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军营成长记 > 第四百零一章 奠基

重生军营成长记 第四百零一章 奠基

作者:霍格华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3:5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管小宝当初学习普通话的动机是什么,但是现在开始他将在北京开始一段时间的生活了,那么显然,当初的那个决定这会儿开始起作用了。说是无心插柳也好,说是运气从天而降也罢,反正这会儿沈一一决定再给小宝学习普通话的动力给加上一点油。

“小宝,你既然当时已经向你姐姐提出过要跟着我来内地来,那么就意味着你要开始习惯于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了。这种情况下,不用我说,你都明白学好普通话有多么的重要了。”

小宝点点头,没有作声。他好像刚才说了一句话之后才发现这里周围静得吓人。他对于陌生环境的警觉性又起来了。

沈一一可能是因为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这种大内对于她的压迫感早就过了那股劲儿了。所以她还是以很自如的心情陪着小宝在那里走着。

“不过,你既然已经在香港学过了,而且我还真的得说你的普通话说得真‘叻’!”沈一一开玩笑地用手指一翘,夸张得赞了小宝一记,“那我想你再努力一阵子的话,可能我们就听不出你的广东话口音了。”

能被沈一一夸奖,朱博文小朋友的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这小子早熟。当初被沈一一和彭卫宁给捡回来的时候,说起来还是彭卫宁对他更加怜爱一些。可是这个小子看见沈一一长得漂亮,心里面便很是想与沈一一这个漂亮的小姐姐亲近亲近。彭卫宁大哥当然人很不错,可是小宝还是更希望得到漂亮小姐姐的关注啊!

走了一段路,沈一一看看周围没有什么人,便压低了声音对朱博文说:“小宝,我过两天再给你一组数字,你用你的直觉帮我看一看,给出几组组合出来。我要看看你的直觉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小宝有些发楞,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说起来,这个小子和他身边的其他人都还不知道他身上的那个超能力意味着什么。而也只有在他的超能力上尝到过甜头的沈一一才会对于他的能力如此地信服。

小宝对于数字排列组合的直觉,在沈一一看来。应该就是一种枚举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不是一种正向枚举,而是一种反向枚举。

正向枚举和反向枚举,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有一点点复杂。其实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集市大减价,水果摊上一大堆桃子。有好的,有烂的。但是摊主不允许你挑挑拣拣的,要你一起起底买回家。你妈妈比较贪小便宜,还就真的起底都给买回来了家了。这时,你要是真的要吃的话。就得开始把好的留下,把坏的给扔了。

要是你拿了一个箩,把好桃子一个个都给挑了出来,最后放了起来。这就是正向枚举。而反向枚举呢,就是你拿了一个垃圾桶,把坏的一个个都给挑了扔里面。在这个例子中,正向枚举和反向枚举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工作方法的不同而已。

可是对于小宝的能力来说,沈一一总结下来,他的数字直觉更接近于反向枚举。也就是说。如果自然界的数学规律是越是美妙简单的数字越能正确描绘客观规律的话,朱博文的选择一定是先挑出那些最复杂繁乱的数字组合了。

这样的能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够可以的了。而且完全可以用珍贵非常来形容。虽然有很多人一定会想,要是小宝的超能力是正向枚举那该多好呢?比如几个数字挑出来买张彩票,一下子中了大奖,那该多好!可是这些人就没有想过,要是你列出所有的排列组合之后,有人把不可能的那些组合都给你划去了,那最后剩下的不就是那个一定会中奖的吗?

沈一一就是因为偶然的一试,发现了小宝的这个超能力的奥妙所在了。而对于这个奥妙的发现,直接造成了沈一一的第一笔巨额收入。

可是。这个发现她只是默默地埋在了心里,谁也没有告诉,甚至包括小宝。因为沈一一相信一句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她对于小宝的才能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最多也就是偶而在研究不顺的时候,拿去找小宝激发些灵感而已。可是如果碰上一个心狠手辣又心术不正的家伙的话,那小宝就麻烦大了。所以至今为止,沈一一只是告诉小宝她想要研究一下他的数字直觉,而从没有告诉过小宝她的研究结果。

同时。在过去的二年里,经过沈一一通过武云生不时和小宝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得到的证据显示,小宝的超能力也不是无止尽地可以使用的。他大概一年也就能有二次的发现准一点,效率高一些。如果用了多过二次,那么他的预测也就更加地不靠谱了。也正因为这个发现,沈一一现在使用小宝的超能力都是“省着用”的。除非有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或者是非常紧迫的任务需求,不然沈一一轻易不会去找朱博文。

可是,她在这里这样频繁地和朱博文见面,小宝身上的秘密尽早会被别人给发现了。到了那个时候,小宝的安危还真的是很成问题了。

也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些,沈一一才动了要把小宝给接到北京的念头。不论如何,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自己背后又靠着一棵大树可以乘凉。这样的环境下,小宝的安全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好在小宝的亲人虽然没有发现小宝身上的超能力,但是因为对于沈一一的信任,还有认为小宝在沈一一的身边会更加听话的原因,都同意小宝去到沈一一的身边念一段时间的书了。不然的话,沈一一恐怕需要费老大的劲儿,想怎么能够地朱博文给骗到自己的身边了。

之前萧屹瞻和安竹生两位老爷子都误会了沈一一放弃了最初她发起搞的那个无人机项目了。虽然沈一一这两年来确实没有跟他们主动提起过关于这个项目的任何问题,但是其实沈一一的心里一直在为那个项目做着准备。

这一次是要搞一架真的飞机的,哪怕只是一架无人机,但是他的所有的功能模块,全部都配备了。这可不是上一次沈一一搞的那个动力伞。这一次的无人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甚至在沈一一看来,这一次的无人机的挑战更大。

特别是无人机的控制部分,更加是这一次设计的重中之重。那些光学成像传感器、方向传感器、定位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等等,因为没有飞行员控制,所以对于自动控制的要求更高。而这些具体而微的东西,恰恰是我们国家不在行的东西。

应该说,建国以后,我国的科研事业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可是,正是因为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所以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项目上都给了足够的支持的。这里面,如果不是一些大的,有足够的吸引眼球能力的大项目,一些本来就是起辅助作用的边角料的项目是不可能得到大资金的支持的。

可是恰恰在无人机的项目上,各个功能模块牵涉之多,或者是对于性能的要求之高,远超过只进行过常规飞机研究的研究人员的想象。

而这种在深层次的元件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是大跃进似的口号喊喊,再花钱临时买一点技术就能够很快地提高的。这种东西恰恰是最费时间和精力,需要好好地花时间一代代研究的。而同样因为国家现在的不投入,几乎可以肯定以正常的研究规律,这方面不会有任何进展。

如果关键的零部件都不能够保证,那么无人机就是一个天方夜谭了。也鉴于此,沈一一才没有直接地投入到这个她当初拿出来吸引眼球的项目中去。

相反地,她在做很多在安老和萧老爷子看起来不务正业的事情。她似乎离飞行器,离空气动力学越来越远了,一直在忙碌于她所在的那个电子方面的项目。明里暗里的,两位老爷子也没有少责怪过沈一一这个小妮子。

可是沈一一并没有为自己辩解什么。她只是笑笑,然后转身继续就忙着自己的事情去了。弄得二老开始都觉得她在敷衍自己了。

沈一一相信,说得千好万好,不如拿出来好好现一现,一切都不言自明了。她所在忙碌的控制器和传感器等等,有哪个不是未来可以用在无人机上的呢?有了这些零部件之后,无人机项目才不至于在发展到后期才发现,原来因为自己的零部件的技术性能达不到,这个项目无法实施了。

所幸,正如之前她和王凯分析的那样,现在的几个小部件已经都可以投产了。这些东西的应用场所,可以是她和朱伊娃一起合作的那个自走平衡车的项目,但是更可以是她当初曾经想和几个老爷子一起搞的那个无人机项目。当然,对美国人而言,沈一一是不可能让对方知道自己在研究一个可用于军事用途的装备的。

PS: 因为出国一趟,对面的条件实在恶劣,弄得我生病了。鼻涕喷嚏不断地出来,弄得没有写作的状态。对不起大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