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弘历一语惊醒雍正

弘历在离开怡亲王府后,就没再与年羹尧说过话。

年羹尧也没再和他说过话。

但弘历还是通过雍正给他的粘竿处耳目,知道了许多关于年羹尧在京期间,疯狂干涉朝政的事。

最典型的就是,年羹尧开始插手吏部人事任命与户部财政政策。

在人事上,年羹尧除了举荐钱名世任起居注官外,还举荐了其他要员。

这让,视人事任命为个人权力私域的隆科多颇为不满。

在财政上,年羹尧则对兼管户部的怡亲王允祥在财政上,不肯免除川、陕各项赔补,与不肯免除陕西亏空官员就地解职的处罚,而感到不满。

他还因为,力主在西北开捐纳授官的事,与允祥产生矛盾。

不过,年羹尧也没干涉太久的朝政。

因为,他得在年前赶回西北。

这一天,弘历在同其他王公大臣们一起送年羹尧离京且刚回到阿哥所后,正看着《渊鉴类函》,粘杆处的来宝就又来到弘历身边来。

弘历为此放下了《渊鉴类函》,走到庭院内,踩着满地的雪,任由嘎吱嘎吱的声音在脚底出现。

“说吧。”

同时,弘历对来保说了一句。

来保则在这时对弘历单膝下跪说:

“年羹尧在离京时,又见了三爷,据说是三爷找年羹尧借一万,但年羹尧只给了三千两。”

弘历点头,同时有些忍不住想笑。

弘时现在这么经济困难吗,居然不得不找年羹尧借钱。

关键是,年羹尧怎么这么抠搜,只给借三千两?

弘历有些不明白这里面的操作,甚至觉得这可能是烟雾弹,故意让别人只觉得两人之间来往只是涉及到借钱的这种小事。

而且,这烟雾弹似乎在故意表明,弘时很拮据清谨,没有收到多少王公大臣的礼敬,导致不得不向年羹尧一个奴才借一万两银子花;

而年羹尧也很清廉,所以,即便愿意借钱给弘时,也只能拿出三千两银子打发一下这位三阿哥。

随后,来保又禀报说:“年羹尧从怡亲王府离开后,有对钱名世等官员言‘怡亲王府邸外观宏敞,而内草率不堪,矫情违意,其志可见’,投附他的江南文官钱名世等人,为此提议当趁此留贤黜奸!”

弘历听后紧锁起眉头来。

谁是贤?

谁是奸?

这些江南文官胆子挺大!想在清朝复制明朝故事,学明朝文官操纵阁臣,如今也操纵总理王大臣的进退与名声不成?

关键是,谁贤谁奸,又岂是他们能定?

还是说,有不少江南士绅跟王掞一样,还在做前明中后期时士林能操纵国家一切大政的美梦?

还没睡醒?

可既然这么想回到前明中后期,就该当初努力别让大明亡啊。

难不成,他们觉得攀附一个年羹尧就真能操控雍正,进而操控朝廷?

但弘历一想到,雍正最近对年羹尧的特殊对待,允王公大臣以超人臣礼迎接他,还对其提的要求,基本没有不答应,且主动让其参与中枢决议,跟总理王大臣、中枢大学士们一起面承上谕、传达圣旨,似乎也的确容易让人误会。

即误会他们能够通过勾结年羹尧,而实现对清朝朝廷的控制。

而现在……

江南的文臣可能也已经对改制不满,所以在瞅到了可以利用年羹尧这么一个机会后,也就产生了重演前明旧事的野心。

毕竟,雍正的改革已经动他们的基本利益了。

而这就犯了汉人大地主大官僚的忌讳了。

他们不反感外夷入主中国,但反感借着富国强兵为名夺他们的利啊。

毕竟,他们要是愿意让利,也不至于愿意外来者为自己主子。

另外,弘历一想到历史上即将于雍正三年出现的“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民谣,以及两浙地区刚被强制取消惰民等贱籍的新政,也更加怀疑,年羹尧为代表的军中实权旗人,在开始与江南大地主合盟。

可能这里面还有满洲宗室王公的参与!

因为“留贤黜奸”!

那这里面的“贤”,自然肯定也是跟作为“奸”的怡亲王身份差不多的人物。

只是,这人在身份上,虽说是满洲宗室王公,但实际上,已经是他们在中枢决策层的代理人。

“还有,奴才通过吏部左侍郎史贻直酒后之言知道,年羹尧在密谋怂恿廉亲王再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讨罢怡亲王职与停火耗归公试行事。”

来保继续奏道。

在来保如此说后,弘历眉头拧得更紧,朝院中的一棵腊梅树走了来。

可没多久,弘历就恢复了神色,而停在了这棵腊梅树下:“我知道了,汗阿玛可有什么话,让你传达的?”

“如四爷所料,主子让奴才来问,年羹尧是否真的没亲近四爷?”

来保这时回道。

弘历注视着前方彤云:“那你转告汗阿玛,年羹尧的确没有亲近我,甚至还试探我在令无产旗人屯垦新政上的态度。”

“嗻!”

弘历在来保走后,就回了自己的书房。

他现在算是彻底清楚年羹尧的立场了。

但弘历对此没有什么担忧。

因为,他相信雍正能够应对这一切。

他这位四阿哥,只需等着雍正给自己捡漏扬名积势的机会就行。

他相信,雍正肯定早有准备,而能够让反对新政的所有人好好喝一壶。

从宗室王公到满汉蒙大臣,再到士绅外夷。

一个都逃不了!

而且,他也清楚,以雍正的手段,还会给这些人一个大惊喜,让这些人明白,什么叫做温水煮青蛙。

凡是经不住雍正“糖衣诱惑”而心里反对新政的,虽然一开始觉得,雍正让自己很爽很舒服,舒服得会轻视雍正这位皇帝,认为其好忽悠。

实际上,人家雍正就等着你忘乎所以时,给你慢慢的升温,让你越来越痛苦。

且可能等到你痛苦时,你还会对雍正本身存在幻想,以为雍正对自己是有感情的,最终对自己会网开一面,所以也不敢奋力反抗。

毕竟,这种情况下的你,会觉得,那个对自己无比好的皇上,怎么可能对自己特别刻薄特别绝情!

这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而你会化身成曹操的。

弘历对此也无可奈何,更是只能到时候从旁看戏,且跟着说:“汗阿玛给过你机会,可你不中用啊,不像我,随时都能承受得住最高决策者的考验!”

翌日。

雍正就传见了弘历。

弘历来时,雍正自己用手帕擦拭着叆叇,而气定神闲地瞅了他一眼:“年羹尧真的没向你靠拢?”

“没有!”

弘历回答后,雍正只微微颔首。

但雍正没有多说什么,只突然看向苏培盛:

“传怡亲王!”

“嗻!”

不多时。

允祥就来了这里。

“四哥!”

“十三叔!”

雍正则指了自己对面的位置,让老十三坐了下来。

老十三腿脚有严重的风湿,所以,雍正基本上宣见老十三,都会让老十三坐在自己对面的软垫上。

待老十三坐下来后,雍正就也问他:“年羹尧可与你走得近?”

“没有,我奉旨招待他,但他看上去不是很满意,话里话外都说他在先帝时就备受器重,大有在执政上,我还没有他资历深的意思。”

老十三无奈地说后,就朝弘历招了招手。

弘历也就来到了老十三面前。

老十三则拉着弘历的手臂笑着对雍正说:“四哥,弘历在那天臣弟奉旨招待年羹尧的宴席上,被年羹尧问起话时,应对的不错。”

老十三说着就把原话告知给了雍正。

雍正听后笑了笑,接着又叹息了一声。

弘历知道雍正对年羹尧的选择还是感到惋惜的。

因为他是真希望年羹尧能按照他的安排来,站在自己这边。

毕竟,年羹尧虽说是大将军,但他这个大将军与汉朝的大将军不同,他这个大将军只有临时的指挥权,没有任命权。

而且,他年羹尧在西北的主要精锐是各地抽调的绿营精锐。

与清廷是以免役免税特权维系八旗兵的忠心不同,对于汉人为主的绿营,清廷则纯粹是用银子维系其忠心。

所以,雍正不怕年羹尧跟弘历走得近。

毕竟,他一直是让自己最信任的老十三握着钱袋子,决定着绿营将领能拿到多少银子。

所以,雍正也就只希望,他将来真的走得太早的话,年羹尧也能成为弘历的助力,而能帮弘历随时处理军事危机,同时制衡满洲权贵。

而雍正叹息之后,又不禁苦笑:“他年羹尧也到底是更喜欢老八!”

“怎么一个个都那么喜欢老八?”

“难道朕还不够大方吗?”

雍正为此问起了老十三。

接着,雍正又看向弘历:“弘历,你说朕大方吗?”

“大方!”

“汗阿玛一即位就封了八叔亲王,也封延信贝子,晋苏努贝勒,还力排众议,让当时还没抬旗的汉军旗年羹尧做抚远大将军!”

弘历这时认真地举例回答着,没有敷衍雍正。

雍正听后神色和缓了些,而道:“可他们不领情,还是更喜欢老八!若只是更加敬佩先帝,也就算了,偏偏老八都没成为皇帝了,他们还那么推崇!”

弘历知道雍正肯定是也知道年羹尧与老八有密切来往,不然,不至于在这个时候一再的提到老八。

弘历倒是不想让雍正一直沉浸着自己不如老八有魅力的思维怪圈中,便开了口:“汗阿玛也不是不如八叔有魅力,只是八叔和汗阿玛走的路不一样,不过是,恰好当年也受先帝器重的许多人,如今选择跟八叔走一样的路而已。”

雍正怔住了。

老十三也不禁点头,露出认真思考的样子。

弘历见此,决定继续劝导雍正。

“汗阿玛如今既然疑惑,为何有些人无论怎么给功名利禄,乃至无论怎么降尊纡贵的厚待都收服不了。”

“那儿臣就斗胆直陈!”

“推行新政,其实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个问题,以儿臣愚见,是我们推行新政时,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弘历说到这里,就观察了一下两人的神色,接着又说:“这个问题不能忽视!”

“汗阿玛其实可能已经明白,也不怕有人不满,只是难免,因为对一些人付出了真心而没有被真心对待,所以,有些失落。”

“但儿臣觉得,大可不必,我们只需要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即可!且应当在推行新政时,保持乐观,相信大清会因为新政更加昌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