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七十五章 你们这是在逼宫吗?

就在众人惊愕之时,李邦华已经来到了殿前。

随后王承恩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南京兵部尚书李邦华忠诚尽职、廉洁无私,在南京屡有功绩,特召回京师担任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师,赐尚方宝剑!”

“钦此!”

李邦华赶忙跪倒在地。

“臣李邦华,谢陛下隆恩!”

看到这里的时候,一旁的周延儒再也忍不住了。

他直接跪倒在地,高声说道:

“太子殿下,臣认为此事不可!臣想面见陛下禀明此事的利害关系,求太子殿下成全!”

周延儒这话一出口,其他的几个内阁大臣还有文武百官也都跪了一地。

口中高呼不可!

很明显,他们都是站在周延儒这边的!

这些人都不是傻子,他们已经看出来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崇祯在后面搞鬼。

而这么做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抢夺文官手中的兵权!

毕竟谁都知道,李邦华虽然亲近东林党,但他从来都不是东林党,他的所作所为,其实更像是一个帝党!

一个试图将他们手中的权利归还给崇祯的帝党!

如果让这样的人担任兵部尚书的话,那他们手里的军权很有可能会回到皇帝手中,这是他们绝对不允许的事情。

要知道,当年文官集团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甚至不惜弄死了一个皇帝,这才从皇帝手中夺取了兵权,并且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

这已经握在手里一百多年的东西,怎么可能就这么拱手相送?

“求陛下收回成命!”

“老臣求见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万不可如此啊!太子殿下!”

一时间,众多的文武百官开始跪倒在地,齐声高呼。

这已经不是涉及到他们个人的事情了,而是涉及到夺权,这简直比要了他们的命还要让他们感到难受!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不等朱慈烺发话,身为天字第一号狗腿子的薛国观就跳了出来。

他指着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大骂道:

“你们这群家伙到底要干什么?你们这是在逼宫吗?”

“食君之禄,不为君分忧也就罢了,居然还想逼宫!你们这群人都该杀!”

周延儒听到这话,一下子就气的跳了起来。

他实在是忍受不了薛国观这个大喷子了。

之前每次薛国观这个大喷子都会跟他们对着干,现在还是如此,这家伙真不愧是皇帝的天字第一号狗腿子!

“薛国观,你真是够了!不要每次都胡乱给诸位大臣扣帽子!”

周延儒怒斥道。

“怎么?本阁老说的难道不对吗?”

薛国观冷笑着说道:

“原兵部尚书结党营私、意图造反,陛下任命李邦华为新的兵部尚书,你们对此有什么问题?”

“李邦华李大人在十年前就是京师的兵部尚书,去了南京之后,他还是兵部尚书!”

“如今继续让他担任兵部尚书,这不是众望所归吗?”

“难不成你们中有人比他更适合担任兵部尚书?”

“若是真有这样的人,本阁老也就不说什么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周延儒瞬间哑然了。

毕竟谁都知道李邦华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他对于军队的训练和整顿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和见解。

根本不是他们这些人可以比拟的。

这家伙简直就是天选的兵部尚书!

但话说回来,这家伙不是他们的人啊!

他是皇帝的人啊!

万一他真的担任了兵部尚书,之后再把兵权转交给皇帝,那么一切都完了!

想到这里,周延儒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李大人毕竟年纪大了,兵部的事情又很繁忙,想必他的精力也不够,所以本阁老认为还是应该挑选一些年轻的官员来担当此任!”

“本阁老觉得兵部左侍郎余方亮就不错,让他担任兵部尚书也是众望所归。”

兵部左侍郎余方亮听到这话,顿时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他今年不过四十多岁,说年轻倒是真的年轻,可话说回来,年轻未必就有本事啊?

特别是面对李邦华这样的官场老将,对方不论从资历和实力方面都完全吊打他,而且已经担任了超过十年的兵部尚书,这要他怎么比?

可他又不能直接拒绝,要是直接拒绝的话,周延儒的面子往哪里放?

他们东林党的面子又往哪里放?

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下官觉得可以试一试!”

然而他这话刚出口,薛国观就怒骂道:

“你试个屁!真以为国家大事是过家家呢?什么都想试一试?”

“国家有你们这样的官员,真是国家的悲哀!”

“太子殿下,老臣觉得不用搭理这些人,兵部尚书这个职位就该让李大人担任!”

朱慈烺看着台下的场面,心中只觉得一阵舒畅。

他现在越来越觉得把薛国观拉进内阁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

因为在朝堂上,大概也就只有薛国观这个老家伙能镇得住其他的文武百官了。

毕竟大家心里都清楚,薛国观是纯粹的帝党,他的话基本上就代表了崇祯的意思。

所以只要薛国观一开口,其他人最多也就是争辩两句,但绝对不敢忤逆。

随即,朱慈烺这才开口道:

“诸位,这件事情不必再说了,这是父皇的旨意,不得违抗!退朝!”

说完这话,朱慈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只留下满地愤慨的官员。

此时此刻,这些官员都被崇祯的任命给气疯了。

反观李邦华,却依旧是一脸的淡然。

自始至终,除了谢恩之外,李邦华什么话都没说,哪怕其他的文武百官都在阻止他担任兵部尚书,他依旧没说一句话。

事实上,这也是李邦华对崇祯和朱慈烺的一种考验。

如果今天在他任命的当场,崇祯和朱慈烺再次被群臣蛊惑、并且有所动摇的话,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当场辞去兵部尚书一职。

自此归家养老,永远不再踏入朝堂一步!

因为他不想再经历一次十年前的事情了。

但现在看来,崇祯和朱慈烺想要整顿京营的想法,似乎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坚定!

也就是说,他这次真的可以一展抱负了!

退朝之后,众位大臣各自散去,李邦华也准备去兵部上任了。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得好好想个办法把他的这三把火烧起来。

毕竟想要整顿京营,必须先要安抚兵部,要是安抚不了兵部的话,京营那边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就在李邦华一边想着一边走出去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从他背后响了起来。

“李尚书,稍等!”

李邦华停了下来,接着扭头一看,就发现说话的不是别人,赫然便是薛国观。

李邦华对薛国观并无太多好感,十年前他担任兵部尚书时,两人就曾因政见不合而产生过矛盾。

但今日在朝堂上,薛国观却帮了他一把,这让李邦华心中的不满减轻了几分。

再者,他已经看出薛国观是帝党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现在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想到这里,李邦华赶忙拱手道:

“薛阁老有何事?”

薛国观微微一笑,道:

“孟暗,你我都是为陛下和太子办事的,就不用这么客气了,我只是过来给你打个招呼,以后如果有什么麻烦,尽可以告诉我,我自会帮你处理的。“

“另外,你要小心那帮家伙,他们可能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

薛国观说着,看了一眼不远处正注视着这边的周延儒等人。

孟暗是李邦华的字,只有一些亲朋好友才会这么称呼他。

但说实话,这其中肯定不包括薛国观!

不过考虑到薛国观这是在主动示好,再加上他刚到京城也需要薛国观这样的帝党做盟友,所以李邦华也不怎么在乎他这样称呼自己。

顺着薛国观的视线,李邦华果然也看到了以周延儒为首的东林党正在不远处注视着他。

另一边,察觉到自己被人察觉,周延儒冷哼一声,随即甩袖离去。

李邦华只当做什么也没看到,随后对着薛国观拱了拱手道:

“多谢薛阁老的提醒,下官会注意的。”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后,便各自离去了。

薛国观去内阁办公,李邦华则回到了兵部。

虽然朝堂上的圣旨是刚刚宣布的,但兵部这边早已得到了消息。

所以当李邦华来到兵部衙门时,几个看门的衙役当下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参见尚书大人!恭祝尚书大人入主兵部!”

能在兵部这种衙门当值的,无一例外都是人精,为人处事什么的,他们自然也是手到擒来。

面对衙役们的恭维,李邦华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并没有过多言语。

随后,一名兵部郎中又迎了出来,随后带着李邦华走进了兵部。

然而,与门口衙役的恭维不同,兵部大堂内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板着脸,仿佛家里刚死了人一般。

李邦华并不理会他们,径直走向兵部尚书的内堂。

房间内已经被人重新布置过,显然是为了迎接他这位新任尚书。

李邦华坐定之后,抬头看向眼前的郎中:

“把兵部的左右侍郎给本官叫过来。”

兵部左右侍郎,算是兵部的二把手和三把手,既然到了兵部,自然得先见见这两位。

郎中闻言,拱了拱手之后随即跑了出去。

可没过多久,他又跑了进来,面色有些尴尬地说道:

“大人,兵部左侍郎大人和右侍郎大人都不在。”

“什么?”

李邦华闻言,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他明明记得刚才上朝时还看到了这两个人,怎么这会就不在了?

这不对劲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