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八十四章 雍正给弘历的惊喜

老十三和老十六连酒都没喝,依旧一声不吭,低垂着头。

弘历明白,这不能怪他们。

除非是他这种来自后世的人,不然,作为清朝贵胄子弟的他们,很难接受乃至理解雍正这种想法。

要知道,历史上,地主官僚为救大清,即便是整洋务运动,满洲贵族里除恭亲王这些少数人外,大部分满洲贵族,连洋务运动提倡的“中体西用”变法主张,也是不支持的。

而他们能保持沉默,不挥袖而去,已经说明他们内心有所认同了,只是可能主观上还在抗拒,也或者说,还在思考这样对还是不对。

弘历却有些怜悯雍正。

因为他清楚,雍正注定会是这条路上,最孤独的人。

无论如何,现在谈新的民族意识,谈各族皆是中国之民的时候还早。

在现在,一个满人皇帝,想让这个多民族帝国真正统合为一族,是真的在违拗天下地主意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在强行给自己上难度。

很可能,会里外不是人。

满汉官僚地主都会反感他。

何况,雍正内政虽然还不错,但军事上却有跟校长一样的毛病。

所以,他完成的效果,还会不如成了天可汗的唐太宗。

毕竟,唐太宗是真全能。

不过,弘历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便雍正全能,其实也实现不了他想让大清国祚永久的目的。

即便大清将来有人愿意君主立宪。

可历史已经证明,大清就不可能君主立宪成功。

没办法,这片土地上的地主官僚势力太强大了。

满蒙权贵和汉人地主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特权,真让立宪制的大清人人平等。

而只靠帝王个人能力,也实在难以抗衡这么庞大的地主官僚势力。

何况,帝制本身还不能保证每一代皇帝都足够英明。

所以,在西方已经迎头赶上的背景下,不全部铲除地主阶层,实现不了新中华的崛起。

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历史上,慈禧也算精明,也避免不了这一切。

帝制在这片土地上的确已经进入了死胡同。

即便满清在努力修正历史上历朝历代存在的所有问题,也改变不了整个帝制要被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抛弃的命运。

别说满人,历史上,连汉人精英想复辟帝制都成了黄粱一梦。

而弘历清楚的是,也正因为地主势力强大,所以历史上的大清皇族结局也没那么惨。

毕竟,保皇派是不少的,包括汉人士绅中,不少也愿意为大清效忠。

连大才子王国维都心心念念着大清,乃铁杆的保皇党。

别的人请他去清华任教,他不肯,还是溥仪劝了他后,他才以遵从皇命为由去了清华。

可见,信仰君命乃天道的人,即便到清末也有不少。

所以,由于各种原因,地理上以南北为区分的新旧势力会最终为了大局而和谈。

那样,被旧势力大地主拥护,而不在乎族别的爱新觉罗家会没那么没体面,至少不用像崇祯一样吊死在煤山上。

但他不会对雍正说这些,也支持雍正做这样的努力。

对他而言,雍正这样做的最终结局如何?不重要!

重要的是,雍正这样做是既缓和民族矛盾,也缓和阶级矛盾,利于他将来当皇帝后当一个更畅意更安逸的皇帝。

总之,雍正这样做的贡献,可能对大清本身而言,不会改变其结局,只会延长其国祚,但对弘历自己和整个多民族统一帝国将来融合成新族而言,确实有意义。

所以,弘历愿意看见雍正多做一些这样有意义的事,而他将来,也能以此为基础,为将来的新多民族国度打一一个更好的基础。

毕竟,他是来自后世的人,会不自觉的为将来新中华考虑。

……

……

“四哥,你说的对,我大清立国之初,所造的杀孽太重!”

“既是私下里几个兄弟子侄说心里话,我老十三也不为祖宗们遮掩。”

“我爱新觉罗家要坐稳江山,是得立些大功大德,最好是汉人王朝都没敢做的事,也能做几件。”

胤祥最后还是开了口,一手拿着酒杯,看了看楼外的朱阁宫墙。

而胤祥说后就喝了一口,看向雍正:“可我还是那句话,这样一来,四哥你自己可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我自己无所谓!”

雍正摆手,看向了胤禄。

胤禄双手捏着酒杯,咬牙站起身来:“四哥,没什么说的,你无论怎么做我都支持你,何况,我是汉家女子生的皇子,也愿意支持四哥这么做。”

雍正颔首。

不过,雍正没有问坐在这里的弘历,只在胤祥和胤禄由弘历送着离开后,他才立于楼阁上,问着弘历:“你是怎么想的?”

“阿玛,儿臣是支持你的。”

“儿臣就等您的内务府官办银庄出现,儿臣好为自己的佐领贷款,兴其旗产!”

“另外,儿臣请求,阿玛改制归改制,别坏了我大清武功。”

弘历这时回答了雍正,也暗示雍正,他将来也要立大功,但他的立大功会以对外为主。

他相信,雍正改制后,只要还想维持大清这个帝制王朝的根本秩序,大清内政方面就没多少可改的了,再改就真的只有自己革自己的命了。

雍正明白弘历的意思,所以笑了笑,就点了点头:“好!而且,阿玛现在就给你承诺,在整兵备战上,发展自己的旗产上,你想怎样就怎样!”

“谢阿玛!”

弘历心里大喜,忙拱手致谢。

雍正则笑着说:“先别急着谢,还有一件事,你去办吧。”

“请阿玛吩咐。”

弘历忙拱手请旨。

雍正道:“朕给你准备了一笔钱,放在东暖阁宝座所对几案上的匣子里,你拿了去户部替你的十叔把欠国库的借款还了,以你自己的名义,然后拿着凭据去把你十叔劝回来。”

“嗻!”

“儿臣这就去!”

弘历心里更加开心。

坦白讲,不管雍正对别人多刻薄,但对他的确是无微不至,主动给他喂对权势王公雪中送炭的机会。

在很多宗室都不帮助老十的时候,弘历自己去帮老十还款,无疑会很收老十的心,也会让很多同情老十的宗室对他产生好感的。

明显雍正不想在这个时候去与宗室王公妥协,去博宗室王公的好感,但是愿意让弘历去的。

弘历也就拿了一沓会票去户部还了款,然后就往护国寺走去。

而在去护国寺的路上,弘历倒是遇见一起纠纷,有一群壮汉正在暴揍地上的几个商贩,这几个商贩所贩卖的货物也倒了一地。

有个太监正坐在对面的茶楼上,叼着烟斗,用公鸭嗓大声叫骂:“给我往死里打,不打死个人,他还会继续欠摊费!”

弘历这时给李玉递了眼色。

李玉这时打马向前,骂道:“瞎了你们的狗眼,在我们四爷面前弄动静!”

“住手!”

这茶楼上的太监忙喊了一声,就立即跑了下来,跪在弘历面前:“奴才是九爷门下太监何玉柱,不知四爷今日要路过这里,坏了四爷的观瞻,奴才有罪!”

“让他们滚开!别耽误我办正事!”

弘历吩咐了一声。

何玉柱答应了一声,就挥手让他手底下的人都走开了。

而那些被打的商贩倒因此捡回一条命。

弘历知道,老九底下的人惯爱在商业上兼并产业、扩张利益,也收养了不少商贾当门客,所以有人仗着他的势力欺行霸市的情况也不少。

而他也懒得亲自出马,因为他眼下是最清楚老九即将因为不肯让利而被雍正收拾的人。

老九手底下的爪牙,会最先逃不过雍正的处置。

御史言官会很快就要把老九门人的罪,不管大小,一股脑地往上报。

弘历只在来到护国寺见到老十后,才下了马,朝老十这里走了来,向老十扎千请安:“十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