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协律郎 > 0239 郑州州学

大唐协律郎 0239 郑州州学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7: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将近天黑时分,张岱回到州城,又往州府别馆去见诸同年。

他今天出城去巡视织坊,其他同年们也没有闲着,有的在城中走访时流,有的出城去采察民风,有的则去打听灾情,也是各有各的收获。张岱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也在别馆中交流所得。

待见张岱走进别馆厅堂中,众人对望一眼后便纷纷站起身来,向着他深揖一礼。

“诸位这是何意?莫非今日才骤然成人、知晓需要历经我这同榜榜首?”

张岱见状后不免一愣,旋即便又笑语说道。

众人中王昌龄先叹息道:“不问不知,昨夜州人礼迎,只道群徒趋炎附势。今日城中访问,才知六郎业已于此多造德业啊!荥泽南岸的织坊,去岁以来日作巨费、活人万千,州人俱赞此功德之业啊!”

“哪有那么夸张,织坊如今所纳不足三千人而已,且各自勤于织造,所食俱她们各自所劳。我所做的只是供给一处场地,让她们有处做工自活罢了。”

张岱倒不知市井间对此已经有了如此夸张的描述,不过他也并未因此而居功,而是又说道:“你等诸位也都知,这桩事业乃是惠妃使钱造成。

惠妃虽然久处宫禁,但却也深感民之疾苦,行前又着员送来脂粉钱巨万,要我继续沿途布施、救济灾民。尤其是那些本就谋生艰难的妇孺,更要妥善济助。”

“事虽有知,但之前终究没有耳闻目睹。如今入州听时人议论,才深有感触。”

常建接过话来叹息道:“诚如六郎所言,惠妃有此仁慈之念,未以宸居为深,愿意俯察民生疾困,恩若甘霖,普济世人,诚然可颂!日前行于都中,或闻有时流援引故事而加中伤,实在是有些刻薄欠妥了。”

他这话一出口,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无非是由武惠妃联想到武太后故事,这就让人不太好接话了。

张岱闻言后也不免暗叹常建这位同年有些天真直率,没有什么城府。这样的人做朋友或许一流,混官场的话怕是混不太开。

他也知让众人一时间接受这个设定还是有些勉强,况且就连他自己也不能说就绑定在了他大姨这艘船上,就算要组织个寿王党也得循序渐进。

为了消除有些尴尬的气氛,他便又讲起明天去州学游玩交际的事情,众人对此也都颇感兴趣,便又都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作为如今郑州州学的主管领导,张均一大早便在官邸中宴请众人,并对他们笑语道:“你等虽然春榜及第、功名已成,但也不要小觑了诸州官学。尤其郑州这里名族林立,崇尚儒风教化,虽较于国学亦未见绌啊!”

张岱瞧着他老子一副卖花赞花香的官腔做派,心内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张均如今年龄也不大,不过才三十几岁而已,甚至要比张岱几个同年的年纪还要小一些。

但人的际遇各不相同,张均如今已经是四品的雄州别驾,张岱这些同年却才只是新获出身,有的甚至可能终生都难以达到张均如今的官位。

这实在是与能力无关,而是出身和际遇所带来的差距。如果不是张说秉政数年,尤其又在其任内主持了封禅泰山,张均怕也难以升官这么快。

不过张岱这些同年们对此似乎没有太大的感触,他们作为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此类现象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吃过早饭后,一行人便向州学而去。郑州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州内的经济状况也是非常富饶,故而对教育也是非常的重视,州学建造的颇为气派,规模甚至还要超过了东都国子监。

毕竟洛阳城建格局比较拥挤,也没有大块的土地供国子监使用。

“往年治艺西京国学,只道关中儒业傲视宇内。如今见此州学之盛,才知所见仍短,别驾导善风俗、兴学治事之功当真令人钦佩啊!”

杜頠在州学外感叹说道,张均闻言后顿时笑逐颜开,直将其人引为知己,令其策马入前向他介绍自己管制州学的策略,甚至就连张岱都给撵到了后边去。

“徒等恭迎张别驾!”

州学学馆前,学子教授们昨天便得了通知,所以一大早便列队于此等待迎接。

张均最是喜欢这种浮夸排场,大笑着摆手说道:“尔等群徒无需多礼,今将春榜进士一网罗尽、毕引于此,以供尔等群徒请教艺业,若得两三分真知灼见、智慧心得铭记不忘,必将大益来年举业!”

张岱等人也配合着策马入前,接受州学群徒的注视。而这些州学的生徒们也都如他们所愿的,各自面露艳羡和崇敬之色的打量着众人。

且不说他们这些新进士们的政治地位高低,在士林当中这身份那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天下苦心求学的读书人那么多,每年进士及第不过寥寥几十人而已。

尤其今年因为人事波折使得及第难度更高,这十三人就更成了生徒们所仰慕的对象!

“这一位便是张别驾的爱子,春榜状头、玉骨郎君张宗之!当真风采无双、让人心折!”

“王昌龄、王少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十六,十八羽林郎,戎衣侍汉王!”

各种呼喊声不绝于耳,使得这州学成为一个活脱脱网红线下活动现场,州学生徒们的激动心情都溢于言表,就连那些博士教授们也都忍不住凑上前来观望。

一行人就这么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州学,一直来到供奉先师画像的厅堂外,然后便铺席坐定,开始探讨起文艺来。

在这样的场合下,张家父子便是绝对的中心人物。盛唐文学虽然百花齐放、各有成就,但是单就官方所承认的文学领域而言,执政多年且领导盛唐文学许久的张说一脉是无可争议的主流。

这一情况并不因张说的失势而有所改变,甚至如果不是因为安史之乱爆发,张均、张垍兄弟从贼,他们这一系文脉哪怕沿袭到中唐都不会轻易断绝。甚至于烧烤大师房琯之流,也都在此传承之中。

张岱在家中的血脉地位或许还有一些争议,可是随着他科举状元及第之后,也已经可以看做是张说之下的文学成就嫡正传人了,除非他的兄弟们在文学上能够取得比他更高的成就,但这难度之高不啻于登天。

张均对于这个状元儿子也是发自肺腑的自傲,这固然是与其虚荣性格有关,但他那对自家儿子极力抬举的态度,也不免让众人大感父子情深。

郑州州学虽然只是一州官学,可是讲到人物之盛却直追东西两监,生徒同样不乏声名远播者,出身亦颇可观。

立足郑州的世家大族,除了世人耳熟能详的荥阳郑氏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名族房支。譬如一门父子三宰相、出身京兆韦氏小逍遥公房,宇文融外公韦思谦家族。还有陇西李氏姑臧房、秦王府学士李玄道家族等等。

按照时下的门第观,这些都是一等的甲族,世代定居于郑州这膏腴丰饶地界,族人们也都闻达于两京。

张均在夸耀自家儿子之余,也对在场一些名族子弟多有褒扬,尤其是对出身陇西李氏的几个年轻子弟的欣赏更加溢于言表。

“这一个少徒李揆,虽然还未成名,但也已经是学冠此中,成名只是早晚。我与其父也是相知多年的好友,你等少徒勿负这一份长辈的情义,也要倾心相交、相互扶助!”

张均将州学里一个少年介绍给张岱,而那少年李揆望向张岱的眼神也充满了崇拜:“别驾盛誉,羞煞小子。论及年齿,还要痴长六郎一岁有余,而今六郎蟾宫折桂、名达公卿,某却仍然寂寂乡里,实在惭愧惭愧!来日但得六郎二三风采,足以人前自傲!”

张岱闻言后不免觉得这少年有些急躁了,咱俩情况不一样,你跟我比啥?不过他嘴上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与其寒暄几句。

“这李揆之父李成裕,与我也是好友,年岁已经不小,耻居选司、自恨不达。他家门第清高,只是权势略逊。我欲为你选婚他家女子,你觉得如何?”

在那少年李揆告退之后,张均便将儿子拉到近前来,小声对其说道。

张岱自知他这老子和他爷爷一样都有老钱癖,对于那些世族有着一种非凡的情感,他日前在家中刚刚拒绝了荥阳郑氏所表露出来的联姻之意,却不想他老子在州里又给他踅摸到了陇西李氏。

“我年岁仍少,此事也言之过早。况且名门娇女,志趣高雅,未必是我能应付得了。”

他想也不想便摆手说道。

“说的什么痴话!名门娇女又如何?入得我家,便是我家妇人,也要恪守我家规矩。若是不恭,照样罚之!”

张均闻言后便又冷哼一声道。

张岱听到这话都懒得反驳他,怎么罚?跟你一样两口子一闹别扭就卷铺盖闹分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