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 第一卷 第89章 嬴政舌战群儒,淳于越痛心疾首

上林苑初建于秦国,在秦惠王时即已出现,最初是作为秦国君主游猎、休憩的场所。

统一六国之后,嬴政才对上林苑进行了初次扩建,使其规模有所扩大,让上林苑作为重要的皇室园林,在其中修建了许多宫殿、亭台楼阁等建筑。

并在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是君主和贵族们进行狩猎活动的场所。

而当前这个时期的上林苑虽不如后来那般庞大,但用作血衣军建营却是绰绰有余。

而且上林苑与咸阳宫不过隔着一条渭水,咸阳宫在渭水北岸,上林苑在渭水南岸,在此处建营,可以拱卫咸阳,随时候命出动攻伐。

如此地理位置,再加上单开一营,可谓是给足了血衣军殊荣。

王离闻言虽是心惊,但总算是能够摆脱这群恐怖的饭桶,也是大喜过望,“臣恩谢陛下!”

嬴政命赵高拟了令,派人带着王令和王离一起去细柳营了。

“宫学之中情况如何了?”

“众儒学博士依然聚集在宫学之中,不过如今已经不争吵了,都是不发一言默默翻阅典籍。”

嬴政说道,“你去传话,今日午时之前没有一个合理的答案,就让扶苏去跟随赵诚治军。”

“唯。”

宫学之中,扶苏坐在案前,如同一座雕塑似的,一动也不动,就连眼神都半晌毫无变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诸多儒士则是面色枯槁,急促地翻阅典籍,想要找出一个答案。

气氛异常沉闷,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有人长吁短叹,有人直接扔掉了典籍,揉乱了自己的头发。

就在这个时候,赵高到了。

“陛下有令,若今日午时之前诸位博士还没有能够合理回答车舆论的,便让扶苏公子跟随大良造去治军。”

此话一出,群儒激愤。

“怎可如此?”

“扶苏公子要学的可是治国之学,去和那血屠学岂不是误入歧途?”

“那血屠只会误人子弟,若是让扶苏公子去和他学习治军,以后只会残暴不仁!”

“这诛心之论本就是诡辩之术,以此证明我等无能,甚是昏庸!”

“公子不要受其蛊惑,这车舆论就是一个陷阱,世上哪有这般非此即彼的事情?”

“是啊,世上的事情解法颇多,如车舆论这种情况,并非只有救一人而杀五人这一种解法,若身临其境,大可拉住缰绳,救下双方!”

“……”

扶苏不言,面色和眼神都没有丝毫变化,似乎群儒所说的话,一点也没往心里去。

群儒更是焦急。

赵高则是劝道,“诸君莫急,公子也不是小孩子了,他有自己的主见,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清楚得很。”

“只要他坚持儒学之道,愿以仁心应对天下之事,又怎会被别人影响?”

众儒闻言,顿时惊醒。

“是啊,只要扶苏公子不愿意,谁又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思想呢?”

“公子若是不愿,我等自会去和大王请命,为公子做主!”

“那血屠用心歹毒,误公子入歧途,此事不能善罢甘休!”

“只要公子一言,我们立刻随公子去见陛下,陈明厉害!让陛下收回成命!”

“公子生性正直善良,就算跟随血屠左右,也必定只会对其深恶痛绝,哪里会学到什么真东西?”

解决不了问题,就想办法解决人。

不论是让扶苏表明自己不愿意去跟随赵诚也好。

亦或者是让秦王明白此举不妥也好,都能够改变当前的局势。

扶苏依然一动不动。

这几日他见到群儒抓耳挠腮,却始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渐渐也意识到了什么。

可那一点灵光,始终混沌不清晰,让他抓不住。

他觉得儒学亦有一些问题,但这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对于赵诚,他依然没有改观,因为无论如何,他都接受不了屠卒之举,可为何又觉得他屠卒也有他的道理呢?

儒学的恻隐之心是他的本能。

战场杀伐你死我亡又是清晰可见的合理。

他感觉自己找不到答案,但那一直坚不可摧的儒学思想,却出现了一点裂缝,让他想要去做些什么来进行验证。

于是他突然抬头,说道,“吾去随大良造治军一段时间,吾要看看吾多年所学应该如何落到实处。”

他站起身来,就朝宫学之外走去。

群儒急了,那血屠用心险恶,一个车舆论把他们搞得欲生欲死!

要真让公子去了,要不了多久,回来恐怕就已经是个小屠子了!

这哪里能忍?

淳于越等人面面相觑,都是一咬牙,“吾等去面见陛下,定能让陛下收回成命!”

群儒激愤地拥簇着扶苏向着章台宫而去。

嬴政刚刚专注处理政务没多久,就听见外面杂乱的声音传来,不由得头疼地揉了揉眉心。

“陛下,博士淳于越带着众儒士来见。”

“让他们进来。”

一行人呼呼啦啦地进入殿中,一进来就跪了一地。

“陛下,圣王之治,在修文德以安天下,非恃甲兵以威四海。

今公子亲赴军伍,是示天下以武力为尚,恐伤先王‘仁政’之教啊。”

“陛下,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今使储贰亲掌戎事,非所以重社稷、示怀柔也。”

“古者,太子居东宫,亲师友,习礼义,以承宗祧之重。

今置军中,是离根本而轻社稷,恐启庶孽窥伺之心。”

“陛下,公子仁而好儒,宜留中辅政,修先王之典,兴礼乐教化。军旅之事,有诸位宿将在,非储君所当亲履。”

“公子性本仁慈,军旅多暴气,久处则伤公子温良之德。陛下当惜储君之体,留其在朝润泽风化,何必亲涉艰险?”

“……”

一群人接连说出一大堆道理,引经据典,甚至引出先王的主张,想要让嬴政收回成命。

嬴政听他们大道理也不是一日两日了,知道越听越麻烦,扯皮起来更是没完没了。

往日里没有什么说法能够对制他们。

但今天,他可是早有准备。

他挥了挥手,打断了群儒的话,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

“汝等可解车舆论?”

满朝儒生顿时为之一静,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嬴政这个痛快啊。

什么时候能用一句话堵住群儒的嘴了?

爽!

淳于越说道,“赵诚此言,乃是以术害道的诡辩!”

“仁之所至,视人如己。今问‘救一与救五’,是将人命视为筹码,以多寡定取舍,此乃商贾计利之心,非圣贤体仁之道……”

嬴政又问道,“圣贤之道如何解不出车舆论这样一个小问题?”

淳于越一滞,气得说不出话来。

周青臣继续顶上,“《论语》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此难题加诸辩者自身。

一为其亲,五为他人,其亦能坦然‘弃亲救五’乎?

以虚设之问求绝对之答,是离人情而空谈术,非君子所尚。”

嬴政继续问道,“若非虚设,真遇到此事,君子该救哪一方?”

周青臣张了张嘴,好似被扼住了喉咙。

另有儒生更换角度,想要表达多日来思考所得,结果都被嬴政一问败退。

嬴政以此一问舌战群儒占尽上风,把群儒气得口齿都不伶俐了。

群儒博学,往日辩论,都是引经据典,哪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偏偏这个问题,与儒学是先天的敌对。

只是问出来,就相当于按住了他们的脖子堵住他们的嘴。

偏偏又是无解。

导致他们一个个满腹经纶说不出一点来,气得几乎脑溢血。

而嬴政却是一阵身心舒爽。

面对这些腐儒,他还没打过这么轻松的嘴仗。

赵诚是个好孩子啊。

群儒有理也说不清,一个个讷讷无言,苦思冥想如何阻止扶苏跟随赵诚。

而嬴政则是问扶苏,“扶苏,此问已有几日了,你有何想法?”

扶苏似乎仍处于困惑之中,不过此时却显得沉稳多了。

小小的如玉公子立在殿下,困惑中努力梳理思绪。

“王父,扶苏所学,不能答此问,而此问也并非完全虚设,人生于世,总会面临太多抉择。”

“但扶苏以为,仁义之道亦无错处,错在用他去做什么,大良造所言不虚,君子不器,不可以仁义捆缚自己,亦不可以仁义器国。”

“故,扶苏愿随大良造治军,以实事印证多年所学。”

“扶苏想去看看,吾之仁义,该用在何处,大良造所作所为,究竟是善还是恶……”

嬴政露出欣慰的笑容来。

这死脑筋总算是有救了……

他大手一挥,“去吧。”

扶苏行礼告退,在群儒痛心疾首的呼喝挽留声中,头也不回的往赵诚宅邸而去。

淳于越气的快要吐血。

“该死的血屠!!”

“误我国本!!”

“这乱臣贼子!恃权而骄,行险而侥幸,岂不闻‘多行不义必自毙’?

若吾寻得足下构陷忠良、紊乱朝纲之马脚,定当联合同僚,奏请陛下明正典刑!”

“彼时纵足下有千般诡辩,万贯家财,亦难赎‘蠹政害民’之罪!”

“勿谓言之不预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