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一百零二章 密约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一百零二章 密约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7: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康徵把赵国砚搀扶起来,看了看他背上的伤势,见刀口虽长,但并未伤及经脉,总算是松了口气,叹声说:“对不住,哥几个来晚了,城里实在太乱,我们从外郭门绕了一大圈儿,拖到现在才赶过来。”

赵国砚摆了摆手,只道一声:“辛苦了。”

除此以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倘若康徵等人能早点赶到,只需提前几分钟,冬妮娅或许就不会死,冬妮娅不死,杨剌子或许也能活。

那么,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事已至此,康徵等人还能赶过来,及时救下赵国砚,便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难以奢求更多了。

这时候,老刀也从霍老鬼那边走过来,低声问:“里面什么情况?”

赵国砚说:“二十来号人,没响儿。”

老刀点了点头,随即抬手叫来一众弟兄,大踏步走进江家外宅。

其实,薛应清柜上来的弟兄也不多,总共只有七八号人,但他们从外城绕远过来,一路上没碰见任何坎坷,自然也没损耗元气,手里的配枪又是满瓤儿,一进宅院,就如同是狼入羊圈,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宅院里顿时枪声四起,哀嚎不断。

康徵并未跟着进去,而是快步走到车旁,抬手招呼道:“老赵,我带了药箱,你先上车!”

赵国砚摇了摇头,说:“我还挺得住,你先给其他弟兄用吧!”

说着,便伸手扶住院墙,一步步挪蹭着走进外宅。

康徵见状,急忙上前搀扶。

两人穿过大门,走下石阶儿,来到前院附近。

这时节,雪势逐渐微弱,鹅毛大雪变作细碎的冰晶,不再簌簌落下,却在空中飘零游荡。

雪地苍白如纸,冬妮娅像是一幅画,侧卧在二门外,身旁晕开一抹鲜红。

她的手里仍然攥着那枚银质十字架,看来上帝并未回应她的祈祷。

人生至恨,莫过于客死他乡。

临终之际,身旁竟没有任何至亲陪伴,死后,恐怕也没有任何至亲吊唁。

无论如何,冬妮娅终于安息了。

这些年来,也不知道她究竟过得怎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没人真正关心她的感受,花钱买来的姨太太,只不过是江家的私产,毫无人格可言。

赵国砚看着冬妮娅的尸体,眼里显出惭愧,忍不住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我……我怎么跟东家交代啊!”

康徵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宽慰道:“老赵,事出有因,你已经尽力了。”

赵国砚无法释然,摇了摇头,却说:“这世道,谁不尽力呀,最后不还是得看结果么。”

康徵无话,只好默默叹息。

宅院里的枪声依然在响,但却已经逐渐稀疏下来。

老刀等人并未被情绪左右,闯进大宅,连续击杀十几人,便刻意留下几个活口,以便事后盘查逼问。

原本负责留守外宅的江家“响子”,如今只剩下三五个弟兄,尽管捡回了一条命,但却身负重伤,全都吊着一口残气,看那样子,就算能及时抢救过来,身手大概也无法恢复如初,没个一年半载的安生静养,恐怕也无法再为江家出活效力了。

江家外宅的仆从并不算多。

乱局之中,庄书宁的贴身丫鬟小惠儿,侥幸存活了下来。

不过,老刀等人闯进正屋以后,却并未发现庄书宁的身影。

赵国砚在康徵的搀扶下,缓步走进庭院,叫小惠儿过来答话,问:“三夫人呢?”

姑娘已经吓傻了,前言不搭后语,连忙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他们让我去厢房,然后就听见枪声了,太太在正屋,死了好多人,他们又进来把我抓出去,我没看见太太,少爷也在屋里,还有四太太,我给她们收拾行李……”

“好了好了,”赵国砚摆摆手说,“你先缓缓吧!”

这时候,有个负伤的弟兄应声道:“砚哥,老杨刚才带着三夫人去后院儿了,说是先让她翻墙跑出去。”

赵国砚点了点头,随后带着康徵走向后院儿。

后院儿的雪地上脚印凌乱,看不出头绪,但院墙上却有半尺厚的积雪,唯独两处掌宽的缺口,还是赵国砚刚才扒墙头时留下的,想必庄书宁并未翻墙逃走,寻思片刻,便又朝着东侧院墙的地窖走去。

掀开木板,却见庄书宁面色苍白,果然正抱着江承志蹲在菜缸后头。

也不怪她闷不吭声,娘俩儿蹲在地窖里,根本听不清外面的动静,只知道枪声不断,哪敢轻易现身?

“夫人,”赵国砚从地上捡起一把朴刀,自己拿住刀背,却将刀把探进地窖,“出来吧,已经没事了。”

庄书宁喜极而泣,连忙抓住刀柄,动作狼狈地从地窖里爬了出来。

“夫人快上车吧!”康徵侧身让道,“咱们这就出发!”

庄书宁点了点头,一把扯住江承志,用手捂住孩子的眼睛,急忙催促道:“儿子,快走,快走呀!”

赵国砚和康徵随行护送,直到把这对娘俩儿送上汽车,方才停下脚步。

老刀皱起眉头,紧跟着过来,喃喃自语道:“也不知道租界现在还让不让进了。”

赵国砚却说:“不去租界,去商埠地。”

康徵闹不明白,忙问:“现在城里就数西边儿最乱,还去商埠地干什么?”

赵国砚叹声道:“再乱也得去,东家在那边,而且……老太太走了,咱们得去把人接回来。”

“谁走了?”

老刀和康徵顿时警觉起来。

赵国砚不得已,只好再次重申道:“老太太没了!”

老刀面色凝重,想了想,却问:“这件事……我们掌柜的知道么?”

赵国砚摇摇头说:“应该不知道,我也是刚听说的,咱们别耽误了,赶紧走吧!”

康徵追问道:“可是,商埠地那么大,具体是在什么位置啊?”

“我也不太清楚,”赵国砚单手扶着车顶,呼吸略显沉重,“咱们先去大宅,找海新年那小子,他知道东家在哪。”

康徵见状,也不再废话,忙说:“好好好,你先上车,我拿药箱给你处理下伤口。”

赵国砚终究不是铁打的,事情交代清楚以后,突然感到一阵眩晕恶心,便也不再逞强,任由康徵帮忙紧急包扎。

脱下棉袍,紧急消毒止血,凡事从简从速。

赵国砚赤膊上身,打开车门,半截身子探进去,伏在后车座儿上,还不忘说了一声:“夫人勿怪。”

庄书宁当然没有怪罪,但看着赵国砚身上的新伤旧伤,还是难免有些触目惊心。

江家太保三十多岁,跟江连横年纪相仿,眼瞅着就奔四十而去,也不年轻了。

拳怕少壮,像这般打打杀杀的日子,赵国砚还能挺多久,恐怕也是未知。

简单处理好伤口,康徵随后打开车门,连忙招呼道:“老刀,咱们快走吧,先去城北大宅。”

“我看不用去了,”老刀望向不远处,抬手指了指,却问,“那是海新年吧?”

众人转身望去,果然看见那小子正快步朝这边走来。

海新年赶到附近时,枪声早已平息,又望见薛应清的汽车停在院门口,便误以为外宅平安无事,结果上前一问,方才得知霍老鬼带人砸窑的事情。

赵国砚见他过来,心头却是一紧,忙问:“怎么,大宅那边也出事儿了?”

海新年点了点头,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就把江家大宅的情形简略概述了一遍。

得知老袁死讯,赵国砚震惊之余,更添愤恨,神情也跟着愈发凝重,想要痛骂几句,声音却又忽然低沉下来,说:“等着吧,听你爹的安排就行了。”

海新年默然无话。

老实说,他拜入江家三年,平时没少见干爹发火,但他心里也知道,那并非真正的愤怒,不过是平日里心情不顺罢了。

想当年,江连横到底凭什么当上了龙头瓢把子,海新年毕竟还不曾知晓。

几番商议之下,众人决定即刻出发,前往商埠地接应江连横。

老刀开车,康徵坐在副驾驶,后座儿上分别是庄书宁抱着江承志,以及海新年和赵国砚,挤是挤了点,但现在也不是讲条件的时候,大伙儿谁都没有怨言。

除他们几人以外,另有两个好手踩在汽车踏板上,一左一右,警惕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险。

至于其他弟兄,所幸宅院里还有两辆马车,重伤者急去城北大宅,找西风寻求庇护,薛应清柜上的弟兄则一路随行,赶赴商埠地与江连横接头碰面。

奉天城彻夜大乱,受到兵灾波及的,又何止是江连横一家?

城中有多少商号店铺、深宅大院遭遇洗劫,公署瘫痪又造成了多少财物损失,实在是难以计数。

相比之下,城里唯一一处还能称得上是安全的地方,恐怕也就只有大帅府了。

毕竟,此时此刻,奉天所有军警官差,都被老张调去了自家宅院,守护他个人的安危,以及张家的私产。

…………

夜深人静,大帅府门前停着两辆汽车:一辆是黑色轿车,一辆是军用吉普。

两辆汽车的后视镜上,分别戳着一杆巴掌大小的白底红心膏药旗。

帅府会议室内,偌大的椭圆型长桌横在其中,灯光开得很暗,从头顶照射下来,在每一张人脸上打出一抹浓黑的阴影。

张大帅枯坐在主位上,身边只有两三个心腹亲信,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目光却很空虚,仿佛找不到任何焦点。

一年前,老张人生奏凯,先是筹办了五十大寿,而后挥师入关,一举击溃吴秀才,统领北洋内阁,连取京津、齐鲁、苏皖等地重镇,一匡天下,似乎指日可待,那是何等风光无限?

然而,就这短短半个月的功夫,随着郭军反奉,问鼎中原的野心便又再次破灭。

如今的他,眼里早已不复往日的光彩。

年过五十而知天命,眼看着奉军精锐倒戈,虽然不想承认,但他还是逐渐意识到,就算挺过了目前这道难关,他恐怕也没有时间、更没有机会,去完成心中的愿景了。

相比之下,正对面的小东洋却显得兴致勃勃。

尽管他们极力掩盖,但却还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

旁边的翻译官正站在那里,低声宣读密约条款:

“远东方面承认,大东洋帝国之臣民在满蒙地区,享有与华人同等的土地商租权及居住权……”

“远东方面允许大东洋帝国延长南满铁路,具体为吉敦铁路延长至图门江口,并与高丽铁路接轨通行,同时让渡东三省铁路修筑权,具体为洮南至索伦、延吉至海林……”

“远东方面允许大东洋帝国在洮昌道所属各县设立领事馆,并让渡相关权限……”

密约条款虽然只是初稿,但仔细听下来,其实就是廿一条的翻新版本。

老张颇有些外交天赋,岂能不知道其中利害?

可是,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

郭军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考虑到郭鬼子枪杀姜超六这件事,老张早已断绝了投降的念头。

不投降,拿什么打?

老张只能去求鬼子帮忙。

为什么不求毛子?

因为郭将军反奉,背后本就有毛子的势力在暗中推动。

翻译官的声音钻进耳朵里,老张响起一阵耳鸣,忍不住抬手打断道:“行了行了,你别念叨了。”

说着,就把手里的文件撂在桌上,抬眼望向正对面的小东洋,问:“如果我答应这些条件,你们就会出兵?”

正对面坐着两个东洋人,也是本次密谈的代表,一个身穿西服,一个身穿戎装,分别代表领事馆和关东军。

穿西服的点点头,说:“没错,我方外务省和内阁,以及军部和关东军已经达成一致,只要张将军答应我们的要求,我方立刻就会从半岛调兵过来支援,但是碍于国际风向,我方恐怕只能以保护南铁沿线为主。”

穿戎装的却说:“我军可以随时接管奉天城防,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也很乐意派出顾问,甚至可以乔装奉军行动,帮助张大帅平定这次叛乱。”

老张叹了口气,似乎有点困倦,眉毛挑得很高,眼里却又有些失神。

他拿起笔,忽然要写,忽然停下,总是一副举棋不定的样子。

这也难怪,签下这份密约,千古骂名就注定背上肩头、永世不得翻身了。

老张虽是草莽出身,但也并非毫无气概,临到此时,心里终于有了忌惮、有了纠结。

东洋代表见状,忍不住劝说道:“张大帅,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一下,早在本月月初的时候,郭将军就已经向我方明确表态,他会继续承认我们两国之间原有条约,并确保我国在关东地区的一切既得利益,如果你不同意这些条件的话,我国也不介意由郭将军来统领三省之地。兵贵神速,还请张大帅尽快做出决定。”

“妈了个巴子的……”

老张闻言,不由得低声咒骂。

穿军装的东洋代表又说:“张大帅,我以个人的身份,凭借我们多年来的私交,衷心提醒你一句:这是奉军最后的机会了,难道你要把这十几年的心血拱手让给郭鬼子吗?”

穿西服的那位也跟着帮腔道:“郭军背后,到底是谁在支持、谁在推动,我们双方都心知肚明,请你务必慎重考虑,只要答应这些条件,我方将不遗余力地支持你,黑吉两省的部队,也可以借用南铁运兵,我方还会在京津地区活动,帮助你切断郭军补给,并破坏他准备南北夹击奉天的作战计划。”

身旁的关东军代表冷笑一声,说:“郭鬼子根本不足为惧,我军一旦出动,半月之内,即可令郭军灰飞烟灭。”

“那就……签吧!”

老张终于点头应允,自顾自地嘟囔道:“不签不行啊,火烧眉毛了!”

说着,便拿起笔,刷刷点点,在那份密约上签下一个“阅”字。

副官见状,急忙取出省府官印,恭恭敬敬地递到老张面前。

老张瞥去一眼,摇了摇头,却说:“拿错了,不是这个。”

副官一愣,还没等反应过来,老张就已经拿出了自己的私印,结结实实地盖在密约之上。

白纸黑字,大红油戳,证明这一切都不是假的,却又同时保留了三分争论的余地。

这是老张惯用的伎俩。

其实,他自己也很清楚,想耍小聪明,得有大能耐,没有硬实力托底,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但他实在无法预料,这份密约将对东三省,以及他个人的命运,造成何等惨重的后果。

文件签署完毕,双方互换密约。

东洋代表起身鞠躬,张大帅不愿久留,只冲他们摆了摆手,便先行离开了会议室。

他从灯影里走出去,行至房门口,仔细看过去,其实不过是个干枯瘦弱的小老头儿罢了。

东洋代表随即抬起腰杆儿,互相握手庆贺,漆黑的身影填满了整个会议室。

白山黑水,究竟谁才是东北王,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

.被审核了一阵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