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 第一卷 第78章 血衣军炼体功!铁鹰锐士战六千轻骑!

【第十年,你已经将九门炼体功法全部修炼到了大圆满,肉身只有少许提升,不过对于各种发力方式越发精通,你觉得是时候开始创造一门新的炼体功法了。】

……

【第十五年,你将九门功法中提取出来的精华部分熔炼为一体,但是其中许多地方相互冲突,只能不断删减,使其不断变得契合。】

……

【第二十七年,你创造出的炼体功法已经颇具雏形,此法修行起来极为痛苦艰难,非坚韧不拔者不能修炼,但其提升速度也是非常之快。

依你推断,普通材官只需要修行半年,就能够提升一半力量,但这还不够,你继续完善。】

……

【第三十五年,你创造出了一门完整的炼体功法,你将其称为血衣军炼体诀,此功法分为六卷,分别是炼血、炼肉、炼筋、炼骨、炼皮、炼脏!】

“这样一来,就算根骨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只要意志力足够强大,修炼这门功法就可以快速提升体魄,能够进入铁鹰锐士军的本来就都是坚韧不拔之辈,体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门功法最是适合他们,随我作战的六千轻骑也可以获得此法进行修炼,这样才有许多人能够进入血衣军。”

毕竟是跟随他出生入死过的,赵诚也不想看到他们因为天赋限制,而无法进入血衣军。

“这门功法比基础炼体功要好入门的多了,添加了炼血这一关,只需要食物足够充足就可以快速提升。”

“唯一的缺憾是,强度上限,达不到基础炼体功那么高。”

经过赵诚的推演,发现炼体功法最先炼的应该是气血,气血越充足,体力越强,能够承担的训练也就越多,肌肉提升的速度也会越快。

可以说,炼血是炼肉的基础。

毕竟这些军士不像赵诚,可以直接投入寿命来磨时间,强行炼体。

所以炼血,就是第一步。

“六卷功法,之后就按照军功高低来进行赏赐。”

“但炼血之法可以普及传授,这东西炼了,就要用药材和食物来堆,不是血衣军,别人拿去了,也根本炼不起。”

血衣军作为秦王嬴政直接支持的军队,本身的粮草份额就很高。

再加上赵诚升职到了大良造之后,食邑三千户,兼收渔利,商贾路资,一年光是田赋就能够有两万两千多石。

户赋更是高达九十万钱。

这还不算上其他收入。

若是算上所有收入,一年的收入大概在一百八十万钱上下,折换成粟,相当于一年四万五千石!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巨额财富。

普通庶民一整年的消费,也就是三十石粟。

而除此之外,还有之前嬴政罚没昌平君的封地赋税,清点之后会交到赵诚的手上。

这昌平君作为丞相,更是被封为君,其封地赋税甚至比赵诚还要高,多年积攒下来,封地之中的剩余粮赋恐怕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等到这笔粮赋到了,赵诚足以用这一部分钱,养出一部古往今来都罕见的血衣军!

倒是忘了,还会有一股昌平君的属地私军锐士会被划拨给赵诚。

这一下,人也有了,钱也有了,差的也就只有从三军之中选拔锐士,填补血衣军了。

不过赵诚对于填补血衣军热情并不算很高。

还是那句话,他要领的兵,贵精不贵多。

想着,赵诚将炼血之法写了下来,而后出门离开宅邸。

没有着甲,依然是大良造常服,腰间挂着随印,由家奴赶着驷马轩车,向着城外而去。

一路之上,庶民跪伏避退。

守卫行礼相迎。

没多久,就到了城外细柳营。

细柳营屯兵都尉见到赵诚,立刻行礼肃拜,“都尉王离,参见上将军!”

昨日赵诚殿前斩丞相八百门客的事迹已经传遍了军中,至此军中对于赵诚的狂热又是上升了一个台阶。

秦军本就尚武,强者为尊,赵诚率八千轻骑,八日灭韩的事,已经让其威望如山。

如今又在殿前强势证明了实力,更是戟指相国,如此锋芒,如此神威,让其声名如日中天。

再加上他为牺牲的将士请命,亲自照顾所有人的遗属家眷,更是让所有将士们,都将这名少年将军当做了自己人。

如今大王命其建立血衣军,没有人不想要进入血衣军。

不说王离麾下屯练的那些中央军,就算是王离自己,也想要加入赵诚的血衣军。

“王都尉,我来看一看我的旧部,有东西要交给他们。”

“上将军随我来。”

“自昨日大王为上将军开设血衣军之后,细柳营之中的将士们都要疯了,之前逼着训练也只是堪堪达到标准,如今没有任何人逼迫,训练的强度却已经达到之前两倍有余……”

王离苦笑不已,带着赵诚来到大营正中,如今那六千轻骑正在这里练兵,一个个拼命极了。

军营之中的其他兵卒,也都咬牙跟在他们身后训练,自然也都是想要加入血衣军的。

冯全和封若带着人第一时间相迎。

“将军来了!”

“将军!何时开始选拔血衣锐士?吾请入血衣军!”

赵诚没有说话,看了看这些人,突然向着王离问道,“铁鹰锐士何在?”

“铁鹰锐士自昨夜就调到了棘门营,随时听候上将军命令。”

细柳营在正北,是秦国最早的京畿屯兵点之一。

此处地势平坦,便于骑兵集结,战时可快速驰援函谷关或武关。

而棘门营位于咸阳东北,是咸阳城的北门屏障。

秦国在此设冀阙——宫门双阙,驻军可监控北方匈奴和三晋方向的威胁。

相对来说,距离宫城更近一些,但如今赵诚在这里,自然要将他们调过来。

没过多久,三千铁鹰锐士齐至,入了大营,一眼看去便与寻常锐士大有不同!

各个精装彪悍,双眸似有寒光乍现。

为首之人身材魁梧如青铜铸像,肩宽可抵两卒,腰悬鹿皮剑穗的长剑,甲叶相撞带有金石之音。

古铜色面庞棱角分明,左颧一道三寸长的刀疤斜贯眉骨,一双虎目嵌在刀削般的眉骨下,披着鱼鳞重甲,甲胄缝隙间露出的小臂肌肉如老树根般盘结。

他目光如炬,抵达的瞬间,目光就锁定了身穿大良造爵服的威武少年,正巧那少年也望了过来。

两人对视的瞬间,章邯瞳孔一缩。

浑身生起一股至极的危险之感,好似有刀尖抵住了喉咙,又像是有锋芒刺在了瞳孔之上!

他心中惊异,率众上前。

“末将铁鹰锐士都尉章邯,参见上将军!”

赵诚挑了挑眉,“铁鹰锐士?”

章邯沉默一瞬,“血衣锐士都尉章邯,参见上将军!”

其身后诸多铁鹰锐士,面有不忿和失落。

铁鹰锐士存在多年,战功赫赫,用命打下许多声名,也曾立下不世之功。

这荣耀,也是他们的前辈和同袍用命换来的。

如今突然改铁鹰为血衣,他们心中自然不好受。

然而对于赵诚的实力和战功,他们却也无法不服,只能将这股失落埋在心里。

赵诚看着众人,都是上过战场,在鲜血与生死之中走过来的人,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赵诚看着章邯,“你说,此军为何叫做血衣?”

章邯说道,“上将军以血屠阎罗之名震慑诸国,血衣军承血屠之志,血屠诸国,染尽敌血!”

赵诚等了等,“还有吗?”

章邯想了想,有些疑惑地道,“此名由来,不是陛下由此裁定的吗?”

赵诚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但血衣之名,不止如此。”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血染吾衣,与子同归。”

赵诚摊手甩开那份染血的名单。

“此血衣之上的姓名,皆是随本将作战,壮烈于沙场之上的战士,这血衣之名,将缝在血衣军军旗之上,军旗所指,英魂同在!”

六千轻骑浑身一震,怔怔地看着赵诚。

而章邯和其身后的铁鹰锐士们,则是面露复杂之色,眼神之中闪过羡慕。

赵诚则是继续说道,“铁鹰锐士既然改制成为血衣军,不论之前之后,所有将士都依此例。

你既为铁鹰都尉,就将曾为铁鹰战死沙场者的姓名都拿来,他们的遗属亲眷,亦会迁至我的封地,由我一力护之。”

“他们的姓名,也将与血衣军旗同在,英魂也将随我血衣军而战。”

“此后每一名进入血衣军的战士,都将对着这血衣军旗立誓!”

“承吾血衣之约,擎君未竟之戈!”

赵诚长眸一扫,环视铁鹰,“尔等可愿?”

诸君憾然视之,一时无言。

“不愿也无妨,本将自会请示大王,另立血衣军……”

“末将愿入血衣军,随将军踏灭诸国!”

章邯竟推金山倒玉柱般单膝跪地,行最重军礼而敬。

其身后铁鹰锐士皆是如此,敬如山倒。

“愿入血衣军,随将军踏灭诸国!”

作为铁鹰锐士,他们的待遇确实比寻常中央锐士还要好上许多,战死之后抚恤也会多很多。

但是战死之后,谁又会记得他们?

遗属家眷,又有谁来保护照料?

就算抚恤丰厚,家中孤儿寡母,如何能不担心?

可如今,血衣军会记得他们,即使战死,他们的姓名也会永存在军旗之上,他们的英魂也将继续随军征战。

每一个后来之士都将对着他们的血名发誓,承继他们的遗志,继续随将军征战四方。

而他们的遗属亲眷,更有将军亲自迁至封地保护,重点关照。

不止是他们,就算是那些曾战死沙场的前辈,也会名留军旗之上。

铁鹰虽然化作了血衣,但铁鹰之志,铁鹰之魂仍在,而且还是更好地存续下来。

遍观诸国,又有哪个将军能如此对待部下?

赵诚点了点头,“好,现在,列阵,与这六千轻骑对战!”

“不要留手,让本将看看你们的实力。”

“末将领命!”

章邯站起身来,其身后旧制铁鹰锐士纷纷站起身来,各个战意高昂。

而六千轻骑则是如临大敌,却也战意熊熊。

曾经的铁鹰锐士如何?

为了入将军的血衣军,拼了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