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奶奶的机器人九号三城迷雾 > 第二十四章.艾久六号测试

这一天下班后,林自强和明婉晴回到家里,发现屋子里突然多了一部拟人型的机器人,在客厅中央倒立支撑着。

二人正在不知所以的时候,艾久四号溜了过来。

“林爸,琪琪大人说,别理艾久六号,它在练功,如果它不听话,等琪琪大人回来收拾它。”艾久四号对林自强和明婉晴说道,并用屏幕上的箭头指着倒立的艾久六号。

“家就这么大,不能在客厅里胡闹呀,这又倒立又劈叉的,碰到奶奶怎么办。”明婉晴埋怨道。

“是呀,自强,你可要跟琪琪说说,今天上午拉回来,就把我吓了一跳,它居然跑冰箱顶上去了。”奶奶也过来告状,突然发现艾久六号机器人又动了。

“哎!你看,它还走了,这是。。要去。。怎么去我屋里了?”奶奶。

“它听懂了?”明婉晴疑惑的看着艾久六号进了奶奶的房间。

林自强气哼哼地跟到奶奶屋里。“丁琪琪,你给我出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从单位登录了艾久六号?”林自强冲过去对着艾久六号喊。

“自强,这边,这小祖宗在四号这里呢。”婉晴指着四号的显示屏,上面写着“爸妈,我一会儿回家,先让六号在奶奶屋里待一会儿。”

“还是我们艾久四号这个胖墩好,乖。”奶奶看着艾久四号

“谢谢奶奶夸奖,请在琪琪大人面前,给小的多美言几句。”艾久四号听到了奶奶的话。

【艾久六号是机器人研究所最新的拟人型机器人,现在测试进入了第二阶段,研究所安排机器人进入家庭测试,通过与人类家庭长期伴随,利于后续的研发】

几天前的上午,动平衡部门开会,刘工召集全部门开会,会议内容,第一批拟人型机器人第二阶段测试【进入家庭】,全部门二十几个员工都到齐了,宁雪也来凑热闹。

“咱们全院呀!咱们部门呀!名额就一个,大家自己说,给谁?”刘工像个大领导发言。

底下开始交头接耳,不过,没有统一意见。

“说话呀?大家给个意见,要么投票,要么我来定。”刘工催促着各位。

“要不,我来,刘工,我来。”宁雪第一个发言,发言的时候还像小学生一样,举手。

“宁雪,你又不是我们部门的,做好你的助理工作,你再乱发言,我就让你。。。OUT。”刘工。

“(ˉ▽ ̄~) 切~~,要不是我们老大在这儿,谁稀罕呀。”宁雪小声嘟囔着。

“宁雪!”丁琪琪叫了一声,随后说:“shut up,sit down”。

“哦!”宁雪赶快低头,在电脑上创建一个日期和会议纪要题目。

“大家都不发言,就是默认我来定了,最后机会,有没有毛遂,毛遂!小毛?。。。最后机会啊。”刘工再次催促着。

丁琪琪把头埋起来念叨着“天灵灵,地灵灵,太上佛祖来显灵,看不见我,你,现在看不见我。”。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让小丁同志作为首批测试人员,我这个做领导的,也不能违背大家意见,小丁!丁琪琪!”刘工一锤定音。

“领导。我没投票呀!”丁琪琪一下抬起头来。

“没有呀,没说你投票呀,你投票最多也就一票呀。。。全院就一部机器人,全国就三部,十四亿人把机会让你们三个,你还不高兴了?”刘工。

“我用十四亿人让了吗?”丁琪琪小声嘟囔着。

“对呀,琪琪老大,这比中彩票几率还低呢。”宁雪又凑上来说了一句,大家还想发言劝丁琪琪。

“嘭!”只见丁琪琪使劲砸了一下桌子,“行,谁怕谁呀,就我了”,大家被丁琪琪突如其来的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震惊了。

“继续,继续,我们今天的主要议题,不是通知丁琪琪作为测试家庭,这是内定好的。今天的议题是多元关联拟脑4.5版本升级后,机器人对应的应用算法升级。”刘工说到会议的正题了。

“主任,视频通讯准备好了,咱们连线多元关联智能科技的许工程师一起讨论吧。”一个工程师说道。

“好,好,准备好了就开始。”刘工说着,另一个工程师连接好了视频通讯,并开启了多元关联拟脑模型。

多元的工程师出现在屏幕中。

“三多,今天是你来讲解呀,你不结巴了?”丁琪琪在视频上看到了,多元今天派的是许成才。

“我。。我。。我不~~~结巴,有时候紧张才~~结巴。。。你看一说,我又~~又~~结巴了。”三多,底下的人哄堂大笑。

“嘭!”丁琪琪又砸了一下桌子“不许笑,这是我兄弟”,大家又被丁琪琪突如其来的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惊呆了。

“不笑,不笑,大家严肃点。”刘工也出来维持会议秩序。

会议开始了,许成才先说话。

“各位领导好,各位专家好,我要在下面的时间开始讲解了,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打断我的发言,提出问题来,我们多沟通。”许成才还知道客套一下。

“许工,咱们直接开始,不客套。”刘工。

“好的,直接~~开~始。。。4.5版本升级主要有几个功能,我们先说多重条件闭环,原有的系统只能设定了主判断条件,以路径择优。”三多讲解起技术来,确实不结巴。

“许工,多重条件闭环是什么?”刘工首先发问。

“多重条件闭环,在条件设定上要更加灵活和丰富,例如,一个关联元与核心元,在关联上有多个参数,这些参数都可以作为判定条件,加入闭环比对。”三多解释着。

“等等,我理解一下,比如我们的系统,力关联信息元中,我们把方向和力矩混合到力信息元中,所以主要有两个参数,力和力臂,而力和力臂拟合为综合力,这个综合力对核心元产生影响,然后。。。”刘工边思考边说着。

“是的,刘工,我们是做多元关联拟脑模型的,这种底层模型并不是只服务于拟人机器人的动平衡系统,而是服务于广泛应用场景通用型模型,所以我不太清楚您们的具体技术,请您多指教指教。”三多很谦虚。

“好~好~好~,我们看一个力有几个条件,例如,力是有方向也是有力矩的,我们所构建的力信息元通过向量定义,可以看到方向和力矩,而这个力矩还不只是力和力臂的向量积,我们在特定力信息元保留这个参数,是因为这个参数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是变化的,构件组成模式及容忍度都会受到影响,还有我们把力臂提炼出来为单独的信息元参数,是因为力臂变化会导致后期的机器人动作行程计算,当然最后对核心重心条件产生影响的是计算后的综合力。。。我们这样划分也是为了好用,小。。。三多同志,你要是有更好的建议,我们也可以尝试着采纳。”刘工解释了一通。

“刘工,您说笑了,我们不是这个专业的,我们只懂拟脑模型。”三多一句话打退堂鼓,差点把天聊死。

“嘿,不能这么说,要不是丁琪琪她的那个由她哥哥帮着写的论文,我们今天也不会用到多元关联拟脑技术,这个技术建议就非常好,质的飞跃呀。”刘工赶紧夸一句。

“有必要重点强调是‘我哥帮着写的’,用得着说的那么明白吗?”丁琪琪小声嘟囔着。

“老刘故意的,揍他。”宁雪也在一边小声建议。

丁琪琪转头看了宁雪一眼,“闭嘴”。

“那好,我们还是按照您们原来的定义,去讲解新功能升级部分如何应用。。。核心元条件是合力为0,现在多重条件闭环,条件的地方不只是综合力,还可以定义力和力臂,包括更详细的力的方向和力矩等参数。”三多继续。

“这个功能很好呀,大家听听,这个功能解决了我们一个问题,大家明白吗?”刘工问周围的工程师。

“什么问题呀?要不,您举例说明一下?”三多不明白。

“举例说明一下,还是用力和力臂的参数说明一下。”刘工说完开始向四周找着什么。

“您说。”三多。

刘工目光扫过众人,停在丁琪琪身上。“小丁,丁琪琪,你来讲一讲,就是你两周前发现的那个问题,4.3版本里没办法解决,我们后来是手动在执行脑设定的条件参数选择的问题。”。

“哦,是不是那个,拿重物就用手臂平衡的。。。那个问题?”丁琪琪反问。

“对,对,你跟大家说说。”刘工。

“大约两周前,我去测试拟人形机器人,当时宁雪也在场,我们一起带着艾久机器人,想去做点什么。。。”丁琪琪叙述着。

“停,停,不用这么麻烦,你直接说问题。”刘工赶快制止了丁琪琪,再说下去估计中午吃什么饭都要叙述一遍。

“哦,就是机器人右手拿了重物,这个重物超越了容忍度,影响了重心平衡,然后机器人就左手举起来,又形成了平衡。”丁琪琪一口气复述完了。

“怎么了?”三多还一头雾水。

“怎么了,谁拿个水壶还要跳段舞蹈呀?”刘工。

“不行吗?我没有明白。”三多继续一头雾水。

这时,“就是这样,看我。”丁琪琪说完站起来,走到饮水机处,右手提起一个还有半桶水的水桶,然后左手打开,平衡,然后把左手收回,平衡。

“我的噶的呀,老大,你好厉害。”宁雪发出惊叹。

“琪琪是挺厉害的,不过这又怎么了?”三多还不明白。

“这里。”丁琪琪在左手收回的状态下,用脚跺了跺地。

“怎么了?”三多还不明白。

“两种平衡态,一种是左臂打开形成力臂,平衡掉右边的力。一种是左臂不打开,脚发力平衡掉右边的力。”刘工解释。

“哦,明白了,两种平衡态,一种是用手臂平衡掉水桶的重量,一种是用脚部发力平衡掉水桶的重量,现在,机器人是怎么选择的?”三多问道。

“先别管机器人怎么选择的,我们人类肯定不会选择伸出手臂来平衡,像跳舞似的,脑子有问题呀?傻了吧唧的,自己试试就知道了。”刘工说完还笑了,众人一起看向了丁琪琪,刘工好像也意识到了什么,立刻收起笑容,“嗯!嗯!”清了清嗓子。

“我就经常伸手臂平衡,干嘛,说我脑子有问题呀~,还傻了吧唧的,有必要这么讽刺人嘛。”丁琪琪小声嘟囔了一声,突然发现自己说错话了,赶快补充一句:“对,一般人都是脚发力来平衡,不会像跳舞似的,虽然跳舞也可以平衡,而且还挺好看的,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跳的好看,有些人跳的就‘傻!了!吧!唧!的’,是吧,刘工?。。。所以,他们就希望用单纯的脚部发力解决问题,只有在无法满足要求的时候,才会用跳舞,也就是伸出手臂的姿势来平衡”。

“小丁,你说的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怎么听着。。。好像。。。说的又不是技术。”刘工皱着眉头看着丁琪琪,有必要报复心这么强嘛。

“我明白了,就是怎么选择,这两种情况在4.3版本里都是符合闭环条件的闭环,都可以执行,所以在算法择优时,就采用了先到先选的方式,对吧?”三多明白了。

“对,所以我们在测试这个部分的时候,机器人的动作都是举起左臂,恢复平衡,这样看左臂平衡的闭环先到了。”刘工。

“所以您认为,在4.5版本里的新功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三多问道。

“是的,我来推演一下,许工,如果说错了,你可以给我纠正。”刘工。

“好的,您说。”三多。

“我们在核心元闭环条件里面设置多个条件,拟合力条件、力条件和力臂条件,这样,在到达的符合条件的闭环里面就会带出三份参数,三份参数都符合,才可以执行。”刘工说道。

“等一下,刘工,我们设定不是这样的,多重条件闭环中的条件设定分为几种,比您说的更灵活,功能更强大。”三多发现刘工理解有误,赶紧纠正。

“哦,那,还是你来说吧。”刘工。

“首先,条件不但可以设置多个,而且还可以设置为正向的执行判定条件和反向的参数收集条件。”三多讲解。

“执行判定条件我们都知道,这个4.3版本就有了,反向参数收集条件是什么?”刘工问道。

“反向参数收集条件,是在达成执行判定条件的闭环形成时,可以对闭环上的信息元相关参数做反向收集,可以执行计算定义收集。”三多说完,写了一个公式,其实这个公式大家都明白,只是做个例子。

例如,设Y1为一条可执行闭环上的力和值,Y2、Y3、Y4。。。Yn。

公式:Y=∑(上n下i)Li的绝对值,多元关联拟脑执行脑算法看到后,就会将可执行闭环上的力参数取绝对值后累加到穷尽。

用冒泡法对【Y1、Y2、Y3、Y4。。。Yn】排序,择优。

“执行计算定义收集是什么?”刘工接着问道。

“收集闭环过程中路径产生的各个参数,按照规定的计算方式输出值,例如,您刚才说的力问题,综合力是由力和力臂拟合成的,综合力为0,不代表力为0。”三多回答。

“是的。”刘工。

“对这些力,可以做定义计算,例如,定义计算合力,但是,这个合力不为0,也不影响正向的执行条件判定,而是输出闭环的【力和】状态。”三多继续解释。

“闭环的【力和】状态又是什么?”刘工接着问。

“力和是参数定义呀,例如,定义计算力和,我们把所有的力可以定义为正,然后计算,得出全过程输出力和,我们就知道这个过程,机器人付出了多少力的总和。”三多答道。

“哦,明白了,这是定义计算,就是我可以按照我的方式,来计算我想得到的参数,那么力臂也是,我定义力臂的角度差值的绝对值的和,可以得到全过程机器人动作行程的总和参数。”刘工明白了。

“是的,我们继续刚才琪琪说的那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条件闭环的多重条件作为辅助选择,【力臂和】综合值高代表机器人用力小动作大,【力和】综合值高代表机器人输出【力和】大而动作小。”三多。

“明白了,我们如果把【力和】综合值高的优先级上调,把【力臂和】综合值高的优先级下调,刚才琪琪拿水桶的动作,机器人就可以选择第二种平衡态。”刘工。

“是的,而且多重条件选择有两种方式,固定选择方式,和算法选择方式,刘工,您刚才说的优先级选择是固定选择方式。”三多。

“哦,区别是什么?”刘工问道。

“固定选择方式,例如,优先级设置,直接在多重条件闭环中,反向参数收集条件位置定义,所以可以在拟脑模型中直接带出选择。”三多继续解释。

“哦,另一种呢?”刘工接着问。

“另一种算法选择方式,更灵活的面对多种问题,例如,刚才的选择不是简单的以谁优先选择,而是在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多种对应选择。”三多。

“你举个例子,这样我们好明白。”刘工

“综合力值在某一个范围内选择【力和】值高优先,范围外选择【力臂和】值高优先,而且这些参数在不同动作中,可以设定不同的选择条件,选择条件还可以用函数选择,例如,把综合力值、力和值和力臂和值的变化做成函数,这三个函数在变化的不同阶段的同一时间点,看三个函数的关系选择。”三多。

“哦,这样就是开放了选择的范围,能够更灵活方便的解决多种问题,这个也是拟脑模型中的设定吗?”刘工继续问。

“不是,拟脑模型可以代出参数和优先级选择,而算法选择是在执行脑部分中定义完成的。”三多答道。

“这个功能升级的好,对我们现在的系统帮助很大呀!”刘工做了总结性发言,又环顾了四周,发现没有人接他的话茬。。。

“丁琪琪!丁琪琪!注意听讲,我们尽快升级系统,这是你回去的测试内容之一,你少干点体力活,多动动脑子,让机器人多干点体力活。”刘工又盯上了丁琪琪。

“能不能让我多干点体力活,少动脑子,我可不想秃顶。”丁琪琪说完,大家都笑了,有的人还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下一个问题,下一个。”刘工也摸了摸自己的秃顶。

“下一个功能升级,在4.5版本中,容忍度不用在执行脑中设定了,可以直接体现在信息元相互关联的路径上,这种定义可以在模型中完成。”三多指着屏幕上的多元关联拟脑模型讲解。

“这个好,这个也好理解,我们以前是在执行脑中设定一个数值,小于这个数值的忽略掉,如果能直接在拟脑模型路径中设定了,就减少了执行脑代码,太好了。”刘工又发现了宝贝。

“对,这个功能可以简化很多计算,尤其是您们用的重心力臂中,分重心产生的力对核心重心影响的容忍度问题,可以直接在信息元的关联路径上定义。”三多。

“明白,原来都是在执行脑中设定,当某值小于阈值,忽略不计。”刘工。

“原来的做法,执行脑里的判断很多,现在,信息元与直接关联元的路径上设定,如关联元综合力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