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九十三章 证据?你跟我讲证据?知道什么是锦衣卫吗?

崇祯看到朱慈烺竖起来的手指,一瞬间就炸毛了!

“逆子!逆子啊!这两样东西加起来居然要一万两银子?”

“你知不知道一万两银子可以买多少粮食?”

“这样下去还得了?大明迟早被你败光!”

看着崇祯炸毛的样子,朱慈烺都无语了。

他什么时候说这两样东西要一万两银子了?

还是周皇后反应够快,赶忙安抚崇祯道:

“陛下不要生气,先听烺儿说完,或许是你误会了呢?”

误会?

崇祯冷笑道:

“这有什么误会的?难不成他想告诉朕这两样东西加起来就值一两银子?”

朱慈烺接口道:

“父皇你还真猜对了,这两样东西还真就只值一两银子!”

崇祯听到这话,整个人顿时都懵逼了。

就连周皇后也有些惊愕。

朱慈烺则是继续笑道:

“事实上最贵的还是母后手中的那面镜子,因为镜子的边框是用白银打造的,如果换成其他材料会更加便宜。”

“至于父皇手中的那只杯子,其实也就值个几十文钱。”

“还有,这些东西也不是买的,而是儿臣让人制造出来的。”

崇祯这下子算是彻底熄了火,就连周皇后都愣住了。

他们本来觉得这些东西肯定会异常珍贵,结果没想到居然如此便宜!

便宜的让人觉的不可思议!

就在这时,崇祯突然反应了过来,他盯着朱慈烺问道:

“你刚才说这些东西是你让人制造出来的?那成本如何?”

说这话的时候,崇祯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意识到这些东西如果拿来赚钱,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虽然作为一个皇帝对赚钱这种事情是不应该感兴趣的,但崇祯穷的都快尿血了,那你还顾得了那么多?

朱慈烺也没打算隐瞒,回道:

“制造成本很低,就是用一些沙子、石灰之类的东西混合烧制就成了,几乎没有什么成本。”

“主要的成本在于人工!”

崇祯听到这里,简直被震惊到了极点。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手中接近透明的玻璃杯,居然是用那些毫不起眼的东西做的。

就在这时,朱慈烺继续说道:

“儿臣之所以要让人制造这些东西,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

“儿臣想要以皇家的名义成立一个皇家商会,专门售卖这些镜子和琉璃杯。”

“除此之外,儿臣还让人准备了一些其他东西,等这些东西成功之后,同样可以拿来售卖。”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大明没有的,保证能赚到不少钱。”

“当然,这些赚到的钱都会直接入内帑!”

崇祯听到这里,心中只觉得五味杂陈。

他本来是觉得有些欣慰的,觉得这个逆子终于有了点上进心。

但随即又意识到,就算这个什么皇家商会赚了钱,钱进了内帑,貌似也跟他这个皇帝没什么关系。

毕竟整个天下现在都是这个逆子说了算,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想到这里,崇祯突然就不激动了。

随即放下手中的玻璃杯,就趟到床上暗自伤神去了,看的朱慈烺和周皇后一脸的莫名其妙。

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

怎么突然又生气了?

当然,朱慈烺也不怎么在乎,又和周皇后闲聊了一会儿之后,朱慈烺便离开了坤宁宫。

临走之时,他抬头看了一下天空中的月亮,只见月亮已经被乌云遮了起来,整个天空阴沉沉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今晚貌似有大事发生

与此同时,山西介休。

虽然已经过了宵禁的时间,但这条街上依旧车水马龙,行人来往不绝,出入皆为身着锦罗绸缎的有钱人。

不远处,一座座青楼灯火通明,门口的姑娘正在不断招呼着客人。

或许是因为山高皇帝远,又或许是因为明末的政治**,山西这边对于宵禁已经不怎么管了。

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闹事,他们也懒得管。

在一家名为‘醉红楼’的青楼雅间中,两个人正围坐在一张桌前小声地商量着什么。

其中一人说道:

“我说范老爷,今年的粮食准备的怎么样了?我家主人那边可催得紧。”

被称之为范老爷的男人已经五六十岁了,长得十分富态。

他是八大皇商之一范家的族长,也就是范永斗的老爹范文。

虽然范永斗一直生活在张家口,但所需要的粮食什么的,基本上都是从山西这边采购,然后运送过去的。

同样的,他赚到的银子有一大部分也都运回了老家。

毕竟张家口那个地方处于蒙古交界处,实在不怎么安全,银子这东西还是放在老家才安全。

范文听到这话,语气有些不高兴地说道:

“老陈啊,你得再等等,不是我不尽力,而是今年你们要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整整一百万石,你让我去哪里搞那么多的粮食?”

对面的老陈名为陈生,虽然是汉人打扮,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奸,是投降建奴的汉人。

这次前来是为了帮建奴购买粮食的。

本来这种事情应该直接去张家口那边,可张家口的粮食也是从山西这边购买的,索性他就直接来山西了。

眼下建奴正在围困锦州,也不知道这场围困还要持续多久,需要大量的粮食作为后盾。

为了防止这件事情出现什么差错,他必须保证大量的粮食供给。

听到对方的抱怨,陈生也不当一回事,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银票,随后递了过去。

范文不动声色地打开,随后便笑了起来,因为这是一张三十万两的银票。

“我家主人说了,这只是定金!”

“等粮食到了之后,剩下的钱马上结清。”

“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做生意了,你应该知道我们不会言而无信。”

陈生说道。

“这是当然。”

范文听到这话,笑着答应道。

和建奴做了这么久的生意,他当然知道建奴不敢坑他们了。

毕竟除了他们山西八大商人之外,其他人根本不敢卖给建奴粮食。

而且他们卖给建奴的粮食价格也是贵的要命,一石粮食折合成银子,足足有四两银子。

一百万石的话,也就是四百万两银子。

而且他们还不止做这一单生意,什么茶叶、盐、生铁、情报这类生意他们全都做。

一年光是他们范家,就可以从建奴手中赚三四百万的银子。

至于其他七家,也大差不差。

总而言之,这么多年以来,不只是他们养着建奴、建奴也在养着他们。

靠着建奴,他们这八大晋商已然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

至于这样做会不会祸害大明,他们可管不着。

毕竟他们只是商人,大明灭不灭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就算大明真的灭了,他们无非也就是换一个新朝廷罢了。

咯吱!

突然就在这时,一声轻响传来。

随后一个小二推开门走了进来,手中还端着几盘酒菜。

两人赶忙闭嘴不再言语。

小二自顾地走进来,将手中的酒菜放在桌上,随后笑道:

“两位爷请用。”

范文没有说话,只是随意地丢出了一块银子,随后吐出了一个字。

“滚!”

小二看到银子,瞬间眼前一亮,赶忙趴在地上就捡起了银子,然后点头哈腰地退了出去。

口中还道:

“谢谢两位爷的赏,祝您二位鸿福齐天,早发大财。”

两人听着小二的话,心中顿时只觉得一阵舒爽。

只是他们两人都没注意到的是,就在小二转身出门的瞬间,他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随后他一路小跑回到后厨,放下手中的托盘之后,便顺着后厨的小门走了出去。

不多时便来到了一条阴暗的巷子内,巷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乞丐蜷缩在那里,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小二直接走了过去,开口道:

“干活了。”

乞丐听到这话,瞬间一个鲤鱼打挺便跃了起来。

恭敬道:

“参见百户大人!”

被称为百户的小二冷声道:

“回去告诉佥事大人,范家的具体产业已经全部调查清楚了,随时都可以动手。”

乞丐听到这话,拱了拱手,随后赶忙快速离去。

这小二名为张永发,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锦衣卫百户,就是朱慈烺之前从北京派来的那一批锦衣卫中的一个。

和他一样的还有两百多人,他们比大部队先到达山西这边,一路上换马不换人,整整一千多里的路,他们只用了三天就到了。

来到山西之后,他们随即分成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调查八大皇商中的一个。

张永发负责的就是介休范家!

不出意外的话,其他的锦衣卫应该也差不多完成任务了。

但是别误会,他们主要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调查八大皇商通敌卖国的证据,而是为了查清楚他们的家产以及名下的所有店铺和土地。

方便大部队来了之后直接抄家!

至于为什么不先找八大皇商通敌卖国的罪证再抄家,当然因为他们是锦衣卫了!

知道什么是锦衣卫吗?

皇权特许,先斩后奏!

和锦衣卫要证据,分分钟都能给你整一堆证据出来!

而这也是朱慈烺的意思。

朱慈烺心中清楚,虽然八大皇商的老家是在山西,但他们主要的活动范围却是在张家口一带。

所以朱慈烺实际上是派了两批人来处理八大皇商的事情。

其中一批人直接赶来山西抄家,另外一批人去了河北张家口那边,负责暗中监视八大皇商的一举一动。

等到山西这边抄完了家,然后再对张家口那边下手。

毕竟八大皇商赚了钱,大部分的钱都会直接运回山西老家,所以自然是要先抄他们的老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