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九百三十三章 一剑光寒十四州!

因为杨开天的缘故,整个工部也都陷入了某种巨大的骄傲和荣耀当中。

工部从上到下的大小官员,自然没有置身事外,由尚书大人亲自负责,在应天府皇城正门外,搭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凯旋门。

这座凯旋门不但要求宏大威武,更是融入了从墨家地宫那边传来的“天工”理念,图纸参照了杨开天书信中提及的地宫星轨结构和巨树形态的模拟。

主体采用了坚固的木石结构,核心雕饰上则用了大量的榫卯结构和青铜纹饰。

在肃穆庄严中,透出神秘古拙的墨家气息,隐隐点名了工部在杨开天的带领下,未来的发展方向。

六部几乎都忙碌起来,皇宫内部更不用多说!

司礼监、御用监的宦官们,忙得几乎脚不点地。

圣上亲自过问的蟒袍、玉带、丹书铁券,全都要一一准备妥当。

欢迎功臣的宴席,要一丝不苟,不但要极尽奢华,更要处处体现出凯旋而归的特色,每一道菜都有深刻的讲究。

后宫嫔妃由母仪天下的马皇后亲自带领着,编织象征平安和凯旋的金丝彩绦,准备进献给功臣……

整个朝廷,乃至整个京师,都沉浸在一种极度亢奋的忙碌与期待中。

茶馆酒肆里,说书人将撒马尔罕之战讲得神乎其神,帖木儿死在地宫更是被描绘成“天雷亟顶,尸骨无存”。

街头巷尾,百姓们热议着即将到来的凯旋盛典,猜测着那位从未见过但名动天下的“神机国师”秦枫和“再造天工”的杨侍郎会是何等风采。

商铺掌柜们更是喜笑颜开,预见了庆典期间汹涌的人潮和滚滚的财源。

深秋的夜风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熄应天府内处处点燃的灯火和人心头那团炽热的火焰。

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那支承载着铁血功勋与无限可能的凯旋之师,载着无上荣光,从遥远而神奇的西域,驶回金陵帝阙。

这是胜利的归途,也是一个煌煌盛世的崭新起点。

驿道之上,那封带着工部特殊火漆标记、由杨开天地宫之中发回的最新的、记载着更为深邃图稿和构想的密匣,正日夜兼程地穿越山河,它所承载的重量,冰冷而炽热,正指向那万顷碧波之外的世界。

……

大胜的捷报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遍大明的山川城郭。

西征的最终功勋尚未抵京,整个应天府乃至从西域到金陵的数千里驿道上,便已提前沸腾在一种近乎神圣的狂欢预备之中。

而这份集合了大明朝堂与民间,饱含着对未来无限憧憬汇聚而成的盛大庆典,终于在洪武十六年初冬薄雾弥漫的清晨,迎来了万众瞩目的凯旋队伍。

是啊,还是洪武十六年!

此次出征之前,只怕是谁也没有想到,出兵三十万,深入西域作战,面对有着雄厚基础,掌握着巨大地利优势的帖木儿汗国,竟连区区一年都没有坚持到!

事实上,哪怕是统率这支大军的魏国公徐达,也做了旷日持久的战斗准备,甚至跟家里人的书信里,都透露出要将这次西征大战进行到底的决心。

可是现在,从大军四月出发,现在也才只有不到十二月,就迎来了大军凯旋的消息。

一身转战三千里!

一剑光寒十四州!

徐达,不愧是大明第一名将徐达!

当晨雾被初升的朝阳染上淡金,官道尽头的地平线上,一面面染尽风沙却愈显威严的大明龙旗和徐字帅旗如林般探出。

紧接着,是连绵起伏的玄甲浪潮——那是百战余生的西征精锐!

他们铠甲虽多有修补痕迹,却擦拭得锃亮,长矛如林,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次靴跟踏在坚实的官道上,都发出撼动大地的闷响,敲打在每一个翘首以盼的心头。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爆发出一声变了调的嘶吼,瞬间点燃了早已堆砌到顶点的情绪火山!

官道两旁,人山人海!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蹒跚学步的稚童,从衣衫褴褛的农夫到身着锦袍的商贾,密密麻麻,延绵望不到尽头。

官家预先扎好的彩楼彩棚不过是点缀,真正的主角,是这些自发从四面八方涌来、倾尽热情与诚意的万千黎庶!

欢呼声如同开闸的洪流,轰然爆发!先是零星的“大明万胜!”、“徐帅威武!”、“国师大人辛苦”,旋即汇聚成排山倒海的声浪,裂帛般腾空而起,撞击着初冬清冽的空气。

声浪之下,是漫天抛洒的彩屑、花瓣、五谷,象征着丰收与吉祥。

更有无数妇人提着早已准备好的温粥热饼、新蒸的馒头、煮熟的鸡蛋,不顾士兵的羞涩推拒,奋力塞到行进中的军兵手中。

“英雄们,吃吧!”

“孩子们,都辛苦了!”

“你们是大明的勇士,你们是大明的骄傲!”

声声呼唤,饱含真情,许多浴血沙场未曾落泪的铁汉,此刻却红了眼眶。

队伍前方,徐达身着崭新的王服,胯下神骏,面容依旧沉稳如山,然眼底亦有激荡的波澜。

王朝鼎沸之声,是民心所向。

太子朱标奉旨代表天子已在前方迎候,仪仗隆重。

然而,比起那庄严的官方仪轨,更让这位新晋的“定西王”心潮澎湃的,是百姓这一路如山似海的赤诚。

朱棣紧随其后,一身亲王蟒袍,英气勃发,更带着几分享受这万丈荣光的意气风发。

他的目光扫过狂热的人群,骄傲与雄心在胸腔中激荡。

再后方是车驾。几辆特制的巨大车辇之上,覆盖着象征荣耀的明黄绸布,载着的正是那座墨家天宫的部分关键构件——那无法带走的宏伟被精工临摹成模型,它们将是这场科技盛宴的核心展品。

而在这些载着“未来”的车驾旁,一辆朴素却引人注目的青布马车里,坐着年轻的工部侍郎杨开天。

他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车外的喧嚣充耳不闻,膝上摊着未完工的地宫结构解析图,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外界的热闹仿佛只是他宏大构思的遥远背景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