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 第一卷 第52章 捷报频传却无信?秦王怅然意未舒

昌平君见王翦低着头也不看他,于是又看向廷尉李斯。

嬴政也看向廷尉李斯,“廷尉以为如何?”

廷尉,九卿之一。

罢免吕不韦之后,李斯便得到了嬴政重用和信任,主管制定秦律,将法家“重刑轻罪”理念制度化。

同时以“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理念,来制衡丞相昌平君熊启代表的楚系外戚势力。

再加上他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前线粮草供应,并为军功授爵制度提供法律依据,所以与蒙武王翦等将领合作关系密切,得到军方支持,地位已不下于丞相昌平君。

值得一提的是,军功抵达咸阳,主管最终复核的廷尉,就是李斯。

李斯对着嬴政行礼,不疾不徐开口,言语之间斩钉截铁。

“大王陛下,臣自信军功核验法制足够完善,在我大秦律法,大王神威之下,无人敢,也无人能冒领军功。”

“赵诚此人有勇有谋!死间入城,在如此重军把守的城池之中,四面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此为勇也!”

“易服为猎,瞒天过海,潜伏至城头之上,于两军阵前手刃敌将,此为智也。”

“可谓是勇冠三军,智兼万夫,当破格封爵,以励三军。”

昌平君懵了,不是,来的时候你也不是这么说的啊?

你不是说,这事若是假冒军功,蒙武一部,罪不容诛!

现在是什么?

破格封爵,以励三军?

啊?

昌平君见状也有些恼怒了,“法制虽严,却也架不住有人徇私,臣听闻,赵诚此人,在入伍时便与蒙武其弟蒙威有旧,更是得到蒙威赠弓。”

“如此骇人军功,不得不查啊。”

嬴政依然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丞相想要怎么查?”

昌平君说道,“此人有没有万夫莫敌之勇,一试便知,待其班师回朝,臣愿以百名力士试之。

若其能胜,则此功属实,若其连百名力士都胜不了,这等军功必是伪作,需腰斩,夷三族,夺爵削封,鞭尸示众!”

他说一句,顿弱的心头就凉上一份。

你要夷谁的三族?

我看你是活到头了。

他低着头,根本不敢说话。

李斯则是突然说道,“臣以为不妥,军功核验,每一个步骤都符合程序,没有出格之处。只凭怀疑,就阻碍封爵,军中将士岂不寒心?”

昌平君说道,“本相何曾阻碍封爵?封爵可如常进行,只是等他回到咸阳,能不能维持这爵位,还需要看他有没有这真本事。”

嬴政轻笑睥睨,“百名力士焉能测万夫莫敌?”

“寡人闻相府有门客八百力士,其中多有楚地豪侠异士,不如以此八百门客试之,生死不论。”

昌平君闻言立刻答应下来,“臣以为可。”

嬴政点了点头,又看向廷尉李斯,“廷尉以为,此功该如何封爵?”

这军功涉及复杂,已经超出秦律许多地方,所以算是嬴政抛出来的难题。

李斯低头沉思,默默回忆秦律,思索起来。

五大夫是一个分水岭,其上便已是高爵,少有普通百姓可以升上这个位置。

依照秦律,五大夫领军破城,或斩杀普通战役敌将,便可升左庶长。

升【右庶长】则需要于关键战役中有战略级军事贡献,或指挥战役斩首过五千。

升【左更】需要统军拓土克城,或领兵野战斩首两千,攻城斩首八千。

升【中更】需要攻克更多城池,歼灭更多敌军。擒杀敌方上将军级别将领,或歼灭敌方十万以上规模的主力军团。

升【右更】需要国家级战略功绩,攻占三郡以上战略要地,开疆拓土。

升【少上造】更是需要军政复合型巨大贡献,如战后治理和制度建设。

此爵已经可以开府治事,拥有独立属官体系,要在在封地内劝课农桑,粟米增产三成以上,才算是合格。

升【大良造】,必以'定国之基'为功,主导参与国家级变法,或一战打灭敌**事潜力,指挥灭国之战获得大胜,是军政复合型顶尖功绩才能封的爵位。

曾经的武安君白起,于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导致两国丧失抗秦能力,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便从左更升至大良造,成为国尉。

在这个时期,高于大良造的爵位很少封赏。

只有一些宗室王族有此爵位,或者封无可封的军功累积,才能更进一步。

即使是白起,升至大良造之后,又多次指挥大胜,攻占敌境,也只是被封了武安君,爵位之上并没有更进一步。

亦或者是变法的商鞅,也只是大良造一爵。

思索良久,李斯开口说道,“臣以为,若仅以秦律论:

斩将之功可升至左庶长。

毁其中枢,斩敌五千,可升至右庶长。

叶县乃是韩境咽喉之地,战略价值极高。

赵诚死间入城,孤身陷阵,破城启关,使我军不费吹灰之力夺下重城,亦算得上拓土克城,此功可再升一级。

爵至左更。”

“不过,赵诚此功超越常格,非秦律所能赅,若按此例晋升,又不太适宜。”

“或可破格封赏,以此振奋三军。”

“故臣只以秦律参考,最终封爵,还是由陛下裁定。”

嬴政笑道,“那便封为中更,赐上卿朝服,可登朝议事。”

“是!”

众人行礼称是。

嬴政看向昌平君,笑道,“拟定赐爵令这事,就交给相国了。”

昌平君总觉得嬴政的笑意里面饱含深意,却不解为何,只得领命道,“臣领命。”

昌平君回到了相府,拟定了赐爵令,刻印了爵符,传递去了阳城县。

然而不过半日。

又有军报传至咸阳,入了相府,昌平君一看之下,顿时脸色大变。

“项佗怎敢出兵援韩?!”

“援韩也就罢了,竟然被赵诚杀了,六万大军全军覆没!”

这样一来,一直在帮助周旋秦楚关系的熊启,以及秦朝内的楚国外戚就全都坐蜡了。

更让熊启不安的是,赵诚此人竟然真能杀掉项佗,就算一戟杀掉这等说法有夸大之嫌,至少赵诚也是武力强于项佗,才能够将项佗留下。

这足以说明赵诚的武力值极高。

若是以一百力士试之,恐怕还真有些危险。

但若是八百力士,加上他府上那些能人异士,项佗根本不够看。

就算是赵诚比项佗更强一些,以一人之力也敌之不过。

他唤来府上一名中年门客,这门客穿着随意,更是拎着酒壶,一脸醉意的就来见昌平君了。

昌平君不以为意,直接问道,“你比之项佗如何?”

中年醉汉挑眉嬉笑一声,“项佗?莽夫一个,不堪一击!”

昌平君笑了,“来人,赐酒!”

……

章台宫后殿之上。

嬴政冷哼一声,将军报扔在了案台之上。

“哼,楚国竟然敢在这关键时期伸手,合该他们全军覆没。。”

“幸好赵诚提前一步夺下叶县,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项氏之虎,一戟灭之,将楚援全歼在城下,不知道现在昌平君作何感想……”

嬴政原本有些气愤,但想到地方大将被赵诚斩了,楚国的援军更是全军覆没,心情又好了起来。

他翻了翻军报,没有看到蒙武的传信,不由得有些不愉。

没有信看,嬴政又看了看军报,左看右看,觉得这数目看起来实在枯燥的可憎。

于是干脆不看了,大手一挥,“唤昌平君来!”

昌平君急匆匆赶到,在大殿下面行礼之后,低着头问道,“大王唤臣何事?”

嬴政淡淡道,“军报你可看了?”

昌平君说道,“臣看了,项佗这莽夫实在可恶,竟然敢擅自出兵援韩,死有余辜!”

“幸好将军蒙武应对得当,我军大捷,将那项佗一部全歼在叶城之下!”

嬴政问道,“此战首功是谁?”

昌平君回道,“军报显示,此战首功是赵诚。

其率万余骑兵,截断楚军后路,更是阵斩项佗,使楚军群龙无首,才能全歼楚军。

其所率骑兵部,更是斩敌两万余,当为此战首功。”

嬴政想了想说道,“寡人记得,项佗此人武力不俗,号称项氏之虎,亦有破阵斩将之能,但此人不是赵诚一合之敌,可见赵诚勇武乎?”

昌平君想了想,“若军报为实,赵诚确实勇武不凡,不过项佗之名,亦有夸大之嫌,赵诚斩之,不足以证明他能一战斩敌五千余级,还须一测……”

嬴政摆了摆手,“行了,你下去吧。”

昌平君行礼告退。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嬴政已经开始处理朝政。

还没处理一会儿,殿外谒者令又捧着捷报前来。

“报——”

“韩境犨城克复,蒙武军报。”

嬴政眉峰一挑,立刻放下手中案牍,“呈来。”

他有些意外地将捷报拿到手中,“相隔半日不到,又有捷报?”

“当真势如破竹。”

打开泥封,军功册之下,蒙武的军信掉落出来。

嬴政见此,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这一次他没有先去看军功册,而是先拿起了蒙武的帛书传信,打开看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