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九十章 弘历,朕得重重赏你们!

弘历笑着说:“没什么不能的,而且这个必须得登!二十一叔,您就放心吧,汗阿玛不会不高兴的。”

“虽说,揭露八哥的罪,固然能使四哥高兴,但就是揭露的太细节了!连八哥当年烧先帝朱批的事都知道,若亲密的人,根本不会知道这么清楚。”

允禧还是颇为犹豫。

弘历为此暗笑:“这可是曾经老八最信任的四哥所披露,能不细节吗?”

“还有,这惠清居士夸十三哥也太肉麻了,竟然说没他,大清就要亡国,这么夸,四哥会不会不高兴?”

允禧这时继续问着弘历。

弘历严肃地说:“这是必须要登的!至于汗阿玛会不会不高兴,我敢说,绝对不会,绝对不会的呀!”

弘历说到这里就去看起别的稿子来。

允禧似乎已经猜到了这文章的来历,也就识趣的没有再问,而将这文章还是登了报,且放在了很靠前的位置。

而数日后,雍正就看见了登有此文章的《京师新报》,而点头赞道:“很好!”

接着。

雍正就对弘历吩咐说:“给你八叔拿一份去看看。”

老八正在宗人府的高墙内吃着面条,在弘历来的时候。

这面条自然是弘历奉旨让宗人府做给老八的。

老八吃完面条后,就喝了一口碗里的热汤,随后才呼了一口气,对弘历笑着说:“这面条的确不错,我应该多谢他皇上四哥,能让我吃到这么好的面。”

“还得谢谢你弘历。”

老八随即补充说道。

弘历回道:“这都是旗人自己种的,汗阿玛的意思,也是让您知道,我们旗人也能种出好麦子来。”

“我知道,他这也是想让我明白,他的新政推行的很成功,旗人没有因为他的新政而起怨言,反而开始积极自力更生,而可以给主子一层直接献粮了。”

老八说到这里就讪讪一笑说:“但要不是你弘历整出化肥来,旗人未必就这么拥护这种让他们自力更生的新政吧?”

“八叔,话也不能这么说,旗人也未必全都好逸恶劳,即便没有化肥,他们也有不少是愿意自力更生的,尽管如此不能让他们有太多余粮而增资财。”

弘历反驳了老八的话。

老八摆手:“不说这个了,你带话给皇上四哥,就说罪臣允禩承认他有齐民之功就是。”

齐民便是治理人民。

老八说因此承认雍正有齐民之功,也算是一种认输的态度。

不过,弘历注意到,老八在这说这话时,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之色。

弘历微微咧嘴,随后又将登载有雍正文章的《京师新报》递给了老八:“汗阿玛还让您看看这个。”

老八也就接了过来。

老八先是看见了上面称颂雍正的内容,而为此蹙皱起了眉头:“从这报纸出现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妥!因为,这报纸总是访谈小民,这次也是一样,竟直接鼓励种地的普通旗人谈论新政。”

“可评议朝政是君臣的事,小民素来愚昧,而易受蛊惑,哪里能被这报纸鼓励去评议朝政。”

老八这么说后,就看向了弘历:“而且,这可跟《邸报》不一样,《邸报》只登载不做评议,可这《京师新报》却做评议,先不论评议的对错,光是这里面体现出的尊卑紊乱就足够不妥。”

“八叔不用担心,这《京师新报》是二十一叔以贝勒身份和几名内阁学士,奉旨亲自审阅后才能登载的,为的是疏导物议,所以,就算是让小民评议,那也相当于是朝廷在访查民情,而非允许小民妄议朝政。”

“所以,这本质上与某亲民官去把访查到的民情以奏折的方式告知于天子是一样的。”

“而哪怕是小民之间流传的一些俚语,也多多少少代表一些民意。”

弘历回道。

老八听后没再反驳,只继续看着上面登载的内容来。

当他看见雍正的文章时,就把眉头锁得更紧。

“我想,我应该猜到了这惠清居士是谁。”

突然!

老八向弘历开了口,且神色特别阴冷。

弘历还是第一次看见老八这种神色。

但弘历没有多言,只拱手:“您息怒!”

“他不应该这么做。”

老八说了这么一句。

“您息怒!”

弘历还是这么回道。

老八猛地挥手:“你八叔我现在息不了这怒!”

“这些当年皇族内斗的事,是能说出来的吗?”

老八站起身来,诘问道。

弘历对此只能暗自叹气,心道:“雍正的风格,你老八也不是不知道。”

没错!

雍正情绪一上来,从来不会管那么多。

他现在,只是把老八做的那些不宜为外人道事往外透露。

但要知道,按照历史的发展,以后,雍正还会因为一个曾静,把他自己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主动往外透露,然后亲自下场解释,自己为何这么做,解释了不说,还要印发全国,让天下人看看他有多委屈。

总之,雍正在这方面和他爹康熙有些像,容易情绪化,也喜欢做自己打自己的脸的事。

比如之前年羹尧的事,在他宠信年羹尧的时候,把年羹尧夸的,说自己要是负他,就是天下第一昏君,后人只会不齿于他,结果没多久,他就自己打自己的脸,把年羹尧说的已经坏到他就算是仁厚如天也无法容忍的地步。

正如康熙晚年把自己废了的太子又重新扶上去一样。

说好听点,这种人就是性情中人,还没有完全变成政治机器,不像乾隆,已经彻底异化,而从不解释,甚至在明旨栽赃你的时候,还要你跪下感恩。

但作为儿子的雍正,在继承康熙这一性格特点时,比康熙也有更极端的地方。

那就是,他真没觉得自己有错,所以他不怕曝光,还会主动曝光。

同样,他才会主动把自己做过的那些事往外透露,而康熙是在暴躁过后,还会承认自己的确冲动,只是会找补一下,比如二立太子时就说自己的确糊涂了,但自己糊涂是因为大阿哥实施了魇镇之术。

老八这里气恼过后,就坐了回去。

很明显,他恢复了些理智。

于是,老八也就在这时说:“你回去告诉他,他赢了。”

“八叔!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也无不是的君父,您不应该对此生怨。”

弘历在这时提醒起老八来。

老八愕然抬头,看了弘历半晌,随后才惨笑了一下:“你说的对!”

“弘历,你是真会想办法,真会做人啊,八叔得谢谢你!”

接着,老八两眼闪着不安的泪花,对弘历说了一句。

弘历则在接下来告了辞。

而在弘历离开的当晚,老八第一次没有再吃得下任何东西。

弘历在离开了宗人府后,就将他与老八接触的过程告知给了雍正。

雍正在知道老八失态后,神情非常愉悦:“看来,他也有怕的时候嘛!”

但没多久,雍正就又拧起眉头来,问着弘历:“朕在《京师新报》上这么骂你八叔,会不会太伤他了?”

弘历微微一怔。

他不得不承认,雍正对老八是真的又爱又恨啊,把人家骂的狗血喷头,将人家那些不宜为外人道的事对外揭露后,又开始后悔。

这要是碰到不了解雍正的人,在面对雍正的询问时无疑会很容易踩坑,而真的在这时候又为老八说起好话来,而善意的批评一下雍正。

毕竟皇帝自己都开始反思了,被问的人还不得跟着与皇帝一起反思,而保持步调一致?

但弘历清楚雍正的性格,知道雍正其实不是在问会不会太伤老八,而是在问他能不能理解他这样骂老八。

弘历也就在这时回答说:“不会的,因为骂他的是惠清居士,又不是阿玛您!”

雍正因弘历这话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雍正才点头说:“没错,骂他的是惠清居士,与朕没有关系,朕还是他的四哥!在等着他好好反省,等着他悔改!”

雍正在弘历这么提醒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化名在《京师新报》上批评老八,可以很好的满足他既不满老八又想继续感化老八的矛盾心理,也就在将苏培盛传了来,吩咐说:

“传谕宗人府,虽然允禩心里藏奸,从来没有半点把朕这个哥哥放在心上,但朕念在咱们妃母的份上,不能不把他当弟弟看,故虽将其圈禁于高墙,但每日给其膳食提至贝子待遇,另让其自选他府上两名年轻格格去伺候他起居,告诉他,如今妒妇不在,当补子嗣之不足,不可负朕之心!”

弘历知道,雍正口中的妃母是良妃卫氏。

由于良妃和德妃属于同年进宫的好姐妹,所以,良妃对小时候的雍正很照顾,这让雍正曾经对老八提起良妃时用过“不要让咱们妃母”伤心的话,明显雍正对良妃卫氏很有感情的,也就在这时候以良妃为名给老八改善待遇。

而雍正口中的妒妇自然是八福晋。

相比于老八而言,雍正更恨的是八福晋。

因为他在当皇子时就一直觉得老八疏远他,是因为八福晋挑唆所致。

所以,现在雍正即便在一边用“惠清居士”的化名骂老八以宣泄不满,一边以“皇上四哥”的名义表达一下自己宽仁之心,也还是捎带着表达了一下对八福晋的不满,同时佐证自己多么大度多么为老八考虑,竟还在操心老八的子嗣问题,而这本应该是八福晋操心的事,也就足可见八福晋多么跋扈失德,他多么宽仁有德。

弘历对于雍正这样的举动自然不好做任何评价。

但雍正自己对此很满意,也就因此对弘历说:“这《京师新报》办的不错,朕的好好赏你和你二十一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