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四合院:重生安逸生活从傻柱开始 > 第1469章:分层销售与公摊

现在这家塑料花厂老板,可是目前港岛商业市场的新宠儿。

从一家塑料花厂,转变了经营赛道,现在马上就要上市了。

但娄晓娥相当不喜欢这个人。

一个是这个人是靠着洋鬼子起家的,再一个是这人做生意有点贪得无厌了。

说到这个,就要说一下公摊面积的问题了。

商业房产上的公摊面积,一开始是huo家引入。

所以也有很多人,说他家才是公摊面积这一恶规的发起人。

但这是完全不对的。

要知道,在huo家之前,港岛的楼盘,没有零散卖的,都是整栋出售。

地主老财买栋楼,然后出租给需要的市民。

普通市民想购买,却是没那个财力。

随着港岛的发展,中产阶级以及白领阶级越来越多,所以个人住房需求也就越发增加了。

所以这个时候,商业楼盘开始兴起。

而楼道,楼梯这些地方,既有实际需求,又需要维护成本。

原来一栋楼卖给一个人,那自然是房东维护这些。

但现在要是想着一栋楼卖给十个人,或者更多,那要是一开始不谈好,以后维护方面就成了问题。

huo家在这个时候,就适时引入了“分层销售”以及“公共契约”,规定业主需要共同承担公共区域的维护问题。

也就是在这个上面,人家想的不是牟利,而是让同一栋楼里的住户,以后不需要因为这些公共面积的维护费,产生各种矛盾。

至于“分层销售”,人家也的的确确在房契上面注明了,哪些是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哪些是属于个人所有。

但这个公共面积上没有后世的那些虚增,也没有必然的公摊。

一切都是按照实际面积测量销售。

比如说一层楼四百平,有些楼的公共区域有五十平,有些楼则是八十平。

那么实际销售中,这些楼层的销售以及日后的维护费用,个人所需承担的部份,就是五十平与八十平。

但最近这位塑料花厂的老板,却是想着搞一个大的。

据娄晓娥得到的消息,最近这家开发的某楼盘,想着是按照实际面积按比例增加公摊面积。

还是举例说明,一百平的房子,其实只有七十平是实际面积,其他三十平,不管那个楼层有没有,业主都必须按照一百平付钱。

以后的维护费用,那不存在的三十平,业主也必须交钱。

算是挣了两回钱。

这点让娄晓娥挺恶心的。

她觉得这就是在敲诈港岛市民的钱袋子。

但没办法,现在港岛做房地产的那些大佬,很多都被塑料花厂那个老板说通了。

不过谁都不敢当这个出头鸟,正等着那人带头呢。

这个上面也是让娄晓娥感觉郁闷的地方。

就算她再讨厌那个人,但也不能否认,人家的眼光挺好的,选的那块楼盘,以后肯定不愁卖。

而如果让他成功,以后港岛的房地产市场,就要进入另一个时代了。

“请他进来吧,曼云,顺便端两杯咖啡进来。”娄晓娥虽然讨厌,却也不能耍性子避而不见,只能跟前台如此回答。

一副黑框眼镜,一个大脑门,一身黑色西服,腰身有点驼,

也不知道是一直如此,还是因为见到娄晓娥这个社会名流才如此。

反正整个看上去,就是比较谦逊,和善。

“何娄女士,冒昧登门,敬请谅解。”木先生进门就是微笑,并且对着娄晓娥主动伸出了手。

“您好,木先生,还没恭喜您呢!”娄晓娥也是一脸微笑,应付的十分得体。

目前在港岛主流社会的认知里,娄晓娥跟这个木先生应该是半斤八两。

木先生的个人财富比娄晓娥要富裕很多,何况人家的公司马上就要上市了,

算是目前港岛的商界风云人物。

估计几个亿的固定资产总有了。

而娄晓娥在财富累积上,肯定是比不上人家的。

但娄晓娥也不是没有优势,她的现金流相当充沛。

毕竟是商贸业务为主,现在娄晓娥公司在银行时时都有几千万美刀的流水。

当然,这笔钱也不全是娄晓娥的,像是她代理的电视机尾款,还有她帮内地拉的各种代加工业务的资金收拢,

都需要从她公司的账上走一遍。

过手猪肉沾层油,那么多资金天天从她公司账上走,她在合理的规则范围内,也挣的不少。

什么叫合理的规则范围?

就像是娄晓娥这边算是中间商,她在外面拉业务,除去税收,经营成本,然后保留一定的利润给内地代工企业。

这是正常流程。

但这个年头,内地的成本价都是固定的。

咱们国家大多数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在改开前,一直稳定。

而国际贸易,却是变化太大。

很可能今天一块的东西,明天就变成一块五。

这两年随着美刀的贬值,这上面的变化,是更大。

这就是娄晓娥的优势所在。

内地成本价不变,而外面的产品价格却是一天一个样。

她不挣钱谁挣钱?

哪怕娄晓娥再让利给内地那边,她也抵不过人家主动跟她送钱。

就像前一段时间,她帮内地拉了一批螺丝生意,当时谈好了价格,采购方要一百万枚。

价格都谈好了。

她跟内地的报价也谈好了。

但样品交给采购方后,对方眼见样品达到他们使用要求,又把订单增加到五百万枚。

娄晓娥自然不可能傻乎乎的答应,略微一调查,外面同行价格,因为原材料上涨,已然提价二十个点了。

并且出于原材料上涨的风险意识,谁也不敢接长期大额订单。

但娄晓娥敢啊!

她跟对方要求百分之三十的涨价,小日子采购商扭头就要走。

但娄晓娥却是拍出一份原材料价格趋势图。

直接告知对方,今天谈好签合同,可能是百分之三十的涨幅,到明天就说不准了。

别人不敢接这种合同,那是因为那些厂子的规模就在那。

但娄晓娥可以接触到的代工企业,却是可以无限大的。

内地各个厂子,只要有利润,谁还不能生产几颗合格的螺丝?

这边只要提出标准,要求,其他就是内地的事情了。

并且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完,最大程度上忽略原材料涨价的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