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汉武帝! > 第 157章 消弭

家父汉武帝! 第 157章 消弭

作者:智者的土狗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0: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在看来,我还是小视了。”

东方朔平静的话语下,是深深的忌惮。

毫无疑问,

一切事都因度田起。

太子进没说什么,父皇病倒,他走到前台都能感觉到倾天的压力扑面而来,

仿佛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丞相长史边通冷哼一声,

“遇山开路,逢水开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纵使圣明如文皇帝,在朝中也是步步惊心,

陛下立大志,行大事,怎会一帆风顺?殿下,不要怕了,被邪风压倒,他们鼻子灵着呢,闻到您有一丝怕了就更来劲了。”

边通透着怨气和烦躁混在一起的劲儿,

霍光找他前,他还什么都不知道,最近一看这些事,他隐隐有些明白了,他与桑弘羊的为政观点相同,

国家至上,王权至上,见有如此多逐利大于忠义之人,边通就气得两眼发直,

东方朔淡笑,

“边长史说得对,殿下也不必太介怀,世间事有阴便有阳,有正便有邪,有叛臣贼子,自有忠正之臣。”

“东方大夫,我记得了。”

边长史似嘲似讽,

“东方大夫为大儒出身,偏信了那群疯子的学说?始皇帝独信阴阳五行家而亡国,此下流之说,不可与正学相比。”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东方朔望向太子进,“殿下可知,陛下迁都之意?”

不等太子进开口,东方朔自顾自说下去,

“关中地为长安所在王畿之地,

西楚霸王与高皇帝有约,先入关中者王,关中为天下最肥沃处,于天下三分之一,民不过十三,论其富,十居其六,

坐关中可撼动天下,

高皇帝先入关中,楚霸王与项伯不愿将泾渭两河划给高皇帝,言巴、蜀亦是关中地 ,划巴蜀于高皇帝,高皇帝天命所归,坐拥天府,虽不如泾渭,仍能争夺天下。”

边通皱眉,不知东方朔此时和太子说这些是何意。

太子进不解道,“那长安如此肥沃,周遭群山扞关,父皇为何还要迁都?”

东方朔叹服道,

“陛下迁都,为千秋之业,其中得利非三言两语能说尽,朔只与殿下您说一处。

关中巴蜀、汉中,为汉家王业之地,自汉立国,关内、关外自有高低,两地人不可擅自往来,关中出关外,关外如关中,所要文书是最难的一种。

不仅如此,依汉律所书,关内金、粮、铜、马不得出关外,

楼船将军杨仆平朝鲜有功,太上皇分其关外食邑,杨仆以关外侯为耻,自请命食邑少三一,转封关内侯,最终如愿....

诸事如此,殿下,您可知了?”

太子进并没有二弟一点就通的聪颖,但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自然听明白了,

“关内、关外....您是说天下仍未大一统?”

边通在旁悚然,脸上动容。

东方朔点头,

从地理意义上,诸侯国是割据势力,推恩令和霍去病剿叛并行,才算是堪堪扫平诸侯国,

前后不过几年功夫,诸侯国在行政上是消失了,而其留下的痕迹,却不能轻易消弭。

另外,却如东方朔所说,

关中、关外是两个世界,

关中人与关外人享受着不同的政治待遇,除了关内关外,还有着南北差异,

刘据迁都其中一途,是要消除关中的特殊性,所以因皇陵而生出的反叛合情合理,他们从汉立国就享受的特殊待遇都没有了,

消除关内特权这件事,在历史上,一直到东汉才算完成,也是通过迁都的方法,刘据将此进程提速了最少一甲子,

“陛下所行,是为了真正的天下大一统。

齐地度田,为何时度,时不度?”

边通更是变色,他便是齐地出来的官员,为齐地共举,身居高位,位列丞相之下,东方朔如此明晃晃的说齐地度而不度,东方朔敢说,边通都不敢听!

太子进觇向边通,

“东方大夫请讲。”

太子进对东方朔充满尊敬,东方朔一针见血、力透纸背的本事,甚至不输霍丞相,

说来,东方朔不被刘彻待见,除了政见相左外,某种程度上来说,东方朔处境和杨修相似,

杨修懂曹操,东方朔懂刘彻,他们比领导自己还懂领导,

东方朔更甚于杨修,杨修是暗戳戳的嘲讽,东方朔直接贴脸开大,

刘彻建甘泉宫,东方朔嘲讽他,刘彻要杀乳母,东方朔又嘲讽刘彻,刘彻没杀他都算是宽宏大量了,

“除海贸缘由,迁都至此,他们忌惮卫、霍将军将兵征伐....”

地利是相对的,洛阳无险可守,别人攻打他容易,可借着更便利的水道,卫、霍神兵天降更快,

“除此外,诸郡县都满意如今的天下形势。”

边通面有所悟,不禁对东方朔侧目,

关中、关外的特权因陛下消弭,

海贸通商因陛下兴旺,

所以,他们才显得如此进退两难,他们离不开陛下。

可偏偏度田又是最伤害的事,

进退之间,他们都要被拉扯疯了!

东方朔早就看明白了这事,心里更敬畏陛下,看明白是本事,能造成如此局面,则是通天的本事,

无敌,是何意?

天下人都不想和你为敌。

同利者有同好,

刘据一边撩拨着你,一边又慢慢的温水煮你,

知情却没办法反抗,被刘据搞得痛并快乐着,

要是直接干巴巴的度田,反叛只会比现在更凶狠,

从文帝许兼并,不过两世,可这道理和农家相同,农家邻里间,爷爷辈的借了个锄头,爸爸辈可能知道这锄头是借的,可等到儿子辈呢?

他一出生就看见家里有这个锄头,这就是他家的锄头。

土地也是一个道理,嘴上都说土地是国家的,可这地世世代代都是自家种的,谁管你说是不是国家借的,早就成自家的了,

度田在豪族眼中,无异于抢劫,

边通暗道,

“为何东方朔要在如此时机说这些事呢?是说于我听的吗?”

望向东方朔,留意到东方朔看太子的视线,边通恍然道,

“原来.....是东方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教育太子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