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弘历管教后,雍正已老实!

弘历对此不足为怪。

因为他清楚,只要不涉及到他在外的颜面,雍正就很愿意被人以关心的名义进行责备,也能接受别人在他面前耍性子。

所以,老十三在雍正面前,其实素来比老八、老九这些还要敢责备雍正,但雍正反而觉得老十三很好。

反倒是老八、老九,在雍正面前,因为不怎么注意雍正那在乎颜面和敏感的心理,也就容易被雍正感觉到敌意。

比如,历史上,老十四在初次见雍正而不跪时,老八因为训饬老十四,说老十四应该给作为皇上的雍正下跪,而被雍正在事后认为,老八是在故意宣示他比自己更有威信,而能使老十四折服,而不觉得,老八是在为他责备老十四。

而老九在历史上于雍正面前,当着众人的面,对雍正盘腿而坐的事,更是被雍正记了很多年。

现在,弘历要是让雍正别因为着急多要子嗣而不顾身子,反而会被雍正认为,他也在讥讽其子嗣不多的事。

所以,弘历直接不提,只是让雍正好好吃饭。

而且,弘历把几样油重盐重还生冷的菜放得很远,不准雍正去碰,且对雍正说:“阿玛,以后早膳清淡为主比较好,这几样换了吧!”

雍正点头。

但他没吃几口,就又去拿奏折。

他似乎更喜欢通过奏折这种文字的方式与人交流,来排解孤独。

尤其是好听肉麻的话,用文字表达对他而言,比用语言表达更容易。

但弘历这时拿住了奏折:“吃完再看!”

雍正只得收回手,继续吃饭。

一副“已老实”的样子。

苏培盛在一旁忍不住偷笑,心想这四阿哥是真把自己主子给拿捏住了。

不知过了多久,雍正终于用完早膳,就急不可耐地拿起了奏折。

只是,雍正一拿起奏折就拧起了眉头,脸色阴冷如冰。

“阿玛,您怎么生气了?”

弘历问了一句。

雍正道:“宗人府奏,你八叔请旨,让那个女人去陪他!”

“他年轻格格不要,偏要那妒妇去陪他,他对自己的子嗣问题一点也不上心是吧?”

“他这是不孝!”

雍正说着就把奏折往桌上一拍。

啪!

神色冰冷。

“还是故意气朕,明知道朕厌恶郭络罗氏,他偏请旨让那妒妇去,他这险恶居心,昭然若揭,是不忠!”

雍正一脸急躁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显然,老八的这个请求是真把他气着了。

毕竟,雍正最恨老八的地方就是,他太把八福晋太放在心上,但凡,老八不提八福晋,雍正此时也不至于这么抓狂。

弘历也不知道老八是真和八福晋伉俪情深,而即便被圈禁也希望八福晋能跟他圈禁在一起,还是真的故意气雍正,逼雍正直接整死他,而真如雍正自己所说,好让雍正自己有个杀弟的不美之名。

但弘历不得不承认,老八是真的没有顾及他这个四哥的感受啊,在故意踩他四哥的雷点。

毕竟,以老八的聪明,不至于不知道,他这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四哥有哪些性格特征。

弘历现在,自然只能跟雍正保持一致,也就说道:“那阿玛可不能答应他。”

“没错!”

“朕偏不准!”

“朕要是准了,就是对不起先帝,这样,朕也成了不忠不孝的人。”

雍正说到这里就怒极反笑着说:“你都明白的道理,你八叔偏偏不明白,偏偏连自己的孝道不顾也要陷朕于不义,真不知道外人说他贤,到底贤在哪里。”

“他自己不选,朕让皇后从他府上选两个格格,不,选三个!”

“朕还要继续发文揭露他伪善的一面,让人知道,你八叔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雍正说干就干,直接拿起笔来。

弘历自然不好阻拦,也就还是让《京师新报》登载了雍正的文章。

现在的他,在工作上,除了发展旗务与见习政事,就是协助允禧经营这《京师新报》。

允禧很喜欢这份事业。

因为这正契合他也好看文章与好绘画的爱好。

现在,雍正为此重赏他一万两银子和三万亩上等水浇田庄园一处,让他更加有干劲。

他本就不善经营别的产业,现在有报业有田有银,自然也就乐得只把精力放在报业上。

“弘历,多亏了你呀,我现在才能这么快活的为朝廷做事。”

允禧为此特别感谢弘历,也就专门宴请了弘历。

弘历对此也笑着道:“这也是二十一叔自己愿意为汗阿玛尽忠,才能如此,非侄儿一人之功。”

“现在我已按照你的建议,收养了不少孤幼,让他们可以靠卖报有些收入,还给他们设了义学,让他们交些钱在义学读书。”

“同时,也招募了许多寒庶书生一边为报社誊录校正文字挣钱,一边也教这些孤幼识字挣钱。”

允禧又提起他眼下所管报社正做的事来。

弘历点了点头:“正应该这样,新政惠顾的是普通旗民,自然在宣教方面,也要面向普通旗民,这样才能让汗阿玛知道,他推行新政,不是只有敌人,也有朋友!”

“不只是四哥,即便是你二十一叔我自己,也因此更加理解新政理解四哥了。”

“你不知道,看着那些面黄肌瘦,已成哀哀饿殍的孤幼,能够一天天变得壮实,开始识文断字,就特别有满足感。”

允禧为此笑着说道。

弘历知道,像允禧这种作为皇帝弟弟的人,身边也不缺性资源什么的,雍正每次选秀也会给他赐些不错的女孩。

然后,他又因为排序靠后,没有参与夺嫡,被权力斗争异化的程度不深,也就多了些纯善,少了些阴狠,所以就很容易在利国利民这事上获得价值感,而为之感到满足和快乐。

而康熙诸子中,年龄较大的皇子,由于已经尝过权力的滋味或者被权力欺压的滋味,也就很难在利国利民这事上获得快感,而只会在自己玩弄权力或者不被权力玩弄的事上获得快感。

总之,处境不一样,所以心态也不一样。

老十四在看见《京师新报》所登载的内容后,固然也看见了普通旗民对新政的拥护,看见了“惠清居士”这样的人对老八控诉,但他更多的感受是,这《京师新报》在争夺对舆论的引导权,在统一天下人的认知!

老十四只恨他不是权力的掌控者,所以这统一天下人认知对他而言,带来的意义就没那么大了。

但老十四还是想起了弘历给他画的饼。

所以,老十四还是把自己在大清武备学堂的教官学生们都叫了来,要让他们也谈谈对《京师新报》的看法。

大清武备学堂自雍正二年年初创办,到现在已办校两年。

兆惠和福彭都成为了这所学堂的高年级学生。

除了兆惠和福彭外,还有弘晸这些宗室子弟在这所学堂跟着老十四学习带兵打仗的学问。

值得一提的是,年近而立的弘晟也因为在西北有过带兵经验,且跟着老十四一起立过军功,也就在被雍正革除世子之位,而令老三严管后,托老十四的关系,请老十四把他举荐到了学堂任教官。

在老十四让他们对《京师新报》发表看法时,弘晟还没开口,福彭就先发了言,说:“《京师新报》让我们知道了普通旗民怎么看待新政的,算是让我们看见了真正的民情,这挺好的。”

兆惠也在这时跟着附和说:“是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们在武备学堂习的是带兵作战之法,但也应该清楚,我们所参与之战事是否合乎民意,而这《京师新报》算是给了我们了解民意的一个机会,也给我们了解新政的一个机会。”

《京师新报》明显让很多八旗贵族的年轻子弟,也对新政产生了新的认识,对雍正也产生了新的认识。

因为他们也不笨,能够从字里行间瞧出来这些新闻是否合乎逻辑,是不是具备真实性和可靠性。

所以,像裁减马甲、让旗人屯垦这些新政,也渐渐让他们能够理解,也觉得这是他们将来能够建功立业的前提。

这让对新政不满的弘晟等少数八旗贵族子弟一时都不好再开口,只能冷冷地盯着福彭和兆惠这些人。

弘晟这些对新政不满的八旗子弟,年龄普遍偏长,资历也普遍偏老。

因为,他们是真体验过那种拥有权力后,被地方官僚士绅疯狂孝敬的生活,而享受到过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性资源、文化资源。

反而福彭、兆惠这些年轻一点或者地位相对低一点,还指望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资源的八旗子弟,还不知道,只要和士绅们勾结得好,利用自己的尊贵身份主动充当他们在朝堂上的口舌乃至眼线,比去沙场上拼杀立功以换取资源而划算得多。

所以,即便是弘晟年轻时跟着老十四在西北历练过,但作为皇孙和亲王世子的他,早就清楚,和汉人士绅们一起反对新政才是最有好处的选择,比去战场上用鲜血换战功强。

老十四自己也清楚跟士绅们勾结收益更大,可兆惠和福彭这些年轻学子的态度,让他还是有所触动。

为此,老十四在这之后,还主动请来了弘历,且对他说起这事:“这《京师新报》对大清八旗影响不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