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协律郎 > 0221 正八品下征事郎

大唐协律郎 0221 正八品下征事郎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7: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日前跌宕起伏的省试相比,吏部的关试则就乏甚可说。

等到关试这一天,十三人再次聚首于尚书省吏部的官署外,由吏部员外郎席豫负责接待他们。至于考试的地点,则仍在吏部的南院,与他们之前参加省试时的考场只有一墙之隔。

这倒不是什么刻意的安排,吏部的南院又被称为选院,本来就是举行铨选的场所。而科举的省试则根本没有专门的考场,之前就是借用选院的一部分来举行。

关试中同样有庭参这一道仪式,考场外摆设香案,诸进士们与主持考试的吏部员外郎相对见礼,进士们口称门生,故而又被称为“一日门生”。

庭参过后,众人悉数入堂,席豫简单讲解了一下判词的规则格式与技巧,然后便发放判题。一共三道判题,群徒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就算过关,判词也并不需要再作细致的批改和排名,基本上只要参加就能通过。

为案件拟写判词,是为官的基本能力。如果对人对事没有一个判断的能力,或者没有理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那不要说做官了,做人都有问题,是个糊涂蛋。

唐代《龙筋凤髓判》有一判题:羽林将军王畅薨,无嫡子,取侄男袭爵,庶子告不合承。

主爵判词曰:弃其庶子,收彼侄男,意既不保其家,神必不歆其祀。荀道明令君之子,珠玉相辉;韦元成宰相之苗,芝兰递茂。枚皋孽子,不废光门;裴秀傍生,无妨贵族。三鳣之室,银黄所以挺生;七貂之门,金紫于焉间出。

这判词的意思就是,弃子取侄,自己都不保全自己的血脉,神明必然也不享受这样的供奉。荀道明、韦玄成、枚皋、裴秀他们都是庶子出身,但并不妨碍他们功成名就、光耀门楣。

门荫深厚的权势之家,自然会有优秀的子弟涌现出来,搞这种名爵乱传的蠢事,门泽也免不了会被败坏殆尽。

好的判词,不只观点正直公允,其论证的过程也是非常值得欣赏的文学作品。判词是唐代为官的基本艺能,身言书判的“判”即是指此,还有《龙筋凤髓判》《白氏百道判》这样的判词合集流传后世。

张岱对于判词倒是没有太深入的研究,但他家里同样有着大量的应用文集可供参考。而且除了制科试书判拔萃科以外,大多数时候判词的文笔并不需要追求多么华丽,基本文理通顺、表达无误即可。

所以他在看过判题之后稍加沉吟,而后便提笔作判,不多久三道判题便都回答完毕。再看其他进士们,也都陆续答毕搁笔,等待收卷。

在将诸考生关试试卷收起之后,席豫便又说道:“诸君学有所成、治艺端庄,为国学、州县贡士入朝,经试之后登科及第,而今更历关试,自此以才献国、身非己有,且入本司以录解状、簿书,领受敕牒、自此归铨!”

众人闻言后全都精神一振,在历经坎坷磨练之后,他们也总算是等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刻!

于是他们一行便又跟随在席豫身后,再次返回吏部本司,站立于阶下排队登堂自叙乡贯出身以造解状簿书。

所谓的解状簿书就是官员的身份籍册,这些资料将会收入到吏部南曹,分门别类的收存起来,等到铨选的时候再进行检阅、挑选符合选官资格的人参加铨选。

刚刚升任吏部郎中的严挺之亲自坐在堂中,主持为他的这些门生造官籍。

“京兆府贡士张岱,本河南府河南县康俗里人士,丙寅年取解京兆府试、以京兆府试第一人贡士入朝,越明年入参吏部考功司贡试,丁卯年甲科第一人及第……”

在资料书录完毕后,便有吏部的官员入前唱名讲读,旋即便又向张岱问话道:“丁卯年前进士张岱,于此注籍可有异议?”

“下官无异议!”

张岱闻言后先是连忙回话道,同时心内又不由得暗叹一声,这就成前进士了。

府试取解之后便被成为贡士、也就是进士,进士登科之后,则被称为新及第进士,而在通过关试之后,则就被称为前进士。

“前进士张岱,省试甲科及第,吏部试判,文理俱高,依例叙阶、可授从九品上文林郎。唯张岱名门之后,祖父张说国之勋臣,封爵燕公、行尚书右丞相,爵职并显,赐阶二等进叙为正九品上儒林郎……”

待到张岱注籍完毕,严挺之又站起身来,宣读他的叙阶敕牒。

进士们只有通过关试,才成为正式的预备官员、参与守选。而成为官员的标志之一,就是要叙阶授散,即授予相应的散官。

只不过散官的初授时间也都不一样,有的是在参加完关试后立即授予,有的则是要等到参加铨选、或者制举之后再授予。早晚倒是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早得散阶无疑就能获得更多便利,也能更早的满足人的虚荣心。

严挺之高升吏部郎中,管的就是官员班秩品命的考察给授,当然要第一时间把门生们的叙阶授散事情搞定。

进士科虽然号称士林华选,但一开始的待遇并不高,进士及第后叙阶往往都是授予最低一级的从九品下将仕郎。张岱是以甲科及第,所以叙阶授散为更高一等的从九品上文林郎。

但这还没有完,他出身官宦之家,还有一个本荫,即来自他父、祖的恩荫。他老子就不必说了,不过是一个从四品的小渣渣,但他爷爷爵是国公、官是从二品的尚书右丞相,所以他得以加两等进叙。

不过这还不是张岱最终的散阶,毕竟他的座师就是管这个的,如果不在规则内为门生往高处叙阶,那这老恩师也是白费。

所以接下来严挺之还在继续宣读:“开元十四年夏,张岱以白身献匦书、进高策、举贤能,圣躬亲览、以为至善,赐阶一等以叙。其后惠文太子薨,其徒参国礼、有事功,并进一阶以叙,授从八品上承奉郎……”

张岱听到这里,心里更是美滋滋的。他从去年来到这个世界便一路忙,中间虽然也多有收获,但是身份上却始终没有一个显著的变化,仍然只是一个白身而已。

如今他总算是一路过关斩将的以状元及第,今天关试完毕后,也送算是迎来了一个阶段性的奖励集中发放。

这一声又一声的“加一阶、赐一阶”,听在他耳中简直如同天籁一般,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节,但却是一个一个极难跨越的关卡。尤其他又受他爷爷张说失势的人事纷扰所累,跨越一关的难度更高。

眼下的张岱只想闭眼听下去,这一阶一阶的加下去,用不了多大一会儿怕不是就能升到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

然而他听着听着却不闻声息,过了一会儿才又听严挺之沉声道:“还不快入前受敕谢恩?”

这就没了?

听到这话后,张岱顿感失落,意犹未尽的疾步上前,两手接过这一份最终将他授为“正八品下征事郎”的敕书,并顺便瞥了严挺之一眼,直叹这老师也不行啊,七品官都没给他叙上!

除了授其官阶的敕牒之外,一并赐下的还有八品官员的深青官袍与鍮石衣带。所谓鍮石,就是不经冶炼、自然界中直接开采得来的铜矿。但无论炼不炼,那也是铜。

这官袍并不是直接赐穿的,只是仪式用物,意思一下还要收回去,如果想要还得向吏部交钱买,不想要官造的那就回家自己买布做。

不过张岱也不打算准备官袍,这都不配他的银鱼袋!

作为状元,他第一个入堂注籍受敕,其他同年们则还站在堂外伸长脖子等待着。当见到张岱捧着敕牒和深青官袍走出来的时候,众人也都不免流露出羡慕和希冀的眼神。

接下来众人按照科举排名依次登堂注籍叙阶,张岱虽然看不上他的深青官袍,可是当见到随后行出的众人各自所领到的浅青官袍后,他的心理不免又平衡一些。

他作为科举甲科状元,又是国公之孙,还曾献书阙下、担任岐王挽郎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到最后才只得到正八品下的官职。

其他众人自然没有他这样的背景和经历,所以大多数都直被授予从九品上文林郎。之所以高出一阶,那也是为了补偿他们杂文加试一场,及第难度更高。

而以东西监案首及第的李嶷和杜頠,为了表彰他们在国学中的课业出众,为正九品下的登仕郎。

直至此日,今年的科举进士科各项流程才总算走完了,众人身份也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诸同年,我等同场应试,唯张六叙阶最高。今日作宴庆贺,应不应当由他出资安慰失意同年?”

能够加两阶授散,李嶷自然也是高兴得很,可是当看到张岱那正八品的敕牒后,心里的喜悦顿时便大打折扣,他入前扯着张岱的衣袍,旋即便对众人大喊道。

“张郎先达,理当出钱!去宋三娘家,游湖戏乐!”

众人闻言后也都纷纷大笑道,各自抓住他衣袍一角防他逃窜,然后押着他一路向坊中而去。

张岱无辜被绑架,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把这些家伙引去高承信家里请嫂子舞剑,等高承信回来把他们一个个摔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