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二十章 伴君真幸福!

雍正元年,十二月。

先是,宗人府于雍正元年时奏称,亲王阿哥等名上一字,与御讳同,而请求更定。

雍正以名讳由先帝钦定,不忍更改为由,下礼部会议。

礼部则奏请皇太后裁定。

只是,皇太后于雍正元年八月驾崩,未曾决定此事。

直到现在,当礼部、宗人府再奏此事,雍正便下旨说,朕曾奏闻皇太后,诸王阿哥名上一字,著改为允。

同时,雍正又下旨说,朕弟怡亲王,不必避朕名讳,著仍用原名。

此谕旨一下,朝野哗然。

大家对避讳倒是能接受,即便是满洲王公,也因为受汉化影响,也支持这种有定尊卑等级的文化制度。

但他们不能接受,老十三可以特殊地不用改名。

谁也不知道,雍正到底是怎么想的。

众人只觉得,要不避讳就都干脆不避讳,要避讳就干脆都避讳。

因为避讳是儒家礼教的传统,而不是满人的传统。

雍正如果不愿意彻底汉化,还要保留一丝满人传统,也可以不避讳,要是真的开始在制度上表明要更加彻底汉化,就干脆严格避讳制度,哪有给个别兄弟在避讳上给特权的。

而且,这样做,按照儒家礼教的逻辑,一位皇弟不用避讳帝名,与其他皇弟相区分,会有特别的政治意义的!

这会很容易让人暗自揣测,怡亲王是不是还会有可能成为皇太弟?

雍正是不是把自己老爹看皇孙的遗言都不顾,打算将来把大位传给弟弟,所以才打算先试探一下,用不让老十三避讳的方式?

尤其是,身为首席总理王大臣的老八都得改名,偏偏老十三不用改名。

这自然,就更让人不得不有所遐思了。

尽管,平时大家都看得出来,雍正对弘历非常器重。

但现在,雍正的这个举动,也还是难免让人不得不有所怀疑。

毕竟,再小的石头,只要丢进深不可测的水里,都会难免引起涟漪的。

权力场也一样。

握有最高权柄的人,即便不经意的在深不可测的权力场里,随便做个动作,也会难免引起涟漪,乃至风雨。

三阿哥弘时就特地来见了老八,因这事而问老八:“八叔,汗阿玛不让十三叔避讳,您觉得到底是为什么呢?”

“四哥的心思,难猜啊!”

老八也叹了一口气。

接着,老八又说:“也不知道他是为了自己的新政传承延续,连大位能不能传给自己子嗣都不在乎,而给诸皇子更大压力,还是就只是试探老十三,而在为更加重用老十三做准备?”

“虽然,侄儿更愿意相信是后者,但若说我汗阿玛是不是真有让大位传于十三叔,我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汗阿玛做事,素来不能按常理揣测,他总是会下达一些匪夷所思的圣谕!”

“就比如放着我这个成年皇子不封爵,不派我这个成年皇子去代祭先帝陵寝,非先封了自己侄子弘皙、弘昌、弘春这些人的爵位,还让弘历去代祭。”

弘时皱着眉头回道。

老八听得出来,弘时对自己四哥还是有怨言。

老八对此格外高兴,也就对弘时笑着说:“这样,弘时,你去见见弘历,跟他谈谈此事,说说你的担忧,无论如何,你们兄弟俩,应该都不会希望你们十三叔被如此特殊对待,可能他弘历比还不愿意。”

“见弘历?”

弘时有些意外地看着老八。

老八点头:“没错!”

“如果弘历能做这个出头鸟,对你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则,他若因此成功阻止这事,也能避免真有你所担忧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能在这之后,略微挑拨一下,让你十三叔和弘历之间从此产生嫌隙;”

“二则,他若不能阻止,倒惹怒了四哥,对你也是一件好事。”

“八叔说的是!”

弘时一手握拳,一手变掌,然后在怀里做了个抱拳的姿势,还兴奋地点了点头。

他也开始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让弘历也不得不成为自己利用的棋子。

其实,弘历本人对老十三不避讳的事,不感到意外。

谁让他早就知道会发生这事呢?

而且,他还知道,老十三会主动强烈要求雍正收回此命。

只是,历史上,雍正在老十三薨逝后,又下旨恢复胤祥原名,目的是“志朕追念之情”。

那个时候,老十三已经不在人世,自然也无法再阻止雍正,而只能被动接受,自己被恢复原名了。

所以,弘历一点也没有多想,更没有不安,依旧如往常一样,枕海棠而香睡,吃佳肴而爽口。

但弘历在这一天练完骑射后,就见弘时来见了他,且邀他在御膳茶房的后廊单独聊聊。

弘历也就与弘时单独来了这里,且问着弘时:“三哥突然找小弟为了何事?”

弘时见弘历一脸沉静,神色也有些惊讶。

但他也猜测可能弘历只是故作镇定而已,内心说不准已经惶恐不安到不行,便还是开口问弘历:

“四弟应该已经知道十三叔不用避讳的事了吧?”

弘历点头:“是知道了此事。”

他已基本上猜到了弘时的来意,故而心里不禁暗笑,就你弘时也想趁机利用我?

雍正做的这么一件事,就会让你们按耐不住,那将来其他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比如要把帝王陵地给老十三将来阴宅的事,岂不是更加让你们脑袋晕晕?

“四弟对这事如何看?”

弘时这时继续问起弘历来。

弘历自然没有打算上弘时的当,而只笑了笑说:“小弟觉得,汗阿玛这样做肯定有他的深意。”

“就这?”

弘时有些失望,他没想到弘历年岁不大,竟如此油滑,不肯透露出半点态度来。

弘时为此皱眉:“四弟,虽然三哥平时不忍耽误你功课,而少跟你来往,但你我毕竟是兄弟,也没必要在我面前不肯说半点真心话吧?”

弘历仍旧不以为意地笑着说:“三哥错怪小弟了!小弟是觉得,可能汗阿玛也的确是因为很看重十三叔,尤其是眼下的新政,汗阿玛还很需要十三叔的辅佐,自然也难免要对十三叔更加恩宠。”

“所以,小弟才会说,汗阿玛这样做当有他的深意,我们可以不理解,但也不能因为不理解就对圣意妄加非议,您说呢?”

弘时被弘历这话给回怼得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而他在原地踌躇了好一会儿,才有开口说:

“但,汗阿玛再恩宠十三叔,再需要十三叔,也不应该这样做,这会让百官非议,让十三叔很为难的!”

“四弟说的固然有理,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不理解就不为十三叔说话,也不能不让汗阿玛知道我们的意思。”

“你说呢,四弟?”

弘时问起弘历来。

弘历则故作认真地问向弘时:“那三哥的意思是?”

“我们三兄弟中,四弟你素来和十三叔关系最好,而且十三叔现在还是你先生之一;更重要的是,汗阿玛也素来更重视四弟你的意见。”

“所以,我觉得,这劝汗阿玛收回让十三叔不避讳的事,非四弟你莫属啊!”

“这样,十三叔也会感激你这位学生把他放在了心上啊!”

弘时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且说后,就笑着看向了弘历。

弘历则摇了摇头,然后拱手:“三哥有三哥的考虑,小弟也有小弟的主张,所以请三哥见谅,小弟不可能去劝汗阿玛收回此谕。”

“为何?”

“你这会让十三叔失望的!”

“说不准,汗阿玛也会很失望,因为,没准汗阿玛就等着你去劝他收回成意,而看看你有没有直言敢谏的胆魄呢!”

弘时颇为失望地盯着弘历。

弘历故作凝重地点了点头。

弘时则看得弘历目光灼灼,而恨不得把弘历直接绑去养心殿。

弘历这里则也越发严肃地对弘时说:“三哥能为小弟着想,关心小弟,如今来给小弟说这事,也是给小弟面子,所以,小弟很高兴,小弟也愿意给三哥面子,只是小弟也有小弟的原则。”

“这件事,小弟绝对不能去做。”

“摊丁入亩这项新政,汗阿玛已下旨令九卿公议,摆明是有意推行,我不能在这个时候,坏了汗阿玛推行新政的大局。”

弘历说后就转身走了。

弘时张嘴欲再言,却见弘历已经走远,加上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劝,也就只得闭了嘴,把拳头捏得越发紧。

“好你个弘历,你居然不上当,难不成你不觊觎大位?”

“你若不觊觎大位,干嘛积极让世人觉得先帝是因为你才选定的汗阿玛?”

弘时自言自语地诘问着,随和又呵呵冷笑:

“现在想想,要是汗阿玛真的有让十三叔接大位倒是件好事,这样,至少能让你弘历尝尝我尝过的后悔滋味!”

弘历这里一回宫,就见弘昼在内右门等着他。

“四哥,十三叔不必避讳的事,你知道了吗?”

弘昼在见到弘历后,也问起了这事。

弘历依旧点头。

弘昼又问弘历:“你说汗阿玛是什么意思?”

弘历笑了笑道:“怎样想就会有怎样的猜测,所以,与其想那么多,不如静观其变,我不是教过你吗,波诡云谲的事,先发往往为人所制,后发往往能制人。”

“四哥说得对,小弟也只是为你担忧,小弟自己倒是不在乎。”

“只要四哥你自己不忐忑就好。”

“小弟自己是没有凌云志的,何况,小弟自己也的确上不去。”

弘昼则在这时表明了自己的真正心思。

弘历笑着拍了拍弘昼肩膀,没有多言,只与弘昼一起回了各自所住的宫殿。

而当弘历回宫后不久,雍正就将他传了去。

雍正在见到弘历后就问他:“朕让你十三叔不必改名避讳的事,知道了?”

“儿臣知道了!”

弘历点头。

雍正道:“但你十三叔现在又上折子执意请求一同改名,对此你怎么看?”

弘历瞅了雍正一眼,心里暗叹,这雍正虽现在是自己亲爹,但到底是皇帝,总爱不停考验自己,还主动给自己挖坑考验自己。

“你在想什么?”

雍正见弘历一直没回答,就沉声问了一句。

弘历立即抬头说:“儿臣在想,伴君真。”

“真什么?”

雍正没等弘历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问了一句。

弘历露出阳光开朗的笑容来:“伴君真幸福!”

雍正嗤笑一声。

他自然不相信弘历说的是真心话。

因为,他好歹也是当过四十多年的皇阿哥,哪能不知道伴君是什么滋味?清楚伴君这事,用踩着独木桥过悬崖来形容也不为过呀。

即便是皇子,今日受宠,也不代表将来就不会被彻底打压乃至刻薄对待。

老二、老八、老十三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就连他雍正自己,也曾经在康熙对他不满时,被安了一个“喜怒不定、为人轻率”的朱批评语,吓得雍正一度以为自己与大位将无缘。

但雍正自然也不能否定弘历这话不对,拆穿他在说假话,毕竟直言伴君不好是有悖忠孝之道的。

所以,雍正只在接下来点头道:“说正事!”

“嗻!”

“儿臣觉得不必答应。”

弘历不知道历史上的乾隆有没有因为这事被雍正问过,也不知道历史上的乾隆怎么回答的。

但他清楚,雍正是真愿意不给老十三改名的,要不然也不会坚持到雍正八年都还下旨给老十三恢复原名。

所以,他也就如此回答起来。

他不能让雍正觉得,他为了自己将来能成皇帝,而不肯看见雍正现在给老十三特殊的待遇。

在他看来,即便要老十三改名,最终也只有老十三自己强烈要求雍正改才能行,真正能让雍正妥协改主意的不是他,是老十三!

毕竟,素来坚刚不可夺其志的真汉子——雍正,只有在“怡王色变”的时候,才会妥协一下。

“四哥,你不如先拿杯毒酒赐死小弟!再下旨不让小弟改名!”

这时,老十三的声音已经从外面传了来,语气颇为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