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五十九章 五月三十

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五十九章 五月三十

作者:征子有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7: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天后,江家大宅。

天色刚过下晌,李正西便急忙来找大嫂请罪。

纸包不住火,事情果然不出所料,癞子等人在小河沿儿一带敲诈勒索,折腾了几日,终于有商号忍无可忍,跑去找李三爷告了状。

江家这两年在线上刚刚有所和缓的关系,似乎又忽然变得紧张起来。

李正西听后,气得火冒三丈,生日也不过了,当即叫来癞子等人,狠狠鞭了一顿。

本打算就此将几个祸首从江家除名,可一听说弟兄们此举是为了筹钱给他办寿,却又有些于心不忍,打过骂过之后,便在小河沿儿一带,挨家挨户地上门赔了不是。

三爷仗义,人所共知。

大家也不是冲他,都知道三爷干不出这种敲竹杠的恶心事儿,如今三爷亲自上门解释,倒也不好得理不饶人,本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念头,终究摆了摆手,也就算过去了。

偶有两家掌柜的,为人性直口快,这才跟他说了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三爷性烈如火,素来仗义,凡事都为弟兄着想,宁肯苦了自己,见不得弟兄受了委屈,可是当好人也得有个限度,招子不亮,一片忠肝义胆只会助纣为虐;御下不严,枉交狐朋狗友恐怕累及自身。

一番话,说得李正西倍感汗颜。

道理他都明白,西风也不是心慈手软之人,可就是抽刀挥向自家弟兄这一点,始终狠不下心。

该骂的骂了,该打的打了,该罚的也都罚了,至于三刀六洞、挑筋断手这种狠辣酷刑,他却只对外人下得去手。

话虽如此,自己堂口里的弟兄惹出乱子,该向上汇报的,总还是不敢隐瞒。

穿过庭院,走进大宅,来到二楼书房门前,酝酿半晌儿,终于轻轻叩响了房门。

“进。”

胡小妍今日得闲,没有翻看账册,桌面也归置得干干净净,只摆着一碗热汤药,人却背对着窗口端坐在轮椅上,与其说是毫不意外,倒不如说是有所预料,正等着西风上门请罪呢。

“嫂子,我……”

李正西迈步上前,把头一低,突然有些支吾了。

胡小妍没说话,默默拉开书桌抽屉,从里面翻出一只巴掌大小的礼盒,眼含笑意地递给西风。

李正西大概是被癞子等人气昏了头脑,愣愣地接过来,竟没回过味,反而却问:“嫂子,这是?”

“你过生日么,送你的。”胡小妍端起汤药,轻轻吹了两口,“快拆开看看,稀不稀罕。”

李正西拆开一看,是个洋玩意儿,相当精美的小金表。

胡小妍一边呷着汤药,一边说:“我上个月托方言去准备的,他说是瑞士货,叫什么浪琴,你早就不是在街面上混的小靠扇了,不说穿金戴银,也得常拾掇拾掇,面子不是虚的,你也注意注意。”

“多谢嫂子。”

李正西戴上金表,看了看自己这身装扮,总觉得不太搭,心里一暖,便愈发感到惭愧。

正想开口说明来意,一见大嫂手中的汤药,忽又把话咽了下去,转而却问:“嫂子,最近身体好点了么?”

胡小妍的目光掠过碗沿儿,瞥了西风一眼,却说:“放心,你那点事,还不至于把我气过去呢!”

李正西一惊:“嫂子……你都知道了?”

“他们既然能告到你那去,怎么就不能告到我这来?”

“嫂子,那几个带头出主意的,我已经鞭过了,也罚了他们的收成,他们擅自去敲别家商号的竹杠,当然是有违家规,但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我没看住他们,您要怪就怪我吧!”

胡小妍不为所动,静了片刻,却问:“我要是全都怪在你头上,他们能不能体谅你呢?”

“体谅也好,不体谅也罢,千错万错,管事的责任最大。”李正西并不推卸,反而却要大包大揽。

胡小妍眼看着西风从小长到大,当然了解他的秉性,眼下竟没有苛责埋怨的意味。

忽然叹息一声,却说:“江家现在人太多,我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事都管不过来,而且当大哥的带小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带法,这种事没有统一的路数,管用就行,所以我之前也从没要求你必须如何如何,但我现在倒是真想问问你了。”

“嫂子你说!”

李正西洗耳恭听,本以为大嫂会过问他的惩罚措施,或是癞子等人到底得罪了多少商号,没想到大嫂一开口,却只单刀直入地问了一个问题:

“西风,家里各个堂口,数你手底下的弟兄最杂,难管是肯定的,我现在只想知道一件事,你对他们这么掏心掏肺,如果家里真碰见了什么麻烦,你觉得到底会有多少人真肯替你卖命?”

李正西蓦地一怔,沉思半晌儿,喃喃回道:“嫂子,我感觉石头应该……”

“你不用告诉我,”胡小妍突然打断,“我没见过他们,也不了解他们的脾气秉性,况且人心隔肚皮,你现在就算告诉我,我也没法确定。这个问题,你还是回去问问你自己吧!”

“是,我知道了。”

“我可以告诉你一句实话,如果你那帮弟兄到了关键时刻,真能替你两肋插刀、以死报恩,那这些事儿根本就不算什么,别说是敲人家的竹杠,他们就算是犯下命案,我也会尽力把他们保出来。”

归根结底,在胡小妍看来,这是个值不值当的问题,而无关于癞子等人到底做过什么。

“嫂子,那他们这次……应该怎么罚?”李正西问。

胡小妍想了想,竟摇摇头说:“你不是已经鞭过了么?”

“鞭过了,那几个带头的,且有些日子下不来炕呢!”

“那就这样吧,也别罚他们的进项了,在艺人嘴里分一杯羹,本来也没多少钱,你的弟兄人又多,总得给他们留条活路,这件事就算了吧!”

这番表态,可实在不像是胡小妍的作风。

李正西始料未及,当场跪下来说:“多谢大嫂开恩,我替他们谢谢你,他们会念着大嫂的好的!”

“开恩?”胡小妍冷笑道,“我不是开恩,我是不得已!”

“不得已?”李正西没闹明白,“这话怎么说的?”

胡小妍摆了摆手,先叫他起来,说:“寿星就别跪着了,起来讲话。”

李正西站起来,垂手立在桌旁。

胡小妍接着说:“西风,这可是老爷子当年给我留下的真传,你记住了,御下之道,讲究的是张弛有度,一味严厉,一味纵容,都不可取,要分情况、分时候、甚至分人才行。”

李正西连连点头,其实却有点一知半解。

胡小妍解释道:“当年,老爷子跟我讲过,这天底下凡是管人的事儿,不论是开山立柜,还是筹办公司,就算只是开一间小茶馆,只要你管事儿,那就是兵道,跟带兵打仗都是同一个道理。”

“带兵打仗?”

“对,你要是军饷充足,带兵就该严一些,讲究约法三章,不搅扰平民百姓;可你要是军饷告急,带兵就该宽一些,手底下的兵一路烧杀抢掠,你也不能过分苛责,否则就会引起兵变。”

李正西听明白了。

小弟过得滋润,大哥严厉点,也没什么问题;可如果小弟过得紧巴,大哥再吹胡子瞪眼,便是逼着底下的弟兄造反。

胡小妍说:“现在奉天的行情不好,上至开办工厂的官商,下至走街串巷的小贩,大家过得都挺难,物价飞涨,钱也难挣,在这种时候,就不能太替别人着想了,不然的话,手底下的人就会憋不住要反,要是自家人都不站在咱们这边,你还指望谁来支持江家?”

现状即是如此,就连江家都被迫认购了三十万元的省府公债,何况平民百姓?

“我当然也想让江家体面,”胡小妍接着说,“可问题是,现在不能随便收紧家法,只能坚守最基本的原则——各个“在帮”的弟兄不互相内斗,“靠帮”的商号能得个安稳,其他的,就不能兼顾了。而且,实话告诉你吧,你这边的情况不是个例,我最近已经听说好几个‘在帮’挑事儿了。”

奉天形势不好,暗八门就开始愈发出格,尤其是横把儿、老荣、吃葛念的,都开始各显其能。

省城的失窃案、抢劫案也开始与日俱增,不少人坏了规矩,江家怎么可能毫无察觉?

李正西记住了大嫂所说的话——帮派成员之间不内斗、“靠帮”能得安稳,即是江家目前的底线。

至于那番御下之道的心法,他也听得明白,可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知行合一?

倘若听了几句大道理就能改头换面,恐怕早就人人都是圣贤了。

关于御下之道,江城海当年也就只跟胡小妍说了这几句话,她听进去了,也化用了,如今又将这话说与西风,西风御下是否会有所改观,胡小妍却也没有把握。

说话间,忽听院子里传来汽车声响。

两人顺着窗棂向外张望,却见江连横的座驾飞快驶进庭院。

车还没停稳,就听“砰砰”几声,江连横带着赵国砚、王正南和海新年快步走进大宅。

紧接着,又是薛应清的座驾。

几人的神情都很匆忙,似乎碰见了什么重大变故。

“这是咋了?”李正西有些讶异,“怎么全都过来了?”

胡小妍皱起眉头,回身询问道:“你来的时候,城里有什么状况么?”

“没有啊,都好好的,没听说有什么乱子。”

李正西话犹未已,就听见楼下传来吆喝:“东风,上楼说话!”

未几,赵国砚等人便全都轰隆隆地涌进了书房,宋妈领着几个仆从,拿着鼓凳进屋摆好。

“这是咋了?”胡小妍心里愈发慌乱。

话音刚落,江连横便快步走了过来,将一份电报重重地摔在桌面上。

“操他妈的,洋鬼子欺人太甚,不怪大家闹事,换了我在那,我也跟着闹!”

说完,一屁股坐下来,拿起桌上的碗便喝了一口,入口才发现是汤药,连忙放下来,改换茶碗倒了杯水,情绪看起来相当激动。

不只是他,赵国砚和海新年两人也是满脸怒容。

“拖欠工钱也就算了,还要杀人,杀人也就算了,还要无差别屠杀,谁能忍得下这口气?”

胡小妍一边拿起桌上的电报,一边左右询问:“城里又闹叫歇了?”

“不是咱们奉天,是沪上。”王正南凑过来,小声解释道,“这是温廷阁从南边发来的加急电报,今天的事儿,估计明儿早上就能见报了。”

“刚发过来的?”胡小妍有点意外。

薛应清在旁边摇头叹了一声:“世道不太平啊!”

江连横余怒未消,紧跟着又说:“大清国的时候,咱受了洋人的欺负,还能骂骂朝廷,现在民国了,换汤不换药,照样受洋人欺负,这回骂谁?再骂就骂到老张头上去了!”

“你小点声!”

胡小妍责备了一句,心里却还有些不解——沪上动乱,何至于让他们这般激动?

未曾想,展信一看,连她自己都有些心惊肉跳。

电文写得不算短,明码发报,都快赶上通讯社的简讯了,似乎已经谈不上是秘密。

「东家:」

「沪上局势日趋紧张,自本月中旬东洋纱厂枪击案后,华洋冲突一再升级,我自亲历,若非身在其中,绝不敢妄谈此案。」

「纱厂枪击案原本已有十余人伤亡,沪上工商学各界群情激愤,半月以来,已有数十人被捕。」

「今日上午,租界又生动乱,至下午时分,万人集会,声讨列强,英巡捕房下令枪杀民众,仅我所见,即有数人当场毙命,受伤受捕者无数。若非华人巡捕枪口朝天,死难者只恐更多。」

「目前,青帮会党已经决定下场声援,其余各界亦是同仇敌忾。」

「现在可以确定,此次动乱,绝非朝夕之间可以平复。」

「总而言之,眼下沪上动乱异常,货运受阻必成常态,若有相关生意,切勿担保。」

「另,此案绝非只关于沪上,奉天亦需提防。」

「其余消息,电报不便详谈,现已派人回奉复命。」

胡小妍合上电文,当即断言道:“奉票跌成这样,大家本来就憋着一肚子不满,只差个火星就能烧起来,这回倒好,省城肯定要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