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娘子,别这样! > 第315章 我儿不孬吧(多谢詠夙的盟主)

戍时三刻!

天空中辰星闪烁。

淅淅沥沥的小雨哗啦啦的下,伊洛河畔的官道上马车偶尔奔行而过,溅起四散的水花。远远望去,宁平县城的城门上悬挂着几盏灯笼,虽然光线并不会显得非常明亮,然在昏暗和秋雨中瞧见,却也让人心头泛起些微暖意。

雨幕如同帘子隔开两片天地。

自凌晨到夜晚,将近一天一夜的时间,一路上迎着风吹,换马不换人,终是回到了宁平。

人自是有些累的。

时隔数月,宋言心中居然隐隐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呆愣了几息,宋言便摇了摇头,他一个男子怎能有这般小女儿的心态:

“走吧。”

战马放慢了一点速度,缓缓冲着城门走去。

数十名兵卒正于城门值夜,隐隐能听到说话的声音,只是被雨声遮蔽,倒是听不太清楚,只能借着城门悬挂的灯笼,隐约看到这些兵卒一个个身披盔甲,手持长枪,或是弯刀,纵然偶尔说话身子却也站的笔直。

比起曾经的宁平县,这些兵卒的素质显然要高很多。

看的出来,洛天枢将这小小宁平县管理的颇为不错。

这些兵卒应是出自备倭兵。

按照宁和帝的旨意,备倭兵只有五千人,算不得多么强大的兵团。但是,宋言前往辽东的时候带走了三千,洛玉衡寻找宋言的时候又带去了两千,而备倭兵仍旧在这里,还是五千,不曾增加,也不曾减少。

城内布局大抵和宋言离开的时候并无太大差别,只是,放眼望去,却也能明显察觉到一些改变。

不知是不是因为还未出正月的缘故,年节的气息尚未散去,县城要比之前热闹许多。虽然已经到了夜晚,可诸多店铺大都还开着门,大红灯笼高高挂,一盏一盏摇曳的烛光,汇聚在一起,也让整条街道都蒙上一层昏黄。

橘黄的光映照之下,雨滴从天空坠落,便在眼前划出一条条丝线。

不少行人手持油纸伞,正于街上闲逛。

吧嗒,吧嗒,吧嗒……

伴随着马蹄清脆的声音,一行人到了洛府门前,刚下马,正在打瞌睡的门子听到动静睁开眼睛,瞧见宋言的身影,似是有些狐疑,揉了揉眼睛,然后便是惊喜的叫喊:

“姑爷回来了。”

“姑爷回来了。”

没多长时间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内院传来。

却是洛天枢,洛天权。

冒着濛濛细雨,洛天枢径直走到宋言跟前,上下打量一番,伸手便在宋言肩膀上拍了拍:“几月不见,倒是壮实了不少。”

宋言笑笑:“天枢也是,做县令还是有点用的,比起之前威严了许多。”

“哈哈,姐夫就莫要拿我开玩笑了,我只是一个小小县令,正七品的芝麻小官儿,姐夫现在可是三品大员,封疆大吏,说起来,我是不是得给上官行个礼?”洛天枢揶揄着。

宋言脑门上便是一层黑线:“天枢要是以舅子的身份行礼,那我这个姐夫堂而皇之就受着,可官礼还是算了……”

“您二位就莫要在这里客套了,好歹一个三品,一个七品,还小官儿,让我这个从八品县尉情何以堪?”洛天权便在一旁叹息着。

洛天阳现在都是裨将了。

按品级,那也是八品的,比他还少了一个从字。

洛家三兄弟,他算是最没出息的一个了。

输给大哥,正常,谁让大哥天资聪颖,会读书,又比他年长几岁。

输给姐夫,也正常,姐夫虽未曾参加科考,可会打仗,靠军功封爵,这是他比不得的。

但是,输给洛天阳那个憨货,当真是让洛天权心里难以接受。

他甚至能想到下次和洛天阳见面之时,那家伙小人得志,趾高气昂的模样。

言语间便入了洛府。

洛天枢着人安排好纳赫托娅和十个黑甲士的食宿,便领着宋言往餐堂那边去了,三人围绕着火炉,互相说着分开之后发生的一切事情。宁平县这边还好,左不过是身为县令,要处理的事情驳杂了一点,繁琐了一点,偶尔也会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案件,调查起来便颇有难度,相比较下来宋言这边的情况就堪称波澜壮阔。

宋言也特意询问了一些倭寇的事情。

洛天枢便解释起来,许是因着天气转冷,便是倭寇也不愿意在这个时间飘在海上,再加上宋言凶名在外,十口京观,哪怕宁国边境的海域空了下来,却也没有倭寇会过来找死。

“倒是听说,赵国那边,入冬之前发生了一次大的倭患。”

“应是那些该死的倭寇,想要在入冬前赚一笔大的,好几波倭寇聚集在一起,好几万人同时从一处登陆,直接攻破了赵国的一处县城,整个县城给屠了个干净,又一路向西,屠了紧挨着的一个州府。”

“整个城……差不多给屠了个干净,啧,房家和崔家和赵国那边有生意,听他们说可惨了,府城里到处都是尸体,整个府城的地面都给染成了红的,那刺史倒是跑得快,眼见情况不对,丢下守城的府兵,自己就溜走了。”

洛天枢便有些感叹,虽是赵国,可终究是汉人:“赵**备废弛程度比起咱宁国来说也好不了多少,明明有一万五府兵,还有着城墙依仗,结果愣是没能拦住那些畜生。我听说,好像是府城里面有一大户人家给倭寇充当内应,从里面给开了城门,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宋言便嘟哝了一句:“狗日的倭人,早晚屠光他们。”

三人一直聊到深夜,这才回房休息。

待到第二日,宋言同洛天枢洛天权交代一句,就出了县城。

他的手里有一张纸,循着纸上记录的地址,很快便到了宁平县西边一处叫张家湾的地方,之所以叫这个名字,许是因为这个村子里绝大部分人都姓张的缘故。于村子中稍稍打听了一下,宋言一行人便到了村头的一处房屋。

是很常见的土坯房,前面还有一个小院子,篱笆围绕着,里面还养着几只鸡鸭。

篱笆中间,稍显腐朽的木门大抵是提供不了多少防护的能力,虽是早已准备好的事情,可真到了这个时候,宋言依旧感觉心里面有些压抑。

终于还是抬起手指敲响房门。

“谁啊?”

很快,屋里便传来了一个脆生生的声音。

然后就就看到一个六七岁,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娃从屋里走了出来。

许是担心小女娃冒冒失失给人开门,会遇到危险什么的,很快又有两人从屋内走出,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许是刚出生,可能还不足一岁的小娃娃,因着天寒的缘故,娃娃身上便用麻布裹了一层又一层。

妇人身旁,是一个五十来岁,拿着烟袋锅的老汉。

他的一条腿许是有些问题,走路的时候要靠一条棍子撑着。

一家人出了门,便望向宋言这边,眼神中都带着一些狐疑,尤其是看到宋言身后还跟着一群壮汉,妇人的面色便有些担心,以为是惹上了什么人,倒是那老汉紧皱着眉头,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宋言,过去半响,好似终于想起来了什么,忙一瘸一拐的往篱笆走来,拉开房门:

“原来是宋老爷……”

“春桃,快,快给宋老爷磕头,去年的时候,咱张家湾遭了水,我这条腿也被塌了的墙砸断,那时候咱们一家子值钱的行当,粮食,都给洪水卷走,只能乞讨,若不是宋老爷心善,给了活命的粮食,咱一家子人怕是都要去阎王爷那儿报道。”

说着,张老汉便要往地上跪去。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了,宋言哪儿敢受这样的老人家的大礼,忙将张老汉给扶了起来,那叫做春桃的妇人,还有那个小女娃倒是跪在了地上,结结实实磕了个响头。

见着宋言这个恩人,张老汉甚是激动,皱巴巴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一个劲儿的邀请宋言去屋里坐坐。

到得院子里,宋言便四下打量了一下,那春桃便将怀里小娃娃交给女儿,忙去屋里烧茶,只是自己这样的人家,没有茶叶,那白水也不知能不能入得贵人的口。

“大爷……”宋言勉强笑了笑:“现在日子过得咋样?”

张老汉忙摆手:“当不得贵人一声大爷,您叫我张老头,张老汉就成。”然后又笑了笑:“咱家的大儿子,入了营当了兵,小儿子入了贵人家的工坊,做什么咱也不懂,但每个月总能拿回来一些银钱,房子也重新盖了起来,比起地里刨食,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现在的县令大老爷也是个好的,说是咱家有人从军,便派发了农具,还有开春之后的种粮。”指了指柴房的位置,里面有两把锄头,一把耕犁。

“贵人这突然到老汉家里,是有什么事儿?莫不是铁柱那娃儿在军营里惹了祸?”张老汉忽然紧张了起来。

宋言脸色一暗,便是身后十名从黑甲士中走出来的精锐,此时此刻眼神中也不免多了一些悲伤。

一时间,气氛有些压抑。

张老汉似是也想到了什么,一张脸忽地灰白起来,脸上的皱纹便更深了。

宋言用力吸了口气,站起身来,冲着张老汉行了一礼:“张铁柱,铁浮屠伍长,宁和二十年,正月初五,于宁国关外海西草原……英勇战死。”

嗡。

此言一出,张老汉身子猛然一颤。

便是屋内,也传来了噼啪一声,似是有什么东西掉在地上摔碎了。

紧接着,便看到那妇人从屋内冲了出来,冲出来的时候,脸上已经是泪如雨下。

唯有七岁的小女娃,还有些懵懵懂懂,抱着怀里的幼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伸手拽了拽娘亲的袖子:“娘,咋了?是不是爹爹今年也不回来过年了?”

听到这脆生生的声音,妇人更是悲伤,压抑的抽泣着。

张老汉身子摇摇欲坠,似是快要昏倒,却强撑了下来,眼见宋言还弯着腰,便忙将宋言扶起,再看那张脸,眼眶已然泛红。

虽说这年头,人命如草芥。

可……那毕竟是儿子啊。

用力吸了口气,张老汉缓缓看向宋言,终于开口:

“我儿……不孬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