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协律郎 > 0194 指桑骂槐

大唐协律郎 0194 指桑骂槐

作者:衣冠正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07: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苗晋卿坐在讲台上后,将心情稍作收拾,接过国子监学官递来的经文,发现准备要讲的乃是《礼记》的篇章。他对此也有不小的造诣,并且因此得到侍郎崔沔的赏识,从而被任命取代严挺之。

心内将思绪略作整理后,他当下便要准备开讲,然而已经坐回自己席位中的李嶷这会儿却又站起身来。

苗晋卿看到这一幕后,心内便直犯怵,连忙开口询问道:“生徒何事?”

“徒治《左传》经,于一事甚有不解,今承蒙座主开讲解惑,冒昧求问,鲁公宴孟武伯,言以食言多而致肥,未知员外是否能深为讲解?”

李嶷端正神情,向着台上的苗晋卿拱手请教道。

听到李嶷只是请教经义,苗晋卿才松了一口气,他也没有去翻经卷,随口便将原文诵来:“公宴于五梧……”

张岱在下边听着,心内则明白了李嶷的打算,先是逼苗晋卿上台,然后再通过请教经义的方式来讥讽吏部与苗晋卿。

李嶷本身所请教的这个典故食言而肥,讲的是鲁哀公宴请大臣,其卿孟武伯嘲笑鲁哀公的宠臣郭重怎么又胖了这么多?鲁哀公答道食言多矣,能无肥乎?实际上是在嘲笑孟武伯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武伯重利害而轻信义,言出于其、言返于其,利归矣,故谓食言而肥。鲁公因以致怨、轻言挑之,是失君之器、自丧其律,故上下怨腾、为三桓所攻……”

苗晋卿世传儒艺,讲解这一个典故自然不在话下。不只将食言而肥的典故讲解的很清楚,顺便将鲁哀公也批判一番,你作为一个君长光顾着嘴贱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来限制约束大臣,结果到最后自己被国中权臣围攻出逃。

鲁国权臣有孟孙氏、叔孙氏与季孙氏,全都是鲁桓公之后,因此被称为三桓。其中孟武伯便是孟孙氏的家主,因三桓势大而遭到鲁哀公的怨恨。

鲁哀公在嘲笑孟氏食言而肥后,“饮酒不乐,公与大父始有恶”。之后双方矛盾逐步累积激化,便是三桓攻鲁,鲁哀公出逃。故而苗晋卿评价其失君之器,孟氏如果是食言而肥,则哀公则是吐言而瘦了。

苗晋卿倒还没觉得李嶷是在借此典故抨议他们吏部官员也是为了自身权势才临场改变考官,同样也可称得上是食言而肥。

他在讲完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只觉得国子监教学也马马虎虎,堂堂一个东监案首竟然连这么简单的典故都不明白。可是接下来张岱再次站起身来,次序一如刚才,就让他感觉有点不妙了。

“徒亦有一疑难请问座主,还望座主不吝赐教。”

张岱对《春秋》只是死记硬背下来,做不到李嶷那般将其中典故信手拈来的指桑骂槐,于是只能从更加浅显的《论语》中挑选:“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请苗员外能略为深讲!”

如果说李嶷的请教还只是一个独立的事件、不好联想,那随着张岱起身请教作为呼应,苗晋卿再迟钝也听明白了,这些狗东西们是在骂他食言而肥、窃位之贼。

他先是回头瞥了一眼张说,然后便又转回头来对张岱说道:“先师于此已置臧否,张岱深读,其义自见。我若强为解读,反失先师本意,恐有相误,你坐下罢。”

张岱见他避而不答,便也不再追问,又作一揖然后便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他这里刚一坐下,便又有生徒站起身来发问道:“请问苗员外能否为解戴氏‘夺席谈经’?苗员外居此可有夺席故事可言?”

如果说之前还是指桑骂槐,那这话就问的更有攻击力了。

东汉光武帝在元日朝会中着令大臣谈经讲义,谁若被其他人驳倒,那就要将自己的席位让给辩胜之人,而大臣戴凭就因此夺了五十多个人的席位,被称为“解经不穷戴侍中”。

这问题无疑就是公然质问苗晋卿,你觉得自己哪里强于严挺之、有什么资格夺了严挺之的职位?

这攻击力陡然加强,顿时也让苗晋卿脸色大变。他就算再有涵养,也受不住被如此公然诘问质疑,当即便指着这生徒怒声道:“国学置诸经博士,教尔经义道理,如此浅薄常识,还要入此扰问,何以进士!”

“经义之深,人莫能穷。某等虽自有解,亦需请教学中先达以精益求精。今日言为请教,并无夺席之忧,苗员外何竟不敢作答?”

听到苗晋卿恼羞成怒的斥问,李嶷便又站起身来大声问道。

张岱瞧这家伙如此斗志昂扬,心内不免怀疑他一定学自己去年所编的那时文选粹很深,所以才这么不满临阵更换考官的举动。他心里盘算着,便也站起身来大声质问起来。

其余众人多多少少也都有不满,这会儿见状便也纷纷起身相响应,以请教为名喊出各种嘲讽、甚至于辱骂的典故。站在京兆府乡贡队伍中的王昌龄也在那里大声喊叫苗晋卿专私己学、不能教学相长。

国学中场面再次失控,苗晋卿非但不能维持秩序,反而在群徒诘问声中掩面退下讲台,一脸悲愤的来到张说等人面前羞恼说道:“此群徒桀骜难驯,公等应有所见。下官难能相御,且遭群徒中伤,乞请公等主持局面,勿令事崩坏于此。”

下方那些小青年们一副群情激愤的模样,张说等人自然也不会上台去自讨没趣,眼见苗晋卿已经是彻底的自暴自弃了,张说便着令学官们敲响国学的大钟,并且调集金吾卫兵在外阵列呼喝。

雄浑的钟声响起,顿时便将场中学子们的哗闹声压制下来,而国学外甲兵调集的军令声也让内里众人心神一凛。

张岱也瞅见他爷爷正向他递着眼神,于是便也不再鼓动闹事,赶紧开始安抚身边众人不要再继续吵闹了。

他们已经把苗晋卿轰下台去,后续的事情则还需要朝堂上进行争辩决断。

总之事情闹到这一步后,要么朝廷罢免了苗晋卿考官的职事,要么干脆直接叫停今年的科举省试,就算苗晋卿接下来继续主持省试,那么无论他黜落谁都可以说是挟怨报复。

张说等人不肯出面,国子学学官们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台来大声呼喊、控制局面。但好在李嶷那些刺头们也自觉初步达成目的,不再推波助澜的哄闹,因此局面倒是也渐渐的被控制起来。

接下来自然不可能再继续什么典礼,趁着这些学子们情绪不再像之前那么激动,学官们当即便宣布仪式结束、就地解散。若再任由他们集聚闹事,只怕国子学的房舍都得被拆了。

因为这一番吵闹,甚至就连科举后续的日程都没有公布,考生们便被驱散了。

“稍后某等将去新潭艺苑游乐,六郎等可愿同行?”

李嶷带着他那些同监的朋党们来到张岱面前,向着他笑语问道。大概是刚才一同闹事、把苗晋卿轰下台的缘故,那些国子监生徒们这会儿望向张岱的眼神也比早间和气多了。

张岱却懒得进行这些集会,更何况他跟朝中一些人事纠纷可密切多了,若再跟这些生徒搅合在一起,事后追究起来,怕不是得将他认作是闹事的始作俑者。现在李嶷主动把黑锅顶过去,他自是要敬而远之。

“亲长在望,不敢恣意。君等且去,来日考场再会。”

张岱摆手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又看了一眼他爷爷的方向,然后便拱手告辞,匆匆往他爷爷那里行去。

这会儿观礼的朝士们也在各自议论着往外走,张说则特意停下来等着张岱,见到张岱走过来后便轻声问道:“那为首监生,是你好友?”

张岱闻言后便摇摇头,果然就连他爷爷都怀疑事情是他预谋的,看来真的有必要跟那些人划清界限。

他将李嶷串联、自己则顺水推舟情况略作交代,然后便又询问道:“依大父所见,这苗晋卿被更换几率大不大?”

张说闻言后便微笑颔首:“此徒虽居其位,但却不知用威。我与许公都认为他不宜再继其事,归后进告,且由在朝相公等取舍。事情既了,你且归家,不要在外浪游。”

说完这话后,他便在护卫们拱从下去与苏颋等人汇合,一起还朝述事去了。

张岱在国子学门口与王昌龄等人摆手作别,之后便也乖乖的回了家,顺手再刷几道题。

等到傍晚时分,张说回到家里并带回一个好消息,苗晋卿被暂请考功事,仍以严挺之为今年省试的座主、主持省试。同时省试场次时间也已经确定下来,第一场的帖经试在三天后便举行。

得知这一情况后,张岱也算是稍稍放心一些,接下来便什么也不想、哪里也不去,安心的待在家中对经义进行死记硬背。

帖经对别人而言或许不难,但对他来说却是一大挑战。好歹为此准备了这么久,总不能在第一场考试就被刷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