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 第一卷 第68章 封大良造,拜上将军!凯旋回师!

再加上赵诚声威赫赫,此战过后,其余五国将会畏之如猛虎。

大王也会对其无比重视!

如此巨擘,许多大臣都开始想着等他回朝之后,前去抱大腿了。

嬴政大手一挥,“便封大良造,拜上将军。”

他心中则有自豪涌现。

不需要他去破格,赵诚自己杀出来的战功,足以封大良造之爵。

王族之下,至高爵位!

接下来,群臣议事。

“陛下,韩地既定,当依“灭国置郡”之制,于韩故地设颍川郡,治所定于阳翟,臣查韩境北至巩洛,南达颍水,可划十七县……”

这是秦王政时期所灭的第一个国家,此前没有什么范本,所以关于如何治理韩地的事情,大臣们讨论得十分激烈。

有博士官说道,“昔周封子弟,享国八百年,今韩地初定,可否封宗室公子为侯,镇抚其民?”

李斯立刻反驳道,“臣以为不可!昔商君曰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

若复封建,是授地方以兵柄、启分裂之端。

昔韩、赵、魏本为晋卿,封土既大,遂分晋国,

今若封宗室于韩地,异日必成尾大不掉之势。

陛下当效孝公“并小都、乡、邑聚为县”之制”,使天下权柄尽归郡县,郡守县令皆为陛下使指,如此方能振长策而御宇内。”

朝堂之上,不论是楚系外戚势力,亦或者是宗庙势力,客卿势力,法家大臣,都想要在这个时候参上一脚,以此分配利益。

但最终,都被嬴政否决,选择采纳李斯的建议,一如既往地实行秦制。

接下来的讨论就明显顺畅了很多。

“内史腾出身于韩,熟稔韩地民情,可拜为颍川郡守,佩银印青绶,总领郡兵、治民、刑狱三务……”

“十七县县令皆由咸阳直接除授,优先选用曾在巴蜀、河西推行郡县制的“习法吏”。如新郑县令,当选明法善算者,专司户籍整理与律令推行……”

“韩为秦灭第一国,当行秦制,收器籍、正度量、划一文字、编户齐民、徙民实边……”

“……”

嬴政颔首,玉簪冠缨微动,“善!即以颍川为式,着内史腾星夜赴任,诸卿按李斯所奏,各署协理,三月之内必使韩地尽行秦法!”

“即刻命赵诚蒙武一部率军回师。”

想到赵诚即将凯旋回师,嬴政的心情难免有些复杂。

诸多大臣办事效率很高,只是半日之后,內史腾便带着大量的官员前往了韩境。

韩境已经彻底被赵诚打废了,其威名传播甚广,整个韩境的百姓都惊惶其名。

再加上韩王已经被赵诚生俘,各处城池也被蒙武及时派兵驻守,完全占领。

所以一切进行的很是顺利。

王腾即将进入新郑的时候。

赵诚正指挥着一群王公贵族修建城墙,搬运粮草。

这群王公贵族哪里干过这种杂活,一个个叫苦不迭,灰头土脸。

一开始还有人假装不会干,被赵诚杀了几个之后,一个个干得比民夫都好,卖力得很。

一群民夫则是被赵诚哄到了一边,看着一群达官贵人干着粗活累活,只觉得这个世界有点倒反天罡。

赵诚则是大马金刀地坐在城墙之上,一边监工,一边让雪幽讲述星理。

如今几日过去,星理部分他已经尽数吸收,开始学习观星入脉之法,甚至对于占星术也略有涉猎。

其展现出来的悟性,让雪幽为之骇然。

这些东西,就算是雪家天才尚且学习几年才能够勉强领悟的东西,在赵诚这里,不过是几日的功夫,就尽数消化。

要知道,就算是作为雪家当代圣女的她,当初也是为了这些星理而头痛许久,耗费一年有余,才堪堪消化。

这让她越发确认,眼前这家伙就是一个怪胎。

本来还想着,依靠阴阳术的晦涩难懂,拖延一些传授秘法的时间,或许家里能够想到别的办法,把自己救回去。

谁知道,才几日的功夫,阴阳术就被赵诚学走了大半。

现在她**的速度,就已经快要跟不上赵诚的领悟速度了。

何其恐怖!

“……雪家阴阳术以修炼神魂为主,食气为辅,神魂强大,才能占星卜算天机,元气充足,才能施印咒杀……”

“……交汇于上丹田的诸脉,是我们修炼的重点,以星辰运转之理对应诸脉运转元气……”

“……当以神庭感应天机星,神庭感应计都,百会感应天枢,太阳感应紫薇……”

“观星入脉已是极难,感应星辰开窍,更是一大天关,就算是有些天赋的,也有可能卡在这里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雪幽静静说着,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

没办法,前几日家族之中来了信,不但叫回了那些来找她的人,任由她留在赵诚身边。

而且还特意嘱咐:事关族运,谨慎应对,要是没有什么大事,就先不要回家了……

显然,家里面也感受到了那种灭族之兆。

这反倒让雪幽也松了口气,这不怪她怂啊,家里那么多长辈不也怂了。

雪家能传承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主打一个能屈能伸。

赵诚默默听着,将能领悟的尽数领悟,有些领悟不了的,则尽数记在心中,准备回去推演领悟。

别人听法一天,那就是一天。

他听一天,回去推演一下,就是几十上百年,学起来能不快吗?

正听着,远处官道之上,有秦国旗帜出现。

而后是大批官员,以及前来驻守的秦国郡县兵。

赵诚合掌笑了起来,“终于来了。”

内史王腾带着诸多官员刚刚抵达城下,就看见城头之上,一名身着将军大铠的少年站起身来。

这少年身材之高大雄壮,坐在那里如同巍然山岳,这一站起,更如擎天之柱,顶天立地。

即使现在不是战时,他身上的腾腾煞气依然直冲云霄。

隔着数里看上一眼,尚且胆战心惊,汗毛竖起,好似有大危机突然降临。

只见那少年将军在城墙上面往城外方向迈了一步,喝问一声,“来者何人?”

瞬间似有山岳一般的压力轰然压倒过来。

王腾身后的一些官员顿时吓得驻马不前,几名生性怯弱的马儿甚至突然前蹄跪地,将马背上的主人甩了下来。

阵中顿时一片大乱。

此情此景,就算是王腾,也是首次见到,不由得脸色微变。

“这少年莫非就是那新贵将军赵诚?如此威势,当真骇人听闻。”

他高喊道,“赵将军,我乃王腾,曾任内史,今奉大王之名,新任颍川郡守,来此接手新郑,查封韩王室宫藏,尽收舆图、户籍、律令简牍,解送咸阳御史府……”

赵诚大笑,竟跃下城头迎了上去,“快快入城,本将等候多时了。”

这一幕更是看得诸多官员胆战心惊。

“这……这么高的城墙,就这样跳下来了?”

“未免……未免也太……”

众人说不出话来。

赵诚几步到了近前,龙行虎步之间,渐能看清其英武面容。

脸上带笑,却遮掩不住那浓浓的杀伐之气。

王腾强压心中怯意,顶着赵诚那骄阳般的威势,细看了两眼,越看越是心惊。

怪哉!

这少年怎么看起来如此肖似大王?

“郡守为何出神?快快入城。”赵诚拍了拍王腾胯下的马儿,马儿顿时顺从地向着城中而去。

王腾一惊,回过神来,连忙想要下马对赵诚行礼,奈何马儿已经不听使唤,只得强行一跃。

跳下马背,对着赵诚恭敬行礼,“王腾见过上将军。”

“上将军?”赵诚疑惑,“我只是陛下委任的临时将军,如何称得上将军?”

王腾笑道,“陛下要封赵将军为大良造之爵,拜上将军,如今只是还没封爵,等将军回了咸阳,自然便是大良造之爵,可称上将军了。”

“陛下可有令于我?”

“陛下命将军即刻凯旋,回师咸阳。”

“好!”赵诚笑了起来。

呆在这里实在无聊,他早就待够了。

赵诚带着王腾等官员进入新郑,将韩王与一些王族押入军中,又将其余贵族交给了王腾,便立刻带着兵马出城而去,直奔咸阳。

一路上,韩国境内已经开始施行秦制。

各地都在颁行秦铜权、铜量,废韩氏旧制。

罢韩地“蝌蚪文”,颁行李斯所书《仓颉篇》,令郡吏教习秦篆,凡官府文书、市肆契券必用秦文,违者罚赀甲盾。

又以“什伍连坐法”重编韩地户籍,民户按“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之制,登记年龄、田宅、资产,严禁隐匿人口。

途中,又看到许多韩地强宗大族,全族上下都被押送在路上,迁往至陇西、北地戍边。

同时,还有一些秦国民众,甩着如同长龙一般的队伍,被迁徙到颍川郡,与韩民杂居,传播秦俗。

赵诚率军一路走来,韩民畏之如虎,秦人敬之如神。

血屠阎罗之名,倒是越传越广。

让赵诚有些无奈。

韩人传也就罢了,怎么秦人也传?还一脸高兴的样子。

也不知道这恶名现在传到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