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军营成长记 > 第三百一十六章 解释

重生军营成长记 第三百一十六章 解释

作者:霍格华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3:5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到沈一一这样一副意志坚定油盐不进的态度,安竹生和萧屹瞻二位老爷子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似乎按两人在火车上商量好的方式走,这个剧本现在走不下去啊。

关键在于,沈一一这样子说的道理也是句句在理的。这让二位老爷子都很难继续坚持下去反驳。

按照我国的科研体制,如果国家就某个科研课题立了项,那就意味着把这个课题的专有权或者说研发权给了承研单位。这就好比生小孩之前要有准生证一样,一个课题的立项就相当于确定了这个技术的父母是谁。哪怕这个课题的承担单位最后得到的结果并不是最好的,但反正这个课题所对应的技术的归属就这么确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家不是这个课题立项时承研的单位同样投资研发这个技术,哪怕是研究出来了,但这样的成果却没有办法推广应用。这一点在与国防相关的课题上尤为突出。因为国防工业在国家的手里头捏着不放哩。可是这样的技术如果研究出来了却得不到应用,那是要把这个技术放在文件柜里头积灰吗?更重要的是,民资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研究出来的成果要是不能应用就意味着收不回投资,那就更意味着投入的钱打水漂了。这样的蚀本生意,已经很熟悉沈一一那种小财迷的性格的二位老爷子怎么会指望她会同意支持呢。

萧屹瞻老爷子忽然就叹了一口气:“唉……所以一一你这么几年来一直不和我们联系,其实是有一点在埋怨我们是吗?特别是对我有意见,觉得我不应该把这个项目给立项了,是不是?”

沈一一摇了摇头:“当然不是。其实我很能理解当时您想把这个项目立项倒不是为了你们自己。你们其实是想帮我的。而且你们愿意立项也意味着你们对于这个项目的看好。”

沈一一这一点倒是没有说什么违心话。她是真的这样想的。正像上面说过的那样,如果不立项不编列计划的话,这样的技术是不可能运用到我国的军事装备上去的。而正是对这一点非常了解,萧老爷子才会因为对于这个项目的看好而动了要申请立项的脑筋。他是一个热爱军事装备的人,如果自己看上的好技术好项目,不能够被我军运用,那他是会特别地难过的。

“我三年没有和你们联系的原因。说起来也没有那么复杂。我说我其实是因为学习太忙,所以忙起来就忘了和你们联络,你们相信吗?”

安老爷子和萧老爷子都笑了。这是想骗谁呢?谁会相信会有整整二三年的时间,自己会一点不被想起来呢?连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吗?这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吗?

看见二个老爷子果如自己所预计的那样。对地自己的说明并不采信,沈一一也没有办法,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的事情,于她却是事实。她这三年来是真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业的学习和准备当中去,真正做到了心无旁鹜。可以说。家里面后来坚持要她搬去和爷爷奶奶一块儿住,有相当的原因也是因为怕她学习太投入,最后会把自己的身体给搞坏了。让她一周里不要每天都住在学校里就是为了要让爷爷奶奶能够就近看住她,不让她过度学习。

“我不骗你们。你们也知道,我进了一个几乎是没有基础的科系,学习的是电子技术。在物理这样一个男生占有传统优势的科目里,我作为女生,面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领域,如果不是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怎么可能能够学得好呢?”她试图让二位老爷子理解她所面对的艰困局面。

这样的解释听起来就有些象模象样了。二位老爷子都是从学霸过来的。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深知,在外人看来似乎轻而易举就能在学习上取得某种优势的他们,在看不见的背后却付出了更多的专注和汗水。他们相信的是,知识的花朵终是要有辛勤的汗水来灌溉。而沈一一所给的这个理由,在他们的角度也没有十足的理由来辩驳了。

安老爷子叹了一口气:“所以说啊,你为什么去学什么电子啊。要是你还是在学航空发动机,那怎么样总不会连打一通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吧。”而且如果研究发动机的话,那他一定也可以抓着沈一一再一起讨论一些专业的问题了。

沈一一看看虽然没有像安老爷子那样把话给说出口,但明显也是这样在想着的萧老爷子,想了想还是干脆一次把话给说透吧。

只是正当她想要说话的时候。王凯已经把车给停到了二位老爷子下榻的招待所了。虽然老爷子们都是前来开会的,但是一般而言,会议的第一天,会务组给安排的是报到的时间。老爷子们在会务组登记报到,领了房卡以后,还是不放沈一一走,一定要抓着她把他们想谈的事情给谈出一个结果出来。结果沈一一只能让王凯先开车走人。她可不想让王凯有光明正大的翘班理由。他的最大的任务在这个时候是要给自己赚钱的。

和罗宇一起来到了萧老爷子的房间坐下,沈一一对着萧屹瞻和安竹生老爷子说:“二位老爷子是否对我为什么要去念电子科系感到有些奇怪,甚至是不能接受?其实我这样做是因为我还没有放弃过我之前跟萧老所讲的那台无人机。”

二位老爷子听到沈一一这样的话。心里有一点觉得沈一一有点扯了。这其实不念航空或是航空动力,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他们二人对于航空事业少了这样一个小天才,心里头是会有一点点可惜,但是他们还是懂得要尊重别人的自由选择权的。可是沈一一这小丫头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被自己刚才的气势汹汹给吓住了,居然把她念电子科系和那个无人机给联系上了,那可是有点胡说八道了。

没有等二位老爷子说什么,沈一一就接着讲道:“二位老爷子也都知道,其实我当时画出来的那个机型,在气动和动力方面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地方,都是挺常规的设计。即使是我国一直不是很发达的动力的部分,我想拿出一台涡桨或是涡轴发动机来也还是并不是十分困难的。真正难的是那个无人的部分。”

“无人机,就意味着这架飞机在控制、通讯还有感知方面都对于元器件有着划时代的要求。而相对于气动还有动力这二个方面,在电子技术上我们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更为巨大。可是我之前在这一块却没有更多的涉猎,基本处于问道于盲的状态。而如果没有这一方面的知识的积累,我又怎么能够从总体上对于我们的设计路线和设计水平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呢?”

“也正是从这一个出发点出发,当谭老师问我想念什么专业的时候,我才跟他说我要学习微电子。因为我要补上在这一方面的我的知识短板。也只有这样,我在未来设计和学习飞行器的整体设计的时候,才有可能在总体性能上给出一个科学的判断。而谭老师当时并没有问我为什么,直接就同意了我的请求。而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学了三年,可以说,我现在可以很自信地对你们说, 我并不后悔于这个决定。”

看着沈一一那坚定的目光,不单单是萧屹瞻还有安竹生,甚至还包括会在一边的罗宇,这会儿看向沈一一的眼里,都有着掩饰不住的欣赏。是的,沈一一说的没有错。如果说气动上还有动力上的差距其实不算大的话,那么在电子和控制方面的差距那就真的如同沈一一说的那样,离开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更远了。要知道新中国的电子事业源自于苏联。而老毛子的技术从一开始就和美国人走了两条路。如果说美国人电子技术走的是科学之路的话,那俄国人的电子技术就是走的魔法之路。他们总是能够用一堆难以想象的材料制造出一种难以启及的效果。那个不锈钢制米格战机上的电子管和磁控管能够把跑道上的野兔给烤熟了的故事就说明了这样一种带有魔幻色彩的剑走偏锋的技术能够有多么大的戏剧张力了。

而源自于苏联技术的中国电子工业,此时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那就真的是众人皆知的大了。除了沈一一,大概这个时代没有人会相信,只过了短短的十来年的时间,中国的电子技术水平就会超过他们当年的老师,向世界电子工业的霸主美国发起了冲刺。从这个角度看,沈一一那把电子技术列为无人机的最难点的理论是正确的。没有了自动的控制、探测和通信技术,无人机是不可能飞得起来的。

于是,虽然对于这样一个天才学生去投考了电子专业还是心有不甘,但对于给出的解释,二位老爷子都接受了。因为他们明白,无人机项目上,离开了电子,这个飞机也是飞不起来的,也就更不可能达到他们所希望的那种未来的优秀实验载具的水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