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军营成长记 > 第七十四章 期末考试(二更,求收藏订阅)

PS: 谢谢开心珞巴亲的粉红票。各位手里有票的亲也别客气地拿票砸下我吧! 有亲在讨论区问首更怎么只有2000字。这个作者是要上班的。赶在上班前赶出来2000字就先发上来给各位解解馋了。不过晚上下班后有补足哟。 但是毕竟还是上班族,不能和学生和全职作者比,所以接下来我会有空就尽量写,可是更新的量可能比不上人家,还是请大家谅解。 PS:以上的话都是免费的。

建立新的实业,最费钱的是什么?当然就是固定资产的投资了。沈一一想扩大小吃店的经营规模,盘下隔壁的店面,预算的费用就超过三万元了,更何况是一个服装厂,光是场地和机器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了,远远超过饮食店的投资。所以从一开始,沈一一就没有想过要重新找块地造一个厂。目前她既然没有这个实力,就不用白费心思考虑这个方法了。

罗玉凤听沈一一说不用买,可以租,就有点听不明白。“可以租?去哪儿租?还有可以租这回事?”

沈一一叹口气,问罗玉凤:“罗姐,你们这个行当在沈阳现在的服装厂不少吧?”

罗玉凤点点头:“对,沈阳大大小小的服装厂有几十家呢。”

“那么经营情况怎么样呢?效益好吗?”

“当然不怎么好。很多厂现在工资也发不出了。我们厂在其中算是效益比较好的了。可是如果没有妹子你设计的那套衣服,现在也不会比他们好多少。”

沈一一手一拍:“对啊,你想,那么多厂都发不出工资,现在你要是去问他们的领导租下场地或是机器,他们的领导会不会同意?”

罗玉凤眼睛一亮,对啊,要是能够这么做,那么一方面给那些厂的主管领导解决了麻烦,另一方面自己的公司也能立刻就开张。而且没有太多的成本要承担。这个方法好,这个方法妙!她佩服地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这丫头,脑子怎么长的,怎么一会儿就能有一个好主意呢?

她其实不知道。沈一一的这种方法在后世一点也不稀奇。设备租赁甚至早已成为了一个产业。有一些台湾的金控公司为了规避大陆政府的限制,还把融资服务包装成为了设备租赁业务。这些以沈一一后世一个常跑各家小协作厂的工科女,对于这种小厂常用的起步手段,那是熟悉不过了。

既然给罗玉凤把大方向给指出来了,那么具体怎么操作。沈一一相信以罗玉凤这么一个能够把一家服装厂在这个时代给承包下来的人而言,那是要关系有关系,要手段有手段的。二人还未谈定的就剩下一个股份的分配问题了。

沈一一决定自己把卖服装得的利润全部投入和罗玉凤新开的这家公司。因为基本上所谓的公司是抽离了工厂的部分,目前只有设计和销售这二块,所以注册资本也不多。沈一一要求自己的出资加上设计的几款样式占资51%,但是她一般不过问公司的运营,其余的全部交给罗玉凤。

罗玉凤本来就没有打算把身家全部投入到和沈一一的合资公司里。她不相信沈一一说的她的承包工厂会遇到麻烦的事。同意和沈一一共同投资新公司也不过是想拉近和沈一一距离的小手段而已。她上次可是看见沈一一在汇演结束后坐军车离开的,据说沈一一家长是部队里的,总之也属于罗玉凤想要结交的那些人之一。所以对于控不控股真的不在意。一直要到以后她才会意识到,沈一一和她一起捣鼓的这个公司才是她真正的安身立命的所在。

和罗玉凤商定了新公司的出资比例和方式。沈一一又从沈妈妈那儿了解到小吃店扩股的事也成了,干脆让妈妈找了个律师,把二个事业的一些公司章程都起草了一个文本,让各自相关方签字。大致的事情都事先谈好了,只是最后律师增加了一条,每个股东的股份不得自行卖出,只能由其他股东收购,或是经其他股东一致同意后才能向第三人出售。沈一一看了律师加的这条,有些后知后觉地庆幸了一下。自己这个穿越女,想到了股权激励。却忘记了对于控股权的保护,幸亏经由律师给自己补了这一条,否则可能会出大乱子的。

好在这时的人相对都比较纯朴,不如后世的人们老奸巨滑。所以不管是罗玉凤还是张玉霞她们都无异意地签字画押,总算是达成了沈一一的心事。

服装厂这边有罗玉凤去运作。沈一一已经重新画了几个版式给她,让她找工厂生产,只是要求衣服上这回要绣上新出炉的商标了。而在小吃店这边,虽然多了几个股东,可是这几个股东更为卖力了。沈妈妈已经告诉林政委准备再招二个人了。这让林政委大喜过望。

一直以来,部队虽然和地方上有关系,地方上根据政策也有义务为随军家属安排就业,可是经济大环境不好,所安排的一些岗位也不可能待遇很好。可是大部分人图稳定,还是眼巴巴地望着僧多粥少的那几个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岗位。严酷的现实让负责这个工作的林政委十分头痛。上回沈一一刚开张那会儿,要招工的时候,林师长作了很多的工作,可是大部分人都对沈一一的这个小吃店半信半疑的,原来想招五个,可最后好不容易招到了四个。

谁知道过后,进去的那几个家属收入简直比进国有企业还要高,这就让一些当初犹豫最后放弃机会的人后悔不已。后来,原来不肯去的那些人又去找林政委,想让他帮忙说下情,让她们再进去,可是被沈一一拒绝了。沈一一认为规章制定很重要,也就是说信用很重要。当初都约定好了招工的时间,这些人放弃了,现在又想翻悔,那怎么可以。林政委也不好意思再次提出这样的要求。

可现在,由沈妈妈主动提出想再招二人,那正中林政委的下怀。他赶忙给沈妈妈泡了杯茶:“杨蕊啊,你看能不能多一个人呢?上回你们要招五个。可最后只招了四个,这回如果只招二个,那就一共只招了六个,只比你们上次想招的多了一个。所以这回干脆招三个。正好七个,怎么样?”

沈妈妈优雅而坚决地拒绝了:“老林,幸亏上回只招了四个。我们后来发现,四个人就能把这家店给管理好了,说明原来我们多算了一个人。所以这回我们只招二个。那么数字是真正好。”沈妈妈毕竟是有经商的血统在,私人企业,不养闲人的。能最大限度地压缩人力成本的事情,她是很愿意干的。所以哪怕是丈夫的老搭档给不断说好话,她也是一口咬定就这么二个名额,绝不多一个。林政委看沈妈妈意志坚定,他也不好意思再耍无赖,也就只好答应。

可是这回他一把小吃店要招人的事情散布出去,一下子就来了十几个人。林政委看着这一张张热切的面孔,涮这个下来也不好。涮那个下来也有问题,这一下子就为难起来。最后,他干脆想自己也别搞预筛选了,干脆就扔给沈家自己去烦恼吧,看他们最后会做什么决定,得罪谁。

可是他没有想到,沈一一这回根本就不搞亲自招人这一套。刚刚才晋升为股东的那四个人这回被她给用上了。她只要告诉这四位婶婶还是阿姨,这只招二个人。要是招的人最后不能干活,可能影响大家年底分红的。这利益上面,任谁都会六亲不认。这回这以刘婶为首的四个人可认真了。可谓是集体的智慧,最后选定了二人。沈一一看了定的二个人后,也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干脆把招工后培训的活也给了四个人。让她们就按之前自己给定的那一套来训练新人。

可能是人就很喜欢能够教教别人吧,享受一下自己比别人知识多的快乐,所以才会有“好为人师”这句成语。反正刘婶她们的老师做得在沈一一看来很称职的。

这回营区的修建科再做同样的活已经是熟门熟路了,基本上不需要沈一一再到现场去盯着了。唯一工作量大些的就是要把二家铺面的隔墙给打通。这方面人家是专家,沈一一也是绝不插手的。沈妈妈和沈师长呢,基本上也不亲自过问了。一来前面有了先例。二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是任务的层层分解。哪有当领导的事事必躬亲,他哪有这么多的精力呢?

沈一一这回放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又要期末考试了。快放寒假了,做学生的心情一方面是盼着寒假还有过年,可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煎熬。做学生的哪有喜欢考试的呢?

沈一一当然不惧怕考试。考试对她而言,是收割的季节。看到试卷上优异的成绩还有红榜上高高的名次,对于她而言就是一种成就感,是一种享受。可是这次考试对她的煎熬在于,她之前和某位男生的一个约定。

没错,就是乔楚生和她之间的那回事。当初为了把乔楚生拉出那个失魂落魄的情境,她为了保险起见,还在天台上最后和他作了一个约定,如果他这学期能拿第一,她会考虑他喜欢她的事。

虽然她当时还是留了余地,没有把话说满,比如就接受他的感情之类的话,可是沈一一现在觉得,这样一个活口,其实也给了对方以想象的空间,并不能完全把她自己从这样一件麻烦的事情当中摘除出来。当然她也相信乔楚生应该不是那种纠缠不清的人,可始终还是觉得如果不答应他的话,以后看到他会有亏心的感觉。

乔楚生倒是自从那天二人在教室里谈完了以后,不再有那么明显的举动了。但是现在只要是沈一一她们四人组在一起的时候,乔楚生和瘦子他们一伙人总是会和她们不期而遇,好在临近考试,学校里打球的人少了,各种校内活动也不多了,所以更多的是在放学回家里遇见。学校内的路并不长,二伙人也是有各自回家的方向,沈一一总算不用再感到尴尬了。

有时候,沈一一想,要是乔楚生这次没有考到第一名,不是就一切都解决了吗?希望高二的学长们能够发挥给力一点,把第一名给先拿走不给乔楚生机会,那自己就可以不用面对那个恼人的问题了。重生后的她在面对感情上的问题时也习惯逃避了,这和前世女汉子那种快刀斩乱麻的作风完全不一样,有时想来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这个身体原来的个性使然,还是因为对方说实在话也是她前世未曾遇见过的绩优股呢?

只是不管怎么样,这样的烦恼不会占据这群少男少女的思绪太长时间,因为毕竟考试日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正常来临了。作为学期最大的一次考试,学校为这次考试按国家考试的形式准备了AB卷,还让考试的班级都换了教室,每班派了二位监考老师,并在事前把考场纪律反复强调。某些措施其实在沈一一看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重点高中的作弊率比起大学来说要少得多了。高中的成绩的真实性也远远要高于大学成绩的真实性。当然,作为现在就开始的一种演练,如果是为了让学生们从现在就开始习惯高考时的场景,那也算值得。沈一一回忆起来,不管是前世在上海念的高中,还是今生在沈阳念的高中,在这一点上都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在高考前早已身经百战,到时候到了高考考场上能够毫无惧色,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共和国的教育界也算是有志一同了。

大院四人组里,沈一一和林雪算是资优生。而程瑛和刘敏在沈一一和林雪二人的帮助下,现在也可以在年级里挤进前段班了,起码她们的名字在学校公布的红榜上位置是逐渐在上移。程处长和刘参谋长现在对于女儿的成绩是满意之极,连带地对沈师长和林政委也是感激不已。所以,沈一一预估四人对于这场考试应该是轻轻松松切豆腐一般地容易的。

考试下来的结果,出了考场一问,果然程瑛很自屁地说:“这考题怎么除了最后二题都没啥难度啊。”旁边刘敏也是赞同地连连点头。沈一一和林雪相视一下,互相也认为这次大院里又可以多几面红旗了。

不过沈一一真正考完才发现,她其实是多虑了。原来东北的期末考试成绩是要到开学时才公布的,而不是像上海那样放假前一定要开家长会通知家长。

她又获得缓刑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