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汉武帝! > 第 154章 玄旗绛天

家父汉武帝! 第 154章 玄旗绛天

作者:智者的土狗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0: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翁,您为何不在朝呢?”

一直以来,刘德心中困惑。

其父刘辟强,整日说这不好那不好,几任皇帝请他出仕,他还不干,

刘辟强觑了儿子一眼,

“刘彻一脉太恶,这爷俩在史书留不下什么好名声,为父不与其同流合污!”

刘德:“.....”

“无论此前如何,少府是在这一朝没钱的,要找刘据寻出办法,等为父喘口气,势必要进宫讨个说法!”

刘德:“陛下染病,阿翁,您别再去给陛下添堵了。”

“什么叫添堵?我看你胳膊向外拐!

为父要修出煌煌巨著,没有侍人照顾,为父要耽搁多少功夫?你有出仕的想法,我如何不知?

只是去刘彻儿子朝中效力,不如留在我身边修书,后世经史留下你我父子之名,岂不是快事?”

刘德欲言又止。

耳濡目染,整日听他阿翁骂刘彻、刘据,刘德对这两位皇帝也没什么好印象,

可等到见过当今圣上刘据后,刘德想法些微有些改变,

看事情的角度变化后,再听刘辟强的话,便经不起推敲,

为何不出仕暂且不论,

你不能总算拿碗吃饭,放下碗骂娘吧,

况且,

刘德想到,

“这二位皇帝外战频开,内部识有叛乱,但也算极稳定,再上一次国内的大战事,都要追溯到七国之乱了,

若没有如此稳定的时局,恐怕阿翁修书都没法修。”

客观来说,

刘彻做得很好,刘据做得更好。

可就算如此,还要被刘辟强挑刺!

用他,他不出,

不用他,他口嗨没完,

最没办法,

刘辟强资格老,辈分高,名声大。

一时间,谁也整不了他。

见儿子不应,刘辟强怒道,

“你趁早断了出仕的念头!我是绝对不许!”

........

灞营更远处

夹在洛城与洛水间,队列严整的列着七支兵马。

除虎贲营外,其余七个校尉俱全。

在长安时,八校尉进驻从长乐宫到上林苑一线,迁都洛阳后,除最近的虎贲营,其余都被清出了城外。

其中几个面孔熟识,

平灭窦家的射声校尉杨仆。

袭杀安息使者的长水校尉燕仓。

还有频频立功的胡骑校尉路车儿。

八校尉虽称为校尉,但与如骠骑营军中的高不识等校尉不同,八校尉是正经的二千石,受皇命直辖,地位仅次于大将军,与众位将军平齐。

各支军马是全新的,

倒不是说其骑马打仗的军种新,他们新在制度,八校尉兵马都是募兵制,是职业军人。

在周代前后,军人是只有贵族才能当的。

国野分治,

国人当兵,野人种地,

后来分封制下,领土开辟越来越大,只靠国人当兵,兵源不够了,便允许一部分野人当兵,春秋时期战争频率远比战国时期要多,在这种绞肉机一样的损耗下,国野之分消失殆尽,

是个男人就可以当兵。

再到秦时二十军爵制,杀敌和战功绑定,秦兵个个争先杀敌,更没有了入伍的禁锢。

但这些兵马本质上还是农民,

立下军功,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土地,回家种地。

刘邦立汉,第一时间就解了兵马,让其回家种地,汉时轮戍,每年要当几个月的兵,可以说是全民皆兵。

刘彻所建立的八校尉则不同,

他们不是农民,是纯粹的战士,他们没有退伍种地的想法,由国家出资养着,

是无情的战争机器!

只是,八校尉兵马鲜少参与外战,最好的都留在京中,剿灭一些叛乱抬手就灭,对其的战斗力难以估量,

所以,在刘据政变时,霍去病第一时间就要控制八校尉。

不夸张的说,这八支兵马就是大汉最强的。

寒风卷过,吹皱结着碎冰的洛水,裹着寒气拍打在凛凛“汉”龙文红边大纛上,寒风想着戏弄人群,往下猛地一扎,被冲天的杀气给顶了回去,

七支兵马肃穆,

玄甲耀日!朱旗绛天!

大纛下,大马金刀立着一将军,

上身着贴金银薄玄鱼鳞甲,腰以下垂活络甲札腹甲,

右手扶金剑,左手托金印,

头顶戴武弁大冠,

此人是刘彻朝食两万两千户的长平侯,当今圣上舅父,

卫青。

天上从东来是白云,从西来是黑云,

两丛云对着顶,

被地下杀气激起的寒风无处可躲,被两丛云挤散,天地闷得很。

前大将军卫青能调度天下兵马,却没带过八校尉,八校尉只知大将军地位天高,却没受过他军令。

射声营有七百人,离卫青最近,

射声二字,意为不需用眼,冥冥之中有声,便可以射中!

李广曾说,若能带射声营灭胡,此七百人足以建功,

射声营的选拔极为严格,

与想象的士兵入伍,或是地方将军挑出军中优异者不同,

这七百人是被皇帝面试过的待诏士人,又取其中最优异者,过金马门任官,

也就是说,

射声营七百人的底色不是武人,而是文人,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是射术全天下最优异的七百人。

成为了职业军人。

个个都是边军校尉、丞司马之资,却只在射声营中任一士兵,

精锐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射声校尉杨仆无奈道,

“卫侯,您已不是大将军,无权剿我们的兵符,而且就算是大将军,我们也不受大将军调命,您就别难为我们了....”

卫青觑了杨仆一眼,

“你此前随路博德出兵过朝鲜吧。”

“是,卫侯。”

“我记得还有个叫荀彘的,你们都是一起去的朝鲜吧。”

提到荀彘的名字,射声校尉杨仆面色一暗,

荀彘善驾车,随大将军卫青出兵打过匈奴,算是卫青的门生。

可杨仆和荀彘却不对付,

不知二人在朝鲜生出了什么事,荀彘将杨仆缚回京城,刘彻断俩人的案,杀了荀彘,赏了杨仆,杨仆此事后就成了射声校尉。

“是,我们都在元狩三年受命出征朝鲜。”

卫青眼睛一闪,

暗道,

“元狩三年,倒是发生了不少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