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协律郎 > 0250 国瑞刘晏

大唐协律郎 0250 国瑞刘晏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7: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汴州再向东行,灾情所带来的影响就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了。

事实上汴州境内的灾情就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在州府的强力控制下,许多问题都被控制在乡野间而没有浮现出来,百姓们也只能苦苦忍受煎熬。

张岱虽然同情此乡百姓,但在州府明显不欢迎,且作为刺史的源复只抓考课指标、不理真实疾困的情况下,能够做到的也着实有限。而且担心继续逗留或会激化矛盾、遭到掣肘,只能尽快离开汴州。

曹州同样地处平原,是中原地区的核心农耕地带,地势之平坦哪怕行进一整天的时间、视野中都看不到什么地势的起伏,视线所及尽是平野!

这样的地形得天独厚,同时又依傍黄河,本应是非常丰饶的地方,但是张岱一行入州之后,便鲜少见到田野中有农人劳作的身影。

这里放眼望去土地上大片大片暴晒皲裂的泥壳,本应是阳春三月春耕正忙,但旷野中人影寥寥无几,偶有鸦鸟盘旋于天际,下方往往会有牛马尸骸、更甚至倒毙的人尸!

“曹州去年受害尤甚,州境半数沦为泽野,百姓颗粒无收,只能沿河东逃,游荡于巨野泽樵采谋生……”

南霁云一行不久前才从下游西入汴州而途经此地,对灾情也有了解,讲起此乡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的惨状,一时间也是不免热泪盈眶,并不止一次向张岱问道:“郎君此行舟车所携物货,当真是要施舍救灾?曹州百姓悲苦,全无余钱买物啊!”

“不只曹州,还有其余州县,救得多少便救多少,钱物散尽再归。”

曹州境内这旷野无人、死气沉沉的景象,也让张岱倍感压抑。

他没有亲眼见过古代乱世是何情景,但如今还是开元盛世,曹州受灾便已经出现这样一幅野无炊烟的景象,越发让他深感古代农耕社会中百姓们生存环境之脆弱!

他在入境前已经先行派遣信使奔赴曹州报信,但在入境后又干了大半天的路,才有州吏姗姗来迟,所乘只是驽马瘦驴,一个个州吏也都干瘦得很,相见之后无言其他,开口便先乞食:“公子能否赐给些许干粮粟饭果腹?”

州府胥吏尚且如此,普通百姓们境况如何可想而知了,张岱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人给他们送上一些干粮。

“呜呜,此境民生实在太凄惨了……”

与州吏们同至的还有先行赶到曹州的同年薛翊,他有亲长在曹州下属县境中为官,所以先行一步,此时见到张岱后刚一开口便忍不住泪洒襟前:“前岁知顿耗费甚多,乡人本无储蓄,去年又颗粒无收。

当下乡里斗谷几近千钱,百姓拆家卖儿不足一餐,有力者尚能出走逃荒,剩下的老弱只是抱门待死!我去我叔处,见到县吏们只是抬尸造冢……太惨了,我不忍再看,回都、回去,救不来、那么多人受灾,用尽全力能救几人?”

说着说着,薛翊便忍不住捂脸悲哭起来。

他的心理固然不够坚韧,但骤然见到乡里灾情凄惨的画面,所造成的心理冲击也实在太大,尤其见到人命那么脆弱、无可挽回的成批死去,更让他恨不得捂住眼睛和耳朵,只当一切不是真的!

“薛五只是累了,先上车去睡一会儿,等你醒来若还要走,稍后安排空船送你向滑州乘船返回!”

张岱听着薛翊呜呜悲哭,心内也不免直泛酸,只摆手让他去后车休息,同时吩咐道:“继续赶路,今晚不要停留,尽快赶去州府!”

之前在汴州境内的时候,队伍进行了一番调整,一批舟车队伍在张义等人带领下沿水道向滑州而去,准备渡河到河北境内。而张岱则带领剩下的人员物资向曹州济阴而来,这也是河南地区核心受灾区域。

众人入州后看到这一景象,心情也都很沉重,对于张岱的吩咐全无异议,心里还在盘算着只要能早到州城一会儿,兴许便能多救回几人,哪怕累得气喘吁吁,也都咬牙坚持。

“郎主,有灾民从左近凑来,全都境况不妙,要不要沿途施舍些吃食?”

后方押队的安孝臣策马入前来,向张岱请示道。

张岱向队伍后方两侧看一看,发现果然不少民众步履蹒跚的跟在后方,有气无力的悲哭哀求着,他想了想后还是摇头道:“一旦沿途放粮,恐怕四野饥民都会蜂拥至此,届时进退失据。不要放粮,告诉他们向州府去,州府那里自有救济!”

他们一行几百人,看着数量不少,可若真将大批灾民吸引过来,也是不好控制局面。所以最好还是到州府去,有序的发放赈济物资才最稳妥,也能帮到更多的人。

途中跟随上来的流民越来越多,尤其随着一些丁壮加入进来,甚至开始跃跃欲试的想要接近队伍。这倒也无可厚非,人都要饿死了还讲什么礼义廉耻。

不过张岱自有打算,所以便让安孝臣、南霁云等各自带领一队人员分在车队周边以为震慑。而那些流民们终究也是饥疲难耐、体力亏损严重,没敢入前拦截哄抢,只紧紧跟在他们车队的后方。

一行人昼夜兼程,到了第二天的清晨才赶到曹州城外,带路的州吏先一步入城,过不多久便有一大群人子城中行出。

为首一个更是身穿紫袍,远远的便翻身下马,阔步迎向队伍,同时口中大声问道:“哪一位是张岱张宗之?”

“小子张岱,见过戴公,行程迟缓,累公久候,还望见谅!”

张岱也连忙翻身下马,疾行迎向对方同时作拜道。

“宗之哪需多礼,我与你父情投意合、多年的好友,知你将要入州救灾,心甚欢喜!义气儿郎,德行可称,燕公家传当真名不虚传!”

这身穿紫袍的中年人,便是曹州刺史、戴国公李道邃。

一般的州刺史自然不会爵封国公,而这李道邃也不是一般人,其人乃是李唐宗室,高祖李渊的儿子鲁王李灵夔之孙,之所以出任曹州刺史,也是倒霉催的。

之前黑水靺鞨遣使入唐称臣请附,遭到渤海国王大武艺的厌恶,派遣其弟大门艺进攻黑水靺鞨。

大门艺不愿因此触怒大唐,于是便叛国入唐,大武艺遣使入唐请杀之,唐玄宗包庇大门艺将之遣往安西,却回复大武艺业已将大门艺流放于岭南,结果事实却泄出,搞得唐玄宗很是丢脸。

李道邃当时担任鸿胪少卿,因鸿胪属官泄密而被牵连外授曹州刺史,而其一来到曹州,便遇上了这一场灾事。

若是一般年景遭遇灾害,倒也不至于如此凄惨,但曹州正当东封路上,为了供给封禅消耗府库为之一空,全指望第二年有所补充,结果田野颗粒无收,便造成了如今的凄惨景象。

“灾变以来,府库空竭,纵想竭尽所能以赈济苦困,亦难为无米之炊。宗之你东都人士,平生未履此乡,感于疾困、负物来救。实在感激不尽、无以为报,唯携州人相迎于途!”

因为州内情势恶劣,所以自李道邃以下曹州官民们对于张岱一行的到来也最是热情,老少相扶的出城迎接。

“戴公言重了,一路行来,州人苦困,感同身受。只恨力微,助益甚少。”

张岱倒不在意这迎送的礼节,但谁又不喜欢别人对自己更热情呢?

不过对于李道邃邀之入城赴宴款待,张岱还是暂时婉谢了,因为随其一路向此而来已有千余名灾民,也都陆续抵达州城外,这会儿他当即便提议就地造炊施粥。

李道邃对此当然也并不反对,他当即便吩咐州吏安排相应事宜,自己则亲邀张岱登上城楼俯瞰施粥现场。

“齐纨鲁缟,天下知名。宗之以义造织坊救危济困,此计甚佳。去岁知事以来,我便着州吏普查境内织造之户,悉纳织坊当中,得织妇八百余员,并其各自家小……”

李道邃讲到这里便又叹息道:“我入州之日,灾情已经非常严重,当时府库空空、诸事难为,只能放开州境,由此群徒游徙求食,希望他们能各觅一份生机,州人流散不少,否则织人还能更多。”

面对灾情,李道邃采取的是和他的前同事源复截然相反的法子,源复是不管州人疾苦、全都限制于本乡之中,哪怕死也要死在乡里。

李道邃身为宗室,考课压力并不大,但却怕伤人和,州府储蓄不足便大放州人出境,各自设法求活。

“其实不需要技法多么纯熟的织工,之所以设置此计,是为了扶救州府恤之不及、工赈不及的妇孺,使她们都能因工自救的活下去。”

张岱闻言后连忙又说道,曹州灾情虽重,但却处于他的人事网络的末端,因此输给的物资最少。

但是因为李道邃的配合,使得曹州织坊收纳人数虽然不多,见效却颇著。听到李道邃说特意选了州内那些织造家送入织坊,张岱一时间也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如此,宗之你德念纯粹,普济世人,当真令人钦佩啊!”

李道邃闻言后一拍脑门儿,旋即便又对张岱笑语说道:“那么稍后便同赴织坊,也让宗之看一看这织坊造物如何。”

他们在城楼上看着城外灾民都陆续吃上了饭,然后才一起走下来,道左突然冲出一名少年,抱拳对张岱深揖道:“小子刘晏,见过张郎!旧于洛下义迹先闻,憾未结识。乡里遭灾,归来探亲,不意张郎竟也奔行来救,于此相见、幸甚幸甚,愿走从郎君麾下,助事乡里,还望郎君勿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