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九十五章 皇太极的信!

至于王徵,他的出现更是让朱慈烺惊喜不已。

因为他果然是一位机械天才,他甚至已经成功研制出了简易的冲压机。

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一个木质的模型,然后给朱慈烺大概演示了一下,朱慈烺当时都被惊呆了。

而正是这一跨时代的发明,让朱慈烺看到了钱币改革的希望。

毕竟明朝现有的货币实在是太杂乱了,因此他一直都有发行类似民国时期的银元的想法。

当然,他也会在银元上印制崇祯和自己的画像。

这一举措不仅能统一货币,还能凝聚人心。

想象一下,当士兵们在领取军饷时,拿到手的军饷上面就刻着他朱慈烺的画像,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只要这件事情成了,那么以后再有人想鼓动士兵叛变,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为士兵只要看到军饷上面的画像,就知道自己到底该为谁效命!

不过当然,改革货币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至于王徵,自然也顺利进入了火器研究院的机械局。

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着

这天早朝过后,朱慈烺照例练习骑射,李若琏、方正化、李虎三人都在旁边守着。

有了之前的事情,即便朱慈烺还是射不中目标,但这三人也不敢再有丝毫的轻视。

毕竟他们心里都清楚,太子爷到底拥有怎样的力量。

至于为什么非要练习骑射,大概也是因为觉得好玩罢了

没过多久,一个小太监匆匆来报,说是锦衣卫求见。

朱慈烺骑马来到小太监面前,询问道:

“有说是什么事吗?”

小太监恭敬的回答道:

“奴婢问了,说是石柱宣慰使马祥麟到了。”

马祥麟?

朱慈烺听到这个名字,心头瞬间一喜!

马祥麟,明末女将秦良玉和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之子,其勇力绝伦,英武潇洒。

作战之时身穿银甲,骑白马,常常单骑冲阵,于乱军中取敌将首级。

因其向来勇猛,所以被人称之为‘小马超’!

后来在一场战争中眼睛受伤,又多了个‘独目马’的外号。

崇祯十四年,马祥麟坚守襄阳,闯贼攻破襄阳后,马祥麟壮烈殉国。

临死之前,他给母亲秦良玉写信:

“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

“好!好!真吾儿!”

和他的母亲秦良玉一样,马祥麟同样也是一位民族英雄!

思绪回转,朱慈烺立刻翻身下马,然后吩咐道:

“带他去东宫暖阁,本宫马上就到!”

不多时,朱慈烺终于见到了这位历史上颇有威名的将军。

马祥麟虽然不认识朱慈烺,但他却认识朱慈烺身上的滚龙袍。

随即立刻行礼道:

“石柱宣慰使马祥麟,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赶忙笑着将马祥麟扶起,口中还道:

“将军不必如此多礼,一路赶来辛苦了!”

“对了,你此次前来带了多少人?秦将军可有一起前来?”

秦将军,也就是秦良玉了。

虽然在历史上,秦良玉最终被封为了“忠贞侯”,但这个侯爵可不是崇祯封的,而是南明朝廷追谥的。

也就是说秦良玉在死之前,并没有获得这个爵位。

所以朱慈烺只能先称呼秦良玉为秦将军了。

不过当然,侯爵之位等秦良玉到了,立马就安排上!

毕竟以秦良玉的功绩,她绝对配得上这个侯爵之位。

马祥麟自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太子爷正打算给他的母亲封侯,因此只是恭敬地回答道:

“按照陛下的圣旨,臣和母亲此次带来了三万余人,但大部队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到达。”

“臣带着两千骑兵先到一步,现在就驻扎在城外。”

朱慈烺听后点了点头,随即吩咐方正化道:

“一会儿去内帑取一万两银子,再送些酒肉吃食去犒劳马将军的部下。”

“奴婢遵命!”

方正化赶忙答道。

马祥麟听到这话,心中自然也是感激涕零,正等他准备说些感谢的话语时,只见一个小太监匆匆走了进来。

“太子爷,锦衣卫急报!”

朱慈烺微微一愣,随即便道:

“从哪里来的?”

小太监答道:

“说是从山西来的,要亲自面见太子殿下报告山西的情况。”

朱慈烺心中一凛,知道肯定是关于八大皇商的事情,随即立刻说道:

“快让他进来!”

小太监赶忙跑了出去。

马祥麟见状,知道太子爷有正事要忙,便恭敬地拱手道:

“太子殿下,臣先行告退。”

朱慈烺知道马祥麟这是想避嫌,但他却不怎么在乎,随即摆了摆手说道:

“你又不是外人,不用退避。”

这句话让马祥麟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

要知道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太子爷,没想到刚一见面就得到了如此亲切的对待。

不多时,门外的锦衣卫已经跑了进来。

只是他一只脚刚迈进来,整个人就直接扑倒在了地上。

李若琏上前一步将他扶起,然后查看起了情况。

随后他看向朱慈烺道:

“太子殿下放心,只是太过于劳累,没有生命危险!”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后示意旁边的小太监递过茶水,李若琏拿起茶水就递到了锦衣卫嘴边。

几杯茶水下肚之后,这个锦衣卫这才缓了过来。

随后他费力的将背上的东西解了下来,恭敬地递给了朱慈烺并说道:

“太子殿下,臣不辱使命!东西送到了。”

说完这话,没等朱慈烺接过东西,他直接便晕了过去。

“快抬下去,让太医院派人过来看看!”

朱慈烺又吩咐道。

很快,便有两个护卫将这个锦衣卫抬了下去。

紧接着,朱慈烺这才看向了刚才锦衣卫递来的东西。

但出于安全考虑,李若琏首先对这些东西进行了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才将它们递给了朱慈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份抄家名单,朱慈烺快速浏览了一遍,不禁哑然失笑。

他看向众人说道:

“真是没有想到,山西八大晋商的家产居然如此丰厚,你们也看看吧!”

说完,他将抄家清单递给了李若琏和方正化他们。

李若琏、方正化等人虽然对山西抄家之事一无所知,但看到清单上的数字,还是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白银5300万两,黄金430万两,各类奇珍异宝135箱。

这还不算店铺、土地、粮食,综合计算下来,所有的资产竟然高达7000万两之巨!

马祥麟也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一眼,同样被眼前的数字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朱慈烺已经翻开了另一份受贿名单。

只是瞥了一眼,他的眉头就皱起来,越往下看,脸色越加阴沉,仿佛都能滴出水来了。

方正化等人察觉到朱慈烺的异样,顿时噤若寒蝉,连句话也不敢说。

片刻之后,朱慈烺也没有言语,只是将这份受贿名单也递给了方正化,示意他们也看看。

方正化接过名单,一看之下,猛的瞪大了双眼,比看到抄家清单时还要震惊。

他连续翻了几页,一脸不可置信地说道:

“这怎么可能?山西的晋商竟然一直都在通敌卖国,甚至连宣府的总兵和巡抚都参与其中!”

“大大小小的将领和文官加起来,居然有一百多个,这群家伙不要命了吗?”

马祥麟听到这话,脑子嗡的一声就炸了。

这种事情是他一个外臣能听的吗?

此时此刻,马祥麟真的后悔自己刚才没有离开这里了。

但现在,想走也走不了了.

朱慈烺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他接着拿起了那份没有署名的信件。

从外观上看,这封信应该没有被拆开过。

他随手拆开信封,打开一看,只见有两张纸。

其中一张是书信,一张居然是张十万两的银票!

这类银票在大明各处都可以直接兑换白银!

朱慈烺将银票放在一边,看起来信中的内容。

然而只是几眼,他顿时气的气血翻涌。

因为这封信竟然是皇太极写给宣府总兵王承胤的,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请求王承胤不要为难八大晋商运粮的事情。

而这十万两的银票,就是他给的好处费!

看完这封信后,朱慈烺心中的怒气已经到达了顶峰。

他虽然一早就知道了晋商通敌卖国的事情宣府那边不可能不知情,也知道这群家伙肯定一直都参与其中。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家伙居然还能直接和皇太极通信了。

他到底还是小瞧了这些人!

然而,就像他之前考虑的那样,他不能直接下一道圣旨就处死这些人。

因为那份受贿名单上的一百多号人几乎囊括了整个宣府的军官和文臣,要是真的一道圣旨过去,宣府肯定会立马发生暴乱。

把他们全部召回京城再杀?

也不行!

一下子召回那么多的军官和文臣,傻子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必须想个妥善的办法解决这件事情才行!

要知道,在所有边镇中,宣府绝对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

在1571年、也就是隆庆五年之前,明朝和蒙古还处于激烈的对抗状态,双方时不时就爆发冲突。

但是到了1571年之后,隆庆帝决定开放宣府镇的张家口,使之成为了一个边境上买卖交易的场所。

正是由于这一转变,宣府镇变成了一个和平集镇。

大量的商人开始涌入,宣府镇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了长城边上的经济重镇。

蒙古人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掠夺大明,他们可以用马匹、牛羊换取他们想要的食盐、茶叶、丝绸、瓷器、粮食。

而大明也可以用食盐、茶叶、丝绸、瓷器、粮食来换取大量的马匹和牛羊。

这完全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这也是八大晋商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的原因。

因为这里确实充满着无限的机遇!

所以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军事角度,宣府都不能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