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 第一卷 第74章 血衣军:血染吾衣,与子同归。

“何事?说来。”

嬴政看着赵诚手中的染血麻布,有些好奇。

赵诚将染血麻布呈递上去,“这名单上面的人,都是随我作战,死于杀敌攻城的将士。”

“臣恳请将他们的遗孀家眷都迁至我的食邑之地,由臣亲自派人看护,免得他们受人欺负。”

嬴政面色微微柔和了一些,“秦国律法有所规定,阵前战死者,遗属得赐田宅钱帛,划户籍为军属,免除赋税,你不必担心他们的处境。”

赵诚依然说道,“陛下,这些将士随臣征战,臣曾答应过他们,会为他们的身后事负责。”

“臣,自小无父,深知孤儿寡母的凄楚,他们随臣征战而死,臣自当一力护之。”

此话一出,嬴政沉默了。

他静静看着赵诚,沉默良久。

“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本就要赐田宅于遗属,就划到颍川郡去好了,你已经是大良造,可在封地开府,管理此事。”

“李斯。”

“臣在。”

“协理赵诚,将名单上面的遗属,迁至他的食邑之地,由他安置。”

嬴政说着,又想了想,“接下来血衣军的将士若是战死,都按此制办理。”

赵诚眼睛一亮,再次肃拜,“臣谢陛下!”

嬴政摆了摆手,没有说话,转身离去了,背影看起来有些沉肃。

这孩子,是个有担当的。

他自己从小没有父亲照料,如今一将功成,却不忘撑开羽翼,护佑麾下将士们的遗属。

他刚走出两步,后方却爆发将士们慷慨请命的声音。

“将军,我冯全请入血衣军!”

“将军,封若请入血衣军!”

“王二狗,请入血衣军!”

“……请入血衣军!”

“……”

《秦风・无衣》的军乐在回荡着,与将士们请命的声音夹杂在一起,越发壮烈激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有将士含泪合唱着,唱的却是:“血染吾衣,与子同归。”

归来的是以敌血染就得姓名啊……

赵诚默默地看着下方激昂的将士们,而后激昂那份血写的名单收进了怀中。

自今日起,血衣军的血衣二字,不止象征着染尽敌血,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杀伐强军。

同样也象征着,血衣为凭,他们的将军会亲自安置战死者的身后事,一力护佑其遗属家眷。

有此为凭,大可竭力死战!

最后,则是象征着,血衣军的每一名同袍,都会背负战死同袍的血衣继续前行。

而在此之后,血衣军更是形成了一个传统——

每一名血衣锐士的里衣胸口处,都会以血红的丝线,绣着自己的姓名。

这个鲜红的姓名,是他们的死志。

也将会是他们的将军,护佑他们遗属家眷的凭证。

亦是所有血衣军对身后事安妥的笃定。

有这个血色姓名在,他们将无惧生死,亡命拼杀。

同时,这个血色姓名,也将被血衣军保留下来。

此后每一名新入血衣军的锐士,都将手抚血衣旗帜宣誓——

“着此血衣,承汝未竟之戈!”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这六千轻骑,虽然说跟着赵诚经历了多场血战,都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但是其中许多人还是达不到铁鹰锐士的标准。

既然答应了嬴政,血衣军会比铁鹰锐士更强,那就不可能有所徇私。

所以……

“想入血衣军,就给本将死命训练,通过本将的考核,才有资格进入血衣军!”

一个个将士咬着牙,心中暗定,就算是练死,也要进入血衣军,继续追随将军!

而赵诚则是想着怎么推演一部适合血衣军练习的炼体功法。

基础炼体功太基础了,就算是他有寿命推演的情况下,还不知道花费了几万年的时间,才修炼至大成。

想要以炼体之法练兵,功法就必须更简单,也更有效。

但赵诚现在只会一部基础炼体功,以此为蓝本进行推演,就算有悟性丹的帮助,推演出来的东西还是会非常局限。

或许可以参考柴烈的家传武学、封不救的经络学说、聂樊的炼体之术,掺杂基础炼体功之中一些更有效果的东西,来推演出一部炼体功法来。

再让封不救搞一些能够加强体魄的药方来。

这样配合练兵,足以搞出一部人人如龙的横练军队来。

如此想着,赵诚又看了看自己系统之中的剩余寿命。

只剩下八万多年了。

推演一部简单的炼体功法,应该是够了吧?

饮至礼之后,繁琐的凯旋仪式终于算是结束了。

六千轻骑归去城外大营,而赵诚则是被嬴政命令回府休整几日,而后再开始选拔血衣军。

赵诚无奈,只得领命,他乘着轩车,带着嬴政封赏的一系列东西和人,向着城中给自己改建好的宅子而去。

一路上浩浩荡荡,庶民回避。

到了宅邸之前,下了轩车,抬眼一看,赵诚才知道自己这宅子规格如何豪华。

这驷马轩车已是八面威风,但是在宅子大门之前,仍显得局促了一些。

轩车入宅,进了正堂。

只见栋梁高擎,榫卯处嵌青铜兽面纹加固件,堂中立柱绘有八日破韩的壁画,其上一名雄武大将挥戟横扫千军端的是凛凛霸气,栩栩如生。

地面上,更是铺满蓝田墨玉砖,砖缝好似有银水浇灌,行走之间隐见亮芒。

出了正堂,到东侧,则是有一个占地颇大的露天演武场,中央立有一块巨大的试剑石,这试剑石好似是从天下名都宛城的城墙上面,扒下来的那块镇城石,上面甚至还有赵诚的戟印。

在赵诚逛宅子的时候。

这宅邸分配过来的仆人则是开始忙碌起来,内外仆人共计九十六人,涉及内宅、外院、武备、杂役四大体系。

这些人各个都是精明强干的好手。

一入手,就将宅邸之内打理得井井有条。

赵诚逛到寝居楼阁中,十六名美侍都等在寝居之外。

随着赵诚踏入寝居,十六少女才紧随赵诚身后,亦步亦趋进入寝居。

赵诚这寝居有楼阁两层,二层设爵符阁,专置左符与策命文书,以铁柜封存,钥匙由赵诚贴身佩戴。

楼下又分前堂,侧寝、燕寝,书房等,宽敞清雅。

燕寝是赵诚主要休息的地方,床榻为蜀地楠木,床栏雕百兽朝虎纹,床前设青铜熏炉,昼夜焚烧辟兵香。

赵诚转了一圈,觉得风格还算满意,便回到前堂,坐在椅子上。

身前有十六名美侍女分立两侧,各个都是花容月貌,身段玲珑。

有亭亭玉立,有婀娜多姿,有千娇百媚,亦有秀丽端庄。

或水灵秀气,或明艳动人,或温婉如玉,亦或国色天姿。

端的是仪态万千,各有千秋。

赵诚想着,既然是陛下赐的侍女,总不能弃之不用,白养着她们岂不是倒反天罡?

于是准备挨个问上一问,人尽其用。

他观察起来,这十六名美侍女之中,左侧八名是故韩贵女,其中两名更是公主,各个身上都是有着不俗贵气,即使现在有心遮掩,这股贵气也是遮掩不掉的。

而右侧八名则是出自宫中最优等的侍人。

侍人属贵籍,远非罪官家眷充入的官婢可比,两者之间,还要隔着“宫人”这一个等级。

宫人尚且是从郡县征选的年十三以上、色美行端女子中选拔而出,侍人则更是从宫人之中选拔出的最优等。

这侍人父母需具"士伍"以上户籍,经县廷保举、少府验身,过体貌、齿龄、德行三试,方得入宫。

而后又经过永巷署、尚乐局、尚寝局等官署机构,经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计等六尚专项培训,才能成为侍人。

而秦王赐这八名美侍,又是侍人之中最顶尖的。

无论是品貌气质,行立仪态,那都是无可挑剔。

打眼一看,那就是专业人士。

赵诚心中暗暗点头,决定先问专业的。

他目光刚往这边一转,右侧一列之中,一名灵眸善睐的女孩就越众而出,巧笑嫣然道:

“上将军,妾奴名青鸾,署令称妾奴善察言观色,妾奴才有幸能来为贴身处理琐事,若是上将军感到烦闷,可随时唤青鸾来叙叙话。”

她说话间眼尾微挑,唇角梨涡浅现如衔春露。

在她身后,一名肌肤胜雪的少女紧接着上前一步行礼道,“上将军,妾奴名朝雪,署令称妾奴清若寒潭,净如朝雪,负责随侍将军晨起盥沐,内务洒扫。”

这女子肤若凝脂,素面无瑕,称为朝雪,负责盥沐倒是很是适宜。

在其之后,一直静如沉水的安然少女上前,她目色清透如潭底寒玉,裙裾间隐有淡墨书香,声音沉静。

“上将军,妾奴素檀,署令称妾奴静如沉水,语迟心慧,善为将军整理案牍,研磨添香。”

又有灵巧动人少女上前,“上将军,妾奴纫秋,署令称妾奴纤指穿针,绣若天成,善制秦绣,女红。”

说着,纫秋素手奉上一张方帕,方帕上绣有秋露凝珠图,露水缀于叶脉间,好似风吹可动,精细至极。

另一秀色可餐少女上前道,“上将军,妾奴炊玉,署令称妾奴鼎镬生香,调和阴阳,妾奴精于秦宫膳食,能以七鼎烹五侯鲭,将军想吃什么,随时告知妾奴,妾奴都能做。”

清雅沉静的少女道,“上将军,妾奴清商,署令称妾奴七弦传意,声动梁尘,善鼓秦筝。”

华如桃李,面如芙蓉的少女道,“上将军,妾奴莳薇,署令称妾奴艺植佳木,腕底生春,妾奴擅养珍奇草木,能令冬日梅枝著花、夏月兰草结露,所植蔷薇可开三色,花瓣能入药。”

更有婀娜蹁跹,窈窕曼妙的少女温软道,“上将军,妾奴流萤,署令称妾奴柔婉似萤,轻盈若风,臣妾善舞,可随清商奏乐为将军起舞。”

她们每每出列一人介绍自己,那右侧八名故韩贵女的脸色就忐忑一分。

这太全面了,留给她们做的事情不多了啊。

就剩下那么寥寥几件事情,眼前这八名美侍或许还会兼任了。

这如何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