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协律郎 > 0268 一鱼多吃

大唐协律郎 0268 一鱼多吃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7: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唐疆土虽然幅员辽阔,但是各地的发展和富庶程度却是相差悬殊。

作为两京所在的关中平原与河洛盆地自然是经营发展最好的地区,农业、手工业以及商贸市邑都发展的非常好。

其次便是河东、河北、河南等地,而江淮、蜀中地区同样也发展势头良好,甚至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汴州作为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之一,来自河南、山东、淮南、江南等各地物货于此汇聚转输,自身又地处广袤开阔的中原地区,自然与人文禀赋都是优越至极,乃至于在唐末五代与北宋时期逐渐取代了原本唐两京的地位,一跃成为天下的中心!

哪怕眼下这地方较之历史上最为繁华的时期还相去颇远,但也已经展现出非常可观的地域潜力。

老实说如果不是之前知顿东巡队伍、加上天灾**接踵而至,单凭源复与汴州州府那些官吏们,尚不足以将此地摧残的那么萧条。

而今随着裴伷先入州严查汴州吏治,并且直接叫停了之前各种横征暴敛的乱政,汴州的活力也在快速恢复着,关津所在客货云集、市井之间也再次恢复了车水马龙的盛况。

张岱也趁此机会,把之前被迫解散的汴州织坊给重新建立起来。

汴州工商氛围本就非常的浓厚,妇女们在农闲时节也都会缫丝顺麻、织造布帛入市售卖。只是之前的耕织秩序和市场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使得许多百姓都沦为赤贫,如今再想恢复生产便比较困难。

这一次没有了州府的掣肘,张岱直接让人在关津市邑之间招募织工,再加上原本织坊运行所积累的人事基础,很快就招募到了几千名织工可以直接做工。

这么多织工的到来,原本的织坊很快就人满为患,迫切需要再扩建场地。而且看这人员增长的势头,未来所需要的土地面积还不小。

考虑到长久的经营,张岱自然倾向于把新的织坊选址设在汴渠附近,就如同魏州那座仓邸一般。

他的设想是,未来要把这些地方打造为生产、生活、仓储、转运为一体的综合社区,除了发展手工商贸之外,还要兼具安置船工与他们家眷的职能。

不过眼下州府连正经主事的人都没有,显然也无法满足张岱沿汴渠大块拿地的需求。

裴伷先的调查工作也已经将近尾声,正需要处理一部分赃产以便于盘查赃物以归朝奏报。这其中就包括汴州城内外大量的宅田土地,无疑是一个极佳的入手机会。

若是平日里,这些稀缺地段的产业全都集中在地方豪族和官员手中,根本就不会流通到市场中去进行买卖。

只是张岱沿河南河北溜达一圈,携带出都的十万贯钱货早已经发散的差不多了,之前剩下几千贯置办物货和裴伷先微服私访,结果在途中又豪施给了汴州灾民。

这会儿他手中实在没有太多的钱帛可用,就连源复写的那张欠条都交在卷宗里,还没发还回来。

张岱虽然没有钱,但却有人有钱。而且真正的创业者,谁会拿自己的钱出来创业?如果不敢给投资人画大饼,又怎么能让人相信你能成功?如果连投资人都说服不了,又怎么能带领伙伴们跟你一起实现梦想?

所以接下来,张岱又在王元宝城外的园业中邀见了汴州城那些富户们。

众人此番再来到这里,对张岱的态度明显较之以前更加热情:“往昔州内情势艰难、百业凋敝,民众全都忧苦不堪,不知几时才能有所好转。幸有张公子入州躬察小民疾困,并勇于进言朝廷,遂能推云露霁、复见青天!”

上一次张岱过境,不过是洛阳来的一个有些门路的贵公子罢了。众人虽为王元宝所鼓动,想要参与经营飞钱,但也不乏冷眼旁观者。

然而这一次他们却是亲眼见识到了张岱的能量,因为张岱将州情进奏朝廷,才使得朝廷派遣大臣入州来彻查相关事宜,而后引起了整个汴州的官场大地震。

从刺史到下属诸曹参军、各县令长,乃至于许多时代担任州职的老吏,此番全都未能幸免,境内几乎过半官吏都遭到深究严查。

这些富户们虽然各自家资不菲,但是这种层次的斗争却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如今的张岱在他们心目中,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强势人物,所以此番再来聚会,心中还洋溢着一股要对权势顶礼膜拜的心情。

听到这些州人们的称赞,张岱也笑语说道:“此番所以能够拨乱反正,皆因圣人心怀仁慈、体恤百姓,朝堂诸公任人得宜,入朝之裴使君处事公正英明,诸位乡贤勇于举证,遂使州内贤愚毕露、正邪分明!”

“张公子太谦虚了,若无公子将此间州情上达天听,百姓苦难几时能为上所闻啊……”

旁边又有人连忙恭敬说道,而王元宝更是在一旁笑语说道:“你等若熟知张公子事迹,便早应知公子正是这样一位急公好义、不畏威权的壮义郎君!旧年河南府亦多有鱼肉百姓、欺瞒圣听的恶行,亦为张公子所举,使得河南府官吏震骇,自大尹以下凡所失职者俱遭黜落!”

众人闻听此言,才知汴州这里的事情已经不是首次了,原来河南府官吏已经先遭毒手,怪不得这一次事情处理起来如此的驾轻就熟!

张岱听到王元宝对自己的吹捧,一时间却有些哭笑不得。事情虽然是这么个事情,但这说的好像他去到哪里,哪里的官吏们就会成窝成窝的遭殃一般。

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毕竟他未来也是要混官场的。眼下还没有正式任官,便已经一州一府的搞这些官吏了,来年真要做了官,怕不是得一朝一国的整?

所以他也连连表示这都是事有凑巧,他此番东行那是本着积德行善来的,哪里是为了收拾汴州官吏们。他所行经别的州县不久挺愉快的,谁让汴州这里惹他了呢!

这么一说,搞得自己似乎更像是个睚眦必报的恶霸了。

抛开这些闲事不说,张岱又讲起了今天召集这些人到来的真实目的:“日前王二转告诸位愿望,听说你们都愿意为州内商贸尽一份力,想要入参飞钱事宜方便过往商客调度钱帛?”

众人闻言后纷纷点头,各自眼神也都变得晶亮无比,活脱脱一副见钱眼开的模样。

“飞钱此业言则方便,一张纸券便是货钱巨万,实则牵涉颇深,一匹绢帛需废织工几时?一斤铜锡又要费使多少役力和柴炭?千万人衣食所系,皆在此一券,谁能从容掌握?”

说话间,他掏出一张两京飞钱钱券向众人展示,同时语调凝重的说道:“百名织工,四时勤做,未必能抵此一券。商贾聚货倾销,便可轻松聚得。或谓事不可如此以论,商客逆旅于途同样颇多艰辛,然耕者积谷、织者制衣,贾人唯以聚敛为巧、创物几许?”

他虽然自己觉得商业行为并非一无可取,反而能够极大的推动区域之间的交流和社会资源的流通,但眼下要压制住这些人,自然要进行贬低。

众人原本还满心欢喜,可是当听到张岱对商贾的评价后,心情便快速的冷却下来。

“飞钱此业的确有益钱帛之流通、均衡物货之多寡,但贾人好利轻义、不足为信,谁敢轻将亿万资货轻易与之?纵然我有意相邀诸位与事,亦恐朝堂诸公不肯放松管禁啊!”

商贾的社会地位低,而且乏甚职业道德可言,所做的就是贱买贵卖的事情,所以无商不奸。

他们自己最知道同类是个什么货色,所以哪怕群体当中有着这样旺盛的需求,但也没有出现相关的产业,那是因为信任成本太高了。

听到张岱这么说,众商贾们也都不由得心怀黯然,同时一脸幽怨的瞪了王元宝一眼。他们原本也不奢望能够涉足其中,偏偏王元宝这家伙煽动起了心思,结果到最后却又忍不住失望一场。

“事情虽然如此,但也不是没有变通之计。我不敢轻易招纳你等经营飞钱,以免招惹物议。但诸位所图也无非使钱而后获利,我这里有一折衷之想愿与诸位分享,你等肯或不肯皆凭自愿。若是不肯,只作一场闲话。”

张岱将他们心情在期待和失落之间拿捏一番,然后才讲起了自己的真实计划:“今州府即将发卖诸罪官赃产,你等俱当州时流,应当清楚这些赃产俱难得的美业,若能置买下来,足以养家足用,延传后代。

而其中一些资业我亦欲买来经营,又不愿强夺州人机会。你等如今使钱买入,而后返租于我,置作飞钱之本,之后计利为息。虽然不入此中,却能享其利,你等意下如何?”

“公子此言当真?”

众人原本心情正失落有加,此时听到张岱这么说,顿时惊讶的瞪大双眼,忍不住疾声追问道:“这些产业,某等买来后仍归各家,但只要租于公子,便可计钱食利?”

“不错,正是此意。”

张岱闻言后便笑语道,他也根本不需要花大价钱把这些产业全都买下来,只是需要使用权而已。

只要他能把控住汴州飞钱的经营权,那么汴渠沿岸这些庄邸就可以任他使用。而且如果谁不够配合,他也可以随时抛弃对方,拉其他人上船来。

这样的合作关系,又要比一般的租赁拥有更大的主动权。而且综合性的产业经营无疑要更加具有互补性,利润也更加的可观。

等到合作达成之后,他还可以把这些租约打包成为理财产品,再反卖给这些富户们,同样计给他们一份利息。如此一来,朝廷验资的过桥资金也有了。

飞钱运作起来后自有源源不断的利钱入账可以维持成本,而经营这些产业所产生的利润张岱则就直接落袋为安,来个一鱼两吃乃至三吃。

虽然有可能几份利息加起来都不如直接参股其中的利润大,但情绪价值无疑是给的足足的,而且这个经营权本身就是最重要的。

如此一来,张岱只需要维系好朝中的人事关系,确保汴州飞钱经营权不发生转移,那汴州这里的相关资源就任他调用。

未来就算再换了政见不合的地方长官,除非跟源复一样搞得州事一塌糊涂,否则也难以肃清张岱所施加的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