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协律郎 > 0205 寿王送餐

大唐协律郎 0205 寿王送餐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7: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不说被系入御史台准备复试杂文的张岱,丁青受阿郎指使一路向东跑,倒是顺利的跑出了宣仁门,主要也是因为没人来追赶他。

跑出东城后,他却满怀的惊惶迷茫。因家人以为阿郎起码也得到傍晚才会走出考场,所以这会儿就他一人留守在此。

他有心想先回家报信,又恐路途太远而耽误了营救阿郎,略加思忖后便先折道往北面的道光坊去。他一直跟随张岱出出入入,对其人脉关系自然也有所了解,这会儿便先去道光坊的高承信家里去求救。

高承信今日在大内当直、并不在家,好在家奴认识丁青,先将这气喘吁吁的小子引入前庭,然后又忙不迭入告自家娘子。

不多久,高承信的夫人龚五娘子便匆匆走进来,未暇开口,丁青便扑通一声跪在其面前疾声道:“求大娘子、求大娘子速遣家人进告高监,请高监营救我家阿郎!

我家阿郎今日省试试策高妙,先出考场,却被吏部官引兵抓捕!阿郎向来说与高监情同手足、义托生死,着仆有困便告高监,高监一定会倾力来救……”

“这、这……丁给使你说慢些,到底是什么情况?张郎应试,怎会为吏部所执?”

那龚五娘子听得也是一头雾水,连忙又追问道。

“仆一时间也说讲不清,只听说吏部那位判官崔某与我家老主公、与渤海公都有不睦,当时情势仓促,阿郎未暇细嘱,只是遣仆来告。”

丁青跟得阿郎久了也是有点鬼主意,自知若只是自家事,高承信怕也未必热心,索性便也将高力士给拖进来。

果然龚五娘子听到这话后又有不同,连忙再问道:“那你家阿郎可有叮嘱该当如何营救?”

“大娘子只需事告高监、高监自有分处,另还有虢公、还有宫内的惠妃,仆来不及一一走告,还要立即回家告事。请大娘子分遣使仆往告,仆便先回家告变了!”

他这里把一时间能想到的人脉都数算一番,请求龚娘子派人通知,然后自己又赶紧离开了高家,顺便借了一匹马来,一路上打马飞奔返回了康俗坊大宅。

“快、快收拾家什器杖,阿郎在都省又遭人暗算!”

回到家中后,丁青当即便喊话道。

大宅内众人闻听此言,也都脸色大变,大府掌事张固喝止了大喊大叫的丁青,将他引入厅中细问一番,然后才赶紧安排几名精干家人或往东城尚书都堂、或往皇城寻人进告主公张说,情况未明前不作轻举妄动。

“一定、一定又是那王毛仲!他上次害我阿兄不成,这次又用恶招!大家随我来,去教训他的儿子,给我阿兄报仇!”

张岯因为上次事改善了和兄长的关系,正是满怀的兄弟义气,听到兄长又遭刁难,顿时便瞪眼怒声道。

其他张氏子弟闻言后也都义愤填膺,提着棍杖便往马厩那里冲去。

“你们、你们要做什么?”

王守贞正幸灾乐祸的蹲在跨院门后倾听前堂动静,不想却见到这些张氏子弟气势汹汹向他而来。

“狗贼,是不是你耶又用奸计害我阿兄!”

张岯指着神情惊慌的王守贞怒吼道。

王守贞见状后自是吓得不得了,连连摆手道:“你们、七郎搞错了,我耶权在北门,管不到南衙事!”

“总是脱不了干系,给我上!”

一群张氏子弟却管不了那些,提起棍棒拳脚便往王守贞身上招呼过去。

皇城中倒是没有因为丁青的一番奔走而发生什么误会,毕竟上午时分宰相们在朝堂就做出了复试杂文的决定,并且将此进奏于圣人,集贤书院中的张说也得知此事。

“儿郎功名之途当真坎坷!”

得知这一情况后,张说也是有些哭笑不得,本以为已经可以顺利结束的省试,结果却因为坊间奸商们的操作而又生波折。

他近日虽然党羽又遭打压,但基本的耳目消息还是有所保留的,很快便探知到这一次复试监考的除了崔沔这个吏部侍郎之外,还有御史中丞宋遥、中书舍人姚弈,以及门下省给事中吴巩。

“我孙今恐为群竖所挟啊!”

得知这一名单后,张说心情变得越发不能淡定。

同在集贤书院当直的徐坚见张说神情忧怅、坐立不安,便开口安慰道:“张岱才识俱佳,人所共见。崔散骑等与燕公虽或意趣有差,但总归还是大体公正。况今台省共事督查,又岂会为一子之取舍而自废其正直之名?”

“徐元固兰台雅士,小觑了权徒城府之深、心机之恶。我孙纵有才情可称,不过麻衣士子,也只是由人臧否而已。况且应试之文本就规矩深重、窠臼繁多,几有时文能称玉律?何等贤才人莫敢弃?”

张说听到这话后便长叹一声,人一旦有了立场,又哪有什么公正可言?无非声势雄壮,让人不敢纠察细节罢了。

就连他这样一个宰相都能说换就换,那些考官不取他的孙子及第又犯了什么天条?这世上失意文人、落魄举子难道还不多?他们又能翻起什么风浪?

当然张说是不知道一百多年后会出现一个叫黄巢的人,可一想到自家孙子又无辜卷入到这种人事纷扰中,也是不免心情烦乱。

徐坚见老朋友这副模样,略作沉吟后便又说道:“燕公若真不能从容视之,不如书启吴少微子,请其秉直行事,不要曲隐埋没了少俊。”

其言吴少微子便是门下省给事中吴巩,吴少微、富嘉谟等也都是当世知名文人,与张说之间算是薄有交情,但也谈不上有什么共同的政治利益。

不过跟其他明显不对付的人相比,这给事中吴巩也算是还可争取的一个对象。正如徐坚所言,哪怕不能求得庇护,只要这个吴巩肯秉直行事,让自家孙子能够正常发挥而不受人情邪扰,那也算是不错了。

虽然说让张说去求这么一个政坛后进多多少少有点抹不开面子,但是一想到张岱可能要遭受刁难,他也顾不得自己的面子了,当即提笔写了一封简短的书信,又在信的末尾附上了一首与其父吴少微旧日唱酬的诗,这才着吏员速往门下省送去。

御史台这里,考生们喊叫了好一会儿,都不见有人员给他们安排饮食,饥肠辘辘的众人望向张岱的眼神都变得幽怨起来。

张岱也没想到御史台这么小气,真的连饭都不管。

他走到廊下向外打量着御史台内的布局,见到业已渐渐西垂的阳光都变得有些阴冷,也不由得感叹御史台这地方是真邪乎、阴气太重。

尤其武周年间酷吏横行,更不知在这洛阳宫御史台中炮制了多少冤假错案,搞得到现在都阴气森森的,也就张岱这种一身正气的人能顶住御史台的煞气,上次过来还顺便搞掉一个御史中丞。

若再宽泛言之,刚刚卸任的御史大夫崔隐甫和另一个御史中丞宇文融被罢此职,也都跟他有一定的关系。去年搞掉张说的御史台三巨头,到如今都或直接或间接的折在张岱手里了。

众人等候的过程中,陆续又有考生被引送至此,而这些人大多数也都神情忐忑紧张,毕竟大多数人也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应举,跟张岱一样见过大风大浪的好汉有几个。

一直等到将近天黑时,所有参加今日试策的考生都被转送到了御史台来,而吏部侍郎崔沔也神情严肃的公布了要进行杂文覆试的情况并原因。

“尔等群徒自需谨记,尤以前事为诫,覆试结束之前,不许交接外人……”

崔沔在这里语调严厉的宣布规令,只是这里刚刚起范,忽然有御史台官员匆匆入堂来,向着崔沔叉手道:“启禀崔散骑,寿王入衙署邀见贡士张岱。”

听到这话后,崔沔神情顿时一滞,旋即便瞪着张岱问道:“寿王何事入此邀见?”

张岱闻言后便摇摇头,我特么哪里知道。他见崔沔眉头紧皱,于是便又说道:“徒故不知寿王何以来见,但若崔散骑疑虑交接事,愿与同去共聆王教。”

“还是我去罢。”

同样站在堂中的御史中丞宋遥见崔沔神态不善,当即便开口表态道,当下御史台刚刚经历了一场斩首换头行动,他可不敢傲慢的直接将皇子亲王拒之门外。

崔沔闻言后这才点了点头,摆手示意两人出堂去迎见寿王,而自己则继续板起脸来训话。

张岱跟宋遥匆匆来到御史台门外,便见到年纪不大的寿王李清被数名内侍宫女们簇拥在前,连忙入前迎拜。

“宋中丞请免礼,小王今来并无公事交接,只是为一桩私情。”

寿王先一丝不苟的与宋遥见礼对话,然后又转头望向张岱说道:“内谒者监高承信入告表兄省试遇扰,仍需留衙覆试,阿母闻事亦忧,但知表兄才华确实富有,无惧谗言摧残,只恐表兄饮食不调,或是不能从容撰文,所以遣我入此送餐!”

说完这话,他便示意身后宦者将一个食盒给送上来。

张岱自知惠妃遣寿王来送饭也是在给自己撑腰站场,他连忙两手接过食盒并躬身道:“多谢惠妃垂恩、多谢大王走赐,某一定用心应试,以期功名早达、报此恩义!”

宋遥垂首站在一旁,听这两人对话,又看一眼张岱手中的食盒,眼神不由得闪烁起来。

张岱接过食盒发现还挺重,他心内又是一动,转而又对寿王说道:“某今有幸得此恩赐,得以饮食丰足、专心应考。但今御史台署内群生则仍饥肠辘辘、才思难运,乞请大王能否为众贡士具言、请食于宋中丞?”

“这、这,请问宋中丞,我表兄所言可以吗?”

寿王听到这话后,便又望向宋遥问道。

宋遥闻听此言,当即神情一肃,连忙垂首道:“大王赐教、仁爱士人,安敢不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