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好贤王 > 第971章 还有百济的事儿?

大唐好贤王 第971章 还有百济的事儿?

作者:君子六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0: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知道,当初隋末动乱,狼烟四起,中原世家在产业上受到的损失,可谓巨大。

而窦氏作为千年门阀,家大业大,显然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于是太穆皇后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便开始寻找合适的番邦商人,让他们成为窦氏在异国的代言人,拿着窦氏给的启动资金,开始在其本国经商。

所以,西起波斯,东至高句丽,北至突厥草原,南至昆仑州,都活跃着窦氏的影子。

而这些人,则为这些年里,为窦氏积累出了惊世财富。

不过可能就连太上皇李渊都想不到——当初太穆皇后做这些,除了是为了帮助他起事,再者便是想给自家留条后路。

但谁曾想,时过境迁,这一切最终的受益者,成了楚王殿下。

所以,楚王殿下是真没有要阴阳怪气的意思。

可架不住李二陛下他要多想。

“观音婢……你瞧瞧……你瞧瞧那个竖子!!”甘露殿内,李二陛下气急败坏的将手里的书信拍在了桌上:“这个混账玩意儿!他一天不气朕是不是心里不得劲儿啊?!”

“陛下,这话从何说起呢?”长孙皇后闻言眉头微蹙:“这自古以来,儿女成婚,都是做父母的出钱出力,咱们皇家更应如此。可是如今宽儿成婚,非但不用我和陛下为此操劳费心,还转手送了这么多的银钱,陛下缘何不高兴?难道说,是宽儿送钱送出错儿来了?”

“唉……不对……”李二陛下闻言先是一愣,随后便察觉出妻子的情绪有些……不太稳定:“观音婢……你今天这是怎么了……”

“妾身高兴啊……”长孙皇后闻言眨了眨有些湿润的眼睛:“宽儿幼时还在襁褓中,便离开妾身这个娘亲,独自在陇右长大……后来,即便是来了长安,也是凡事靠自己,靠窦氏庇护,妾身能为这孩子做的……如今想想,极少极少……反倒是这孩子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其实都事事为妾身着想,处处敬着妾身,所以……二郎,你说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李二陛下看着越说越激动的妻子,他意识到,如今关于李宽的种种话题,已经渐渐成为了他们夫妻都不愿触碰的禁忌。

“陛下,”长孙皇后见丈夫不说话,于是她干脆捅破了那层模糊的窗户纸:“妾身想问您,如果今日送这些银钱给您修建襄城宫的,是您其他的儿女,您难道也会觉得他们这是在嘲讽您?”

“我……”先前因为此事,即便是面对能言善辩的魏征,都没有语塞过的李二陛下,当下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几个月前,兕子突然找到臣妾,说她的二哥教会了她一首诗。”长孙皇后说到这,先是停顿了了会儿,方才缓缓道:“春还芳草碧,子长赖母力。草色有枯荣,母恩无终极‌。”(注1)

这首《春草词》,本来是兕子小公主在跟二哥玩“大富翁”的游戏时,掷骰子运气不好,跳到了“陷阱格”,受到惩罚后没办法,才被迫跟着二哥学会的。

可是当她在长孙皇后念出这首诗后,后者的反应,显然是年幼的兕子所不能理解的。

可兕子不能理解,李二陛下却能理解。

李宽终究是不忍母亲为自己伤神烦忧,所以他选择用这样一种委婉的方式宽慰母亲,同时也是一种自我的和解。

“陛下,”长孙皇后在念完这首诗后,见对方还是不说话 ,于是她便继续说到:“妾身在宽儿离开长安以后,便时常回想起从前,于是这才发现——原来许多事……宽儿他不是不懂,只是不愿去想,去深思——他从小……被祖母保护的太好,可是等他被您回长安后,他已经能感受到那种落差……只是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开口言说罢了……”

“朕明白……”李二陛下闻言沉默了半晌,才艰难开口道:“可是朕也有朕的苦衷……”

“陛下能有什么苦衷呢?”长孙皇后闻言苦笑一声:“无非是您心中最初的那份愧疚,变成了如今的一直愧对——左右宽儿已经与您形同陌路,所以您就不妨将猜忌,将愤恨贯彻到底!可这真的是一个父亲该对儿子有的态度吗?!从前太上皇对您……也没有这样过吧?是,太上皇的确是有过偏心,可是他当初若是跟您一样,那么眼下,或许除了宽儿,咱们家的人,只怕都在九泉之下团聚了!甚至兕子和稚奴,都不会出生……”

“你也说了!”李二陛下似乎被妻子提及了痛处,于是当即冷声开口道:“就算父皇他出手绝了我们的生路,宽儿他有窦氏庇护,也能活下来——连你如今都抱有这样的认知,那么你说说,朕能不忌惮他吗?!”

“这是两码事。”长孙皇后闻言当即板着脸答道。

“这其实是一码事……”李二陛下闻言叹了一口气,随后只见他站起身,大步走向殿外:“可惜在你眼里……是两码事……”

-------------------------------------

虽然这次帝后的谈话算是不欢而散。

但是这对国朝来说,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襄城宫,李二陛下不打算修了。

当然,巡视洛阳的计划,也被搁置了。

不过这这两项决议的取消,却跟楚大王没太大关系。

因为就在贞观十四年的夏天,新罗传来急报:高句丽大军正在向新罗边境集结,试图进攻新罗。

收到消息的李二陛下,想也没想,便发出圣旨,让高句丽退兵。

而高句丽那边的回信堪称毕恭毕敬:天可汗您误会了,我们只是在正当的在边境加强防御,不过您都发话了,那么我们撤军便是。

高句丽撤军了吗?

在泉盖苏文给李二陛下的国书上,高句丽是撤军了。

可是……

两个月后,新罗派出的上百信使,冒着性命危险穿越了封锁,将一封绝望的求援信送到了李二陛下的案前。

上面的内容很简短,却是新罗女王发出的血泪控述:高句丽联合百济一月攻下新罗四十城,如今新罗全境,即将沦丧敌手,还望圣明的天可汗为他最忠实的臣子主持公道!

“嗯……等等……”彼时正在琼州准备拜堂成亲的楚大王,突然皱起了眉头:“战争突然提前……本王可以理解,但是这里竟然还有百济的事儿?”

它是真没挨过本王的揍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