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三十章 弘历的帝王教育

弘历没有过去打招呼,只瞅了对方一眼。

因为现在的兆惠还没有成为高官,他也还不是皇帝。

他要是,现在就突然去接触对方,反而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弘历在送了福彭进武备学堂后,就去见了老十四,与老十四一起在武备学堂转了一圈。

看见老十四很认真地比划着各类沙盘与地图,听着他打算如何培养将才的打算,弘历不得不承认,老十四对培养将才是真的有兴趣。

在逛了一圈武备学堂后,弘历就回了宫。

雍正给他安排的学业任务太重!

所以,他在外面不能耽搁太久。

可弘历在回宫时,却看见老八和老三、老十正从东华门离开,往北边光禄寺方向而去,且还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弘历没有让他们注意到自己,就先躲进了东华门内。

但他还是不禁有些好奇,好奇老八和老三、老十到底在说些什么。

这不由得不引起他的警觉。

因为老八一向很少和老三走得近。

老十也很少和老三走得近。

彼此之间,在早年也有过矛盾。

那是因为当年,还是大阿哥与二阿哥为争储的主要人物时,老三属于二阿哥阵营,老八属于大阿哥阵营。

老三告发大阿哥巫蛊之事,直接促使大阿哥被圈禁。

而老八因为养母是大阿哥之母,所以,大阿哥在失势后,选择了位老八奔走,可以说,老八继承的就是大阿哥的势力。

但现在,老八的确在拉拢老三,也在拉拢老五。

尤其是老三!

因为这次老三对老十三表达不满的事,让老八发现,老三对现状应该也是极为不满的。

何况,他还听说老三、老五贸米积置失败,亏了不少钱的事,也与雍正、老十三从中阻挠有关。

所以,老八也就抓住机会,与老三接触了一下。

今天,老八甚至还带着老十来与老三接触,而准备谈谈,他老八一直想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事。

对于老八而言,雍正削弱他党羽、不停地伤害权贵官僚权益的行为,已到他不能不有所反击的时候。

而且,他等的就是,越来越多权贵官僚对雍正不满的机会,而策动更多权贵官僚联合起来,对雍正这个皇帝发起反击。

老八主要策动的权贵官僚就是他的兄弟子侄们,其次则是满洲勋戚大臣,合称起来,就是王公大臣。

这些王公大臣要么是旗主要么是世袭管领,是整个八旗贵族的上层势力,也握有若干兵权。

如果按照西方对封建的定义标准,那这些王公大臣,很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领主。

八旗旗人与包衣以及这些旗人包衣的产业,都是他们的私产。

只是,皇帝是其中最大的封建领主,握有上三旗与上三旗包衣而已。

所以,在清朝立国之初,皇帝的皇权还会被王公大臣们所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所限制,甚至,立皇帝本身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顺治能以仅仅六岁的身份成为清朝入关第一任皇帝,就是因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当时握有实权的王公大臣们彼此妥协的结果。

现在,老八也谋划着通过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雍正乃至压制雍正的权力。

但前面提过,康熙为加强皇权,削弱各旗旗主旗权,把自己的儿子强行归入到了下五旗做领主,且通过各种手段,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让他的儿子们成为了最有实权的旗分领主。

而康熙则通过父子这一层关系,加强了对各旗的掌控,达到了加强皇权的目的。

所以,老八现在要这样做,首先要拉拢的就是他的兄弟子侄们。

毕竟,他的兄弟子侄们才是现在的大旗主。

而老三作为比雍正还年长的兄长,握有的旗权是很大的,尤其是在老大、老二都先后被圈禁且撤出旗分佐领后,老三几乎就可以说是旗分佐领实力最大的皇室贵胄了!

因而,老八不可能不在这个时候拉拢老三。

老三也的确对现状不满,乃至对雍正也的确有些不满,尤其是在他被老十四打了后,也就还是在明面上接受了老八的拉拢。

之所以说是明面上,那是因为,老三属于很会掩饰自己真实想法的人,又特别圆滑,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清楚其真正的态度是什么,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

因为历史上,他既配合过老二,也配合过老十四,还韬光养晦过,同时又让一帮文人为自己吆喝过,在戎政上也积极发表过意见。

但他也做过许多愚蠢的事,比如老十三生母丧期剃发,以这种方式得罪当时正得圣宠的老十三,可谓得不偿失。

所以,谁也说不清这老三是怎样的心思,现在也只能说,他是在明面上接受了老八的拉拢。

“三哥,以小弟看,这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必须要开的。”

“要是再不开,我大清要完!”

在提到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时,老八先强调了一下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重要性。

老三跟着颔首:“大政归议政王大臣会议决议是祖制,皇上也不能阻止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召开!”

“但是,一旦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意味着要与当今皇上打擂台,否定皇上一些决策。”

“不知,八弟到底想通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让皇上接受那些事?”

老三说到这里就驻足转身,看向了老八。

老八这时笑了笑:“小弟也本不想劝诸兄弟子侄们与小弟一起要求四哥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实在是四哥最近表现的太独断专行!而对一些事的做法,也的确不考虑大局,还有违祖训!”

“所以,小弟不得已而为之。”

“而小弟认为,眼下当议的要紧事,有三件事:”

“第一是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祭奠之事,得派一位天潢贵胄去祭奠才行,且唯有十弟最合适!毕竟,他身份最尊贵,可四哥一直未答应;”

“第二是弘时无爵的事,弘时乃眼下最年长的皇子,却一直无爵,实在是有伤礼教,会令天下人非议的,不利于圣德本身,于大清社稷安稳也不利;”

“但四哥在这件事上表现的太任性,因为个人好恶就不给长子封爵,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第三是摊丁入亩的事,摊丁入亩损害的是士绅之利,我大清的根基,一半在八旗子弟,一半则在汉人士绅;”

“四哥将这样得罪士绅的国策推行下去,无疑会失去汉人士绅的支持,如此,我满人还如何统治人数远在我们之上的天下汉人?”

“三哥觉得,这三条大政是否应当抓紧决议?”

老八说后就看向了老三。

老三听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看向也在这里的老十:“十弟对此怎么看?”

“我觉得,八哥说得对!”

老十只想也没想的回了这么一句。

老八在一旁只是微微一笑。

老三也淡淡一笑,而在接下来就问着老八:

“但即便我同意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八弟就有把握会让皇上妥协吗?”

“小弟自然是有把握,才敢对三哥开这个口的。”

“小弟不敢瞒三哥,现在,五哥,还有堂兄满都护、苏努,堂弟保泰等,对上次四哥斩杀鄂伦岱与阿尔松阿的事都很有怨望之言,也向小弟表示,只要三哥没意见,他们就会一起主张开议政大臣会议,要求四哥做出改变!”

“支持四哥的无非就是老十三、老十六,外加个老十四和弘历,而七哥、十二弟素来是不闻诸事的,九弟被圈禁,弘皙无旨不能入京。”

“而且,五哥也说,只要三哥同意,他也会跟着支持。”

“所以,只要三哥也支持小弟等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要求四哥派十弟去迎活佛,给弘时爵位旗分,撤摊丁入亩之政,处置李维钧。”

“那我们这边,就会有三哥、小弟、十弟、还有五哥、堂兄满都护、苏努,堂弟保泰七旗主支持,那四哥与老十三、老十六、老十四、弘历也就五个旗主而已。”

老八这么说后,老三颔首:“那行!”

接着,老三就对老八拱手说:“便请八弟下帖集诸议政王大臣联名向皇上上奏,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小弟愿为大清社稷之将来奔走!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老八回了一句。

现在,老三选择支持他,让他倍觉振奋,在回去的时候,整个人因此都精神奕奕起来。

对他而言,老三一站在他这边,就意味着,到时候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是七个旗主(旗分领主简称)对五个旗主。

可谓优势在我!

所以,老八现在很有信心。

他仿佛已经看到,雍正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无可奈何地同意让老十出京,乃至给弘时爵位,还废摊丁入亩新政的样子。

“那时,四哥会多么的气急败坏呀!”

老八难掩兴奋地抬头看着高高的府墙笑了笑。

甚至,老八也很好奇,弘历到时候,看见雍正被自己这些这些议政王大臣压制时,会是什么反应。

他想,弘历肯定会很气恼,也很震惊,乃至恼恨,恼恨他们这些议政王大臣居然会选择扶持弘时,不扶持他。

他为此都有些期待,期待到时候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看见弘历也惊愕不已的样子。

这让他有种掌控朝局的快感!

他突然觉得,有时候不是非得当皇帝才能操纵天下,而只要善于燮理阴阳、纵横捭阖,即便不是天子也能成为无冕天子,乃至还是真正的天下之主!

老八因而都有些想在弘历将来发现自己失败后,借此安慰他,让弘历学他,走他的路。

他自认为在感性上,还是更欣赏弘历的!

他觉得,弘历完全才是真正可以继承他智慧的人,而雍正让老十三教弘历,不让他教,无疑是个错误!

……

……

“十三叔,您说,八叔和三伯还有十叔,在一起会不会有些密谋?”

弘历回宫后就把他看见的一幕,告知给了要给他上课的老十三,为此还问起老十三来。

老十三云淡风轻地回答说:“他们的密谋,最多就是拉人一起开个议政王大臣会议,逼着你汗阿玛做些让步,没什么可怕。”

“弘历你记住,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的胆魄,就别想着去让别人迁就你,这权力场从来不是谁更得人心就谁赢,比的是谁敢拼命,能拉多少人为你拼命。”

“你八叔估计还是想像之前争储一样,拉人头,一起逼你汗阿玛让步,就像当年想让先帝立他为储一样,可他只怕还是没有敢掀桌子的本事。”

老十三说着就笑了起来,似乎想起了以前的一幕幕。

弘历点了点头,又问:“那十三叔觉得他们会让汗阿玛在什么事上让步?”

“无非是眼下的新政,还有可能就是最近关于老十的事。”

老十三不屑地笑着回道。

“十叔?”

弘历看向了老十三。

“没错!”

“八哥的意思,想让老十出边去蒙古祭奠活佛,安抚蒙古诸部,同时让他的亲信跟着去,无疑是想策动蒙古八旗拥护身份尊贵的十哥,进而也就拥护他。”

“但你汗阿玛没有答应,因为你汗阿玛是想让老十二和老十七去。”

老十三说后,弘历就想到了,历史上蒙古人崇敬的活佛在雍正元年因进京祭拜康熙而回去后就逝世了的事。

也因此……

老十允在雍正二年,被雍正下旨命其赍印册赐奠活佛。

但老十托疾不行,旋即在行进到张家口附近时,称有旨召还,而滞留张家口。

最终,老十因此被老八议幽禁罪,而雍正也训饬老八,说其是给他留下苛待兄弟的不美之名。

这让弘历意识到……

历史上,老十允在这件事里,一开始,应该还没发觉到老八用意,而等到他去了张家口附近时,看见随行人的行为,可能已有所察觉。

而不想带着借着蒙古八旗的拥护,对抗中央朝廷的老十,也就没有再出关去蒙古。

甚至,老十后来在张家口,在托疾给雍正写奏折,以“雍正新君”为开头,而因此被雍正斥为不敬,估计也是故意的。

年近四旬的老十再马虎,也不至于在这种事上犯错误,而且就算他马虎,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也不该在这个时候犯,而是之前上奏折的时候就应该犯。

弘历如此一想,觉得允可能是有人提点他,也有可能是他自己有所领悟,而成功保住了自己,避免在将来落得更惨的下场。

弘历想到,老十允在历史上都能被人影响,而拒绝配合老八,自己或许也能提前阻止老十被老八利用,而成为老八对抗新政的棋子。

所以,弘历也就对老十三说:“十三叔,您说,侄儿要不要去劝劝十叔,让他拒绝去祭奠活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