,悬梁刺股,为的就是能在这科举中证明自己,可如今得到的却是这般不公的结果。”

“我相信,这绝非大将军开科制举的本意。”

“我们必须团结起来,绝不能让这些世家大族一手遮天!”

周宇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激起了寒门学子们心中的共鸣。

“对!”

“绝不能就此罢休!”

“必须要讨个说法!”

周宇的话如同一把火,瞬间引爆了寒门学子们压抑已久的情绪。

很快的,数以万计的考生学子便浩浩荡荡的集结,向着皇宫的方向进发。

一路上,他们高举着拳头,踩着鼓点,在一声声“科举不公,还我公平!”“摒弃舞弊,选拔真才!”等口号下,突破了重重兵士的拦阻,抵达皇城门下。

此时,皇宫内的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尚书台内,一向不怎么过问政事的万年女帝也亲自驾临。

太傅卢植、司徒杨彪、太尉赵谦、御史大夫王允等人齐聚一堂,全都是面色铁青。

“科举乃国之大事,关乎社稷兴衰,民心向背。”

“昔日大将军三令五申,命尔等严肃对待,不可怠慢,怎能闹到如此地步?”

“杨司徒,你身为主考,可还有话要说?”

面对女帝的责问,杨彪从人群中出列,神情自若的行礼,曰:

“陛下明鉴,此次科举,臣自认确有办事不力之嫌,未能充分照顾到寒门学子的情绪,致使他们心生不满,实在是臣的失职。”

“但臣可以以弘农杨氏的声誉起誓,揭榜的结果乃是公平公正,绝无任何舞弊行为。”

“此次科举的成绩,皆是臣与蔡祭酒以及诸多考官共同判定,经过层层筛选、反复斟酌,绝无任何错误。”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视众人,继续说道:

“而且,本次科举全程,御史台都有参与其中,对科举流程进行监管,想必王大夫可以为臣作证。”

听到杨彪点名自己,王允眉头紧皱,心中虽有不甘,但还是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都察院在此次科举中,确实查到了个别作弊行为,并且都已在现场进行了查处。”

“至于审理阅卷评分等环节,我等皆是谨遵大将军苏曜的指示,先行糊名,将考生信息完全遮蔽,而后再将试卷送给考官评阅,在整个过程中,臣并未见到有任何可疑之处。”

“正如王大人所言,此次科举,从出题、监考到阅卷,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绝无徇私舞弊的可能。”

“如今,城外学子群情激奋,当务之急是优先处理此事,抓捕带头作乱之人,以儆效尤,而后再安抚其余学子,稳定局势。”

“至于追究责任,臣也愿意一己承担,若能平息事端,臣辞去三公之位又何妨。”

杨彪的表态破绽,万年女帝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轻叹口气,正欲开口答应杨彪的提议

就这时,副都御史郭嘉突然站了出来,躬身大声说道:“陛下且慢,此事绝不能如此轻易了结!”

“此次科举,如此多的世家弟子上榜,而寒门学子却寥寥无几,这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其中定有猫腻。”

“为此,臣恳请陛下暂缓殿试,给我等一些时间进行搜查,彻查此事,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

“同时,臣也建议当就此事快马加鞭请示大将军苏曜,由他亲自主持大局,唯有如此,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杨彪面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说道:

“副都御史,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汝无凭无据,仅凭自我感觉就怀疑我科举结果有问题,实在是荒谬至极。”

“而且还说什么请大将军苏曜亲自主持大局?”

“现今谁不知道大将军如今正在北方备战马腾?你请大将军回来,那要拖到何时?岂不是再生变故?”

“还是说,你眼里只有大将军苏曜,觉得咱们的女皇陛下没资格拍板决策?”

郭嘉面对杨彪的质问,不慌不忙说道:“杨司徒,郭某并非无的放矢。此次科举结果,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的上榜比例严重失衡,这绝非偶然。”

“陛下,郭某愿以性命担保,此事必有蹊跷,若最终查无实据,郭某甘愿领罪受罚!”

太尉赵谦微微皱眉,看向郭嘉:“副都御史,你所说的这些,诚然确实有些可疑,但目前汝等并未找到确凿的证据。就这样暂缓殿试,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到时候不但寒门不满,世家们也会生出非议,绝非明智之举。”

郭嘉拱手说道:“赵太尉,卑下明白您的顾虑。但如果不彻查此事,一旦真相大白,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如今我们只是暂缓殿试,进行深入调查,也是为了维护科举的公平公正,维护朝廷的威严。”

众臣各说各的,争执不下,万年女帝心中也是犹豫不决,对于这科举考试的结果,老实说她没法不产生怀疑,但杨彪和赵谦的话也没什么毛病,久拖生变的道理,她还是懂得。

犹豫间,万年将目光转向卢植,询问这位太傅的意见。

不过,身处两方势力之间,太傅卢植的态度则非常的稳健。

一方面安抚门外学子,表示暂缓殿试,彻查科举舞弊之事。

另一方面,则是设下七日之期,找德高望重之人与都察院的人一起重新审理阅卷,查找是否存在舞弊一事。

最后,也是立刻通知大将军苏曜,让他根据战事进展决定是否要回来主持大局。

而这七天的时间,也给驿使快马加急跑个来回传递信息留下了接近1-2天的余量。

该如何抉择,到时候就看大将军自己心意了。

于是乎,在女帝的旨意下,各项措施当即同步实行,一骑快马绝尘而去,北出城门向着雁门进发。

而在北方的雁门关下,苏曜与马腾的战斗,也正好到了紧要的关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