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七十三章 崇祯:让朕背黑锅就算了,还把朕当猴耍!

想到这里,李邦华突然笑了。

接着又道:

“太子殿下请放心,臣今年都六十七了,臣这一生已经别无他求了,臣只想为我大明打造一支真正的可战之师!”

“只要能让臣完成这个夙愿,其他的任何一切事情,臣都不在乎!”

话说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

“连日赶路你也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除此之外,你若需要什么,都可以和本宫打招呼,无论是钱财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本宫都不会吝啬。”

“京营需要的火枪、火炮之类的火器也不用担心,父皇已经成立了大明火器研究院,专门研发新的火器和火炮。”

“这些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成果了,你要是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东宫看看。”

“相信本宫,本宫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邦华听了这话,心中又是一惊。

他没想到皇帝这一病,居然变得如此开明。

又是杀勋贵、又是杀文官,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研制火器的火器研究院!

这还真是让他刮目相看啊!

又简单的嘱咐了几句之后,朱慈烺便让李邦华下去休息了。

去的地方是朱慈烺早就准备好的一座宅邸,下人和家仆什么的也早就准备好了。

除此之外,朱慈烺还允许李邦华将家人一起带到京城来。

没有官职的赐予官职,有官职的升官。

总而言之,对于这些忠臣良将,朱慈烺是不吝赏赐的!

做完这一切之后,已经是早上九点多了。

正当朱慈烺考虑接下来该干什么的时候,小太监来报,说是骆养性来了。

不多时,骆养性就来到了朱慈烺面前。

“太子殿下,臣奉命对张四知等人的家产进行查抄,这是财产清单,请太子殿下过目!”

骆养性说着将一份抄家清单举了起来。

马宝见状,连忙接过清单,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随手接过,粗略地翻阅了一下,表情并未有太大变化。

清单上的财产虽然不少,但与他之前抄没的勋贵家产相比,还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然而就在这时,他注意到骆养性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朱慈烺合上清单,目光锐利地看向骆养性: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骆养性心中一凛,随即拱手道:

“臣在查抄过程中,意外从张四知的一个下人口中得知,张四知在老家还有三十三万亩土地。”

“臣随后对其他官员的家人也进行了审问,得知他们在家乡也拥有大量的土地。”

“这些土地全部加起来,足足有八十七万亩,臣不知该如何处置,特来请示太子殿下。”

八十七万亩土地?

朱慈烺闻言,不禁有些惊愕。

要知道,之前抄没的勋贵土地,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万亩而已。

而现在,只是数十个文官,居然有八十七万亩土地!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土地都是不用交税的!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丈量天下田亩,总数为8.576亿亩,每年的田税是2950万石!

就这还不包括赏赐给藩王、功臣的土地,若是加上这些,明朝当时的田亩绝对超过了9亿亩!

而且明太祖实录记载:食禄之家与庶民贵贱有等,趋事执役以奉上者,庶民之事也,若贤人君子,既贵其家,而复役其身,则君子野人无所分别,非劝士待贤之道,自今百司见任官员之家有田土者,输租税外,悉免其徭役。

简单点说:就是你们这些勋贵和官员士绅可以免除徭役,但税还是要交的!

在朱元璋时期,这些人没敢折腾,自然是乖乖交税。

可到了永乐后期,这项规定就慢慢执行不下去了。

因为文官和士绅集团已经慢慢发育起来了,他们开始勾结当地的县令、胥吏等基层官员,通过谎报田亩以及其他一些措施不交税。

朱元璋时期,当时的田税差不多是30税1,也就是一亩田地只收5斤粮食作为田税!

但运粮途中会损耗、粮食成色不好也需要打折,再加上克扣什么的,所以总体下来应该是30税3。

也就是一亩地差不多交15斤的粮食作为田税。

明朝中期增加了一些,是20税1,差不多一亩田地收7斤粮食作为田税。

但综合下来,其实要收20税3,也就是一亩地要交21斤粮食作为田税。

到了崇祯时期,为了支援辽东,崇祯加派了三饷,把田税提高到了5税1,一亩田地收30斤粮食作为田税!

综合下来,一亩地要收5税2甚至是5税3,也就是80斤左右。

整整比朱元璋时期的田税增加了五六倍!

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崇祯时期的田税怎么着也该是朱元璋时期的五六倍吧?

差不多是1.6亿石粮食!

就算战争、小冰河等灾难导致北方粮食减产,但南方一直安稳,所以一半总还是有的吧?

也就是8000万石左右!

可事实上呢?

即便崇祯把田税提高到了5税1,一年的税收也就2000多万石粮食!

至于那消失的6000万石,则全部流进了藩王、勋贵、文官集团,以及士绅集团的口袋!

要是按照眼下的粮食价钱二两银子一石粮食来算,这些人每年最少应该向朝廷缴纳1亿2000万白银!

看起来让人震惊对吧?

但这就是事实

而这些藩王、勋贵、文官集团,以及士绅却从未向朝廷缴纳过一分一毫!

想到这里,朱慈烺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他虽然早就知道明末土地兼并的严重性,但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会严重到这种地步。

而且这已经不是严不严重的问题了,而是国家即将崩溃的前兆!

下一刻,朱慈烺目光如炬地看向骆养性:

“马上派人去这些人的老家,把他们的家产、土地、店铺等一切财产都查封起来!”

“记住,只要跟他们有关的,都要一并查封。”

“银子黄金和其他一些财产,直接运来京城!”

“另外,管好你手下的人,不要乱伸手,否则你知道后果的。”

骆养性闻言,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跪倒在地:

“太子殿下放心,如果有人敢胡乱伸手,臣一定先砍了他!”

朱慈烺挥了挥手。

“去忙吧!”

骆养性赶忙躬身退下。

朱慈烺坐在东暖阁中,心中多少有沉闷。

而且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等到山西那边的事情忙完之后,他就要对所有兼并土地的文官动手了。

到时候这些蛀虫们的真面目,就会彻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

“太子殿下,不好了!陛下又吵着要见您!”

朱慈烺闻言,不禁有些无语。

昨天不是刚见过吗?怎么今天又吵着要见他?

难道崇祯这家伙有受虐倾向,非要自己每天顶撞两句才舒服吗?

虽然心中无奈,但朱慈烺还是打算过去走一趟。

于是乎,他揣着那份抄家清单,前往了坤宁宫。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坤宁宫。

还没走近,一个茶杯就从坤宁宫内摔了出来,随后在他脚边碎裂开来。

紧接着,纯真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该死的!让那个逆子来见朕!”

朱慈烺有些无语地摇了摇头,然后走了进去。

下一秒,他就看到崇祯正举着一只茶杯,试图要砸下来。

周皇后正在一旁劝着,但似乎并没有什么用。

直到看到他出现之后,崇祯这才停了下来。

“父皇,你这是又怎么了?”

朱慈烺在凳子上坐下,有些无奈地看向了崇祯。

崇祯闻言,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他拿着今天早上刚刚发行的大明日报,脸色阴沉地问道:

“逆子!昨天的事情是你在骗朕对吧?这件事情张四知他们根本就没有参与进去!你就是为了杀他们才骗朕的对不对?”

朱慈烺听到这话,心中不禁有些惊讶。

因为他没有想到,崇祯竟然这么快就想明白了。

事实上,崇祯刚开始是不明白的,但想了一晚上,他总觉得这件事情哪里不太对劲。

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这样位极人臣之人,怎么可能会做出这样离谱的事情呢?

再加上他研究了一下今天早上送来的大明日报,终于确定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这件事情就是一个阴谋!

朱慈烺只是为了杀掉这些官员才设下了这个阴谋,而他也是其中的一枚棋子!

崇祯想到这里,更是气得火冒三丈。

他觉的自己好像是一只猴子,那逆子就是个耍猴的,把他耍的团团转!

背黑锅就算了,现在还把他当猴耍!

这简直不能忍啊!

于是乎,也就有了眼下的场面。

察觉到父子俩这是又要讨论国事,周皇后很自觉的去其他寝宫串门去了。

坤宁宫内,顿时就只剩下了朱慈烺和崇祯父子二人……

面对崇祯皇帝的质问,朱慈烺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做任何解答。

而是将之前骆养性给他的抄家名单递给了崇祯。

“这是什么?”

崇祯皱着眉头问道。

“抄家清单。”

朱慈烺平静地回答道。

崇祯接过清单,仔细地翻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光是清单上列出的白银就有三百多万辆,黄金几十万两,其他古玩字画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全部折合成银子,应该也有五百多万两之巨。

然而崇祯还是嘴硬道:

“就算他们真的贪了钱,那你也不应该就这么杀了他们。”

朱慈烺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这上面的东西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他们的财产可能多到你无法想象。”

崇祯听到这话,有些疑惑地看着朱慈烺,似乎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朱慈烺见状,也不再隐瞒,直接说道:

“根据锦衣卫的调查,这些人在他们老家圈占了超过八十七万亩的土地。”

多少?

八十七万亩?

崇祯听到这话,整个人顿时就懵了,他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

但是很明显,他并没有听错!

朱慈烺则是继续说道

“而且这八十七万亩的土地都是不用交税的,全部都属于他们的私人财产。”

“儿臣之前大概算了一笔账,按照父皇规定的5税1和目前粮食的价钱,光是这八十七万亩土地,每年需要缴纳的税额差不多有三十五万两银子!”

“也就是说,这些人每年都拖欠国家三十五万两的田税。”

“如果从崇祯元年算起的话,他们至今最少拖欠了国家五百万两田税。”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内阁大臣、一个兵部尚书以及一几个侍郎和其他一些官员的田产。”

崇祯听到这里,整个人都沉默了。

这个数字,有点超出他的认知了!

——

(PS:可能有人觉得文官集团和士绅们拖欠的税款有点夸张,但这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后期基本上就是国家的田税、矿税、茶税、商税一切税,国家和藩王、东林党、士绅37分,国家占3,其他人占7。

要是真的收上税,明朝真的不一定会灭亡!

明朝亡于东林党、士绅、土地兼并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当然,崇祯自己也有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